分享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编印《重机关枪机械学》

 儒剑斋 2022-07-22 发布于广东

藏品介绍

民国二十九年一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编印《重机关枪机械学》,学员郭克明持有。全书开篇为“党员守则12条”、“中华民国海陆空军军人读训十条”、“绪言”,全书主要介绍马克沁(民24式)重机枪和三十节式(卅节式)重机枪的结构、射击诸元、配件、附件等以及维护保养和日常问题解答等。

抗战重机枪的三强之首--马克沁(民24)式水冷式重机枪

清末民初,马克沁重机枪是占据统治地位的重机枪,而到了抗战期间,中国近3/4的重机枪仍然是这种笨重的水冷式重机枪。在中国军队中,装备量最大、性能最优秀、发挥作用最大的马克沁重机枪是著名的民国二十四年式,也称为二四式( 1935年定型),以及少量它的原型德制MG08式马克沁重机枪,一共有1万多挺。处于第二位的则是三十节重机枪以及它的原型美制勃朗宁1917重机枪。

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一共生产了7.2万挺MG08重机枪。

MG08重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耍足了威风,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有相当的使用。当时,由于《凡尔赛条约》的制裁(条约规定德军不允许装备重机枪),一战中的德军已经被迫使用通用气冷机枪代替水冷式机枪。不过,当架构复杂、价格高昂的MG34通用机枪数量不足的时候,20年前的MG08重机枪仍然披挂上阵,在德军中服役,造成盟国很大的伤亡。

就算是到了二战,MG08也并没有过时。

仿造MG08的二四式重机枪是中国兵工厂在抗战中生产的最为复杂的一款武器 。枪的零件高达100多个,其中许多零件需要精加工,像钟表一样,尺寸稍有差别,都会导致重机枪出现各种无法定位的奇怪问题。所以,它的仿造工作一点也不简单,经历了长达40多年的时间。

早在光绪十五年( 1889年),李鸿章的金陵兵工厂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挺马克沁重机枪。1914年,金陵制造局的袁光煜等11名技工通过拆解实测绘图,耗时半年时间,仿制成功了最新式的德国MG08马克沁机枪,取名为华宁重机枪。不过,重机枪这种相当精密的武器,光靠拆解实测绘图来仿造是相当困难的,必然出现很多问题。这导致仿造的机枪问题频发,而且产量不大,每月仅生产3挺,前后仅仅生产了300挺。

在金陵兵工厂仿制MG08,并且推出新产品之后,其他国内兵工厂也立即跟进。为什么各家兵工厂对仿造难度很大的重机枪如此痴迷?这主要在于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实在太大,是军队必不可少的火力支柱。任何一支部队,如果没有重机枪,就很难和拥有这款武器的敌人对抗。先后仿造过马克沁的国内工厂,还有广东兵工厂、巩县兵工厂、汉阳兵工厂、大沽造船所、四川机器局、湖南金工厂、赤水兵工厂、开封兵工厂、山东兵工厂等10余家。其中,制造时间最长、数量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当属金陵兵工厂。

1924年,该厂根据德国提供的MG08部分图纸,对之前的产品进行改良和标准化。新枪的故障很少,同MG08原枪比较接近,但性能上仍有缺陷。到了1935年,由于当时处于中德军事合作的蜜月期,希特勒授意军方慷慨地提供给金陵兵工厂全部MG08的图纸,并且派出工程师入厂进行指导,还秘密提供了一-批精密的加工设备。这些帮助让本来已经有着丰富仿造经验的金陵兵工厂如虎添翼。就在这一年,崭新的仿制MG08的重机枪在金陵兵工厂诞生,由于此时是民国二十四年,由此被称为二四式重机枪。经过长达20年的仿造和改进,二四式重机枪的性能相当优越,同MG08重机枪已经相差无几。

只是由于是仿制品,二四式同原厂的MG08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两者枪栓无法互换,重机枪脚架也完全不同,二四式采用三脚架,MG08则 是橇型脚架。有趣的是,金陵兵工厂还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对MG08进行了众多的实用性改造,比如板机射架、高射照门等,这些都是德国原产的MG08所没有的。

