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剧《狂飙》爆火!谁能想到,剧名却和毛主席有关

 一更历史 2023-02-02 发布于广东

2023年刚一开始,一部名为《狂飙》的扫黑除恶电视剧,就给了无数观众一个大大的惊喜。

截至2月2日,超过32万名豆瓣用户为《狂飙》打出了8.8分的高分,不论是在热度上还是口碑上,该剧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与前几年爆火的《人民的名义》不同,《狂飙》主要围绕高启强与安欣这对“黑白对立、泾渭分明”的组合,在长达20余年的相互斗争中,发生的一连串令人深思的故事。

然而,作为打响2023年头炮的现象级电视剧,《狂飙》这个剧名居然与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有关。

《狂飙》剧照

依据本片导演兼编剧徐纪周介绍,电视剧的片名正是取自毛泽东主席的一句诗词。

那么,毛主席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这首名作的呢?

如同电视剧《狂飙》一样,从反派高启强未发迹时开始回溯,毛主席写作这首诗的背景,最早还要源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1927年9月,毛泽东于湘赣边界领导秋收起义。第二年4月下旬,毛泽东、朱德率领部队成功会师于井冈山。

二者兵合一处,将打一家,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到了1929年11月,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正确带领,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与斗争形势发展得如火如荼。

就在此时,毛泽东接到陈毅送来的一封信,大致意思是陈毅已经从上海党中央回到了红军部队,纠正红四军“七大”错误。

党中央认为毛泽东的领导是正确的,同志们都盼望他早日归队。

同时,陈毅还召开前委会议,根据中央指示,恢复了毛泽东的前委书记之职。

接到信后,毛泽东快马加鞭,在福建汀州,与分手三个月的朱德、陈毅再次见面。

1930年1月,反动派调动了14个团,对闽西苏区进行第二次“会剿”。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毛泽东的心情依然是轻松的。

1930年1月30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欢度春节的这一天,毛泽东写下了《如梦令·宁化途中》。

表达了自己虽身处险境,却依旧胸有成竹,看那红旗招展美如画,定叫反动派有来无回的心境。

随后的进程正如毛泽东预料的那般,红军第四、第五、第六军汇集在一起,声势浩大,毛泽东、朱德决定集中兵力攻打江西吉安。

战斗成果喜人,毛泽东又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表明当时自己的心情非常愉悦。

1930年6月,以朱德为军团长,毛泽东为政委的红一军团在福建汀州成立。红一军团下辖四个军,近万名官兵。

两个月后,以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的红一方面军在湖南浏阳成立。此时的红一军团下辖两个兵团,从之前的1万余名官兵发展为近4万余名的庞大队伍。

不仅如此,毛泽东、朱德麾下战将如云,包括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谭震林、罗炳辉、粟裕、黄克诚、萧劲光、罗瑞卿等一大批后来的开国将帅都汇聚于此。

毛泽东对红一方面军的未来充满着必胜的信心,在这段时间每逢进行重大军事行动前,他都要吟诗一首。

1930年7月前后,当时的中央领导人李立三命令各地红军要攻打大城市。

李立三

毛泽东与朱德分配到的任务是必须要攻打下江西南昌、吉安、赣州、抚州等城市。

毛泽东与周恩来向李立三据理力争,说明当时的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存在一定差距。

李立三后来让毛泽东一定要执行党中央“攻打大城市”的指示,无奈之下,毛泽东不得不执行中央的决定。1930年盛夏,率领红一军团从福建汀州向江西南昌出发。

骄阳之下,闷热的天气伴随着党中央的错误指示,令毛泽东心有顾虑。怀着一种忧虑的情绪,毛泽东在行军途中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这首词的初版是这样的:六月红军征腐恶,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统治阶级拿魂落。

30年后,编辑出版《毛主席诗词》,他老人家为这首《蝶恋花》加了“从汀州向长沙”的题目,对这首词作了精心修改。

上阕第一、二句,曾改为“六月天兵临鼠雀,欲扫南昌必走汀州过”,最后定稿为“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下阕最后一句,曾改为“苍天死了红天跃”,最后定稿为“狂飙为我从天落”。

