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趣谈: 束 (390)

 书虸 2023-02-02 发布于山东

80岁的快乐老人用书法

演示汉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谈汉字的故事


Image

Image

汉字趣谈: 束


'束'(shu4),这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束'字源自两种不同的构形,一款字形是在一张铺开的兽皮上放一根木棍或竹杆,把需要携带的物品放在兽皮上,再把兽皮围绕木棍或竹杆捲起来,两端用皮条或籐索捆挷扎紧成一个棍橐,便于扛在肩上搬运。这款字形可能是甲骨文'東'字的减省形或者是'東'字的'异体字'。

另一款是'木'(表示树木)+'○'(表示用绳索捆扎树木),意为用人为的方法,将树木捆扎使其长成人们预期的造型。在远古时代,先民发现自然生长的一些小型树木,体形独特,外观迷人,招人喜欢,便移植到自己的居住的地方作观赏。从最初发现大自然的馈赠,到喜欢上,再到自己动手制作,这就是'束'对'木'的'再生',也就是最早的盆栽。中国盆栽历史悠久,距今约八九千年前先民就已经知道将植物栽入盆中作观赏。'束'便是对盆栽艺术最原始的阐述。

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的'束'字承续甲骨文第三款字形,隶变后楷书写成'束'。

'束'的本义是捆扎。说文解字释:'束,缚也。'《易.贲》:'束帛戋戋。' 意为很多捆扎起的织品'帛'码放在那里。延伸指约束,束缚。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空名束壮士。' 意思是说徒虚空名约束住了有志之士。由约束延伸指规定,规章。《史记.孙武传》:'约束既布,乃设斧钺。' 意为规章公布于众之后,就准备了刑罚。

'束'也延伸成搁置。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束'作量词,表示小把,小捆。如'一束鲜花、一束麦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