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颖超去世前留下两份遗嘱,一份让人敬佩,第二份让人无法接受|遗嘱

 昵称21405352 2023-02-03 发布于湖南

1992年7月的一个晚上,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一位老人用她那双干枯的手握住了病房里的医护人员,她的身体因为疾病的原因有些颤抖,她仿佛要询问什么。

病房里的医生看出了她的想法,低声对她说:“您的要求我已经向党中央转达了,第一个同意了,但是第二个被驳回了,组织上让您不要有其他的想法,好好养病。”

邓颖超(右)

她的眼里流出了两行热泪,不再坚持,安静的躺在病床上,当月11日,这位为党和国家奉献了一生的老人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这位老人就是邓颖超,人民群众口中亲爱的邓大姐。她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周总理携手共度半个多世纪的时光。

而她在去世前留下的两份遗嘱,一份令人感佩,另一份却让任何人看过之后都觉得无法接受,并且党组织特别下达指示,拒绝邓颖超同志的第二个要求。

为什么党组织会拒绝一位奉献了一生的老人临终时的嘱托?这其中又有什么故事呢?

邓颖超

刻苦学习,成为进步青年。

1904年2月4日,邓颖超在广西南宁县出生,父亲邓廷忠是清朝的一位武官,还担任过皇帝的侍卫。

后来调到广西镇台任上,正值法国侵略越南,邓廷忠英勇抵抗,还斩杀了一名法国高级军官,立功无数,在战斗中也受了重伤,于是回家休养。

在家休养的期间,邓颖超出生了,由于邓廷忠是个武官,他非常想要一个男孩来继承自己的衣钵,所以他并不喜欢这个女儿,甚至要将邓颖超遗弃。

邓颖超

邓颖超的母亲拼命留下了她,在邓颖超七岁的时候,父亲被上司排挤,被发配到了边疆。邓颖超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从此她便和母亲相依为命。

这也将她锻炼成了一个自立自强的人,后来父亲在边疆去世,幼年的邓颖超跟随母亲四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处。

但苦难并没有影响到邓颖超对生活的希望,她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刻苦学习,为了进入当时天津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上学,她还虚报了两岁。

在那时,女子上学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但是邓颖超的母亲对她的学业十分支持,宁愿自己苦点累点,兼职三四份工作,也决心要让邓颖超完成学业。

因为切身体会过“重男轻女”思想对人们的危害,同时身为知识女性,邓颖超认为男女都是平等的,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区别对待。

在北京求学的期间,邓颖超的老师经常向她传授一些先进的思想,邓颖超对这些思想学习得十分透彻。

她刻苦的学习各种知识,同时对社会的发展十分关心,积极参加社会上的各种活动,将爱国思想牢牢的刻在骨子里。这也为她今后投身于革命事业打下了基础。

1919年,山东青岛的割让刺激了国民的内心,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自发地组织了五四爱国运动,邓颖超也积极投身进这场爱国运动中去。

她和一众接受过新思想教育过的女学生共同创办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宣传男女平等思想,并呼吁无论男女都应该参加爱国运动。

女性不能只以男性为依靠,也应该用自身的努力拯救中国。她在演讲中慷慨激昂,揭露出一众帝国主义和卖国贼的丑恶嘴脸,并表示应该坚决惩治卖国贼。

她更是将先进的思想身体力行的传播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那个时代还有男女大防,女性和男性还不能自由的接触。

邓颖超为了传播先进思想,穿着男士的衣服与大家一起排练表演话剧,可以说,邓颖超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开创者之一。

邓颖超平日在街头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演讲,吸引了一大批进步青年的欣赏,周总理也被她的风采所折服。

彼时的周总理在南开大学求学,是当时天津进步青年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正因如此,周总理在天津爱国运动中任务繁重,经常走动在爱国运动的第一线。

在多年以后,已经成为大国领袖的周总理回忆起他第一次见到邓颖超时的场景,深情地说:“颖超那一双透着坚定的大眼睛,一下让我看到了她强大的内心。”

