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一个“零基础入学”的故事

 琢文说 2023-02-02 发布于北京
题记:
    《龙文鞭影》:藤王蛱蝶,摩诘芭蕉。却衣师道,投笔班超。
    话说xixi今年入学,所以近来对低龄话题关注多一些。本期和大家分享一个妈妈对孩子“零基础入学”的自述,挺有代表性的。
    以下黑字部分是引用原文,红字为李老师的批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学前既没教她拼音,也没教她识字,严格遵从 “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的规定

    不少搞理论研究的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混淆“应然”和“实然”:把孩子面对的具体情境当做抽象的哲学问题,把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做目前的阶段目标。
    对孩子学习拼音,尽管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实际情况还是比预想的要糟糕
    其实看了她第一段叙述,就知道后面一定得踩坑了。
    第二单元认识声母,学校大约两周教完,孩子明显感到吃力。b和d不分,p和q不分,g和k不分,j和q也不分,甚至z、c、s和zh、ch、sh也不分……每次拼读书中的音节,都要想半天才敢读。
    bd不分和pq不分是五六岁孩子认知阶段的普遍情况,其它的那些不分,只能说是踩的第一个坑。
    一个周末,老师布置把两单元出现的音节每天读3遍。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两个单元的音节完整地读一遍,可能需要半个小时左右,但是孩子至少需要两个小时
    第二个坑来了,就是作业。这里有个认知偏差,因为自己孩子需要2小时,就预估其他孩子要半小时。因为带着xixi学拼音,这点作业量还是很清楚的——三到五分钟的事
    她经常停在那里默不作声,看得人着急。
“为什么不读啊?”
“我再想想。”
“你只管读,读错了妈妈告诉你。”
    依然沉默不语。
“你是声母不认识,还是韵母不认识?”
    孩子一脸沮丧地说:“声母不认识,韵母也不认识。”
    终于认准了声母、韵母,声调又不对,甚至把四个声调全部试读一遍后,也分不清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
    以前文章讲过,学龄前积累词汇很重要,特别是书面词汇,头脑中现有这些词的读音储备,入学后再学习就不会出现这种四个音试一遍,还不知道是什么词的现象。
    前一个小时,勉强打起精神来读,后来索性躲到卫生间,怎么喊都不出来。气得我把她从卫生间拖出来,照着屁股,猛拍了两巴掌。
    在学习拼音上,表扬、奖励、呵斥、体罚、关卫生间,可谓软硬兼施,但是效果都不理想。
    第三个坑来了,这些其实已经脱离了教育范畴,而是着急后的情绪宣泄。孩子的问题很明显,就是基础能力薄弱,教材中的任务对于她太难了,从而产生畏难情绪,这不是靠奖励或者惩罚能解决的。
    单元测试成在班里倒数,班主任极其负责任,专门花了两个多小时,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家长作了沟通。不出我所料,孩子果然上课习惯不好——说话、搞小动作、跑神,各种状况都有
    这里要推荐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阿米尔汗主演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并不是单一某方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孩子记忆力不是很好,必须面对这个现实。老师也给出建议,每天默写一遍拼音表。我每天都要求她默一遍,极少间断,直至期末。
    本来孩子识字量就少得可怜(约50个),再加上和音节相对应的词,又常常是脱离具体的语境出现的,这就导致她无法在头脑中检索出来。有时候,每读一个音节,她都会问我:“妈妈,这是哪个词啊?什么意思啊?” 此时,音节对于她来讲,无法和汉字建立联系,就是一个个抽象的天文符号。
    至此家长终于发现症结所在了,李老师之前文章就讲过这个问题。xixi最开始读拼读练习时,也经常问“这个词什么意思”,给xixi读书时,她也经常问“这个词什么意思”。
    后来,我就找一些好玩的拼音读物,每天和她共读,一边加大识字量,一边熟悉拼音。起初,每天读一章节。她拼读第一页,余下的二到四页,我们共同完成——她不拼音节,只认字,不认识的字由妈妈负责拼读。
    这一学期,虽然陪孩子渡过了拼音这一难关,但是她学得很辛苦,我也陪得很辛苦
    感觉文中的孩子还是挺幸运的,好多学前没抓孩子的家长,上学后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没信心抓了。
    家长的应对方案是没问题的,如果这些放在上学前,早起步、缓给油,循序渐进,也不会这么狼狈了。
    一再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但是,如果拼音学习不改革,要求家长“零起点入学”是不切合实际的,这一纸禁令也注定只能是空谈。孩子要么提前大量识字,要么提前学习拼音,否则注定会跟得辛苦。当然,特别聪明的孩子除外
    嗯,这家长的文笔真不错,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