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的骨灰抛撒地点,为何30年都不公开,邓颖超一句话道出原委

 梦想童年594 2022-08-29 发布于江西

1975年12月,周总理的病更加严重了,惨白的脸色以及消瘦的身体让人看得心疼。

然而即便是这样,周总理仍然记挂着工作上的事。

文章图片1

12月20日凌晨5点,总理躺在病床上突然醒来,他让人将处理台湾问题的罗青长叫来医院。

罗青长知道总理十分关心台湾问题,于是接到消息后就迅速来到医院。

可是周总理太虚弱了,说话很轻,罗青长即便靠得很近也听得十分费力,一番话断断续续讲了接近二十多分钟才讲完。

文章图片2

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的身体状况后心中很着急,他要求医护人员要细心照料。然而两个礼拜后,周总理的病情更加严重了。

文章图片3

1976年月8日,周恩来总理病逝,他的骨灰被撒向山川湖海,邓颖超称地点要保密,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不妨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周总理遗愿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的身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糟糕,很多人想来医院看望周总理,可是又怕打扰到周总理休息,因为由于身体和药物的原因,周总理总是很疲惫,需要安静地休息。

文章图片4

然而奇怪的是1月7日这一天周总理一点睡意都没有,还时不时地就看向四周,也不知是在思考什么。高振普和张树迎以为是总理的身体有好转,以往紧皱的眉头都松开了。

高振普是周总理的贴身警卫员,张树迎也就是周总理的卫士,他们都是照看周总理的人。

周总理今天似乎没有睡意,高振普和张树迎想着今天是不是可以安排一些人来探望周总理。

文章图片5

因为以往很多领导干部都会趁着周总理睡着的时候来探望周总理,这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不打扰周总理休息的方法。

可当高振普和张树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周总理时,周总理却说:

“要那么多人来看我干嘛”。于是他们只能商量着等第二天再安排。”

文章图片6

然而到了第二天,周总理的病情突然恶化,病房的电铃响个不停,所有人的心都像被针扎一样难受,他们默默祈祷。

在病房里,陈在嘉大夫都哭了,仪器上周总理的心跳次数每一秒都在变化。

70次、60次、50次、30次……心跳频率越来越微弱,直到屏幕上只剩下一条直线。现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痛哭流泪,这一刻,我们致敬的总理永远地离开了!

周总理的逝世举国同悲,毛主席也悲痛落泪,邓颖超那时候的身体也十分不好,她是总理夫人也是中央核心人物。

那时由于一边要照顾周总理一边要处理纪要文件,所以邓颖超消瘦了不少。

当她来到医院的时候,身体上的虚弱再加上失去挚爱的痛苦让她终于控住不住大哭起来。

邓颖超握着周总理冰冷的手,她想着以后再也没有人替她暖手心了,再也没有人陪着她一同观赏西花厅盛开的海棠花了。

文章图片7

对于周总理的身后事,中央尽心尽力操办。然而周总理生前早已想好对自己的安排。

邓颖超虽然悲痛不已,但还是坚持参与葬礼的每一个环节,她表示葬礼一切从简,骨灰不保留,这是恩来的最后嘱托。

可大家都十分犹豫,因为按照中国传统观念,骨灰还是保留得好,福泽后世。

然而邓颖超态度坚决,毛主席最终做出决定,他说到要尊重周总理的遗愿。

要求保密

1976年1月11日,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从医院出发一路开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当时送葬的群众哭得泣不成声,长安街俨然成为“泪街”。

在众人的守护下,周总理的遗体被火化,邓颖超抚摸着骨灰盒默默流泪。而后大家又针对周总理骨灰撒向的地点进行讨论,邓颖超对高振普和张树迎说道:

“这是你们俩为恩来同志做的最后一件事……。”

文章图片8

然而等到真正去实施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不舍的,邓颖超察觉到大家的情绪,立刻说道:

“你们要认清楚,撒骨灰也是一场革命。由土葬到火化是一场革命,从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场革命。

我死后骨灰也不保留,也请党支部负责。这是我和恩来同志的一次革命啊!”

这一番话让很多人流泪,他们不由自主地感叹到总理真是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啊!

