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道释家】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十六讲: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的三条心法

 老沔城人 2023-02-02 发布于湖北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儒道释家】

猴哥带你读懂儒家思想第十六讲: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的三条心法


  上一讲,我们讲到了“养浩然之气”“集义而生”,我觉得这个话题特别重要,所以这一讲,我要更详细、更具体地来讲一讲。

  我们常说,一个人一身正气,或者说,这个人做什么事很有底气,这些都是浩然之气的一部分体现。做什么事有底气当然很爽,我不敢说,我是一个一身正气的人,但是我绝对敢说,我是一个有底气的人。

  《孙子兵法》里也有类似的概念,叫治气,说的是军队士气不一样,战斗力可能差十倍,差一百倍。个人也是一样。这一团浩然之气,决定了你的气势,你的战斗力可能也会因此有十倍、百倍的差距。

  再看看孟子是怎么讲“气”的。

  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敢问什么是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孟子说,这真是难以言传。只有你自己能体会到,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你说。这浩然之气啊,是至大至刚。浩然,是盛大流行之貌。气,是体内所充盈的,气本来就是浩然充实于天地之间,也充盈于身体之内。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懂得养气,就会气馁,气虚。而孟子善于养气,就能让他的气始终充盈。

  浩然之气,是天地之正气,人本来就是靠它生存的,每个人都有的,甚至可以说,都一样多。也就是说,浩然之气是天地正气,本来就在你的身上,你只要不断滋养它,它就能连通天地,长存而不衰。如果你做了伤害浩然之气的事,你自己就会气馁了,气亏了,气虚了。

  所以,养成浩然之气,是儒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行。

  那么,这个浩然之气,怎么养成呢?孟子讲了三条心法,分别是:

  配义与道(行合乎道义的事);
  集义而生(一刻也不间断地积累);
  勿忘勿助(不能忘,也不能拔苗助长)。

  先讲前两条。

  第一条: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这一条比较好理解。浩然之气,必须和道义相配,行事合乎道义,则一身正气得道义之助,行事果决,无所疑惧。如果没有浩然之气,虽然一时的所作所为,未必不出于道义,但正气不足,难免有所疑惧,就不足以有所作为了。

  人要养成这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与道义相辅而行。因为道义虽然在人心中,但道义自己行动不了,一定要充实这浩然之气,道义才行得出去。

  义所当为、道所当行的,你就意志坚定,奋然去做,勇往直前,那正义得到伸张,天理得到深造。这就是天地人的正气,浩浩荡荡,天人合一。你的浩然之气,得之于天地,又充实了天地。

  所以,要想养浩然之气,你要先判断事情是否合乎道义,以及对一件合乎道义的事,你是不是能坚定地去做。

  具体怎么做呢?我就结合接下来的第二条心法,为你举例。

  养浩然之气的第二条心法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第一条容易,这第二条,才是关键。关键在于四个字——集义而生。集义而生的反义词,是义袭而取。大家做不到,毛病都在这里,这里淘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的人。

  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浩然之气,是集义而生的,是由正义的、经常的、持续不间断的积累所产生的,是不能间断的。一旦间断,气就泄了。

  非义袭而取之也——不是偶然遇上一件大仁大义的事,奋发励志,像搞突然袭击一样,搞一场就能得到浩然之气的。不管你曾经多么大仁大义,一旦做了一件内心有愧的不义之事,这浩然之气一下子就泄掉了,真气没了,气馁了。

  义袭而取就是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并不难,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次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集义而生,就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在我们的工作上,经常说什么“大干一百天”,这就是义袭而取,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每天坚持写日记,一辈子一天也不间断,那就又淘汰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的人。

  集义而生,不能有选择性,不因可能的后果而改变,这样我们就理解了孟子的话:“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不管多大的利益,哪怕是得天下当皇帝的利益,但要我行一不义之事,杀一无辜之人去得到,我不做。

  我经常听到人讲《孙子兵法》,说“守正出奇”,《孙子兵法》根本没有这四个字,不仅《孙子兵法》没有,翻遍五经七书也找不到这四个字,不知道哪儿来的。听他们话里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大概意思就是平时要坚持原则,坚守正道,关键时候可以突破。也就是说,平时不能杀人,但是如果行一不义,杀一无辜,就可以得天下,那就去做。所以我的理解是,那些说“守正出奇”的人,说的其实是正气不足,守不住的意思。

  你可能会问,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真的这么大的利益都能不动心吗?

  这个只能自己去体会,别当一句名言,跟着拍案赞叹,要切己体察,事上琢磨,体会体会为什么,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那样去做。

  “诚者,不自欺也。”所谓不骗人,就是不骗自己。

  接着讲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是什么意思呢?忘,是忘记;助,是拔苗助长。这就是说,你要时时刻刻、日日不断地坚持,别忘了,但是绝对不要拔苗助长。

  我们先看看孟子怎么说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必有事焉”的“事”,就是用功,只管用功;“而勿正”的“正”是你预期会得到的效果,“勿正”就是不要老追问结果。

  “必有事焉而勿正”,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心勿忘,勿助长也”,就是不要忘记,也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就是勿忘勿助。

  勿忘勿助也是练武的人常说的。你练功,就是每天练,不要老是问什么时候练成。那没练成又怎样?是不练了吗?还是换个方法来练?如果为了快点练成而换个方法练,那就是“助”,拔苗助长。

  张居正说,浩然之气,是由集义所生,不是义袭而取,来源于日日事事不断的积累。要想浩然之气充足,需要怎么做呢?必须从事于集义,靠积累,功深力到,自然充足。切不可预先期必(期必就是期待什么事必定会怎样,期待结果必定会怎样),一旦期必,就会“将迎意必”。

