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民闲话】赤豆当归散的考证和制作

 止语ny97bztzay 2023-02-03 发布于内蒙古

草民闲话

赤豆当归散的考证和制作

图片


根据草民先生当年贴吧旧作整理



草民有一个学生,很多年的血热夹瘀问题,用了很多方法一直不见明显疗效,最后想到了经方“赤豆当归散”,想从凉血的思路去尝试一下。

曾经也用过赤豆当归散,但是总觉得这个方子力量很弱,没什么大用,这次制作之前,再次补课温习一下。

伤寒原文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一本此有黄字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赤豆当归散 2味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三两

右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之前制作,也曾用赤豆发芽后晒干,同当归打粉冲服。但是关于这个“浆水服方寸匕”中的浆水,一直都是云里雾里,没弄明白,所以大多嘱咐患者用温开水送服了。

或许,疗效不明显跟这个浆水有关系?



“浆水”的考证




历代医家,对于“浆水”一物的注释林林总总,不一而同:

《药征续编》说:浆水、清浆水二品,俱与白酒同物,清浆,盖取其清者

古今医人,不知白酒、白浆、浆水,皆为同物。遂无一人解其品物者,是不能手自使用仲景之方也,可胜叹乎!凡仲景之方,非仲景所自制之方也。盖撰用古人之成方,而取其纯粹者也。故如附子、乌头、天雄,本是同根一物,而或曰附子汤,或曰乌头煎,或曰天雄散,是仲景取古人所称之方,以不改其名,而使用之者也。是以此一浆,而或谓白酒,或谓浆水,或谓清浆水。如彼酰酢、苦酒亦然,皆因古人所称,而唯取其方治而已。
无复异论,医者其思诸。

图片

《本草纲目》中又是这样描述的:
亦名酸浆。粟米煮熟后,放在冷水里,浸五、六天,味变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药用。但浸至败坏,则水有害。甘酸、微温、无毒。

好吧,一个信誓旦旦的说是酒浆,一个说是粟米用冷水发酵之后的,味道变酸的汁液……这明摆着是难为后学,他们就不能商量一下再写书吗?

图片

我们再来看看权威说法:
《中药大辞典》:浆水
【出处】《嘉佑本草》
【拼音名】Jiānɡ Shuǐ
【别名】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用粟米加工,经发酵而成的白色浆液。
【制法】取炊熟粟米,浸冷水中,待五、六日生白色泡沫时,滤出待用。
【性味】甘酸,凉。

看来《中药大辞典》是偏向于这种发酵酸浆的。

那么,除了这些典籍出处,我们还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浆水”这个名称吗?

老家有一道夏天比较流行的小吃叫做“浆水鱼鱼”,近邻汉中,也有一道赫赫有名的“菜豆腐”鲜美可口,因为它是是用“浆水”来点豆花的。
甘肃天水的“浆水面”和河南洛阳附近的“浆面条”,用的也差不多是同样的东西。

以上这些,都是草民亲自试过的地方美食,除了“菜豆腐”,其余那些,酸味清冽,回味甘甜是共同的特点。

浆水在老家,属于制作“黄菜”的副产品。这东西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下来,估计就跟做馒头要用老面发酵、做醋、做酒用曲差不多,已经很难考证了。


在草民童年时,北方老百姓到了冬天,如果能有一盘大白菜炖粉条那就是了不得的生活水平了,大部分人家,是要靠“黄菜”熬过整个冬季的。


而西起天水,东至洛阳,这种制作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没有任何不同之处。(草民在考证和制作过程中,也有很多朋友说起过青海、山东、山西、河北等地也有类似的做法,没有亲自去试过,所以不作为参考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这个“黄菜”,它的流传范围很广,而且流传的年代也似乎非常久远。那么,它的副产品“浆水”有没有可能是经方中的这个“浆水”呢?

图片

老家人自古都会用“浆水”来作为清热解毒的饮品使用。


比如风火牙痛,老人的方法是浆水加白糖频饮,半边脸肿得跟包子似的,经常是隔天就好了。


醉酒,灌浆水。


在地里喷农药中毒,先灌浆水再送医院,也曾经救活了很多人。

甚至小时候家里的猫,误食吃了毒药的老鼠,中毒了,也被灌了浆水抢救。虽然最后也没救活,但是足以说明在老百姓心中,“浆水”的江湖地位。

图片

《伤寒论》、《千金方》、《医宗金鉴》、《圣惠方》、《普济方》、《兰室秘藏》……中医典籍用到“浆水”的处方不可胜数。


但是这些典籍的作者,或者编撰者,几乎都是长江以北为主。

张仲景,河南南阳人。他的处方“赤豆当归散”中,出现了“浆水”一物。

孙思邈,陕西耀县人。他的处方“半夏干姜散”中,出现了“浆水”一物。

刘完素,河北河间人。他的处方“附子干姜半夏散”中,出现了“浆水”一物。

……

与我们制作和食用“黄菜”“浆水”的地域基本重合了。

图片

我们试想:在古代那种交通和物质条件下,医家是否会使用一种制作过程需要好几天的“粟米发酵物”或者“酒的上层较清者”来治急症?
这几个处方,从典籍来看,可都是救急用的。

那么,如果是家家都有,垂手可得的“黄菜”副产品呢?

推论终究是推论,我们且试试看。



“浆水”的制作



从老家寄了一些带汁液的“黄菜”。

新鲜的芹菜若干,洗干净,切大段,把茎叶分开。(不分也没关系,不过这个芹菜叶子做菜团子、菜面、麦饭……用处多多,草民觉得比做成黄菜有价值)

开水中过一下(论秒过开水,千万别煮),晾凉。

大概就这样子:

图片

一个隔绝灰尘,但是不影响透气的干净容器,芹菜放进去,加入成品“黄菜”和附带的汁液。

用大米或者面粉之类的,总之有淀粉的东西煮很稀的汤,放凉兑入。

好了,我们现在就拭目以待吧,发酵的过程中,买一点赤豆来发芽。

图片

第三天,已经非常酸爽了,偶尔煮一点面汤倒进去,这一坛足够用很久了。

注:
1. 老家更多的是用各种野菜,或者萝卜缨子之类粗纤维较多,水分较少的蔬菜。所以,芹菜是奢侈品,不是必备品。

2. 容器一定要干净,取“浆水”、“黄菜”时所用器具,也要绝对干净,不可有任何油腻或调料,否则这一坛宝贝很快就坏掉了。

3. 蔬菜发酵久了就会越来越软,最后甚至会泡到稀烂,所以经常加新鲜的蔬菜进去,把发酵好的捞出来吃掉,是最好的。
最简单的吃法是捞出来稍加改刀,加葱花、蒜末和盐,用辣椒干和花椒炝锅后油泼,凉拌一下就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了。
当然有兴趣可以学一下,有关“黄菜”的美味成百上千,都挺不错。

图片


“浆水”的效果



赤豆发芽后晒干,打粉。草民用赤豆粉1000克,配当归粉100克,做了一料。


每次大约两克药粉,用“浆水”50毫升左右冲服。

患者当天服用,第二天舌苔脉象就变了。学生的陈年旧病,也在一周左右就看到明显的效果。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