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眼头条】专题:关注现实题材小说|对话《情系风雨廊》作者边塞

 吾家小儿女 2023-02-03 发布于上海

边塞,前媒体人,现为全职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州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奇艺文学、豆瓣阅读、知乎、火星、每天读点故事签约作者。代表作《情系风雨廊》《中年富二代入门指南》《我妈在我才敢生娃》等。其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民主协商报》《百花》杂志等,曾出版散文合集《幸福那些小事情》。

作家边塞

擅长现实题材小说的创作,且创作视角新颖,文笔畅快,其小说洞察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生活,共鸣感强,故事内容及人物丰富,非常适合影视化。

以下是电视剧鹰眼与作者边塞的独家对话:

Q1:您是如何成为全职作家的,能分享下这段经历吗?

大学毕业之后,我一直从事媒体行业,经历过传统的纸质媒体,后来转型到网络媒体,包括自媒体也接触过。至于选择全职写作,主要还是和家里的传承有关,我姥爷就是一位作家,我母亲也是文学爱好者,受他们的影响,我的“创作”其实从中学时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只把“写作”当做一种业余爱好。

近些年,新媒体的迅速成长让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媒体人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选择。在这个领域工作多年后,对各行各业都有一些粗浅的了解,也和各种各样的人打过交道,积累了很多故事素材。

记得2021年春节期间,重读姥爷出版的回忆录,那时他已经去世快十年了,但因为有了这些文字的存在,虽然阴阳相隔,我还是能从一字一句里感受到那些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旧时光。于是当下就生出一些感慨,名利和财富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思想才可以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就我个人而言,谈不到什么思想的高度,只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的孩子们能通过文字,和我进行灵魂上的交流,从而得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当然,我热爱文字,写小说也是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最终选择了全职写作这条路。

Q2:您的创作风格是怎么样的?

目前我的创作风格偏向现实主义,主要落脚在婚姻家庭和女性悬疑这两个领域,故事方面,喜欢将轻喜、情感、行业和时代相融合。

Q3:您创作《情系风雨廊》的初衷或者说起源是什么?是否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历?

我是一个北方人,大学毕业后来到广州,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由于文化的不同,广州和大多数北方城市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饮食风俗,至于语言就更不用说了,基本就是“鸡同鸭讲”。还有就是生活习惯消费意识思维方式,广州都有自己独到的一套东西,我愿意称之为“广州气质”,这一点在《情系风雨廊》中也有提及。举个最常见的例子,T恤短裤人字拖,是广州土豪的标配,在其他城市,是不可思议的。

总的来说,《情系风雨廊》的诞生就是源自这种“冲突”。南北冲突、代际冲突、贫富冲突、情感冲突,还有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时,内心的挣扎。我始终认为,有冲突,有矛盾,才能有好的故事,才能塑造出精彩的角色。

虽然有这么多冲突,但广州却依旧是公认的最具包容性的城市之一。它的这种包容,立足于城市的繁华、经济的强盛、文化的融汇,但更重要的是热腾腾的市井烟火气,这是广州的灵魂,也是吸引外来人口留下来的最大魅力。

Q4:小说中描述的生活反映的是哪些人群?能给到读者什么启示?

这本小说主要反映了两类“新广州人”。第一类是以姐姐蔡金花和其闺蜜安琪为代表的老一代淘金者,她们赶上了南下打工潮的末班车,共同的特点就是学历不高,却不甘于现状,想要在这个火热的城市里扎根。第二类则是以妹妹蔡金珍为代表的新一代广漂,他们普遍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城市。和北京上海不同,广州最显著的标签就是“做生意”“发财”,所以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而言,最直接的念头就是“一夜暴富”。

虽然书中的角色身份各有不同,但本质上大家都是为了实现梦想,不管是富二代,还是打工人,在广州这座务实的城市,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人生从来没有什么超车道,最好的捷径就是脚踏实地。浮华背后的烟火气,才是广州这座城市的真相。

写广州,必然要涉及到吃,它也是烟火气的重要一部分。这部小说里大概涉及到几十家餐厅,上百种地方特色美食,基本都是真实存在的,有不少读者反馈,就是想来广州玩,想来广州吃个够。

