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很多诗人都喜欢在桑落洲过清明,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王羲之曾在桑落洲牧鹅,练习书法。桑落洲成了他们朝圣之地 《江上阻风》(自山南还都) 宋本科考前还在桑落洲一带刻苦读书,从桑落洲回去,就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宋褧(1294-1346年,北京宛平人,1324年进士,甲子第十二名。著名史学家,参与编修《宋史》,虞集的弟子,其兄是1321年状元,礼部尚书宋本(1281-1334年),与其兄1321年之前曾客居九江)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 昨日痴坐庾公楼,今晨祇过桑落洲。连朝巨浪高似屋,万斛大舸轻于鸥。青山两岸不可画,绿酒一尊能解忧。行年五十倦頫仰,愁见京尘扑马头。 《满庭芳 寒食伤先兄正献公》(宋褧)魂黯雪山,泪零风野,转头三度清明。感今怀旧,何事不伤情。文史共、梁园书几,枭虑对、湓浦灯檠。径行处,洞庭彭蠡,同载赴瑶京。才名。人尽羡,朝家大宋,陆氏难兄。但驽骀小李,少后鹏程。丹桂树、何论高下,紫荆花、早变枯荣。微衷苦,乱峰如树,幽恨几时平。 正献与予尝同寓汴中朝元宫一年,又尝客九江,值初夕,共博而守岁,后同归京师赴举。 清明 清明雨过桃花浪,上巳风连桑落洲。这是元代文坛泰斗姚燧在桑落洲写下的一首诗。姚燧何人?他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的老师。姚燧在元代,比张养浩还要有名,诗书一绝。 元代文坛泰斗姚燧在当时文名鼎盛,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外孙为求其文章,礼贤下士,以得到他的文章为荣;高丽国(今朝鲜)国王王璋只为一篇诗序,就送去币帛、金玉、名画,多至五十筐。真可谓一纸千金,而他却在桑落洲(今安徽省宿松县汇口镇,洲头乡一带)过清明节,他在凭吊谁呢?桑落洲上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次曹训导韵 诗书高冠无此流,雄音壮节得前修。 清明雨过桃花浪,上巳风连桑落洲。 江路风樯容少住,钟山杖履遂奇游。 独来乘兴阑还去,千古何人识子猷。 【中吕】满庭芳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笑,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帆收钓浦,烟笼浅沙,水满平湖。晚来尽滩头聚,笑语相呼。鱼有剩和烟旋煮,酒无多带月须沽。盘中物,山肴野蔌,且尽葫芦。 ![]() ![]() 元代高丽沈阳王王璋,他可是忽必烈的亲外孙,他文武双全,他曾带兵复国高丽,还曾拥立元武宗,功在第一,被封沈阳王。结交文人士大夫,书画造诣很高。在北京建万卷堂,很多文人墨客是他座上宾。 沈阳王王璋(1275年—1325年),连姻帝室,他是忽必烈的外孙,高丽国(今朝鲜)国王,却在北京做起了北漂,可以说是北漂一族的鼻祖。他大量结交文人雅士。至大年间,姚燧做了翰林学士承旨,名倾京师,当时的文人名宦多以求文为事,“其不得者,每为愧耻。” 沈阳王王璋对姚燧仰慕已久,礼贤下士,也向姚燧求为诗文,并赠送财宝。姚燧这位文坛泰斗,不为所动,没有答应。这最终导致朝廷降旨,他才勉强作文应付。姚燧为文,不以钱财为意, 必以传主 “行业可嘉,然后许可”,其魏晋名士风度于此可见一斑。 沈阳王王璋父子得文后十分高兴,当即赠送币帛、金玉、名画,多至五十筐。姚燧平素非常喜爱搜集古玩名画,但是这次他却立即将其分给了属官、吏胥和侍从,留下金银送给翰林院做费用,自己丝毫不取。这充分反映了一个大国朝臣的器识和风度。后世修史者称赞他“器识豪迈过人”。 姚燧简介 元代--何澄《归林庄图》,该图有姚燧,虞集题跋,该图现藏吉林省博物馆。此图应当是作于1303年前后。1303年三月三日,文人墨客齐聚桑落洲,曲水流觞,吟诗唱和,赵孟頫高克恭以《桑落洲望庐山》为题材作画,何澄以陶渊明《归林庄图》入题。图后,有大量名人题跋,姚燧也在其列。 何澄,金末元初画家。金哀宗时官至太中大夫、秘书少监,元代武宗至大初晋升为中奉大夫,授昭文馆大学士,领图画总管,年九十三尚健在。工画人物故实,亦善山水。曾画《陶母剪发图》,颇有影响。 传世作品有《归林庄图》卷,款“太中大夫何秘监笔”。从此款语气看,系后添款,但从字体和墨色看可能是作者自题。图后有翰林学士张仲寿至大二年己酉(1309)夏所书《归去来辞并叙》全文,书法甚佳。故此卷在元代已有书画两绝之誉,卷后拖尾有姚燧、赵孟頫、邓文原、虞集、刘必大、揭傒斯、张嗣成、柯九思、危素、吴勉、高琦、张照等诸名人题跋,从题跋中知此卷为何澄九十岁高龄时所画真迹,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归林庄图》卷局部 纸本水墨 吉林省博物馆藏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