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冠脉狭窄? 冠脉狭窄,即冠状动脉狭窄,一般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的现象。 按照狭窄程度可将其分为4级,Ⅰ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1%~25%;Ⅱ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26%~50%;Ⅲ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51%~75%;Ⅳ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76%~100%。 二、冠脉狭窄会引发什么后果? 按照狭窄程度的分级来看,1支或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指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Ⅲ级,即诊断为冠心病,临床上会具体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等5种类型。可以说,冠脉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成为当前危及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三、导致冠脉狭窄的原因是什么? 影响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这些因素可能会损伤动脉壁的内皮动脉内皮,接着形成脂肪斑块,随着脂肪斑块越变越大,血管亦逐渐变窄。 四、解决冠脉狭窄的办法有哪些? 目前现代医学解决冠脉狭窄的办法当冠脉狭窄较为严重时,主要采用介入疗法,即通过置入冠脉支架,认为拓宽冠脉通道,进而达到解除狭窄的目的;内服药物方面通常伴随使用强心药,以增强心功能。 支架虽能解一时之围,但放置支架后仍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置入支架后对疏通血管要求更加严格,并需长期进行抗凝、降压、降脂等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有可能带来出血、肝损、神经系统损害等。并且微小血管的堵塞不能进行支架手术。 从中医来看,此类病症应该注重前期预防、前期行为方式的调整,稳定血压、降脂、缓解压力。主要有两种主张,一种认为只需活血化瘀。而曾师认为除了活血化瘀,还需要扶正祛邪补心气,增强心脏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五、病案举隅 门诊中有这样一例,某单位管理者,男,58岁,肥胖、血压不稳定、血脂高,多次发生胸闷、心绞痛,2013年,检查发现冠脉有些堵塞,但未引起重视,只进行了简单治疗。2015年,大发作一次,在某医院住院抢救,双源CT检查发现,三支冠脉均有狭窄,最严重部位狭窄已达80%(如图1)。病情略稳后,医生与患者交流建议应做支架,但患者本人及家人对支架手术顾虑重重,自行要求先找中医保守治疗,遂求诊于曾师。曾师对症下药,开出的药方中,除了一般的水药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加扶正药补益心气,补泻兼施;还专门配有打粉药,内涵多种虫类药物,如蜣螂虫等,用于加强活血通络之功,以求疏通经脉。断断续续服用一年后,效果显着,双源CT再检测,三支冠脉仅有一处狭窄30%(如图2),病人疾病基本不再发作,可以说让患者恢复了健康、获得了重生。 图1 2015年双源CT检查情况 图2 2017年双源CT检查情况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一方面,对于冠脉狭窄,在注重前期预防、调整生活方式的同时,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正邪兼顾,又要根据病情变化,抓住重点,把握核心病机。另一方面,对于其他疑难杂症,在中国除了现代医学,还有中成药、汤药可以尝试,应该进一步坚定对中医的信心,充分发挥本土中医优势,努力推动中医挑战人类疾病、不断攻坚克难。 |
|
来自: 新用户8819Qt8G > 《冠心病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