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忙年(“金谷”杯春节征文101号作品)

 淮阴语文 2023-02-03 发布于江苏

母亲忙年

董青春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每到年底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忙着扫尘、备年货时,眼前便会浮现从前母亲忙年时忙碌的身影。

母亲忙年,其实每年从秋忙结束后就开始了。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多,平时难得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离过年还有两三个月,母亲就想法准备我们过节的新衣服和新鞋子了。母亲取出平时积攒下的废旧布片,用面粉做成的糨糊子将布片一层层地糊在门板上,放在阳光下晾晒成“鞋骨子”,十天半月后,母亲将“鞋骨子”从门板上剥下来,照着我们兄妹几个的“鞋样子”裁剪成鞋底,然后每天便起早摸黑赶着时间纳鞋底,多少个静寂寒冷的夜晚,常常一觉醒来,还看到母亲披着棉衣依靠在床头,就着昏黄的煤油灯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底,通过母亲两三月的辛苦劳作,我们每年过年都能穿上崭新暖和的新鞋子。





腊月初,父亲将圈里那头养了大半年的肥猪卖了,留足我们的学费和购买猪崽等费用后,母亲便开始赶集扯布为我们添置过年的新衣服。为了节省,母亲盘算着不怎么富足的费用,哥哥姐姐的衣服旧了些还能凑合就不做新衣服了,我们几个小点的看情况:若新做上衣,裤子就不做了;若新做裤子,上衣补一补就不做新的了。母亲将做衣服的面料送到裁缝店里,又请裁缝帮我们量了尺寸,母亲再三请求裁缝无论如何过年前把我们的新衣服做好,好让我们高兴地过年。母亲平时做得一手好针线活,腊月里会把我们兄妹平时的衣服一件一件检查有没有钮扣掉了的、衣缝脱线了的、膝盖头膀弯处磨损破了的,然后或缝上扣子、或缝上针线,或补上一色的补丁。母亲缝补的针线脚十分细致,有的地方补上补丁竟然天衣无缝,一点都看不出来。





腊月二十前后我们放寒假了,母亲就带着我们准备蒸馒头,将屋后的枯树枝、废木棍子用斧头一截一截剁好,码好,作柴禾;从地窖里取上萝卜、大白菜准备包馒头的馅。腊月二十五六,母亲开始发面蒸馒头,炸肉圆。这时全村忙年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家家灶房里蒸馒头的热气、炸肉圆的油烟味渗出灶房门扉挡风避寒的柴帘,满村庄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第一笼的馒头出锅了,母亲首先拿上几只摆在大瓷盘子里,再把盘子恭敬在放到锅灶的台子上,告诉我们这是恭奉灶王爷的。炸肉圆时,母亲在灶后掌握着火候,父亲在灶前进行操作,我们则围在锅灶旁等着“品尝”炸熟的肉圆,父亲用调羹将盆里的肉糊一团团地搲到油锅里,灶房里立即飘溢出馋人的香味,肉糊在油锅里先是冒着油花,然后开始翻腾,颜色逐渐由嫩黄变为焦黄,父亲捞起一个尝尝咸淡,这时父亲让母亲稳住小火,时间不长炸熟的肉圆便出锅了,父亲将第一锅肉圆捞出盛在盘里先让我们解馋过瘾。





每年的除夕年夜饭,母亲必为我们做藕饼、葱花涨鸡蛋两道菜,我们最期待的也是这两道菜。做藕饼很费事,先要将挑选好的莲藕放在锅里烀到五六成熟,再用菜刀切成藕片,将藕片夹上拌了白糖的猪油后再放在油锅里小火炕着,直到淡黄微脆。母亲做的葱花涨鸡蛋更是色香味俱全,家里的草鸡蛋,蛋黄鲜艳,煎炕好的厚厚的鸡蛋饼略带脆黄,吃到嘴里油而不腻……整桌的菜上齐了,家人也坐齐了,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大大小小围在桌旁吃着喝着,比我们还要开心。





又过年了,今年我们没有回到老家过节,儿子远在外地值班也没有回家。家里的馒头、肉圆均是老家亲戚制作“成品”后专程送过来的,也有不少食品从超市里采购的,食品丰富多彩,应有尽有,但总觉得缺少了从前过年时的那份温暖、欣喜、热闹和快乐……

(董青春 中国石油江苏销售淮安分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