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作者:付艾琳【完结】

 星空3y9xt2xjwm 2023-02-03 发布于江苏
   《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心理学家》
作者:付艾琳【完结】



第1章 冯特


  姓名:冯特
  出生地:德国莱比锡
  生卒年:1832-1920年
  历史评价
  冯特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影响是极其独特的,是他将心理学确定为一门新的科学,并为之划定了研究的领域,确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冯特使心理学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巴登地区曼海姆北郊的一个村庄——内卡劳(neckarau),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马克西米利安·冯特是村里的路德会牧师,母亲名叫玛莉·弗里德里克。祖先中曾经出过大学校长、医生和学者,算是书本网。
  冯特在童年时代的表现并不出色,在课堂里总是做白日梦,神情恍惚,经常受到老师的责罚。直到在海德堡读中学期间,才逐渐控制住在课堂上做白日梦的习惯,不过成绩仍然不是很优秀。
  从1851年到1856年,他先后在图宾根、海德堡和柏林求学。他选择进入图宾根学医,是因为当时父亲去世,医生的收入可以使家庭维持体面的生活。大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窘困的家境使他受到刺激,发誓痛改前非,发奋读书,并转入海德堡大学。
  1855年,冯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全国医学会考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但是他对从事临床医学并不感兴趣,而是又前往柏林大学深造一年,师从乔安·穆勒。1857年,冯特回到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讲师。1858年,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来到该校,创办了一所生理学研究院,冯特担任其实验室助手。当时冯特尚未完婚,疯狂地投入实验室工作,数年后完成了一部大著作:《感官知觉理论文集》(1858年—1862年)。
  相关链接
  内省法
  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构造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内省法便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对意识经验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主张用刺激-反应方法进行研究,完全否定了内省法。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意识又被带回到心理学中,自我观察法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时期,冯特开辟了第一个教授科学心理学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他开始使用来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心理学。1862年,率先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他的讲义被编辑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1863年)。该书被评价为“生理学家的朴素心理学”。186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教授。
  ——传世佳言——
  心理学有一个短暂的现在,却有一个悠长的历史。
  1871年,亥姆霍兹离开海德堡大学,但是冯特未能得到本该由他接替的职位,只得到了临时教授的头衔。这时,他的收入状况允许他与未婚妻索菲·毛完婚。婚后的冯特致力于写作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著作之一:《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年出版)。在这部书中,他把关于心理实验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着手将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一门系统的科学,研究人的以下心理活动:感觉、情感、意志、知觉(冯特称之为“统觉”)和思维。这部著作使他得到了苏黎世大学的教授席位。
  1875年,冯特又被莱比锡大学聘为哲学教授。1879年12月,他在大学里孔维特楼(寄宿招待所)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直到去世一直住在莱比锡,几乎从不外出旅行,除了欣赏音乐会以外,也不热衷于公众活动;不过,他和妻子经常在家中招待高年级的学生和助手们。如同康德一样,冯特一直过着严谨而有规律的生活,上午的时间主要用于写作,下午访问实验室、上课,然后散步。冯特在课堂上富于激情,口若悬河,充分体现对于本专业的无所不知。
  冯特直到85岁高龄才退休。他去世于1920年8月31日,享年88岁,在那一年出版了花费他20年时间完成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
 