可以说,二四式重机枪的仿制起点很高,它的原尊MC08是 马克沁重机枪最成功的改进型之一。

1937年2月17日,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作军事报告时,就提到“重机枪之制造,自得德国兵工署之助力,金陵厂造者已与德造无二,并能兼任高射”。从1929年到1937年,金陵兵工厂累计生产二四式重机枪3500余挺。抗战爆发后,该厂内迁重庆并更名为第21兵工厂。在复工的1938年,产量即达到了每年1060挺,是1929年时的近10倍。从1938年到1945年抗战结束,第21兵工厂尽- -切力量,保证了重机枪的生产数量,最高时年产量达到3000多挺。

1943年,该厂生产的二四式重机枪首次实现枪栓内各种零件的互换,厂长李承干称此次改进为马克沁重机枪“空前和最大之改革”。这说明机枪已经完全采用流水线和精密加工仪器制造,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要知道,高达100多 个零件的二四式重机枪,只要有一个零件出问题,机枪就无法射击,等于废铁,是一点也不能含糊的。

改进后的产品于1944年11月开始投产,后经继续改进,枪管零件也实现了互换。此时,国内装备的重机枪已经以国产为主了。1945年 抗战结束前,经重机枪厂主任吴均惠、主管技术员张德义等研究,又将二四式重机枪由水冷改为气冷,全重由49千克下降至31.75千克,这又是一个大幅度的进步。不过,由于内战很快开始,新式机枪的投产受到影响,1948年9月才 首批试生产50挺。

在抗战中,二四式重机枪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二四式重机枪的火力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中国士兵在隐蔽阵地用机枪对开阔地域的敌人射击,通常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伤亡。

二四式重机枪采用水冷结构,这让它能够轻松射击30分钟以上。以600发1分钟的射速,只要能够持续射击10分钟,重机枪正对面的敌军伤亡惨重相当正常。实战中,如果没有日军步兵炮和掷弹筒的骚扰,重机枪往往可以连续射击1小时以上,射击上万发子弹。MG08的设计师基至宜称,只要有足够的冷却水和弹药,每发射1万发就更换一下枪管,MG08可以持续射击1天1夜,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重机枪的有效射程是1000 --1500在这个距离上,重机他的威力最大。而实战中,重机枪甚至4000米也有一定的杀伤力, 威力着实惊人。当然,重机枪射击最好是子是2 - 3挺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形成交叉的火网,它的威力比1挺重机枪的威力要大好几倍。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在抗成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加上重机枪数量很少,交叉火网基本不可能出现。即使这样,1挺重机枪的火力也足够强大了。

中国老兵、重机枪手卿伯金年轻时身高1.83米,这在平均身高1.6米左右的中国兵中,如鹤立鸡群。二四式重机枪重达49千克,重机枪手必须具有相当的体力才行。所以,连长挑选了身体高大强壮的卿伯金担任重机枪手。

在淞沪会战中,卿伯金曾经和战友配合使用二四式重机枪,击毙日寇190人。他回忆道:

“我1910年生于湖南邵阳洞口,1933年12月8日 参加国民革命军湖南第4路军第8军16师91团机枪连。我20岁吃粮(当兵),打了半辈子仗,从最初的'水机枪’到.马克沁’再到'双十节’,从没离开过重机枪。我是一个机枪手,是专门负责射击的上士副班长。在我的枪下,从没放过一个敌人。淞沪抗战战场上,我们团在宝山打落三架日本人的飞机,有一架就是我打的。1937年9月,我部随28军军长陶广由湘西开赴第三战区浙江东海前线布防,随后参加了淞沪会战金山卫、宝山争夺战。月初,这支部队随军长陶广由湘西开赴第三战区浙江东海前线布防。

“我们28军是湘军主力部队,出发前,部队在金华充实装备,我所在的机枪连全部换上了新式国产二四式重机枪,兵工厂给重机枪制造了高射枪架和对空瞄准环,可以开灭空中的敌机。我们一个重机枪连装备6挺四式重机枪,全连176人。”一个月后,宝山第二次失守,日军对已经败退的中国军队依旧穷追不舍。在离宝山有10公里的地方,91团就地宿营。当晚,天上没有月亮。卿伯金和一名新兵放哨。在离部队1公里处,是一片10多亩的稻田。晚稻还没收割,稻田里养着1寸深的积水。夜深12时,新兵走在前面,他听到稻田里哗哗的水声,一些朦胧的影子在动。“班长, 班长你快过来!”新兵胆怯而低声地叫着。卿伯金仔细一看:“妈呀, 稻田里到处匍匐着日本兵。”卿伯金马上报告了上级。营长罗鹏云下令,每个连派出一个加强排,全用刺刀上。5分钟后,4个加强排200名士兵枪口全部上了刺刀,从后方绕到了鬼子的屁股后面。鬼子做梦都没想到后门着火,在这片稻田里, 并排50米距离架着一挺机枪,然后步步逼近,企图对困顿至极的91团施行围攻。很显然,这个阵地还未完成部署,加强排的士兵冲上来,扎西瓜一样,向趴在稻田积水里的鬼子捅去。

