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克沁重机枪缩水版--奥地利守瓦兹洛色M1907型8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冰城老D 2014-05-25


奥地利守瓦兹洛色M1907型8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自从海勒姆·马克沁发明了马克沁重机枪后,欧洲列强们开始逐渐把视线转移到这种后来在一战中大显神威的自动武器上来。许多国家的武器生产线开始从英国的维克斯公司购买或是引进马克沁重机枪及其生产技术图纸展开仿制工作。在一战之前,西方国家装备的主要是英国的维克斯型马克沁重机枪和德国的MG08马克沁重机枪,几乎是“死搬硬套”式的设计。然而,在马克沁重机枪的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了一种在其基础上大胆创新的新式马克沁重机枪,这就是奥地利守瓦兹洛色M1907型8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这是一种德国人设计的机枪,却是由奥地利著名的武器生产商斯太尔公司生产并销售的一款水冷重机枪,着支机枪的名字就是他的设计师的名字守瓦兹洛色。
守瓦兹洛色马克沁重机枪在1902年研制成功,并由斯太尔公司在1905年开始生产,曾为捷克斯洛伐克、荷兰、瑞典、匈牙利等多国装备使用。


二战开始前捷克斯洛伐克军队装备的奥地利守瓦兹洛色M1907型8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守瓦兹洛色是一个敢于创新的武器设计师,他非常大胆的在他的新式机枪上采用了手枪和冲锋枪才用的自由枪机原理和杠杆延迟开锁(也就是半自由枪机原理)自动原理,并为以后出现的滚珠延迟开锁半自由枪机原理应用到机枪上奠定了基础。(MG42,MG3,G3,MP-5等枪械都是采用这种闭锁结构。)


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步兵使用守瓦兹洛色水冷马克沁重机枪射击
但是他也为了他的大胆付出了代价,为了避免开膛的时候子弹还留在枪管中,这只重机枪的枪管很短,并且需要强度很高的复进簧(这也是后来MG42的特点,正因为此,MG42才实现了高射速)。
但守瓦兹洛色马克沁重机枪有一个很大的技术缺陷:子弹在上膛前必须涂抹油脂,否则无法抽壳。(这个问题是该枪的最大缺点,而这种缺点也出现在了同一时期甚至是后来自动武器的研制工作中,例如与M1型“伽兰德”半自动步枪竞争的美国“佩德森”半自动步枪就出现了这种问题,并且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佩德森步枪在与M1半自动步枪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二战时期奥地利军队装备的拆掉前轮和中间轮的奥戴姆勒ADMK型公路/铁路两用轻型装甲车。该型车的特点是车轮都可以拆卸。守瓦兹洛色重机枪安装在驾驶员座椅框架前

守瓦兹洛色水冷重机枪在1918年被四川兵工厂引进图纸,并于同年开始在四川兵工厂生产,月产1~2挺,生产装备数量不详。抗日战争中北上的川军曾经装备此枪。但是比较奇特的是,这种外形古怪的重机枪居然在广东兵工厂也有仿制生产。1919年,广东兵工厂开始仿制生产守瓦兹洛色水冷重机枪,称为“粤式六八水冷重机枪”,其将原枪的口径改为6.8毫米,装备粤军部队。至于在战斗中的表现,我们就无从得知了。



广东兵工厂仿制生产的粤式六八型6.8毫米水冷重机枪
粤式六八型6.8毫米水冷重机枪侧视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