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诗人王昌龄被刺杀,素不相识的宰相给他报仇,并留下一句名言

 茂林之家 2023-02-02 发布于湖南
文章图片1

本文字数约为3100字

阅读市场约为7min

引言

如果说李白在唐朝属于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以及天才般的大手笔,在朝野上上下下皆称为奇才。

文章图片2

李白

那么,王昌龄就是唐朝最杰出的诗人,并且在唐代诗坛中的地位也是声名赫赫,诗界中号称诗家天子以及七绝圣手

文章图片3

王昌龄

可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诗人,却在回家归隐的途中被刺杀呢?又是什么魅力能让一位素不相识的宰相给他报仇雪恨,并洋洋洒洒地留下了一句名言呢?

在唐代的朝堂上一直规定着一条铁律,那就是不能杀言官。即使言官将皇帝劈头盖脸骂上一顿,甚至是将皇帝的八辈祖宗都给问候一遍,都不能杀言官。

文章图片4

而且唐朝的文人之间都比较相互照顾。比如杜甫一生都很贫困窘迫,却总有朋友愿意接济他。王维投降安禄山时,也有很多人为他求情,保全他的性命。李白加入永王,永王作乱被平息后,他被丢进大牢,但还是有人将他救了出来。

文章图片5

可到了王昌龄这,为何却在回乡途中被人刺杀,而后无人将其报仇,只有一位素不相识的宰相给他报仇雪恨呢?

文章图片6

王昌龄

王昌龄作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并且还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人,出生于698死于756。是一位地地道道地山西太原人。

文章图片7

王昌龄从决定开始走仕途时,一路上都十分坎坷。但他的才学和品识十分出挑,并且每次参加的科举考试和晋级考试都能顺利过关

可就是这样一位满腹经纶的人才,却始终没被重用起来。在他四十一岁时,又因事获罪,被贬入岭南

文章图片8

直到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凭借着自身的选博学宏词科以及超绝群伦,便担任上了汜水县尉

文章图片9

他这一生当中留存下来的诗歌都有181首,体裁为五古、七绝为主。代表作品《出塞》、《从军行七首》、《芙蓉楼见辛渐》、《长信宫词》、《闺怨》。

而其中的《出塞》最为著名,后人都将这首诗朗朗上口、熟记于心。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也就是因为这首诗的诞生,让王昌龄被后人誉为最著名的边塞诗人

也就是因为他的满腹经论和才学品识,让他成为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王昌龄可能到死都想不到竟然是因为嫉妒他的才华,所将他刺杀

文章图片10

王昌龄之死

王昌龄这么一个闻名海内的诗豪才子,却被一位刺史所杀,最终无辜枉死。

王昌龄从小因为他的性格太过耿直不懂得变通。更不懂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以及处世之道。所以导致他的官途十分曲折,后期更是一贬再贬,最后被贬为了湖南龙标县的一个小小县尉

文章图片11

而被贬为龙标县尉王昌龄也已经51岁了,这时的他晚年仍在四处漂泊平生一事无成。当时远在他乡的李白为了安慰王昌龄,还特地写了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因为当时谁都不知道,王昌龄此去是福还是祸。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呜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县尉后,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但不久安史之乱就开始爆发了,长安也逐渐的陷落,乱世即将到来。王昌龄看到形式十分危机,心中不免挂念起家中的妻儿老母,于是便向朝廷辞官返乡归隐

文章图片12

可就是这一番辞官返乡的操作,却让嫉妒满腹经论和才学的人,对他起了杀念之心。757年,王昌龄返乡途径安徽亳州时,被闾丘晓就地刺杀了。

闾丘晓为何刺杀王昌龄
据史书记载,当时王昌龄途径安徽亳州时,见到了刺史闾丘晓,闾丘晓就将王昌龄就地刺杀了。

“(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王昌龄在安史之乱,刀剑火药相见的时候,却毅然决然的辞官返乡归隐。刺史闾丘晓见他途径安徽亳州,因闾丘晓早年间嫉妒王昌龄出众的才华,于是将他就地刺杀。

文章图片13

而史书虽只留下只言片语,但后人还是有迹可循的。

史书中的“忌”字还是很巧妙的。如果从嫉妒的意思来说:王昌龄自身就很才华横溢,就是因为命运的坎坷,让他平生不得重用。

可俗话说的好“乱世出英雄”在这安史之乱中,王昌龄很有可能一飞冲天。所以闾丘晓因为嫉妒王昌龄便将他刺杀

但如果从犯忌讳的意思来说:王昌龄本身就是个意气用事的书生,曾经有过消极罢工的经历。所以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的意气惹恼了闾丘晓,因此惹上了杀身之祸。这么说也是有可能的。

