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文坛泰斗姚燧,忽必烈外孙为求其文章,礼贤下士;高丽(朝鲜)国王只为一篇诗序,一纸千金,而他却在桑...

 松兹明月 2023-02-02 发布于北京

清明

      清明雨过桃花浪,上巳风连桑落洲。这是元代文坛泰斗姚燧在桑落洲写下的一首诗。

      元代文坛泰斗姚燧在当时文名鼎盛,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外孙为求其文章,礼贤下士,以得到他的文章为荣;高丽国(今朝鲜)国王王璋只为一篇诗序,就送去币帛、金玉、名画,多至五十筐。真可谓一纸千金,而他却在桑落洲(今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洲头乡一带)过清明节,他在凭吊谁呢?桑落洲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图片
图片
姚燧是何许人?他是元代文坛泰斗,元代著名诗人张养浩就是他的学生。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曲就是出自张养浩。张养浩都跟随姚燧学习,可见姚燧的多牛,绝对是文坛的大咖级人物。他书法也是极佳的。

图片
姚燧的这首诗,其实已经指明了他凭吊的是谁。他凭吊的是王羲之,陶渊明。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为卫夫人披麻戴孝三年的王羲之,在兰亭集会,这次聚会,文人雅士,曲水流觞,吟诗作和,王羲之为此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此次聚会也成了中国书法史上里程碑的事件。千年之后,公元1303年,三月三日,元代文人墨客,为纪念王羲之诞辰一千周年,齐聚桑落洲(为什么齐聚桑落洲,而不是兰亭呢?这其实是有原因的,桑落洲牧鹅林是王羲之书法启蒙地,也可以说是从此才有了书圣王羲之),在桑落洲牧鹅林举办了著名的书画聚会,此次聚会,元代画坛南北泰斗赵孟頫,高克恭分别以《桑落洲望庐山》为题材作画,留下了著名的《桑落洲望庐山图》。此画不亚于是中国画坛的《兰亭序》。可是这两幅图却遗失了,我们难窥一二。不过好在同时代的何澄曾有一幅《归林庄图》,此图保存在吉林省博物馆。
图片

次曹训导韵

诗书高冠无此流,雄音壮节得前修。

清明雨过桃花浪,上巳风连桑落洲。

江路风樯容少住,钟山杖履遂奇游。

独来乘兴阑还去,千古何人识子猷。


姚燧的这首诗刻在湖口县学,根据记载,1291年农历3月4日,姚燧独自一个人来到湖口县学政,没有一个人认识他,只有县教训导曹君跟他唱和诗作。

上巳节,即农历三月三日,古代文人有曲水流觞习俗。姚燧曾在庐山上读书,闲暇时,就下山游览,途径桑落洲,湖口。由此留下了一段清明佳话,一个当朝国史编修(相当于今天文化部部长)竟然与一个小县城的中小学训导主任吟诗唱和。姚燧的才情,由此可见一斑。子猷,即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王羲之当年跟卫夫人在桑落洲牧鹅林牧鹅,练习书法,安家桑落洲,王徽之就此时出生在桑落洲。340年前后,谢尚袁宏在桑落洲牧鹅林拜会了王羲之,王羲之很欣赏少年才俊袁宏,《袁生帖》就是在桑落洲写的。此时王徽之才两三岁,这位少年才俊就成了他学习的榜样,袁宏有袁宏渚(咏史船)典故,王徽之有子猷船、邀笛步典故流传。李白在其《桑落洲》诗中提到过子猷船这个典故。姚燧自比子猷,他的这个千古何人识子猷典故就是出自桑落洲。清明时间,姚燧为了更好的欣赏桑落洲全貌,特地跑到石钟山上这个制高点,一览桑落洲江湖一线牵的奇观。为此还写了一首元曲。

【中吕】满庭芳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帆收钓浦,烟笼浅沙,水满平湖。晚来尽滩头聚,笑语相呼。鱼有剩和烟旋煮,酒无多带月须沽。盘中物,山肴野蔌,且尽葫芦。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千多年后,桑落洲人传承了王羲之的笔墨精华,成了著名的书法之乡,文墨飘香的桑落洲,走出了一大批书法名家。去年,桑落洲著名书法家刘少龙随北兰亭中国书画名家,走出国门,把中国的书法艺术传播海外。
图片
图片
今天,桑落洲的学子们,再次出发,去寻找桑落洲,探秘桃花源。

图片


图片

元代高丽沈阳王王璋,他可是忽必烈的亲外孙,他文武双全,他曾带兵复国高丽,还曾拥立元武宗,功在第一,被封沈阳王。结交文人士大夫,书画造诣很高。在北京建万卷堂,很多文人墨客是他座上宾。

图片

图片

图片

沈阳王王璋(1275年—1325年),连姻帝室,他是忽必烈的外孙,高丽国(今朝鲜)国王,却在北京做起了北漂,可以说是北漂一族的鼻祖。他大量结交文人雅士。至大年间,姚燧做了翰林学士承旨,名倾京师,当时的文人名宦多以求文为事,“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图片

沈阳王王璋对姚燧仰慕已久,礼贤下士,也向姚燧求为诗文,并赠送财宝。姚燧这位文坛泰斗,不为所动,没有答应。这最终导致朝廷降旨,他才勉强作文应付。姚燧为文,不以钱财为意, 必以传主 “行业可嘉,然后许可”,其魏晋名士风度于此可见一斑。

图片

沈阳王王璋父子得文后十分高兴,当即赠送币帛、金玉、名画,多至五十筐。姚燧平素非常喜爱搜集古玩名画,但是这次他却立即将其分给了属官、吏胥和侍从,留下金银送给翰林院做费用,自己丝毫不取。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大国朝臣的器识和风度。后世修史者称赞他“器识豪迈过人”。 


姚燧简介


图片

图片

元代--何澄《归林庄图》,该图有姚燧,虞集题跋,该图现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图应当是作于1303年前后。1303年三月三日,文人墨客齐聚桑落洲,曲水流觞,吟诗唱和,赵孟頫高克恭以《桑落洲望庐山》为题材作画,何澄以陶渊明《归林庄图》入题。图后,有大量名人题跋,姚燧也在其列。

何澄,金末元初画家。金哀宗时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元代武宗至大初晋升为中奉大夫,授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年九十三尚健在。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

传世作品有《归林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从此款语气看,系后添款,但从字体和墨色看可能是作者自题。图后有翰林学士张仲寿至大二年己酉(1309)夏所书《归去来辞并叙》全文,书法甚佳。故此卷在元代已有书画两绝之誉,卷后拖尾有姚燧、赵孟頫、邓文原、虞集、刘必大、揭傒斯、张嗣成、柯九思、危素、吴勉、高琦、张照等诸名人题跋,从题跋中知此卷为何澄九十岁高龄时所画真迹,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归林庄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 吉林省博物馆藏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