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明朝,有趣的历史冷知识

 广州玉 2023-02-02 发布于广东

疑问一

明朝掀起的“中国风”是什么鬼?

从明朝后期开始,欧洲兴起了一阵“中国热”( Chinoiserie),也叫“中国风”,也就是说,欧洲的上流社会,兴起了一阵以中国为时尚、使用中国产品、模仿中国艺术的潮流,这事是真的吗?

是真的。历史上确有此事。而且,明朝在欧洲掀起的“中国风”,一直持续到清朝,实际上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之前。

文章图片1

历史上的德国人受“中国风”影响,在德国一个名叫Oranienbaum的地方仿造的中国塔,但仿造得不像,不伦不类

那么,这事是怎么回事呢?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明朝出于防范倭寇等各种目的,长期实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然而到了1576年,当时的明穆宗决定开放漳州月港,准许对外通商,这件事,史称“隆庆开关”。

文章图片2

18世纪耶稣会神父身穿的衣服,仿造中国的花鸟虫鱼,但又画得不像

那么随着“隆庆开关”,中国货突然大量涌入欧洲,例如各种陶瓷、茶叶、丝绸等,这些中国产品在欧洲大受欢迎,并且在欧洲引起了一阵“中国风”,导致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上流社会,以穿中国丝绸为荣,并且在壁画、地毯等各种场合,模仿中国的绘画,而且还在欧洲各处,出现了仿造的中国园林和中国建筑,欧洲的这一阵“中国风”,从明朝后期开始兴起,一直持续到清朝上半期。

文章图片3

18-19世纪初欧洲画家绘制的“中国风”绘画

文章图片4

18-19世纪初欧洲画家绘制的“中国风”绘画

文章图片5

18世纪末奥地利制造的水壶,画的是“中国风”仿造画,但画得不像

疑问二

明朝为何不把蒙古人赶尽杀绝?

明军把蒙古人赶回草原之后,明朝在初期,确实对北面的蒙古人采取“追击”的手段,但是,明军很快就发现:此路不通。

为何不通?因为蒙古高原的腹地,实在是太广大了,明朝的部队,在茫茫大草原和大沙漠里,根本看不到头,无法解决后勤和物流的问题,所以,明朝很快就发现:深入蒙古高原追击蒙古人,其实是个无底洞,这是一件不可行的事。

那么,怎么办呢?

明朝也很快找到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还是老祖宗靠谱:修长城。

文章图片6

明长城的一段,已经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是的,既然“追击”不可行,那么,我就重修长城,把“伟大的墙”(Great Wall)修好,蒙古人冲不进来,那就可以了。

这就是为什么,明朝斥巨资,大修长城,把隋唐之后无人修理、破败不堪的长城,修补了,重建了,有些地方甚至是新建了,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超长的“明长城”。

文章图片7

明军制服

疑问三

郑和下西洋如何导航?

有朋友问:明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当时没有导航,那么,郑和的船队在茫茫大海里,是如何辨别方向的呢?

文章图片8

郑和下西洋

其实,祖宗比我们想象中更聪明,在明朝的时候,虽然没有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导航技术,但是,当时的人们,是有办法的,其中一种办法,叫做“过洋牵星术”。

什么叫做“过洋牵星术”呢?简单粗暴地说,就是通过测量天上星星的位置,来确定自己所在船只的方位,进而实现导航的功能。

文章图片9

古籍中的“过洋牵星术”

这是其中一种。

此外,还有一种叫《海道针经》的导航手册,配套一个名叫“二十四方位水罗盘”的工具一起使用,用来在大海导航。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海航导航手法,总之,祖先虽然没有我们今天的GPS导航,但是,他们其实很聪明,他们有他们的办法,只是,他们的很多办法年代久远,至今已经失传了。

疑问四

一条鞭法是什么鬼?

历史爱好者都听说过明朝的“一条鞭法”这个东西,但是,什么叫“一条鞭法”呢?

简单地讲,所谓“一条鞭法”,是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由大臣张居正建议并推广到的一个全国税务改革措施。

在张居正以前,大明帝国的子民需要缴纳田税、杂税,还要承担徭役,等等,各种形式的税,税制非常复杂。

但张居正把它改革了。他把这个复杂的税制简化了,简化成:把田税、杂税、徭役等各种税务负担,全部合成一种税,按照你家的土地面积来计算,从此只交一种税,以白银支付。

这样,就把很多旧时代的杂税,全部合成了一种税,简化了税务的计算和征收方式,所以,叫“一条鞭法”。

这个解释不算专业,但作为一个通俗易懂的简化解释,足矣。

疑问五

九边是什么鬼?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九边”这个历史名词。然而,“九边”是个什么鬼?

所谓“九边”,又称“九镇”,或者称“九边重镇”,是明朝在北方沿着长城防线建立的九个军事重镇,简单地讲,就是兵营+防御工事+粮草基地。

这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

文章图片10

九边示意图

那么这个“九边”,是为了防御谁的呢?

答案是:初期要防的,主要就是蒙古人,当时叫做“北元”。

那么,“九边”一共驻扎了多少兵力呢?答案是:到了万历年间,“九边”一共驻扎了六十万大军,为了养活“九边”这六十万大军,明朝承受了沉重的财政负担,越往后越感觉吃不消。

疑问六

明朝割让澳门?

所谓“明朝把澳门割让给葡萄牙”,其实是人们对历史的误解。

明朝当局是把澳门租给葡萄牙人的,不是割让的,而是真金白银租出去的,当年明朝当局对澳门的葡萄牙人管理较为严格,我们来管窥几点:

首先,葡萄牙人须每年向明朝当地政府交纳地租500两白银。

其次,明朝官府禁止葡萄牙人在澳门买卖土地。

再者,葡萄牙人在澳门建房,需要经过明朝当地政府的批准。

换句话说,明朝当局并没有丧失澳门的主权。

值得一提的是地租。这个地租一直交到什么时候呢?一直交到了鸦片战争之后,葡萄牙当局看穿了大清的虚弱,才依仗武力,拒绝交地租的。

文章图片11

清末澳门老照片:当时的澳门,远没有今日繁华

然而,从明朝末年一直到清朝末年,澳门的葡萄牙殖民者一直在扩张自己的权力,1887年,大清和葡萄牙签署《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主要约定:大清同意葡萄牙人永居、管理澳门,但是,未经大清同意,葡萄牙不得将澳门转让给任何第三国。

换句话说,即使到了1887年,大清也只是丧失了澳门的管治权,但是并未丧失澳门的主权,换句话说,澳门在历史上的情况和香港岛不同,香港岛是白纸黑字割让出去的,但,澳门是“葡萄牙管治的中国领土”,二者在法理上有很大区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