日军遭到夜袭以后,慌张之下向卿伯金的重机枪阵地退过来。卿伯金的二四式重机枪立即猛烈射击,由于黑夜和稻田的影响,鬼子无法搞清重机枪的位置,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接二连三地被机枪打倒。

到凌晨5时,稻田里躺满了鬼子的尸体。''这是日军的一个机枪连,190个鬼子全部毙命,而我们只伤了1个兄弟。”卿伯金说。

夜袭一战使得91团军威远扬。第二天,战报雪花般飞往各地,上面写着:“昨夜,29军91团出其不意歼灭鬼子一个加强连, 共缴获12挺轻机枪,70多条三八大盖步枪,30多把手枪。”但并不是所有的战斗都这么幸运,“ 在战场上,你随时都会把命丢掉”。有一次,路过宝山附近的一条小河时 ,连长命令卿伯金下河推开堵塞河道的尸体,卿伯金刚刚下水,“嗖” 的一声,冷枪射在钢盔上,把钢盔打偏了半个头,耳膜被震得响起一阵轰鸣。取下来一看, 钢盔右边打出了一道指甲块大小的凿痕。

实际上,在历次战斗中,重机枪都是中国军队营连一级的火力支柱, 也是最需要保护的武器。中国军官一再告诫重机枪小组:人在机枪在,人不在,机枪也要在!一旦部队撤退 ,重机枪小组总是重点照顾对象,给他们提供额外的运输兵、骡马甚至汽车。

马克沁(民二四)式和九二式重机枪的对决

单纯就重机枪的性能来说,二四式水冷式重机枪明显强于九二式气冷式重机枪。九二式和二四式在弹药威力、射程和可靠性上大体类似,二四式的唯一- 缺点是需要使用水来冷却,点射精度相对九二式较低。而九二式则有重量过大、供弹系统怪异导致射速较低的缺点。

二四式的缺点不算致命,而九二式的缺点则是致命的。九二式重量过大,来自于日本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他们认为,水冷已经不是来来机枪的发展方向,必须改为气冷。实事求是地说,日本设计师的观点是正确的,关键在于他们并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九二式重机枪将水冷的套筒取消,安装了气冷的散热片,这使得九二式重机枪不再需要寻找水源,理论上枪的重量也会大大降低。没想到,这样改造最明显的结果是,九二式重机枪的火力持续性瞬间降低。

二四式重机枪可以持续射击30分钟以上,可以发射8000多发子弹。而九二式重机枪每发射100-200发子弹,就需要更换枪管。给一挺沉重的重机枪更换枪管谈何容易,这导致了火力的严重中断。

为了弥补这一点,九二式重机枪只得增加散热片的数量,这又导致机枪重量的增加。本来取消了水冷的套筒,可以有效减少重机枪的重量,最终九二式重机枪居然比水冷式的二四式重机枪还要重6千克,这让日军重机枪小组叫苦不迭。

二四式采用250发帆布单带供弹,射击火力极为旺盛,至少在250发射击之内火力绝对不会中断。而九二式则采用30发单排供弹,射手必须不断将弹排插人重机枪的供弹器中,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射速的降低。

由于供弹器的问题,为了抽壳顺利,九二式重机枪的副手还要不断给子弹涂油才行,这一点又大大影响了射击的速度。

本来九二式重机枪的理论射速为450发1分钟,二四式为600发1分钟,两者相差并不算太大。由于这种怪异的供弹方式,加上需要更换枪管,九二式重机枪实际射速往往只有250发1分钟甚至只有150发/分钟,远远低于二四式。重机枪的火力是极为重要的,谁的火力猛烈,谁就能压制住敌人。这一点,九二式重机枪大大占了下风。

不过,二四式重机枪也不是没有问题,就是它需要水冷。水冷式是马克沁重机枪最大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水的沸点是100度,所以在重机枪套筒里面的水没有完全蒸发成蒸汽的时候,枪管的温度不可能超过100度,并不影响射击。

