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艾灸,让身体也“立春”!

 太极三才王军皓 2023-02-03 发布于山东

心有万重山及物

为苍生健康发声

暖阳高照,北方的户外依然是一片萧瑟,但是马上要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中国的文化喜欢春天,象征着生生不息,像白居易所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在苏东坡眼里,初春的微冷还有一种人生洒脱之意: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去年寒冬经历了疫情,熬过此劫,此时刚好借助【立春】的天时恢复元气。但是今年是癸卯年,按照五运六气讲,岁火不及。那么人一身的阳气也会不足,需要艾灸补阳气,借天时的同时,也补其不足。

立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在《西游记》第一回中讲,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所以,立春重在养人之阳气。令五脏六腑,皆生机勃勃;经络气血,皆春意盎然。

不要小看天时的力量,整个中医都在遵循着天时,像“子午流注”理论就是代表。古人的智慧通达天地间万事万物。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作简单理解,就是古人发现了天体运行对地球磁场的干预和影响,是天体对地球的放射,将之分为了十种不同的符号和属性。

同理而言,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则是指地球本身的运行与磁场的变化。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生命的能量同时受到了来自外太空辐射的十天干和来自地球辐射的十二地支组合而成的六十种无形能量磁场的影响。

四季变换,就是天地之间能量磁场的变化,而热是能量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所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是四季的变化,也是热的变化。

宏观上讲,能量过程是生命系统中的基本过程,而热是能量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 ,生命现象的各个层次无不包含热效应。艾灸的温热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介入方式。

现代的物理研究表明,艾燃烧时产生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宜于机体的物理因子的近红外线,根据物理学原理,一般远红外线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较浅部位,靠传导而扩散热量;而近红外线较远红外线波长短,能量强,可直接渗透到深层组织 ,穿透机体的深度可达 10mm左右,并通过毛细血管网传到更广泛的部位,而为人体所吸收。

艾灸红外辐射为机体细胞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

当红外光作用于腧穴组织时,组织吸收光能将其转化为生物能储存在 ATP分子中,随着ATP的水解,ATP转化为 ADP,并释放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艾灸的能量愈高,波长愈短,渗透力愈强。

有的研究还发现,艾灸时的红外线辐射,既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也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并有利于生物大分子氢键偶极子产生受激共振,从而产生“得气感”;(这可能就是灸感在微观层面的表现)同时又可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在一篇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汪家柔通过艾灸肺俞、肝俞穴,观察穴位施灸后钙离子在相关脏腑之间的分布调配及 相关穴位电流变化规律,发现艾灸肺俞穴可显著提高肺俞穴电流,艾灸肝俞穴可显著提高肝俞穴电流。电与磁是相伴而生的,电子的自旋产生磁,运动的磁产生电。经络的功能活动依托于电磁振荡与化学振荡主导的能量信息系统。

可以理解为,艾灸某一穴位时,会提高该穴位的电流,电子的自旋转,产生了磁场,而运动的磁场又产生了电流,电磁振荡,共同作用于经络。

所以艾灸不仅仅是温热效应,也不仅仅是短红外的渗透,还有电磁振荡。这些研究发现,还只是艾灸机理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所以,趁着立春,去做艾灸吧~

好文推荐:

春灸,调肝胆。

“把握2023年,让艾灸助你行20年九紫大运!”

自营人参、山药、黄精、蜂蜜小方糕,补气益血,提升抵抗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