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圃:素墨淡雅,纯净如水

 Chen195800 2023-02-03 发布于美国

图片老圃,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首届国画专业博士课程研修班,荣宝斋画院副院长荣宝斋画院研究创作中心主任,《艺术市场》艺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文史馆馆员,北禅写真院院长,东方乡土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

图片



走进老圃的“菜园子”世界

老圃是一位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心境且艺术语言鲜明的花鸟画家。他以横溢的才情和异禀的天赋,找寻到了一种饶有意味的艺术语言。他的绘画题材类似于《本草纲目》中的插图,这在传统的文人画中非常少见,更重要的是,他在形式上颠覆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构图技巧与造型认知,使得他的作品更具绘画性和观赏性。




图片



老圃的艺术风格借鉴于宋代的纯水墨绘画和木版年画,并在长期的摸索中将这一特色发挥到了极致,既提升了画面的品质,又丰富了笔墨的志趣。从《莲升图》《种豆得豆》《此物最磨牙》等作品可以看出,老圃在物象的寄托与寓意上又与传统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思考,以及对佛家和道家倡导的修心、修性、修行的认知与感悟。




图片



他也长于对物象的描绘和塑造。作品中各式田园物产的真实质感,加上形态上的夸张与变形,给观者带来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尽管老圃的绘画仍隶属文人画中的折枝花卉一类,但他并没有过多地强调笔墨特征,始终保持着色泽的素雅与纯真,在绘画语言上与乡居生活中真挚、朴素的情感一一对应,塑造了一种平淡清逸的“写真”情怀。




图片



荆浩在《笔法记》中强调作画要“图真”。曾言“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而老圃所提倡的对生活写真,是在本质上做到了“传神”和“得其气韵”。他借助具象的写实语言来表现抽象的情感流露,用一筐筐充满生活温情与朴质馨香的瓜果菜蔬,抒写着最真实的田园物产,也借此反映了他对乡居生活的热爱和回望。




图片



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人们看老圃的画时,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心灵清透。在他的画面中,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的本真完美平衡,是老圃随意组合蔬菜、瓜果、野草后所追求的艺术方向。他的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的颜色,只是用黑、白以及一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最朴实的震撼力以及直达内心的优雅和真挚。当一个艺术家不满足于只表现双眼看到的世界,而是由此“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通过画这些再平常不过的“菜园子”,在现实的物象和内心中的自然中找差距,表现出一个纯化的精神世界,这无疑是莫大的精神慰藉和艺术上的至高追求。


戏说艺术家生平

“老圃”其少年时荷锄绿野,放牧青岱。尤喜涂鸦,常画地圈墙,描摹牲畜、瓜果、人物,亦形神兼备,遂名噪乡里。




图片



青年时遇京城名画师林铠来乡间写生,并借宿其家中,见其有大志,便教习染瀚。师返,其又携画作常徒步百里,往返于京乡之间,问艺师门,画技得大进。




图片



时逢高考恢复之年,便一举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历四年学业,画风入时,色彩清新而厚朴,使同学中最具才情者。余与之交,乃同得林锴师教,又相继在美院国画系学艺,有金兰之好。




图片



其毕业后,返故里。闻已入商海中,近年重拾画笔。与余又继往来,时约南下访梅,寄情于暗香疏影之间。见其辄流连于野黎蔬圃里。有曰:“观斯物犹记儿时田亩菜园之事,愿以园中鲜翠之物为一生所研绘。是物虽微,但有山水之清气;是物虽贱,亦合百姓之众口。”




图片



由此,画作重叠,多染瓜果、青蔬。用笔简朴,设墨清雅,独蹊一格,俱在法门中。见者如置身于菜园底处。余相赠“老圃”之号也。老圃今日继问艺于美院高研班中。画更清和,人更清淡。可谓从灿烂中复归之平淡,亦如其案头之青蔬也。




图片


众家说老圃

很久以来没有看到这种感觉的作品了,它弥漫着久远的乡间气息,质朴的农家小院中常见的一角——那些随处堆放的蔬果,是如何地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难看出,画家在描绘它们的时候所投入的情感,那不只是在画,而且是在一口口地品味与咀嚼!是在回味久已逝去的一种生活和生活方式。它是那么清晰、那么美好、那么余韵绕梁……这是在农村长大的人永远无法排解的一种乡间情怀,无论他现在在那里,无论他做什么,那些美好的记忆都会借助这些普普通通的瓜果蔬菜焕发出来。——贾方舟(艺术评论家)

从艺术形式上来讲,老圃也是素朴的,是纯净的,是高雅的。齐白石画菘、笋也高雅,他是把文人画的笔墨和民间的情思化合在一起了,或者说是用文人的墨汁浇灌了满园的芋头和白菜。如果说齐白石把文人画民间化了,老圃又把民间的素材文人化了。不是说他没有民间的美,但更多了文人的一种胸怀,文人的一种情思,还有学院派写实的笔墨。齐白石画白菜用墨,画南瓜、水果都用重色,他纯用黑白,用颜色的时候比较少,即便用色,也是淡色。所以说到他的笔墨,他的语言也是素的。我用两句话来形容他的艺术,第一句话是:写实其形,素朴其心。或者说是:写实其情,写意其心。他把写实和写意在他艺术当中对立地统一起来。另外一句是:着色其笔,高华其心。淡着色的笔墨、笔道,类似于枯草的一些表现语言和一种高华的气质统一到了一起。——刘曦林(著名美术史论家)




图片



他(老圃)不追求那种气势夺人的阳刚之美,他也不欣赏那种孤寂悲愁的苍凉之境,既无故作文人高雅之态,又无矜持造作媚俗之感,他的画如其人,崇尚简淡中和之道。正像唐人司空图在著名的《诗品》中所指出的“冲淡”、“典雅”、“自然”、“清奇”诸品其意旨都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如果我们用平常心、细致心、静默心去看,是不难进入老圃菜园子里的平淡清逸、柔雅玄思的审美境界的,也体会到他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和“素处以墨,妙机其微”的感受与乐境。——贾德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

“尽管在新文人画领域没有老圃的名号,但我们仍然可以把他放到这一系列中进行探讨。这是因为老圃在绘画时葆有的心态符合文人的心境。例如他虽然取材于中国北方茅草屋中特产的农家果蔬,但实际上他所关照的并不是农家题材,而是以文人的笔墨来寄托一种淡泊名利的心境和情绪,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老圃的作品应该归属到当代新文人画中解读。”——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