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槿轩课堂】岁尾年头话挽联 ||荀德麟

 一犁_书馆 2023-02-03 发布于江苏

荀德麟

2022年的岁尾、2023年的年头,于公于私都注定是要留下深刻历史记忆的岁月。在这一个多月里,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历史阵痛:我的老婆、孩子、亲友、师长、同乡、同学、同事、熟人,大多感染了新冠病毒。这期间,为了挽救亲人的生命,已逾古稀的我,作为为数很少的四次检测“阴性”者,或者说是“无症状感染者”,为老婆买药,为岳父施救,多次不顾阻拦地出入于医院,目睹了剧疫降临的灾难。因老岳父的不治身亡,我还参加了殡仪馆的告别仪式、取骨灰的漫长等候,听到了很多的不幸与哀痛……

日前翻检岁尾年头的文档,在这不幸的一个多月中,我竟然写下了9副挽联,这是我的创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挽联创作密集时段。现谨按时序重温如下:

一、2022年12月10日,涟水老乡、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嵇道文先生来到我办公室,向我述说其叔祖嵇坤功先生因时疫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去世,请我代他拟一副挽联。“嵇、朱、薛、贾,乔、王、吴、马”皆是涟水(古称安东)的名门望族,而嵇氏因为有重大历史功勋于涟水的嵇安及其特立的陵墓、严正的家风而世德长传。涟水嵇氏一向重教尚贤,代有才人,家声远扬,在涟水名门望族中居于首位。嵇道文早年得叔祖择才施教,带在身边四载,方有今日之成功。嵇坤功先生作为灌南县中学校长,终生献身教育事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无数建设人才,实是秉承谯国嵇康之世代风华。因挽之曰:

承安东潋滟,四度春秋垂祖德;

谯国风华,三千桃李哭坤公。

二、2022年12月14日,市诗词协会会员陈素萍老来电话,报告其老伴赵千里先生去世,令我非常吃惊。赵老出生于1927年,是我所敬重的老革命,是淮安市诗词协会的名誉会长。他早年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对革命事业忠心赤胆、冲锋在前,是当年淮海区知识青年中的模范人物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共青团清江市委书记、江苏省淮阴中学校长、淮阴教育学院院长等职,上世纪九十年代离休后,即把毕生积蓄捐献给淮阴中学,设立“赵千里奖学金”。他的思想境界,成为很多后生学习的榜样。闻此噩耗,随即以淮安市诗词协会的名义撰书挽联一副,并亲临赵老家中吊唁。联曰:

为救国青年,建国先锋光赤胆;

长育人名校,树人榜样壮新诗。

三、2022年12月16日晚,外面正在下雪,窗外邻家的屋顶上已经落上了一层晶莹的雪。忽然接到长荣京剧院院长姚中文来电:宋长荣先生去世。1935年出生的宋先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大师荀慧生的入室弟子。主演过70多出传统和现代剧目,尤以《红娘》一剧蜚声海内外,多次晋京,两次赴香港、台湾、加拿大交流演出,被人们誉为"活红娘"。主演的《金玉奴》、《红楼二尤》、《霍小玉》和《鱼藻宫》等,先后被拍成电影、电视或被录音、录像。著有《活红娘宋长荣自述》、《我演红娘》、《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白莲与柳絮》等。晚年的宋长荣,培养了很多学生,为荀派宋门艺术发扬光大做出了杰出贡献。随即草成一联,发给姚中文。联曰:

荀艺话长荣,红娘一曲倾天下;

宋门传壮盛,白雪九重化泪痕。

四、2022年12月28日,在微信群中发现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著名学者闵抗生在南京去世的恶耗。闵抗生教授是武进县人,出生于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这也是他名字的由来。先生是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的高材生,一生中颇多坎坷与传奇。他多才多艺,致力于鲁迅研究,是我中学阶段的老师,与我有过特殊的个人交往。早在我上大学之前,就曾读过他用复写纸复写的研究鲁迅的“天书”——《野草》的多篇文章。后来,该书正式出版,名曰《地域边缘的小花》,我曾有幸获赠。再后来,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解析了鲁迅与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思想渊源关系,并形成了另一部专著——《鲁迅的创作和尼采的箴言》,为推进鲁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那时疫情还非常紧,我只能用挽联寄托哀思,并在当日将挽联发给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许芳红教授。联曰:

险里求高,深谷悬崖,一束小花开野草;