文章图片14

可还有的传闻却说是,因为当时王昌龄写过诗来暗骂刺史闾丘晓,所以闾丘晓一直怀恨在心,便将王昌龄就地刺杀了。

并且还有人说是因为,当时王昌龄途径安徽亳州时,闾丘晓设宴款待王昌龄。但在酒足饭饱之后,王昌龄出言不逊,说了句带有讽刺之意的诗句。于是惹恼了闾丘晓,最后闾丘晓假借王昌龄有逆反之心,将他就地处死了。

文章图片15

而当时王昌龄被杀的时候,片片飞雪如席,大地银装素裹。王昌龄望着旷缈苍穹,吟诵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虽出自于《送柴侍御》,但王昌龄想表达的是,和家中的妻儿老母分隔两地,可又沐浴在同一轮明月下,所以就不算是身处两地了。

文章图片16

但当王昌龄死后不久,便有一位和他素不相识的宰相连夜杀到闾丘晓的营地,将闾丘晓砍杀。以此给王昌龄报仇雪恨。

张镐给王昌龄报仇后留下一句名言

张镐作为安史之乱时期的宰相,出生日期不详。曾挽救过杜甫和李白。他的性格豁达,品德优秀淳朴。

文章图片17

张镐

至德二年八月,唐肃宗鉴于张镐文武全才,又让他兼任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

当时,叛军将睢阳团团围住,张巡告急,需要援兵支援。于是张镐急速赴援,并传令濠州刺史闾丘晓,让他出兵营救。闾丘晓一方面觉得张镐是个粗鄙之人,十分瞧不上他,所以不愿意听从张镐的命令。

文章图片18

还有一方面是因为闾丘晓害怕战事失败,皇上大怒会殃及他自己。因此就一只逗留在军营当中,不肯出兵援助,导致叛军攻城。

同年十月,就是因为闾丘晓的坐视不理,导致叛军攻陷睢阳,将张巡杀害。因为当时张镐赶到睢阳时,早已被攻破三天了。

小兵又将张巡遇害的消息,告知给张镐得知后勃然大怒。便连夜进入闾丘晓的军帐中兴师问罪。

文章图片19

这一问可是把闾丘晓给问傻眼了,闾丘晓万万没想到,他自认为的粗鄙之人竟然半夜闯入军帐当中,并且还让他跪地认错。

据《新唐书·文苑传》中记载:当时行刑时,闾丘晓跪在地上露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祈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

文章图片20

闾丘晓说道“有亲,乞贷余命”其意思就是:我上有八十岁的老母亲,下有八岁孩童。能否放我一马,饶我一命呢?

此话不说还好,一说就让张镐的眼神更加狠辣,张镐冷冷一笑。但这笑容虽冷,说出来的话语却是冰火两重天。

气狠狠地撂下这句话“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王昌龄那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童谁来赡养?

而之所以说张镐的话有着冰火两重天,是因为冰对闾丘晓来说,当时就是个必死之局,临死了才知道张镐执意杀他的另一层原因。

文章图片21

火呢自然是暖和的意思,这就是说张镐说的那句话。暖到了天下人的心中,虽然王昌龄的死,在那个年代并不算什么大事。但能从宰相嘴里说出这句话,就会让唐代所有的文人墨客涌出无比感恩的泪水。

当然,张镐和王昌龄并没有什么私交。甚至王昌龄都不认识张镐,更别说见过了。

张镐之所以给王昌龄报仇雪恨,还是因为同为边塞人。只不过张镐是在边塞打仗的,王昌龄是位边塞诗人。

文章图片22

再加上,他还很崇拜王昌龄的诗歌,所以当王昌龄的死讯出来之后。张镐就已经暗暗发力,要把闾丘晓杀死了。

总结
王昌龄和张镐之间虽然没有交集,但张镐的一番崇拜,还有为了维护文人墨客的心思,从而将闾丘晓砍杀。用行动来温暖天下人的心。

张镐也因这一正义的举动,被后人称为正义感爆棚的宰相。并且他不仅曾将李白杜甫救了出来,还给王昌龄报仇雪恨。

张镐就是一位唐朝诗人的救星,也是唐诗的救星。如果不是他,可能唐代的文人墨客心都冷如死灰了吧!

文章图片23

参考文献:王昌龄所写的《送柴侍御》

宋代宋祁《新唐书·文苑传》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文艺下

《王昌龄诗集》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

五代刘昫《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