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 文 || 被标注的幸福

 燕鼎文化 2023-02-03 发布于北京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特别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映,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甚至上升到了人生智慧的层面。先不说鼎鼎有名的八大菜系,就是那些家常小菜也被冠以了诗情画意的名字:譬如把白糖拌西红柿称作“火山白雪”;把红辣椒和青辣椒称作“绝代双骄”;甚至把海带炖猪蹄称作“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然而我最钟情的还是故乡的味道,它们没登过大雅之堂,没做过特别的宣传,甚至没有响亮的报号,但却像做了标注一样,和那些童年往事一起,定格成一种最原始也最纯粹的幸福。



花椒芽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也就到了吃芽菜的季节。各式各样的芽菜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好像要争当春天这部大戏的主角。比较常见的有:香椿芽儿、榆树钱儿,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菜芽……其中,最有地域特色的要数花椒芽儿。

花椒是老家一种古老的树种,其芽光亮嫩绿,鲜香馥郁,清宫剧里说的“椒房之宠”中的椒房就是指用花椒涂料糊了墙的房间,可见花椒的味道有多香,是那窜鼻子的苦麻菜远不能比拟的。新鲜的嫩芽采摘下来,只需要简单地清洗一下,可以焯水凉拌,也可以裹上鸡蛋油炸,还可以摊成饭菜皆宜的小饼。我家最常吃就是小饼了,那是花椒芽儿与土鸡蛋的绝美搭配,不加任何调味品,尽量保持食物本身的味道,平铺在刷了薄薄一层油的锅里。随着滋滋的响声,一张张小饼熟了,焦黄的外衣透着晶莹的嫩绿,是真正的人间美味。

当年,每天叫醒我的大概不是闹钟和梦想,而是美食。我喜欢趴在炕头看母亲做饭,既是一种味蕾上的充分满足,也是一种记忆中的独特标记。而母亲呢,就好像一位神通广大的魔术师,随着季节更替不断变换着小炕桌上的菜品。其实这是一件很难办到的事,因为在那那鲜无人知的小山村里,不仅山高路远,而且物质极其匮乏。另外,还有计划经济时代粮票和油票的限制。母亲充分诠释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的道理,每天顶着星星去,顶着月亮回,就地寻找各种食材,做成各式各样独特的美味,滋养着我们的三餐四季。



腊肉盒儿

夏至过后,迎来潮湿、闷热的时节。在那个没有冰箱和冰柜的年代,要想在夏天吃到肉就必须在头年的腊月下功夫,也就是家家都腌腊肉。

据说腌腊肉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必须在腊月里进行,早点晚点都会影响到腌肉的质量;其次要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这样吃上去口感好;容器不能用铝制品,因为铝这种材料容易使肉变质。记忆中我家的腊肉通常是用缸腌制的,上面还要压上一块天然的石头;然后把缸挪到阴凉干燥处,还要嘱咐孩子们不要去动它。想吃的时候便取出一块,切成五厘米左右的薄片,裹上鸡蛋面粉糊在油锅里炸,就做成了一种特有的菜品——腊肉盒儿。吃的时候加点花椒盐儿,油香酥脆,外焦里嫩。这道菜巧妙地解决了肉的保鲜问题,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腌渍经验和高超的生存技能。

有一年夏天,弟弟领几个同学来家里玩儿,他们先坐汽车又倒火车,还走了四五里地的山路,到家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母亲做了烙饼裹腊肉盒儿来招待他们,几个半大小子吃了个碟盘碗朝天,都称赞这道菜出奇的好吃。如今,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做了领导和老板,去过各式名府会馆,吃遍了各种山珍海味;可当年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以及那欲罢不能的美味,就像是做了一种特别的标注,让大家久久难以忘怀。时至今日,有位老总仍在打听当年那道菜的名字和做法。这桥段聊起来实在美妙,让我想起了朱元璋和他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豆面饹馇


万物萧条的时候,也是年味渐浓的时候,而最具年味的自然是那顿让人牵肠挂肚的年夜饭。小时候在老家过年,焖带鱼、炸豆腐,蒸碗儿都是餐桌上的老面孔,当然, 还有一道不得不提的传统小食——饹馇。

饹馇原本是老百姓粗粮细做的产物,用豆面做成四方的饼型,清香诱人,富有韧性。记忆中饹馇大致有三种吃法:切成小菱形块烩着吃,要撒上一定比例的芫荽沫才够香;切成小长条炸着吃,要附上一层白糖才够甜;还可以把炸好的饹馇再回锅,做成独具特色的菜肴——拔丝饹馇,那是糖和油的比例达到最佳状态时的产物,体现着烹调者掌握火候的高超技艺。您可别小看了这道拔丝饹馇,当年它在春节期间的地位堪比年画和窗花,好像没有它就过不了年似的。各家的主妇也把做好这道菜当成了厨艺比拼的项目,好像谁家的丝拔得长,谁家明年的财富就更多似的。

我们单位有一位大哥,和我是老乡,虽然在县城生活了三十多年,但还是非常怀念这道家乡风味。去年春节前,他因为买不到饹馇而着急,甚至惊动了有关领导,最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全力帮助下,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南门市场一家游摊买到了,这位大哥才踏踏实实回家过了年。年轻人都嘲笑他的执拗,认为海鲜大餐要比这丰盛得多。但只有我能理解这种情感:真正让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美味,而是故乡,是母亲。儿时记忆中的那些口感,在被岁月发酵后不仅不会消退,反而会变得更加浓烈。它就像是一种别样的乡愁,一种特殊的怀念,一种做了标记和注释的幸福。

我曾经单纯地以为:只要拥有新鲜的食材,丰富的调味品,再加上必要的烹饪技巧,就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大厨。直到我自己也做了母亲,肩负起照顾孩子一日三餐的使命,才渐渐明白了:想要把普通的食材做成“家”的味道,只靠原料和技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融入一种深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我国广大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是每位勤俭的女士对家庭承担的重要责任,是世间所有母亲对儿女最无私的爱。这种情感也是一种被标注的幸福,它慢慢地浸入骨髓,静静地流入血液,永永远远地融化在我们的生命里…… 

【作者简介】 郭俊娟,中共党员,北京市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干部,经济管理本科毕业。爱好文学、书法、绘画,系房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在工作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发表过小说、诗歌、散文,并多次在各种征文比赛中获奖。

(本期图片来源于网络)

燕鼎文化

北京燕鼎文化传播  涿州作协合办

顾问:凸凹  颖川  袁学骏

总编:刘泽林

执行主编:刘剑新  陈玉泉

副主编:张佃永 黄长江 熔岩

总策划:本土

编辑:釗琋  思文

关注燕鼎文化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