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法家韩非子法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广州玉 2023-02-02 发布于广东

#头条创作挑战赛#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变革的一个高潮时期,当时社会正处于深化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一系列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的出现,使得法治思想继续完善。

韩非作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韩非子》的独特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生命力,对我国现代法治主义的建设、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启发。

文章图片1

一、韩非子的法治精神

韩非认为法是社会判断是非、进行赏善罚恶的一个衡量标准,唯有如此才能使得法与人的劳动相互结合以评定一个人的功劳、得失,而不应该以“人治”取代“法制”,体现了韩非子十分重视法治在社会上的全面推广。

依法治国才能让国家安定有序,所以韩非子提出“法”是评定并决定一个国家未来是否强大的关键所在,所以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是一种跨时代的观点。

在全社会推行有法可依、依法治国,使得国家上下每一个人都依法行事,这样人们的言论举止才能够得到规范和制约,从此以后天下万民就会依法、尊法。

韩非子的另一个法治思想就是“忠君”,他认为君主应该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法治健身,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国家的强盛安定,不受外来敌人的威胁。

文章图片2

法是君王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依据,“舍己能,因法数,审赏罚”既可以压制奸邪的人保护权力不受伤害,又可以根据法赏罚分明、振奋人心。

法家思想的另一个核心观念就是“以刑止刑”,这在商鞅变法中有重大的体现,韩非子的法治精神与之大同小异,也主张在治理国家时要“重刑”。

重刑的目的就是要维护权力的统治,亦或者说维护社会的安定,“轻刑罚,民必易之”意思就是说刑罚如果过于轻社会秩序、天下百姓就容易混录那,所以必须要做到用重刑禁轻。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如果法治占据很大一部分优势亦或者说刑多赏少,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变得安宁、不溶于混乱,以法、以刑罚来治理便会使得国盛民安。

文章图片3

二、韩非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韩非是战国末期荀子的学生之一,而荀子是集百家学说为大成者,他的儒家思想受法家文化影响,而他的法家文化又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以至于形成了特有的学说,韩非子与其老师雷同。

韩非子集儒、墨、道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当然它是以法家学说为主、其余学说为辅,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法治思想体系,他的道、法需要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着极大的意义,依法治国、赏罚理念皆有参考的价值。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是韩非子的重要思想之一,他认为法是天地万物的基础、本源,是天下万事万物都应该遵守的一个原则,人的一切行为都需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唯有顺应“道法统一”才能够推动“依法治国”。

文章图片4

韩非子的依法治国理想更加偏向于“忠君”两个字,意思就是说它的依法治国是以维护君王的利益为出发点,可尽管如此韩非子中的根本精神依然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为法治的建设关系到一个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富强。

韩早期经历了申不害变法,使得“人治”的思想深入人心,而韩非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人治”提出了巨大的批驳和反对,认为只有依法行事才能够长治久安,也就是说严格按照法律来办事才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我国在诸多的会议中关于法治的建设,都表现出了依法治国、反对人治的决心和信心,可以说韩非子的思想无疑会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韩非子的思想大多立足于人“好利恶害”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便提出合理运用赏罚理念治理的规则,如此才可对国家进行更好、更合理的管理。

文章图片5

每一个人都有喜好和厌恶两种性格,若是一味的崇尚人治必然会造成赏罚有失,进而影响社会管理的混乱,唯有有法可依才能保障治国决策的正确与完善,也就是说治国必须要建立在人“趋利避害”特定的基础上。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而且要做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韩非子的这种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尤为适用,即可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又可保障人的权利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

在韩非子的观点中,他认为社会的历史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不同时代法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此时他便提出了“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核心理念,也就是说法一定要与时代相适应、相结合。

“与时俱进”无疑给了我们重大的启发,治国需要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与思想,但更要立足于当下的社会情况,一切以实际情况为主,这也启发我们法治建设一定要以实际为主、以现实为基,才能够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

文章图片6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古代传统的法家文化对现代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很大的作用,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治国理念,具有很大的科学、民主精神,它提倡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因此,韩非子的思想对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很大的促进意义,维护变法革新理念,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从而促进我国的法治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当然,在借鉴先贤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必须要 “弃其糟粕”,比如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大多以“忠君”为目的,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则以人为本,将韩非子的思想与现代法治建设相融合、相适应,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