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马老师,又上热搜了。 “今天的世界已经处于同一片着了火的森林,一荣未必俱荣,一毁肯定俱毁。”——马云今日微博热搜 马老师及其公益基金,在世界各地实现着国际社会责任,为日本、韩国、伊朗、意大利、美国等80多个疫情严重的国家进行新冠肺炎相关物资的捐赠和提供医疗的帮助。 马老师在世界范围内贡献了自己的责任,传播了自我奉献的伟大理想。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也让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更多的影响力,中国企业家在世界各国进行商业活动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 作为亚洲首富,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和乡村教师代言人的马老师,一直是时代的标杆和让年轻人为之不断奋斗的目标。 本人将从人生境界、个人能力、行业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同时通过数学模型的角度进行概率分析。通过比较学、商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为大家成为能够成为千万富翁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第一章:从人生境界分析本人成为马云的可能性 我将人生境界分为格局和见识。 马老师的格局心系世界、关注弱势。即为被拐卖儿童紧急发声、又作为乡村教师的代言人,呼吁人们关注乡村教育。 通过他已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这些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得到更多的帮助。来为社会创造价值和消解人与人之间不公平的现象。 反观我只会在网上发表未经审慎的言论,没有投入到实质性的为社会做贡献的活动当中。可能有时候就是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马老师的见识,能够识别商业社会的大潮。在20多年前就嗅到了电子商务的商业机会,在那一个互联网泡沫的时代率先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 同时在这20年间的一次次的社会变革当中,他总能一次次的成功带领阿里巴巴在社会转型中,进入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浪潮之巅。使阿里巴巴集团成为最强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 反观我自己的创业项目,虽然创业6年了,但也只是偏处一隅。没有很好的运用互联网工具给我自身创业项目带来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没有看清未来10年的商业机会和挑战。 由此可见:本人与马老师的格局和见识鸿沟巨大。人生境界的比例占到整个可能性权重的40%。 第二章:从个人能力分析本人成为马云的可能性 马老师的演讲总是令人激情澎湃,他的激情和坚韧的风格,通过他一次次的演讲,总是能够不停的感染我、启发我。特别是他的英语演讲能力特别让人钦佩。 (马老师,又帅了) 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有着卓越的表达能力和高效的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其他人都不理解电子商务平台是什么模式的时候,在别人都骂马云为骗子的时候,在合伙团队都自我怀疑的时候。 他总是能够用他的充满激情的沟通能力,打动客户、获得支持。在这当中也能够凝结起团队,使团队更具有向心力、统一力和组织力。 反观我只要一次次的被别人拒绝或者说哪怕被人说我是骗子,我就会原地爆炸、无地自容,更不知道怎么去开口表达自己的理念了。 阿里巴巴集团有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吸引了优秀的人才。 耶鲁大学法学博士的蔡崇信,放弃百万年薪,加入当时毫无名气的阿里巴巴。蔡崇信几乎被誉为阿里巴巴后来融资最重要的人物。 据说当时,为了动员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马云几次赴美,动员能够自己运用的一切资源来实现合作。 反观我,错失了很多机会去吸引身边优秀的人才。没有从竞争对手的合作当中实现共赢。合作的太少,也是导致自己思维局限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本人与马老师的个人能力相差甚远。个人能力的比例占到整个可能性权重的30%。 第三章:从行业分析本人成为马云的可能性 马老师提供的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服务,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平台服务。中间连接了数以万计的买家和急于寻找销售渠道的卖家。 阿里巴巴没有工厂仓储运输环节,也没有产品设计制造环节。只提供一种免费的服务,却能创造巨额的社会财富。 因为这个过程当中提升了商品交换的效率,通过大数据的统计为卖家提供了生产的建议,也通过丰富产品的种类和款式,为买家提供更多种类的选择。 在阿里巴巴参谋长曾鸣《智能战略》中,定义了阿里巴巴是智能商业的这种新的商业战略。 网络协同+数据智能=商业智能 阿里巴巴是通过将所有的这些商业实体都联系组织起来,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实现规模效益和管理复杂的市场变化。 而我的创业项目是传统的舞台服装行业,在商业模式上虽然有一些的创新,但这些创新依托互联网的改造不够,对互联网的学习度和关联度都不足。 况且在我们创业项目的创业过程中,也需要依靠阿里巴巴集团提供的一系列的免费服务。 在淘宝和天猫上售卖、租赁我们的产品、用支付宝给厂家打款和收取价款、用高德地图给客户定位、用菜鸟网络给客户寄送包裹等等等等。 由此可见:从理论和实际上面看要实现马云这样的商业帝国,希望渺茫。行业分析的比例占到整个可能性权重的20%。 第四章:本人比马云具有的优势 我年轻。马老师年过半百,我大约、差不多、好像又是他年龄的一半,从理论上看我比他年轻有更多机会来实现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性。 我轻松。马老师身兼多职,平时无论是从个人精力还是生活压力方面,比我要处理和考虑的事情更多、更复杂。对比他的事情而言,我算是无忧无虑了。 我起点高。在我身前有许多杰出的企业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发达的通讯方式、海量的商业知识这些优越的社会条件,在马老师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他肯定是不具有的。 (马云先生都很赞同我说的) 由此可见:我在这点是全胜马老师。在自欺欺人的本人比马云具有的优势中,比例占到整个可能性权重的10%。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各部分的比例权重数据相加我们可以得到 马云:40%+30%+20%+0=90% 本人:0+0+0+10%=10% 由此可见,本人才疏学浅、相貌无奇、资质一般的白日梦想家,成为马云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 虽然这个可能性不是十分的巨大,但我相信只要依靠着我的努力,在今晚梦里我一定能够成为马云的。 科科.. |
|
来自: 昵称815720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