微中见大,树人尼采,无端长蔓结灵瓜。

五、2023年1月5日,家侄荀华来电:他父亲在吃早饭时,因痰塞而身亡,令我非常震惊。荀华之父荀德志与我同龄,比我迟几个月出生,所以,他都称呼我“二哥”,六十岁以后又加上一个“老”字。我们两家仅隔三四户人家、大约50米的距离,可以说,会跑路时就整天黏在一起,小学、中学又都是上的同一个学校,是儿时最亲密的伙伴。他做了几十年的基层干部,六十多岁才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退休。我每年清明节回家扫墓,他只要看到,总是热情陪同。荀庄村里连接四个村民组、长达2公里的混凝土道路通车后,我欣然回家参观,他还陪同我从水泥路的西端一直跑到东端。德志老弟逝世的恶耗传来,诸多往事一起涌上心头,因挽之曰:

撒尿和泥一起,儿时往事深情忆;

上坟铺路同陪,噩耗惊心白首悲。

六、2023年1月6日,平时很少进微信群的我,偶然在诗词群里看到谈化文先生逝世的消息。谈先生是盱眙县人,出生于1924年,旧学功底深厚,为人谦和敦厚,长期在中学任语文教师,又是诗词行家里手。退休后,在推进诗教、创建“诗词之乡”活动中,做了大量具体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盱眙县是我市第一个创建成“中华诗词之乡”的县,所以,谈先生也是淮安市的诗教元勋。我随即以市诗词协会的名义,草成一副挽联,发到微信群里。

杏坛老圃,育成桃李高林阔;

诗教元勋,化作都梁异草香。

谁知盱眙县诗词协会王兆浚会长看到挽联后告诉我:“谈先生已于2023年元旦去世。”所以,这是一副迟到的挽联。作为谈先生的“忘年交”,我手里还保存有谈先生抄寄给我的个人诗作手迹,这也算是特殊的纪念吧!

七、2023年1月8日,敬爱的岳父大人孙士珍先生因中招“新冠”,以91岁高龄抢救无效,在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1950年,时年17岁的他初中毕业,即响应党的号召,放弃深造,投身当时师资紧缺的初等教育,先后执教于六塘河两岸的高杨地区的多所小学,育人无数,声誉鹊起,最后,从高沟中心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岳父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平素言行体仁心,伸道德,张正义,讲诚信,乡亲族里视为标杆,倚为靠山,凡是他出面,困难、矛盾多能立解。我含泪撰书一联:

仁昭乡党,诚信六塘长载誉;

哀动杏坛,无言桃李自成蹊。

八、2023年1月10日午饭后,刚躺上床准备午休,手机发出“滋溜”一声,打开一看,是高中同学群里“张竹鸿”发出的一条微信:“我是张竹鸿的儿子,我的父亲于今天深夜病逝。”张竹鸿兄,泰州靖江市人,长我3岁,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他在学校业余文工队演奏二胡,我们经常搭档,我演唱,他伴奏。平时更多的是班级里搞文娱活动时的“搭档”。随即在同学群中发出如下挽联:

竹络丝弦,我讴君奏,同窗乐手怀师旷;

鸿成鹤驾,地隔天悬,异域清音著梦痕。

九、2023年1月18日晚18点54分,市诗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章侠打来电话,其老父章伟先生于18点整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病逝,请我写一副挽联。章伟先生聪明好学,多才多艺,育人有方。1949年,20岁的章伟先生成为人民教师,先后担任小学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教师,任教四十载,培养了无数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他与同为教师的夫人陈士桐老,育有5个子女,皆杰特不凡,为清江浦人所共知。因挽联如下:

捷足五才高,育儿名满清江浦;

甘霖千顷茂,设帐红昭桃李林。

在上述所挽的9位逝者之前,2022年9月25日,从网上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著名学者、88岁的萧兵先生逝世的恶耗。我与萧兵相识于1983年淮阴市作家协会成立的会议上,此后,多次在会议上、餐桌上见面、闲聊,还曾与他、赵恺、闵抗生、魏嘉骏等一起,接待过回淮探亲的台湾著名作家与学者司马中原。萧兵,原名邵宜健,福建福州人,曾任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华中师大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调查所人类学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会文学人类分会会长、江苏省淮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萧兵教授以研究先秦文化为主,著作甚多。他给我的印象是:发散性思维非常活跃,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有夺席谈经之势,是一位极具活力、煽动力与诗人气质的学者。因挽之曰:

忆口若悬河,曲道中庸三万里;

失思如闪电,骚情山海九千寻。

连同挽萧兵先生联,一共10副。在中华文化中,“九”、“十”均是极限之数。这极限数字给我心灵的撞击很大,给我们淮安造成的文化损失更大!俗话说:“否极泰来”。最近半个月来,随着疫情的突然消失,哀挽之声亦归于沉寂。祈愿这种不祥之音在新的一年里一直沉寂下去。

2023年2月1日于清江浦

作者简介

    荀德麟,淮安市诗词协会会长。江苏涟水县人,资深编审、研究员,史志专家、诗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