Q5:请您解读下小说里的三位女性角色,各自有什么角色魅力。

姐姐蔡金花和闺蜜安琪,其实是从同样的起点出发,但因为选择的不同,最终呈现出来的生活状态也不同。她们文化程度不高,结伴来广州打工,一开始都是“厂妹”的角色。

为了能留在这座城市,蔡金花嫁给了外在条件很一般的本地人邝家乐,靠经营糖水铺和祖屋收租为生,育有一儿一女,过着小富即安的踏实日子。

而安琪则选择了和香港老板展开恋情,身份地位的巨大差异,对当时的她而言是无法抵挡的诱惑。但这种从一开始就建立在空中楼阁的虚幻爱情,注定是不牢靠的,所以她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接下来的十年也变成了游戏人间情场高手。但浪荡荒唐只是表象,当藏在心底那个男人再次出现时,安琪还是义无反顾地吃了回头草,她的底色是善良重情的。

至于蔡金珍,也就是这本小说的女主角,她刚刚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像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心中勾勒出来的世界是美好的、坦顺的、优雅的、光明璀璨的,尤其是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处处都是花路,人人都闪金光。

她有点小虚荣,有点小心思,有点小骄傲,思维相对简单,以所有的赤诚和天真去为人处世,却发现生活中不仅有数不清的鸡毛蒜皮,还有各种风云诡谲尔虞我诈,最终碰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

幸运的是,当落入谷底之后,蔡金珍从周围人的身上汲取了力量,她又重新站了起来,同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开始尝试适应广州这座城市。

不管是蔡金花安琪还是蔡金珍,她们的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不放弃不服输”的精神,这一点恰好和广州的城市气质相吻合,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

Q6:从影视化的角度看,您觉得这本小说的亮点是什么?对影视化的主创班底有什么期待? 

首先就是广州的城市特质。

我认为由于文化语言的差异,长期以来很多人对广州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其实它一座特别有意思的城市。既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也蕴含了千年的广府文化;有高奢的商场CBD,也有旧骑楼老西关;有独特的语言音韵系统、岭南文化,但却海纳百川,成为最具包容性的城市之一;它看起来很高大上,实际上却特别接地气。

《礼记·中庸》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各种元素在这里融汇共存取长补短,“和”是广州城市的一个重要特质,也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相吻合。

其次就是每个人努力生活的精神。

实际上这一点也植根于地域特质,广州的城市精神是“敢为人先,团结友爱,奋发向上,自强不息。”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得风气之先,走开放之路,领时代之潮。在小说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不管主角还是配角,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这种氛围中,最后都不约而同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虽然现在有一些人推崇“躺平”,但真正有价值的人生还是离不开奋斗的。

最后就是代入感。

小说的主角是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蔡金珍,这个角色其实象征了千千万万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同时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但往往会把一切想得过于美好简单,不可避免地就会遇到很多挫折,比如感情上的尔虞我诈,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和长辈之间的沟通障碍……这些问题在小说中都有涉及,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

另外,就是整个故事完全沉浸在广州这座城市当中,我把“烟火气”作为重点突出,在大环境中打造出一个小世界,具体到衣食住行吃穿用度,尽可能细化情节的颗粒度,让即便没来过广州的读者,也能产生真切的感觉感受和情绪体验。

每一步作品都像是作者的孩子一样珍贵,我当然期望能将自己的“孩子”交给能认同并解读这本小说精神内核的团队来进行二次创作。演员的话,我本人更倾向于实力派的演绎,比如蔡金花的老公邝家乐,从他的眼神动作一些小细节上能够充分体现出老广的性格特质,而能将这种无声的东西精准传递出去,是很考验演技的。

Q7:请介绍一下您的其他作品。

去年刚刚完成的生活类悬疑小说《中年富二代入门指南》,在读者中引起了较大反响。这是一本有关亲情爱情的书,也是关于财富的探讨,轻喜风格,人物饱满立体,结局温暖治愈。

《三胎,我又又又生了两个儿子》《我妈在我才敢生娃》,这两本都是婚姻家庭类的主题,结合当下社会热点。

另外还有两本女性悬疑类小说。

《她的秘密》是我创作的第一本女性悬疑类作品,入选豆瓣阅读“女性视角悬疑小说”大赛短名单。《消失的女儿》是一本最新的女性悬疑类短篇作品,为站内爆款,被平台评为2022年度好文。故事开篇以主人公女儿消失拉起悬念,由此牵扯出一个死去女人的真相。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悬念迭起,聚焦了大都市下异乡客小市民的心酸,带有浓厚的广州地域。

热门头条推送链接
【一】商战剧如何走出“内忧外患”?
【二】【鹰眼头条】有韧劲、有野心,2022女主群像“格局打开”
【三】2022四大剧场质升量减:厂牌谋变进阶进行时
【四】聚焦中年创业故事,江苏卫视《纵有疾风起》励志开播
【五】静水流深,田园治愈剧《去有风的地方》“闯”出国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