在这场爱国运动中,为了统一指挥,更好的行动,学生们的主要组织者们认为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在以后的工作中负责调度。

于是他们成立了爱国团体觉悟社,周总理和邓颖超也在这个组织里。求学期间的周总理是不婚主义者,邓颖超因为自身的经历和当时社会上歧视女性的不满,对结婚十分抵触。

所以,在两人刚认识的时候,只是作为前进路上的好朋友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他们是纯洁的朋友关系,是互相信任的同学。

共同进步,找到终身伴侣。

1920年周总理等人为了学习更先进的思想,决定去法国留学,而邓颖超条件不允许,在毕业之后就去到了北京找到了一份小学老师的工作。

当时的老师都是以“先生”为主,没有女性出来做老师的,邓颖超可谓是开了先河,这一事件也为后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校上课期间,每一天都会由老师带领学生们做课间操。而到邓颖超领着学生们做操的时候,学生们都会调皮捣蛋。

他们并不惧怕女老师,认为只有男老师才是老师,而别的老师也不愿意帮助这位鹤立鸡群的女老师,他们在这时只会袖手旁观。

而邓颖超耐心地劝导孩子们要认真做操,并且对捣蛋的孩子逐个教导,慢慢的,孩子们都愿意听这位老师的话。

邓颖超非常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她希望孩子们能在自己的教导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所以她授课的时候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教导学生们很多做人的道理。

同时教导他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以后要把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后来她在担任年级主任的时候,处事公平,努力工作,学校的师生都对她赞不绝口。

1923年开始,邓颖超就一直积极地参与妇女运动中,作为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她深切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

她成立女星社,号召女性学习,同时对社会上男尊女卑的事物进行抨击,还成立女子学校,鼓励女性学习,她在《女星》《妇女日报》上积极投稿,呼吁解放女性,促进社会进步。

而此时在法国学习的周总理,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对各种理论知识的不断研究,也不再是一个不婚主义者。

他认为在革命的道路上一定要有一个能够和他一样不惧困难和艰辛的伴侣,这样才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得更远。

这个时候才貌双全,知书达理的张若名,出现在了周总理的生活中,张若名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在相同思想的呼应中,周总理和张若名坠入了爱河。

但是因为周总理在实践革命的路上遇到的挫折越发得多,张若名无法面对这些困难,就退出了共产党,和周总理分道扬镳。

周总理和邓颖超

在艰难的法兰西岁月里,周总理想起了那双充满了坚定的大眼睛,他开始给邓颖超写信,而且在给国内的朋友寄礼物时,也会将邓颖超的名字添加进去。

两个人的信件往来也从未间断,周总理很欣赏邓颖超身上独立女性的气质,慢慢地,他爱上了这个自信的姑娘。

后来周总理在国外的生活中,见到了很多为理想共同奋斗的情侣们,他给邓颖超的信件中说,请邓颖超同意他们二人可以从朋友发展为爱人,并为了他们的理想奋斗终生。

周总理表示,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一起上断头台的伴侣。邓颖超被周总理真诚的话所打动,她也认为周总理就是那个她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坚持革命,为理想奋斗。

1924年邓颖超担任天津地委妇女部长。她在此期间多次为广大女性发声,并且号召她们投身到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中来。

第二年,邓颖超正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斗士,但是由于邓颖超不断鼓励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军阀对她发出了通缉,她被迫逃亡到了广州。

这时周总理也从法国求学归来,他们在广州顺利汇合,不久后他们就结了婚,没有举行任何盛大的仪式,两位伟大的革命者就携手走向了一条充满了艰难险阻的路。

1926年,国民党和共产党达成合作,邓颖超被指示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当时全国的有识之士都呼吁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打倒军阀,因此这是顺应人心的一件事。邓颖超在推动双方合作上一直积极努力,对后来的局势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蒋介石发动政变,在全国范围内抓捕共产党员,将他们残忍地杀害。邓颖超从广东转移到了上海,并且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共中央妇委书记。