对于周总理的这种坚持,很多人心中是明白的,只不过他们舍不得周总理。

其实早在1956年的时候,周总理就和邓颖超同志在中央倡导人死后要火化的倡议书上签了字,并且他们还相约死后不保留骨灰。

文章图片9

周恩来总理还说过:

“人死了,不做事了,还要占一块地盘,这是私有观念的表现。”

所以他也并未给自己家中先人修陵造墓,反而希望能够把坟平掉,将土地给农民。

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普通贫苦老百姓连吃饱穿暖都成问题,在闹饥荒的时候,只能啃树根,所以周总理觉得土地对农民很重要,在上面种上庄稼,能让日子过好。

周恩来的一生最记挂的始终是人民和国家,所以在家中亲戚要求前来悼念周总理时,邓颖超当即表示:

“人已经死了,亲属来了非但没有什么意义反而是一笔浪费,还不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去工作,这才是对死者的最好纪念。”

文章图片10

回忆起往昔周总理的种种事迹,在场的众人思想都得到了升华,他们不能因为个人伤心而违背周总理的遗愿,于是当即表明会尽快寻找到合适撒落骨灰的地点。

不过邓颖超却再三强调这件事要保密,不能让人知道总理骨灰撒落地点,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周总理的一生都轰轰烈烈,受人敬仰,他无时无刻不记挂着人民。所以人民对周总理的感情很深。

考虑到这些因素,邓颖超怕群众知道骨灰撒落地点后会按耐不住心中的情感在这些地方举行哀悼会,这不是周总理希望看到的,他只想静静地走。

文章图片11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邓颖超等人一致同意将周总理骨灰分别撒在首都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

最后的哀悼

1976年1月15日下午,周总理追悼大会结束,邓颖超在人民大会堂的西大厅捧着周总理的骨灰盒在做最后的告别,她的双手发颤,眼神十分悲伤,留着泪说:

“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

骨灰被分成四部分分别装在袋中。晚上7时30分左右,一架运—5飞机停在北京东郊的通县机场,飞行员早已做好准备,他们明白这是一个秘密飞行任务。

为了保密,空军政委张廷发早已带人在机场附近做好全面部署,禁止与任务无关的人员进入机场外场,并且在当天晚上实施了非常严格的净空令,禁止任何军用、民用飞机飞行。

文章图片12

至于如何平稳地将骨灰撒向大地,他们也预先用白面等东西代替骨灰演练过。

等邓颖超来到机场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就绪,他们的心情都是沉痛的。看着邓颖超瘦弱的身影和憔悴的脸色,随行的医生和护士很是担忧。

但邓颖超很坚强,她同机组人员一一握手,同时也将骨灰交给飞行员,悲痛地说:

“辛苦同志们了!”

当时原定起飞时间是8时,然而天空中突然刮起了北风,为了安全起见,不得不延迟飞行时间。

文章图片13

在这等待的短暂时间里,邓颖超的目光一刻也没有远离飞机,她微微发红的眼眶里满是对挚爱的不舍和思念。

等到8时15分左右的时候,北风渐停,飞机起飞,邓颖超等人目送飞机飞走,直到看不见它的身影。

飞行人员按照计划路线飞向四个目的地,在漆黑的夜里没有人知道周总理的骨灰即将被撒向祖国的山川湖海。而关于这四个地方,其实它们对周总理有非凡的意义。

与山河同在

北京是周总理骨灰撒落的第一个地方。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兴起的时候,周总理也加入其中。当时他刚从海外求学归来并进入南开大学学习。

文章图片14

他声援北京学生运动,从天津到北京,宣扬先进的爱国思想,燃起无数中国儿女的爱国梦。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

从一个青年学子到国家总理,周总理经历了很多,可他依旧保持初心,严于律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天安门广场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来的时候,周总理也与首都北京紧密相连。

建国后,周总理更加忙碌,但是当看到北京发展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保留团城,移建牌坊,建北京火车站,人民大会堂等,首都的每一寸土地,周总理都用心血浇灌过。

文章图片15

密云水库是周总理骨灰撒落的第二个地方。周总理生前曾说过:

“我一生就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上天是指航空航天领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而水利则关系到民生。

周总理是一个情系人民的人,当时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可是身为首都,将来这里的人口一定会越来越多,如果不把水利搞好,那么城市的发展也会被局限。

于是修建水库就成了周总理的心头大事。

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都是当年周总理亲自把关先后修建的大型水库。

其中密云水库规模最大,所以工程量也最大。

文章图片16

为勘选坝址,周总理和水利专家们不止一次地来到实地考察。后来有工作人员回忆道:

“总理下车后毫无倦意地大步向前走,全然不顾脚下滚烫的一步一陷的沙滩和凹凸不平的乱石堆,只专心一意地远望近观,察看地形。”

