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蔷薇55f4bzvji0 2023-02-03 发布于河南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没有规矩的组织,只是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而没有威信的领导,只是一个受人摆布的提线木偶。没有领导者会希望自己变成傀儡,因此在组织内部树立起威信,就是其安身立命的“必修课”。笔者研读案例不计其数,还是认为下面案例的记录,才真的算是“立威之术”的标准操作,对于其中的关键环节也毫无遗漏。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案例原文】十二月,戊寅,以枢密直学士吕公弼为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公弼初至,其治尚宽,人疑其少威断,会营卒犯法当杖,不肯受,曰:“宁请剑,不能受杖。”公弼再三谕之,不从,乃曰:“杖,国法,不可不从。剑,汝所请。”乃命杖而复斩之。军中肃然。

案例剖析】北宋时期,朝廷的控盘能力有限,而四川一直是动荡多发的地区。主管人员稍微有些策略失当,都会引起当地人“揭竿而起”,战火波及整个蜀地。因此,能派到蜀地为官的人,要么是仕途失意,要么是身怀绝技。而本案例中,吕公弼则属于后者,他在枢密院等要害部门供职多年,早就深谙谋略,终于有机会“学以致用,一展手段”了。那么作为一介书生的他,是怎么在一个战乱多发地区坐稳封疆大吏的位置的呢?那是因为他极为完整地施展出“立威之术”的各项动作。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1. 假痴不癫,瞒天过海。

伟人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来的领导者,想要在组织内部说话有人听,不先做好扎实的摸底工作,那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职场江湖的水深得很,即便是普普通通的基层员工都懂得戴上精致的“面具”进行伪装,更何况那些盘根错节的本土势力。为了不“被人蒙在鼓里”,吕公弼首先采用了“假痴不癫”之计,通过一直装糊涂,让其他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介书生,缺乏足够的决断力和执行力,很容易被他人操纵。这是因为合乎时宜的“韬光养晦”,吕公弼成功的在成都站稳脚跟,并赢得了足够的时间实施“瞒天过海”之计,他在暗中对蜀中地区的势力格局和风土人情进行了详尽的调查,真正搞清楚了“敌”、“友”、“我”三方的力量对比和利害关系。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2. 张网以待,引蛇出洞。

完成了调查研究等前期工作,吕公弼就要为自己作为蜀中地区一把手闪亮登场开始布置了。为了刷新人们脑海中对他业已形成的错误印象,他必须选择一个好的“突破口”,通过施展铁腕手段处置某些具有代表性人物来“祭起自己的大旗”。为此,他多处“撒网”,在自己权限范围之中物色适合“祭旗”的对象。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巧军营之中有一个“刺头”冒了出来,适合作为“祭旗立威”的“牺牲品”。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3. 老生常谈,小题大做。

由于这个“刺头”所犯的罪状并不严重,按照常规处置仅仅只适用于“杖刑”。对于急于立威的吕公弼来讲,这样不痛不痒的“案件”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不能产生轰动的舆论效果。怎么才能不错失良机呢?城府极深的他深知这些“大老粗”的致命弱点,那就是“意气用事,死要面子”,于是故意用言语“喋喋不休”刺激对方,最终“话赶话”使得对方不惜“豁出性命”来跟他较劲。于是,这招“小题大做”,成功使得一个小案件升级为重大案件。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4. 仁至义尽,杀鸡儆猴。

由于蜀中地区多奇人异士,吕公弼这番“小题大做”又不是无懈可击, 很容易被人看出端倪。怎么才能够堵住这些“流言蜚语”呢?他不得不还是要做出一番“仁至义尽”的姿态,通过反复询问对方是否真的希望“引剑自裁”,从而将责任推卸给对方。由于武人读书少,不知是计,加之过于轻视领导的魄力,最终使得自己成为“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新领导树立威信的标准操作,其详尽程度没有先例,堪比教科书!

古人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吕公弼不是在枢密院之中苦心研究谋略多年,深谙驭人之术的精髓,那么即便是独当一面的机遇出现,他也可能因为准备不足而位置不稳,甚至成为前任的“背锅侠”而结局凄惨!

孙子兵法:谋略高手之间是怎么过招的?没有硝烟弥漫,却不寒而栗

更多干货请关注微 信 公 众 号 “谋略与兵法”,不懂谋略与兵法,怎能从容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