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怎样才算过得好?

 木小易成长手记 2023-02-03 发布于山东

文丨木小易    图丨网络

最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怎样才算过得好?

简言之就是:你有幸福感吗?

曾经有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为工作和未来发愁,内心充满了焦虑,没有安全感。感觉就好像是:你必须努力奔跑,不能停歇,以后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但是我一直在奔跑,却一直没有安全感。

前几天,压力实在太大,下班的时候,感觉整个人非常的疲惫,头很疼,神经紧紧地绷着。我告诉自己:我得释放一下了。

所以,骑车回家的路上,我戴上了以前剪片子时候用的耳机,听自己以前喜欢的歌。

这才发现,回家的路上也可以不用急匆匆的往家里赶,耳机里清晰的声音和带感的鼓点,让我紧绷的神经瞬间就放松了。

自从下班路上听歌以来,我都没怎么焦虑。在回家之前把负面情绪释放掉了,回家也可以放松的陪孩子。

因为听歌这一件小事儿,前几天我还负面情绪满满,这几天便好多了。大概是因为这件小事儿让我开心吧。

生活是挺不容易的,但是要学会自己给自己创造快乐,学会自己取悦自己。

昨天,外甥女出院后,老姐一家人在我家住的,我们度过了热热闹闹、非常愉快的一个晚上。

外甥女儿和我闺女在一起万儿的很开心,闺女异常的兴奋,围在姐姐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两个小丫头在一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欢呼雀跃、快乐的不得了。

感觉现在的小孩子其实还蛮喜欢有一个小朋友在一起做伴儿的,有时候父母的陪伴其实并不能代替孩子们之前的感情。

姐姐和姐夫很乐观,虽然外甥女的病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他们也不是那种有钱之人,但是两人没有表现出悲观的情绪,积极的查找北京的医院,该娱乐娱乐,给我的感觉是:一家人在一起,怎么样都好。

吃过饭后,陪闺女玩儿了一会儿羽毛球,回家给姐姐拔了个罐,给闺女洗澡,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真的是非常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晚上。

早晨五点多起来,给姐姐和姐夫做了鸡蛋面条,热了菜,看着他们热乎乎的吃进肚里,舒舒服服的出门,心里感觉很欣慰。

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学习压力大,姐姐每个月都回去看我,给我带一堆好吃的,然后跟我的班主任了解我近期的学习和情绪状况。

上了大学,姐姐已经结婚了,但是每年的学费还是姐姐给我出。

毕业了,姐姐又给我钱,让我度过刚毕业最困窘的一段日子。

很感激,一路走到现在,我都有家人的陪伴。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一家人总是风雨同舟的在一起,互相帮助扶持,这便是人生最大的慰藉和温暖。

虽然现在很多自媒体都在宣传对于女人来说,自己能赚到很多很多钱才是王道。但是看了那么多新闻和故事,感觉幸福感真的没办法简单粗暴的跟有钱画上等号。

有钱只不过是让你过得好的一个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

最近刚看到一个新闻说《步步惊心》里演明玉格格的刘雨欣吞安眠药自杀,原来她长期患有抑郁症。顿时感觉,人活着都不容易。

抑郁症的诱因是渣男,在此不多赘述。但是想想,一个这么漂亮的姑娘,还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女明星,按理说她的资源和赚钱能力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要强不知多少倍,但是她依然过得不幸福。

每个人由于受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都或多或少的会有缺陷,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身心是完美的。克服明面上的困难容易,克服心魔难。

所以我觉得,过得好的人,内心一定是积极阳光,充满希望和爱的。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脱离了繁忙的工作,远离了喧嚣的人群。当你一个人独处或者跟自己心灵对话的时候,从不感觉孤独寂寞,也不觉得凄凉惶恐。回顾近阶段的生活,感觉总体还是不错的,有幸福感,这样才算过得好吧。

有时候我们总爱给自己设限,比如,女生总爱告诉自己,等瘦下来,才去买漂亮的衣服,化漂亮的妆;男生总是要等到事业有所成,才有勇气跟喜欢的女孩子告白;偶尔的负面情绪和消极状态,就对自己近期的生活全部否定……

何必呢?

难道胖胖的女性认真打扮收拾自己,就不可以神采飞扬吗?难道就因为近期的工作没有起色,就没资格好好享受生活嘛?难道结婚了为了老公孩子,就可以舍弃自己生活的舒适度了吗?

我们总是不自觉的为难自己,却常常忘记取悦自己。

现在的我觉得:

有钱就去饭店吃瓦罐凤爪、阳澄湖大闸蟹、海鲜面条,没钱就回家自己做五香鸡爪、清炒花蛤、西红柿鸡蛋面一样开心。

如果瘦下来就职业装、性感装、淑女装各种花样穿。是个胖子就老老实实去商场选择质量过得去的、适合自己身材的、凸显自己气质总之给自己形象加分的衣服穿。

总之,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尽量不委屈自己,满足自己身心的要求,不压抑,不憋屈,这就算过得好吧。至于欲望和追求,差不多就好。

MORE
更多文章

◐ 我是如何自我治疗干眼症的

◐ 成为一名斜杠青年是怎样一种体验?

◐ 我是这样慢慢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的

◐ 毕业六年,我是如何从文字工作者转型为中医从业者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