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每发射100发子弹要耗费1.7公升的水,而中国军队常以9.1公升的英国式汽油桶来装备用冷却水,加上二四式马克沁重机枪水里大约4公升的水,在携带一箱冷却水的情况下,可以发射8000发左右的子弹,而实际上因为部分蒸发还会循环成水,所以正常是发射1万发子弹筒水才会打完。

显然,这个8000发已经不少了,中国重机枪每天的标准配备是子弹2000发。关键在于,如果水用完了怎么办?用完了水以后,重机枪还可以再打两三个弹带,但仅此而已。对于水冷式重机枪来说,如果没有水,机枪就无法射击,强行射击的话,枪内各个机件就会受热膨胀,停止工作,而且枪管内膛就会受到严重的磨损,枪也就毁了。如果继续强行射击,会导致炸膛的严重后果。在中国水网纵横的华东华南地区,也许水并不难搞到.但如果是中国极度缺乏饮用水的西北沙漠戈壁、内蒙古草西南干旱的山区,水的问题如何解决呢?

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如果中国军队被日军包围,只要两天时间, 没有可靠水源的重机枪岂不是成为废物?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第74师的美制勃朗宁M1917重机枪就是因为山上没有水源,导致只能打打停停,火力大减,甚至最后干脆无法开火。

数量的不足:

二四式重机枪是很厉害,可悲的是,我们的重机枪数量是严重不足的。抗战期间,二四式重机枪主要是由金陵兵工厂生产的。由于重机枪生产相当不容易,金陵兵工厂等兵工厂用尽全力仍然远远无法满足实战的需要。

1937年抗战爆发,由于搬迁工厂的原因,二四式重机枪仅仅生产了626挺。1938年的产量也只有区区1060挺。要知道,这两年正是中日两军大规模会战的最关键时期,中国军队伤亡总数达近百万人,又重新编组了200万大军,需要补充的重机枪最少也10000挺。仅仅依靠这区区1600多挺重机枪,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到了1939年和1940年,二四式重机枪的产量才有所提高,达到1971和2468挺,但也就是这样了。1941年, 由于中苏公路和滇缅公路先后被封闭,兵工原料无法进口,加上日寇对四川各地大规模轰炸,重机枪的产量再次出现下降,1941年为1860挺,1942年为1980挺。即使是抗战胜利的最后一-年1945年, 二四式的生产总数也不过3063挺。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中国一共生产 了1.89万挺四式重机枪,其中金陵兵工厂制造的占所有兵工厂提供总和的96%。虽然还有3400多挺性能差劲的三十节重机枪,却仍然弥补不了重机枪方面巨大的缺口。而在一战中,军队数量同中国类似的德军,仅仅在开战的4年内就生产了高达7.2万挺MG08重机枪。而日军在战中主力的九二式重机枪,也轻松生产了高达45万挺。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导致线作战的中国部队没有重机枪,只能依靠捷克式轻机枪作为火力支柱。

山寨之祖---三十节(卅节)水冷式重机枪

抗战期间,除了二四式重机枪以外,中国还用过仿造美制勃朗宁1917的三十节重机枪。三十节水冷式重机枪的诞生很有意思。民国初年,重机枪已经开始在世界风靡,但国内除了金陵兵工厂以外,都没有能力大规模仿制,只好动用外汇大量购买。三十节重机枪的原型是美军在一战中大量使用的主力重机枪勃朗宁1917。

美军在一战中装备了5万多挺勃朗宁1917重机枪,它也是马克沁重机枪最出色的改进型之一,丝毫不比MG08重机枪差。实战中,勃朗宁1917曾经不用任何保养,连续射击了3.95万发子弹,最终仅有一个小零件发生故障,堪称重机枪界的硬骨头。由于其出色的性能,直到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还在太平洋战争中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它的改进型,也就是气冷的勃朗宁1919重机枪,是美军在战中的主力重机枪。

可是,国产仿造勃朗宁1917的三十节重机枪的性能则远不如原产品,原因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民国初年,一个美国军火商人带着一挺勃朗宁 1917重机枪赶到中国推销。当时,全世界各地都有这种跑单帮的军火贩子。这个军火商找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军阀---直系的吴佩孚,对其进行一通天花乱坠的宣传。没想到的是,当时吴佩孚正对大量使用外汇购买重机枪不满,因为中国不是富国,哪有这么多闲钱买这么昂贵的武器。吴佩孚表面热情接待了这个军火商,暗中立即召见汉阳兵工厂厂长吴文恺。

吴佩孚问:“现在我手上有一挺新式的重机枪,你们能不能自己照着实物仿制呢?”