而在此期间,邓颖超发现自己怀孕了,但是为了革命事业,也为了不拖累党组织,她只能瞒着周总理,将孩子偷偷打掉。

再后来邓颖超又经历了一次难产,再加上多年来的辛劳,邓颖超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也成为了她和周总理一生的遗憾。

在上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邓颖超又被党组织任命为中央直属党支部书记,这也使她的工作越来越危险。

在上海工作的期间,邓颖超与国民党反动派斗智斗勇,没有在任何一次行动中失败,她的能力和勇气也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

随着中央苏区的发展建立,邓颖超跟随部队来到了中央苏区,由于路上太过艰苦,再加上当时部队的条件简陋,邓颖超染上了严重的肺病。

而到了中央苏区,根据当时的医疗条件,这种病是无能为力的。当时即将开始长征,邓颖超以惊人的毅力,带着肺病走完了长征之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邓颖超一直活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一线,她身兼数职,帮助无家可归的烈士子女寻找归宿,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他们送往学校,保育院。

并且号召全社会女性共同努力,坚持抵抗日本侵略者。为全面共同抗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7年周总理和毛主席在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周总理在战火纷飞的战斗前线上给邓颖超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在中秋佳节他对邓颖超的思念。

还有感慨多年来邓颖超对他的支持和帮助在那个艰苦的岁月,周总理和邓颖超的感情就像中秋的明月一般熠熠生辉。

周总理和邓颖超无论何时都保持着通信的习惯,有次邓颖超在家中看院子里的海棠花开得很美,就取下一朵连一封信寄去。

信中的话让人无不感叹她与周总理的感情:“红叶一片,寄上思念。”此时周总理正在外地开会。

看到信后,他当即托人为邓颖超带来当地有名的芍药和玫瑰,邓颖超将这些花妥善地保存起来,等待周总理回来一同欣赏。

邓颖超和周总理一起,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艰辛,他们的爱情和他们的革命友谊一样坚固,无论身处何等艰难的时期,邓颖超都一直毫无怨言的陪伴着周总理。

为国奉献,不带走一片云彩。

建国后,邓颖超也开始为国家的建设忙碌了起来,她去了自己一直以来负责的妇联工作。根据邓颖超为广大女性做出的贡献,大家纷纷让邓颖超来做妇联副主席。

按照当时的规定,邓颖超应该是四级工资,但是新中国刚刚建立,国家艰难,邓颖超为了减少国家的负担,主动申请了五级工资。

周总理负责审核资料,他又把邓颖超的工资降到了六级。邓颖超体谅周总理的苦心,她毫无怨言,依然勤勤恳恳地工作,经常加班到深夜。

她和周总理同甘共苦了五十一个年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去世的消息让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充满了悲痛。

甚至联合国都降半旗以示哀悼,国人们十里长街送总理,而最悲伤的当数邓颖超,她的身体状态也是每况愈下。

几年后,邓颖超被检查出高血压和冠心病,但是她依然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咬牙支撑,最终在1992年7月11日邓颖超去和周总理相聚去了。

她临终前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给国家的,上面写到自己和周总理的房子上交国家和全体公民,不要留下来纪念用。

对自家子孙亲属不要特殊的照顾,对自己遗体简单处理,不给国家添麻烦,自己的存款全部作为党费上交给国家,不留下任何财产。

这份遗嘱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人民的公仆,辛劳了一生,心中依然将国家放到第一位。

而第二份遗嘱却被驳回,并且明确标注拒绝执行,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邓颖超的第二份遗嘱是如果她需要抢救时,国家不要耗费医疗资源来采取救援措施,这样能让她尽快解脱,不会加长她的痛苦。

这样的遗嘱组织立刻进行了驳回,邓颖超作为人民的邓大姐,国家怎么可能不在她生病时进行全力救治呢?

邓颖超为了我们的国家奉献了一生,我们对她永远怀念,这盛世如她所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