  将迎,是一种迎接的姿态,老是准备迎接一个自己期待中的、必然的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厢情愿。《论语》里也有一个地方讲“期必”:“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意思就是,孔子断绝了四个毛病,一是不要主观臆断,二就是不要期必,三是不要太固执,四是不要太自我,也就是不要有“意必固我”这四个毛病。

  不能期必,不要结果,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观念,也是最难理解的。毕竟,做事怎么能不要结果呢?理解不了没关系,我建议你先把这个观念记下来,知道有这回事,等到什么时候突然就懂了,就知行合一了。

  心勿忘,勿助长也。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自己要做什么,每时、每刻、每事,都只管照既定方针、既定原则去做。但是,切不可急躁求速,使得本来光明正大的事,反而做得矫揉造作。在每件事上,都不要忘了基本原则和既定方针,则浩然之气就能有所养。不违背规律帮助它生长,浩然之气就不会受伤害。

  勿忘勿助,我先讲勿忘。勿忘,就是滴水穿石,下日日不断之功,每一天都不要忘了。

  日日不断之功,我是跟曾国藩学的,也切实笃行、知行合一了。

  我读到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当时曾国荃刚打下天京城,平定了太平天国,衣锦还乡。曾国藩写信给他说:“你这些年打仗,身体也搞坏了,学业也荒废了。回家之后,就抓两件事情:一是休养身体,二是读书做学问。做任何学问,一定要下日日不断之功。你不能说今天忙,今天的功课明天再补;也不能说今天时间多,把明天的活儿先做了。你必须每天都做。你也不能说,这几天我要出门,回来再做。你出门总得住旅店吧?把功课带着,在旅店做。”

  这段话里同时包含了“勿忘、勿助”,今天忙,不做,这就是忘了;今天把明天的功课先做了,就是助,就是拔苗助长。既不忘,也不助,就是日日不断,滴水穿石。

  我这人的特点是听话,听圣人的话,看见曾国藩这么说,觉得对,我就照做。首先呢,就是用在我的锻炼身体和读书。

  从2014年开始,一直到今天,我日日不断,滴水穿石,每天早上五六点钟锻炼身体和读书,每年因头天晚上喝大酒喝断片了之类的意外中断不会超过三天。

  勿忘勿助,就是集义而生,不是义袭而取。锻炼身体和读书是最需要勿忘勿助的,很多人都想锻炼身体和读书写一本书,也有能力锻炼身体和读书,但是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呢?因为他只能义袭而取,不能集义而生。国庆假期立个志,说大干七天,然后就放下了,一放,就放了三年,所以永远都坚持不下去。

  讲完勿忘,接下来讲勿助——不要拔苗助长。

  要真的做到不拔苗助长太难了。比如,我们每天开的会,大部分都是拔苗助长会。

  举个例子,以前客户经常找我去开会讨论,要改广告口号,而且明明是已经取得过市场验证的成功口号或成功的广告创意。为什么要改呢?

  是这样的,有的口号、有的创意真的很厉害,一句话、一个创意搞对了,销售量“呼呼”地就上去了,大家都心花怒放。但是,能不能一直保持这个增速呢?那不可能。所以,过一段时间,这个曲线就放缓了,甚至拉平了,客户就受不了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习惯陡峭的增长了,对未来形成了期必心,期待未来必然一直这样下去。

  于是就要开会了。这个创意不行,要改;这口号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下一阶段要换新口号了。我通常回答说:“下一阶段我一定换, 50年以后我们开始下一阶段可以吗?”

  我还会“语重心长”地说,咱们经营企业,也不是光靠一个广告、一个创意。为什么大家老是要改口号、改创意呢?因为改口号、LOGO、包装什么的,是最容易的事情,你们都不用下苦力,把活儿交给我就是了。如果事物的本质真的都在我这儿,那我该做公司大股东了,不是你当老板了。你得踏踏实实地干自己的活儿,下你该下的功夫,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让时间来安排结果。你不能成天叫我干活,你等着收获。

  所以,期必心就会导致一厢情愿,就会滋长贪巧求速的侥幸心理,贪巧,是使巧劲;求速,是求快速。

  最后总结一下,勿忘勿助,其实就是我经常跟客户讲的“吃药三原则”: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也就是说,吃药要每天定时定量吃,你不能一把把一个月的药都吃了,也不能停一个星期不吃。

  在经营上,也是勿忘勿助。我就用投广告来举例。

  我碰到的很多客户都想砸广告,烧钱,把市场砸起来。而他一旦想砸的时候,就有人跟他讲一大堆成功的例子,他就有了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将迎意必,认为必定成功,就拿自己全副身家去赌一把。于是,就把自己砸趴下了。

  我就说,你不要砸,因为广告只是营销的一部分,更只是经营的一部分,你不能靠广告做生意。广告要细水长流。而且广告学研究早有定论,长期持续不断的小规模广告投入,比集中的大规模的短期投入更有效。

  还是要再强调下我的吃药三原则——药不能停,药不能换,药量不能减。凡事要成功,就是专注、坚持、积累。我们常说要迎接挑战,人生到底有什么挑战呢?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不能勿忘勿助,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和自己的懒惰和懈怠作斗争而已。你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懒惰和懈怠。

  最后再复习一下,养吾浩然之气的三条心法:

  配义与道(行合乎道义的事);
  集义而生(一刻也不间断地积累);
  勿忘勿助(不能忘,也不能拔苗助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