吴文恺回答:“可以!

吴佩孚说:“好得很。”

随后,吴佩孚以走私军火,违反民国法律的罪名,将这个可怜的军火商软禁起来,将他的重机枪交给了吴文恺。吴文恺让汉阳兵工厂的工程师们将机枪拆卸,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测绘研究。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仿制成功。此时已经是1921年10月10日双十节,也是民国十年十月十日。吴文恺就给枪取了一个好名字一三十节水冷式重机枪。

在得知仿制成功以后,吴佩孚才将那个军火商释放,把重机枪还给他,让他回国。这个军火商知道自己走私军火属于违法,不敢去美国大使馆告状,加上关押期间也是好吃好喝地供着,没有受到什么虐待,也就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地回国了。由此,三十节重机枪开始出现在中国,首先装备了直系的军队,在军阀混战和北伐战场都有它的身影。遗憾的是,重机枪并不是可以这样随意仿制的。以MG08重机枪为例,它的最终成功仿制品二四式重机枪,前后经过了3次研究,最后一次得到德国方面的全部图纸和指导,才彻底修复了之前两次设计的缺陷,实现了重机枪优秀的性能。

而吴文恺的汉阳兵工厂虽然也是当时国内一流的军工企业,但让他们仿制如此复杂的武器,还是勉为其难了。

三十节机枪的性能非常不稳定,其诞生的前十几年几乎无法使用。根据汉阳兵工厂的测试,几乎没有一挺三十节机枪可以连续打完一个200发弹带而不出问题的。吴佩孚对此也颇为震怒,在他的呵斥下,吴文恺被迫出重金向美国和比利时两国要求获得全部图纸和技术指导。可是,当时全世界已经对中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武器禁运,这两国的军工厂都怕惹上麻烦,先后拒绝了这个请求。汉阳兵工厂无奈,逐步放弃了不成熟的三十节生产工作。在抗战前,汉阳兵工厂一年只能生产300挺三十节重机枪,上海兵工厂也不过生产500挺,其他还有少数兵工厂可以生产,但都在几十挺之内。

所以,抗战爆发时,中国虽然装备了一部分三十节重机枪,却纯属没办法的办法。只要能够搞到二四式重机枪,甚至从国外购买的老式的马克沁重机枪,就绝对不会用三十节,因为它的性能太不可靠了。

不过,三十节在抗战中却保持了一一定的生产量, 总产量达到了3400挺,是自产数量处于第二的重机枪。其实没什么奇怪的,关键在于美国人的援助。汉阳兵工厂将重机枪生产线交给了金陵兵工厂,在抗战的前3年, 由于三十节技术不成熟,没有生产该款重机枪的记录。到了1940年以后,随着欧战爆发,日军也耀武扬威地开入东南亚的越南,美国人开始感到极大的恐惧。从1940年开始,美国逐步开始立场强硬地对抗日本,同时也开始支持中国的抗战。这一年,美国人将勃朗宁1917的全部资料提供给中国,并派出工程师加以指导,以解决机枪出现的各种问题。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艰苦研究,终于大体解决了所有的遗留问题。

1940年,三十节恢复了生产工作,当年有514挺产生出来。在随后的1941年、1942年、1943年,分别有520挺、310挺、260挺制造成功。1944年, 由于日军集中60多万主力发动了豫湘桂会战,中国陷人极度的困难中。国民政府决定暂停三十节的生产,转而全力生产相对成熟的二四式。但到了1945年,随着战局的好转,三十节也一举生产了1734挺。与此同时,在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以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军事援助中国。由于中国已经有大量使用三十节的经历,美国人也就将库存的2160挺美制勃朗宁1917重机枪交给了中国。这样仿制的和原产的勃朗宁1917总数达到5000多挺,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也占据了1/3的中国重机枪序列了,这也是三十节在抗战中还颇有名气的原因。这批原产的勃朗宁1917性能远远强于中国仿制的三十节,在抗战中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中国士兵从外表不容易分辨出三十节和原厂勃朗宁1917的区别,往往把两者当作一回事,三十节的名气自然就更大了。

今天,我们详细的讲述了抗战期间重机枪的三强之民24式和卅节式的重机枪,这也是本书介绍的重点。那还有一款重机枪是什么型号呢?

 它就是北极熊的杀人礼物一索科洛夫M1910重机枪,以后我们有机会再来讲述它和它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