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金融炼金术》反思买房投资 ——日本房市金融泡沫

 昵称81572007 2023-02-03 发布于新加坡

日剧《半泽直树2》,将银行为主要的金融业比做晴天打伞、雨天收伞。认为金融没有温度,是暴敛的工具。

房地产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房产具有使用属性,又有增值属性。

当把他看成是使用属性时,不必在意一时的涨跌。因为对你来说他是生活的硬通货,没有房子就无法达到生活的基本安定。

当他考虑成增值属性时,更重要的是考虑他的资产价格,更在意地段所引起的价格变动。因为你在意的是这套房子短时间内带给你资产的升值。

但是房子的流通性相比其他资产流通性较差。只有把房子卖出时,他才能真正成为流通资产。否则想象的高净值资产,可能是有价无市。

失去的十年

日本经济奔溃的失去十年是索罗斯为首的华尔街金融基金集团对日本国内经济的一场狙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索罗斯一直关注持续上涨的日本楼市,在当时整个东京的低价可以买下半个美国,此时的日本国力高涨,日本人相信再过不了多久就能超过美国。

当时日本国内GDP总量已经相当于美国的一半,日本人甚至买下了洛克菲勒大厦这一纽约的象征。

日本国内民众对经济一片向好的信心,居民财富与日增长,全然忘了接巨额财富背后的虚荣与泡沫。这些景象现在是否有些似曾相识呢?

索罗斯注意到了日本的这些现象,他决定在这种危机的背后套利一把。为此他采取了三板斧。

一板斧:此时他将自己管理的量子基金的全部投入到日益上涨的日本楼市当中,同时暗中收买国外媒体,通过曝光和大肆渲染外国资本的进入和外国资本对日本房地产市场看好的新闻。

同时他本人亲自来到日本,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日本有决策权的高官进行高端对话,表明自己看好日本经济,未来有大举投资日本资本市场的计划。利用政府的公信力为他背书,使民众相信政府也在为高房价做托底和保证。

进一步利用自己管控的基金直接或者间接对日本大型的房地产公司供应链端进行影响,让相关基建的原材料上涨,进而引起其他整个供应链成本的上涨。

在三套组合拳一起的作用下,房价进而涨速迅猛。上涨效应带了了人群的盲目跟风,使老百姓纷纷置换掉其他资产,资金大举重仓进入房地产市场。

此时金融系统和老百姓的资产都进入了高负债和高杠杆的危险局面。

二板斧:索罗斯瞄准了泡沫终结的最高时期,决心开始套利。为了避免大量金额进出和外资流出而引起的市场警惕性,他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通过注册多个日本公司账户,间接或直接的开始股份制内部改革和通过三个月的多次卖出步骤,将量子基金旗下所有的与房地产板块的股票、债券、基金给逐步卖完。

当然这些事情必须要做到悄无声息,大量的金融衍生品和工具的出现掩盖了连续的资金动向,索罗斯因此悄无声息的套利了一笔。

在他疯狂卖出的时候,他也在悄悄的卖空日本楼市。(卖空市场的获利机制)

三板斧:索罗斯全部的资金已经抽逃出现场,卖空日本楼市的资金也已经到位。索罗斯现在要开始吹破这个危险到已经无法控制的房地产泡沫。

此时索罗斯间接控制的国际投行发布日本金融健康指数报告,显示日本银行在房地产市场

的信贷比例过高超出国际警戒水平,暗示民众银行具有系统性倒闭的金融风险。

银行因此开始谨慎借贷房地产市场,并逐步的调控负债率。

利用资本影响大宗货品期货的价格,进一步提高石油、钢铁、水泥的价格,增加建筑公司的施工成本,让工地延期甚至烂尾,制造凋敝影响民生的现象。

再接着利用华尔街控制的国际媒体或间接控制的日本媒体暗示民众,房价已经到了史上最高位,未来日本房地产市场将要大幅跳水、银行系统将面临存款都投入住房贷款而无法实现顺利提现的现象。

稍微敏感的民众已经开始卖房自保,同时经过持续几个月的宣传造势,大批公司开始出现停工,大量群众去银行提现,慢慢的开始出现了挤兑的现象。

民众担心银行倒闭,自己的存款无法提出,进而大量去银行提现,恐慌的情绪进一步蔓延。银行没有了存款,便没有了贷款可以贷出。

金融紧缩、工地停工、居民失业

可怕的是:居民资产的88%都为房地产资产,随着无市有价到无市无价,居民的房地产价值开始跳水。到最低的时候只有原本价格的3成,可贷款需要一直持续的归还。

银行没有资金流动导致的金融紧缩又导致通货紧缩,进而影响到利率和汇率。通过紧缩导致了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因为同行之间的拆借,大量的挤兑又导致银行连锁矩阵式倒闭。

与此同时,政府调控房价的速度跟不上房价应声而落的速度。

此时,此时日本房市跌落在冰点,索罗斯的卖空机制因此获利颇丰、赚的盆满钵满。而日本的经济出现倒退,居民财富减半。

有人怪罪日本政府在房价下跌时候不采取措施,所有的调控措施都难以阻挡人群中蔓延开来的绝望情绪。可是调控经济行为却无法调控仓皇逃离的内心。

况且调控最容易的上涨阶段没有刮骨疗毒、猛药去疴,在暴跌阶段的遏止是难上加难。

在金融市场面前没有谨慎的选择和清晰的思考,很难在滚滚潮涌中独善其身。但是不变的是金融工具是带来幸福和远期价值的工具。

索罗斯的逻辑自洽为:在贪婪时恐惧、在恐惧时贪婪。

金融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的效率、更好的配置了资源。可他的背后是肆意使用他所带来的的无法控制的魔鬼撒旦。

金融工具却让短期内无法扩大生产、无法达成居住条件、无法提前支取的人们都能提前用未来收益来实现今天的目标。而这一部分人恰恰是穷人。

权力不会对穷人开放,而金融会对穷人开放。金融有温度!

参考文献:格雷厄姆《证券分析》

                 彼得林奇《战胜华尔街》

                 郎咸平《郎咸平说》

                 瑞达利欧《债务危机》

保持谦卑、保持好奇,喜爱阅读之事,常怀思考之心。

期待与爱阅读、爱思考的朋友共同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