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私的人类》——生命的底层逻辑

 陈律师读书 2023-02-03 发布于新加坡

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你可以做出你所欲意的行为,但在生命中既定的某一刻,却只能欲意做出某一既定行为,除此以外绝不会做出其他的。     ——叔本华

这是一本充满诗意的科学小册子,链接了生命的整个进程。看到了生命从无机到有机再归于无机的过程。

我们中很少有人的寿命能够超过33000天,相对比于其他脊椎动物,我们人类的寿命十分长寿。

同样是同一种鱼类,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澳大利亚的鱼两个月走完自己的一生,地球另一边一条格陵兰冰鲨需要300年才算完结。

好像不同的生物在生命的长度上有着不同的体现。

如果我们人类不去比较就不会为生命的差别而百感交集,我们会因为自己比一条只有3天生命时间的蠕虫而倍感振奋,也会因为一只冰岛蛤蜊存活500年而感到沮丧。

在金凤花的条件下,适当的水、温度加上一些简单的无机物,就构成了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一切就好像就是这么魔幻。

那么生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到底属于什么?生命赋予了人类怎样的意义?

我们的身体

对于人类今天创造的技术成功,对于同处于一个陆地马戏团的其他生物来说,人类的杰作犹如神助。

我们以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方式改变着生活圈,改变着同属于一个生命源头的其他生物的家园。

不管怎样我们的祖先来自于20亿年前那个充满着绒毛、粘液四处游动的有机体。

这些毛茸茸的纤毛和鞭毛正是生命的象征,纤毛提供方向、鞭毛提供营养。在后来这些尾巴一直进化,传递我们的基因、延续我们种族的生命。

今天各类精子细胞长长的尾巴,成为生命最强有力的特征,不管我们是否欢喜,但这一定是我们取悦大自然的结果。

我们的鞭毛成为毛细血管,毛细吸管所构建的血液循环,为生命构建更庞大的细胞、更复杂的体系形成基础。

今天,糖在特定定粉酶的控制指导下,形成生命活动的基本单元ATP,在20亿年前看来这种从无到有的演化是神在暗中指引,还是有其他不知名的力量。

人类还有一个到现今为止,所有技术都不法匹及的复杂系统——大脑。人类可以发明飞机、火箭和其他高新技术,但是分布着160亿个神经元和100万亿个突触的大脑却无法复制。

这个神奇的器官,使我们欢笑哭泣,使我们陷入爱河或充满绝望,使我们写下壮丽的诗篇或者悲情的人生传奇。

他是现今一切科学技术的来源,也是人类庸人自扰般复杂感情的基础。

而我们人类除了这一个具有“魔力”的器官,其他的与其他生物别无二致。

都是以无机磷酸钙质,上面包裹着以氨基酸为主的蛋白质带子和脂肪酸构成的脂肪。用生物电连在一起,通过自然演化的管道输送营养和排出废物。

再配上器官状的肉和被裹在一张富有弹性的皮里。

我们的基因

我们人类之所以进化不断、逐渐升级基因才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23对染色体当中分布着大量的DNA链。

在基因的自然选择中将最有效的基因从无效的基因中分拣出来,让那些最佳工具得以延续,另外部分将以抛弃。

这些DNA链形成梯子,扭曲成双螺旋形状,与特殊蛋白质结合压缩成细胞核。

蛋白质基本上是我们生命的基础单位,那些组成我们免疫系统抵抗外界各种细菌、病毒的白细胞、T细胞;那些组成我们消化系统的生物蛋白酶也是由蛋白质构成;那些运送营养物质的血红蛋白同样是蛋白质。

在营养学上也鼓励我们每天补充优质的蛋白质,才能促进人体自身细胞的修复和再造。

在此,人类的活动虽然比我们的祖先——单细胞蠕虫要复杂的多,但是构成他们的个体细胞却同等复杂。

蠕虫和人类需要同样庞大的基因库进行新陈代谢、消化食物和提供免疫等等,两者之间的差异似乎只存在于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当中。

人和人之间有400万-500万个点的差异,但是他们还不够DNA总差异的1%,这个结论体现出任何人之间的差距几乎微乎及微。

这也体现了过去那些种族主义者认同的种族优势,只是自我的臆想。

对于那些没有在自己身上发现任何价值的人来说,种族可能是他心灵的避难所。

我们的思考

人类的精华都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所存在的脑容器当中,当然也体现了暴力和凶残。

大型的脑袋是我们躲避捕食者和猎杀其他动物的有利条件,大脑给其他动物带来的伤害甚至多于有4000多颗牙齿的鲨鱼和最强致命毒液的蓝环章鱼。

大脑可以说是人类最恐怖的利器。

在霍布斯笔下人类的自然状态(人与人之间相互为敌)的战争,幸好没有导致人类更大程度的毁灭。

如果对人类大规模毁灭的担忧已经不复存在,那么现在人类更关心死亡所带来的意义。

人类终有一死,但死亡的最终结果是人类和细菌之间的化学合作。那种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们从哪里来,又回到了哪里去。

我们形成于生态系统,又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

在人类的坟墓之上,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在宇宙法则中由有序分子所组成的一座座岛屿。

在生命的终端,人类逐渐在做熵递减的过程,那些身体、那些基因、那些思想,除了那些能被记载的,其他的终归湮灭。

而那些能够被记载的就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知识、技术和思考。

培根对人所创造的知识有着独特的理解:“知识不是为了心灵愉悦、争论、或者高人一等,或者利益、权力和名声这种落寞浮华,而是为了有利于和服务于生命。”

保持谦卑、保持好奇,喜爱阅读之事,常怀思考之心。

期待与爱阅读、爱思考的朋友共同交流

图片来自于网路:侵权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