因此,电视剧《狂飙》引用的是毛主席在20世纪60年代初,最后定稿的《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

其实,最终版本的《蝶恋花》里点睛一句“狂飙为我从天落”,是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的“悲风为我从天来”。

毛泽东把这一句仅换了三个字,使得整首词的立意一下就不同了。

杜甫的原句充满着悲观情绪,改为“狂飙为我从天落”,让全词的气势越来越磅礴,更接近诗词应有的含蓄。

前文简单介绍过,毛主席写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他和朱德率领红一军团从福建向江西出发。

因为李立三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执行的错误决定,毛泽东原本的好情绪一下荡然无存,充满了对前途的担忧。

这种一喜一悲的情绪变化,让毛泽东写作《蝶恋花》时,虽充满豪情,却也此一时,彼一时。

1962年,毛泽东主席公开发表这首词时,他把上下阕颠倒了一下。

用过来人的角度,回看30年前的自己,一下就变得十分开阔明朗,且充满豪情,仿佛一切的困难都如过眼云烟。这或许是毛主席写作这首《蝶恋花》的真实用意。

其实,毛主席对这首《蝶恋花》前后进行数次改动,与两位我党早期领导人和红军著名将领瞿秋白、黄公略也有直接联系。

瞿秋白大家应该都清楚,是我党早期领导者之一,他与毛泽东从相识到相交,最后直至一起工作,二人互相倾慕。

“八七会议”召开时,瞿秋白力邀毛泽东去上海党中央担任职务。但毛泽东婉拒了瞿秋白的邀请,执意回到前线,令瞿秋白十分佩服。

此外,瞿秋白还是中国共产党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

资料记载,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英勇就义时,他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

对于1930年的毛泽东而言,他根本不清楚再过5年,好友瞿秋白将会从容就义。

瞿秋白

于是初版《蝶恋花》最后一句是:“国际悲歌歌一曲,统治阶级拿魂落”。

1962年,毛主席回首过往时,改成了“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国际悲歌”自然就比作悲壮感人的《国际歌》,它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曲,也是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既然提到中文版的《国际歌》,那肯定会想到瞿秋白。想到这里,毛主席或许才改了最后一句。

黄公略是湖南湘乡人,1927年广州起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黄公略任红六军军长。同年6月,所部编为红一军团第三军。

黄公略

与敌作战时,黄公略经常身先士卒。

写作《蝶恋花》时,毛泽东正要带领红一方面军转战赣水西边。黄公略属红一军团的右路军指挥,既然要转战赣水一带,毛主席和朱德自然要借重黄公略。

不幸的是,一年以后,即1931年9月,红一军团在江西吉安东部地区与敌作战时,黄公略不幸中弹负伤,不久后因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苏大会开幕时,特别提议向黄公略等同志肃穆三分钟,表示哀悼与敬仰。

之后,毛泽东还连续写了三首诗词,赞颂黄公略的丰功伟绩。除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外,其余两首分别是《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和“反第二次大围剿”。

能让毛主席接连写了三首诗词来纪念的黄公略,对我党与红军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黄公略

徐纪周导演引用伟人写的这句诗词为片名,或许想表达这部扫黑除恶的电视剧的真正宗旨。

正义的力量不管受到何种阻碍,都会以磅礴豪迈的气势,一往无前进行扫黑除恶,还人民群众一片光明蓝天。”

借用毛主席的“狂飙”二字,即为:狂飙突进民风正,扫黑除恶得民心

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境,应对所有可能到来的险峻挑战。事实证明,这部电视剧的名字起得非常好。

浩荡“狂飙”撼人心魄,伟人豪情气势磅礴!

参考文献:

[1]. 狂飙为我从天落-——四川公安机关严打整治斗争纪实[N]. 人民公安报,2003/08/04(004).

END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爆款账号【一更历史】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点个“在看”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