凭借着这样一股子劲儿,在周总理的带领下,密云水库耗时两年终于建造完成,这在当时是一个创举。

天津海河入海口是周总理骨灰撒落的第三个地方。在天津,值得周总理回忆的事情有很多。他在这里读书五年,进行过革命斗争,甚至在1928年的时候还被军警抓过。

文章图片17

那一年,周总理在天津参加一个很重要的聚会,可是警察突然到访,要求必须得有人保释才能出去。情急之下,周总理想到自家三伯父周贻谦,他让被保释的人带消息出去。

周贻谦接到消息后十分着急,马上开车出去了。可在路上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十几年了,恩来已经长大成人,模样肯定变了。

就在焦急烦躁之时,周贻谦灵机一动,他来到书画行提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写上“接周大鸾”这几个字,然而摆在车前。

周总理当然知道自己的乳名,等到车子来到跟前,周总理十分热切地喊着三伯,军警也没有再多疑周总理的身份。天津可以说是周恩来总理革命的开始。

文章图片18

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是周总理骨灰撒落的最四个地方。周总理不止一次地赞美过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无论是在留学期间还是革命期间,周总理对黄河都有深深地眷恋之情。

拥有如此细腻情怀的周总理一生高洁,他曾经说过:

“生前的工作、劳动是为人民服务,死后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水大地上,落在山头田野的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落在水里的可以喂鱼虾,营养水生植物,还在继续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人类才是生生不灭的。”

当然关于将骨灰撒在黄河入海口还有另一种说法。根据周总理生前召见的最后一位部长罗青长透露:

“周总理是想通过海水把他的骨灰带到台湾,表示他十分关心台湾同胞,祈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

文章图片19

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他的离去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他的夫人邓颖超无疑是最怀念他的人,她时常坐在西花厅的院子里看着盛开的海棠花陷入思念中。

唯爱长存

西花厅的海棠花每年四月份的时候开得极美,周恩来和邓颖超很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携手漫步。尽管挚爱已经逝去,可邓颖超依旧保持着那一份初心,她与周总理一样是对生活充满热情、乐观的人。

周总理逝世后,邓颖超继续为国家大业奉献自己的力量,当时她已经72岁了。虽然身体已经衰弱,邓颖超意志力顽强,她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新时期我国对外友好事业上做出巨大努力。

文章图片20

然而在1982年的时候,邓颖超就先后写下两份遗嘱。第一份遗嘱写于1982年6月17日,具备内容有遗体解剖后火化,骨灰不保留,不搞追悼会等。

第二份遗嘱写于1982年11月5日,邓颖超在遗嘱里对工资、房子、书籍等都做了详细安排,尤其强调房子交公。

邓颖超的这两份遗嘱是她向党和人民交出的答卷,同时也生动诠释了她为国为民的心。

1988年,邓颖超功成身退,她圆满结束自己的工作,不再担任党内外任何领导职务。1992年,她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7月11日邓颖超突然陷入昏迷,自此再也没醒过来,但至少她走得安详。

文章图片21

葬礼那天,邓颖超穿的是她保留30多年的黑西装,然而时间还是在这套西装上留下了痕迹,工作人员强忍着泪水将衣服缝缝补补,她们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周总理,当初周总理的入殓服也是饱经风霜。

大家都想要让邓颖超的遗体多留片刻,他们不舍。然而遗体还是按照规定时间被火化,装置骨灰的骨灰盒和16年前周总理用的是同一个,这是邓颖超的遗愿。

7月18日,秘书赵炜将邓颖超的骨灰撒向天津海河,这也是周总理骨灰落下的地方。88岁时,邓颖超终于按照约定去寻找她一生的爱人去了。

文章图片22

天津是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相恋的地方,犹记得那一年21岁的周恩来和15岁的邓颖超在五四运动的风暴中初次见面。邓颖超的勇敢和坚毅给周恩来留下深刻的印象。

后来周恩来去国外留学,邓颖超在国内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两人虽然没再见面,可是一封又一封的书信承载着两人的情谊。

信仰相同的二人就这样相恋了。1925年8月8日,周恩来与邓颖超结婚,此后二人生死相随,是战友也是伴侣,彼此间的情谊也在时光的沉淀中越来越深。

文章图片23

他叮嘱她:

望你珍摄,吻你万千。

她回他:

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

周恩来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然而他却对邓颖超说:“唯你,我希望有来生。”

文章图片24

周总理的一生为国为民,重情重义,所以后世依旧有那么多人怀念他,而他与邓颖超的爱情故事更是经典。回味周总理的事迹,您有怎样的感悟和启发,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谨以此文,致敬伟大的周总理!如今祖国山河正茂,总理,您一路走好!

参考文献:

[1]夏琳. 落英缤纷沃中华——撒周恩来骨灰的地点与含意[J]. 福建党史月刊,2013(11):22-25.

[2]海霞.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J]. 恋爱婚姻家庭(下半月),2021(09):8-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