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与乙肝患者接触

 杨1776126 2023-02-02 发布于四川

      我国是乙肝大国,经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防治,才终于我国从乙肝高流行地区下降为中流行地区,但是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仍有7.18%,也就是说我国仍有约9000万的乙肝感染者,彻底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仍任重道远。可喜的是2006年的调查,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仅为0.96%,所以控制乙肝未来可期。

图片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接触不同的人,不可避免的就会与乙肝病毒的携带者接触,了解一些相关知识,更有利于我们顺利工作和享受生活。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肝炎病毒中的一种,是DNA病毒(其他的甲、丙、丁、戊型肝炎病毒都是RNA病毒),乙肝病毒之所以不易清除,一个主要因素是它在复制过程中,形成cccDNA,是乙肝病毒前基因组复制的原始模板,它存在与肝细胞的细胞核内,而目前仍无有效的药物清除cccDNA,所以目前乙肝的治愈率较低。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100℃10分钟、65℃10小时或高压蒸汽消毒可被灭活,对0.2%苯扎溴安及0.5%过氧乙酸敏感。

       HBV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的,常见的有母婴传播(是我国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宫内感染、围生期感染、分娩后传播),血液体液传播(如输血和血制品、注射、手术、针刺、共用剃刀及牙刷、血液透析、器官移植等),密切的生活接触及性接触等。其他如消化道、呼吸道、蚊虫叮咬仅存在理论的可能,没有实际意义。

       既然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与乙肝感染者接触,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自身的感染状态,也就是体检,做乙肝标志物检查,结果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乙肝标志物阳性,说明感染了乙肝病毒,需要请专科医师给予进一步的诊治意见(大部分的乙肝感染者仅需要定期复查,不需治疗,所以不要为此紧张担心,如果因为害怕确诊而延误诊治是非常错误的)。第二种情况是乙肝标志物均为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也没有乙肝表面抗体,应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产生免疫力就可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感染了。第三种情况就是乙肝标志物中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的,说明既往接触过乙肝病毒或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具有保护性,有抵抗力了。当然最好明确乙肝表面抗体的数值,如果大于100  IU/L,说明抗体滴度很高,保护性很确切,如果低于100 IU/L,而且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很高,建议再接种一剂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效果。但也有一些人,虽然接种疫苗,却没有产生表面抗体,或者抗体滴度不高,或者没做体检,自身免疫状态不明确,这些人仍然具有被感染的风险。

      其次,在如下几个场景中如何与乙肝患者相处呢?

     1.日常工作:如前所述,我们明确了乙肝病毒的根本传播途径是经过血液和体液,所以,日常工作中的待人接物是不会感染的,包括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交接物品、握手、拥抱、日常共餐,或者公共场所中的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特别是完整的皮肤不会感染,但是如果皮肤有破口,是必须防护的,要清创后包扎好,避免接触污染的血液体液。这些高危环境包括医院、工厂的操作车间等易发生外伤的地点,要特别注意。如有患者血液污染的区域,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清洁后,采用敏感的消毒剂消毒。

      2.家庭:作为家庭成员,生活的密切接触不可避免,首先,家庭成员都应尽快完成体检,未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周期约半年),获得免疫力就可抵抗乙肝病毒了。另外在生活中,避免血液体液的接触,如共用剃须刀及牙刷等,防护破损皮肤。如果夫妻一方为乙肝感染者,另一方在尚未获得免疫力前,需要使用安全套。孕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咨询专科医生,在保证孕妇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开展适当的阻断措施,目前的母婴阻断成功率接近100%。

      3.集体宿舍:在集体宿舍中生活,与家庭类似,但是又有一些特点,如人员更密集,卫生条件不如家庭好,人员可能具有流动性,共用空间(如餐厅、浴室、卫生间、休闲场所)多,共用物品接触几率大(如剪刀、剃须刀等)。这就要求更要严格执行各项防护措施,避免应用共用物品,保持皮肤的完整,如有皮肤破损,清创包扎。

      4.有创检查及治疗:生活中的一些容易造成有创的操作,如口腔诊治、针灸、拔火罐、刮痧、纹刺、不洁注射等情况下容易感染乙肝病毒,需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店铺,用品规范、消毒设备配备良好,尽量选择一次性器具,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最后,如果发生了疑似感染的情况,如医生被污染的针头刺破手部皮肤等,立即清创,然后包扎伤口,前往感染科诊治,必要时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一次接触都能被感染,乙肝的潜伏期是30至180天,假如180天以后检查仍没有发生感染,那么这次的损伤没使你感染乙肝,很幸运。但是如果不幸感染乙肝,还是需要及时诊治的,所以,要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尽量避免发生感染的风险。

作者简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