第2章 威廉·詹姆斯


  姓名:威廉·詹姆斯
  出生地:美国纽约
  生卒年:1842-1910年
  历史评价
  威廉·詹姆斯,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倡导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詹姆斯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著名的富豪之家。他的父亲知识渊博,而且非常重视对詹姆斯的教育,经常鼓励詹姆斯要独立求知,爱好科学。曾带詹姆斯游历法、英、瑞士等国。优裕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早期教育,使詹姆斯很早就形成了思想活跃、能言善辩、为人豁达、社会经验丰富等特点。
  相关链接
  情绪和情感
  以人自身的需要作为标准,大千世界存在的诸多事物可以分为三类:①可以满足人的需要或帮助人满足需要的事物;②与人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无关的事物;③妨碍人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
  人对以上三类事物的态度或体验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人对第一类事物抱有肯定的态度,它们引起人积极的体验,如高兴、愉快、爱、尊敬;对于第二类事物,人抱无所谓的态度,此类事物不能引起人的什么体验;对第三类事物人们抱有否定的态度,此类事物引起人消极的体验,如愤怒、痛苦、忧虑、恐惧等等。心理学把以上这些由人对于外界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和情感。
  1860年,在詹姆斯18岁时,曾一度决心成为一名画家,但在波士顿学画一年后,1861年,他转入了哈佛大学劳伦斯理学院学习化学和解剖学,后又改学医学。1865年,获得了一次随动物学家阿家西斯赴巴西亚马逊河作动物学调查的机会。在这次旅行中,他曾尝试过以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但他发现自己不能忍受这个领域所要求的正确而有秩序的资料收集、归类工作。于是他又恢复了医学的学习。1867年赴德国,就学于赫尔姆霍茨,熟悉了哲学、心理学。1869年,詹姆斯在哈佛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1872年,他接受了哈佛大学生理学讲师职位。在哈佛大学开设生理学和解剖学课程。由于研究神经系统生理学及其他与心理学有关的生理学问题,詹姆斯开始转向心理学问题的研究。1875-1876年,詹姆斯开设了他的第一门心理学课程即《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这是第一个美国人开设的心理学课程。1875年,詹姆斯从校方处获得了300美元为其心理学课程购置实验室和演示设备,从而建立了供其教学示范用的心理学实验室。由于该实验室较之冯特1879年,设立的实验室早了4年,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心理实验室。但该实验室只用于配合教学,未能从事心理学理论研究,因而未能引起世人重视。
  1878年,詹姆斯与出版社签定了出版《心理学原理》一书的合同。最初他认为用2年的时间就可以写好这本书,不曾想一写就是12年。1880年,詹姆斯任哲学副教授。1884年,他发起组织“美国心理研究协会”,在《心灵》杂志上发表他关于情绪的学说。1885年开始任哲学教授。1889年又改任心理学教授。1890年,他的著名的《心理学原理》出版了,该书文笔流畅优美,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这是詹姆斯最重要的心理学著作,出版一个世纪以来,它的力量尚未消减,它的识见也尚未落伍。正值他出版一百周年之际,1990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心理学原理反思》研究著作。1894年和1904年詹姆斯两次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传世佳言——
  如果你能够使人乐意与你合作,无论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无往不胜。
  1907年,他毅然辞去哈佛大学职务,悉心研究哲学。1910年8月26日,病逝于美国新罕布什尔。
  詹姆斯非常重视心理生活在有机体适应现实中的作用。他反对把意识只看作一种与某些生理过程平行的副现象,主张意识的功用在于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所必须的目的。这是他从达尔文关于生存竞争学说中推演出来的。他说:“意识和其他一切机能一样,似也因有一种功用才进化的。若说它没有功用,那就万难令人相信了。”他还说:“人的意识似为加于其他器官之上的一个器官,用以支持人的生存竞争。”这种看法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他强调人的非理性方面,认为信仰是由情绪的因素决定的,推理和概念的形成受到种种需要和欲望的影响;信仰、概念、推理的作用是为了满足欲望,追求行为的成功。这些见解,也反映出他的实用主义心理学的倾向。他还对意识的存在状态加以研究和规定,认为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他的意识流“的说法,旨在反对当时流行的冯特式的心理学,把心理现象分解为各种元素的作法,开了批判心理学中元素主义之先声。他承认分析是必要的科学方法,但认为有些心理学家把心理现象人为地分解为若干元素,回过来认为心理仅仅是这些元素的集合,这是”心理学家的谬误。此外,关于情绪的学说在詹姆斯心理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詹姆斯认为生理变化先于情绪体验。生理变化所引起的内导冲动传到大脑皮层时所引起的感觉就是情绪,如恐惧。没有生理变化,便没有情绪体验。例如,心率增加或肌肉紧张,导致人的情绪体验。由于这一理论同时为丹麦生理学家c。g。兰格发现,因此被命名为“詹姆斯—兰格理论”。
  詹姆斯主要心理学著作包括:《心理学简编》(1892年)、《对教师讲心理学》(1899年)、《宗教经验之种种》(1901-1902年)主要哲学著作包括:《实用主义》(1907年)、《多元的宇宙》(1909年)、《真理的意义》(1909年)等。
 



第3章 斯坦利·霍尔


  姓名:斯坦利·霍尔
  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
  生卒年:1844——1924年
  历史评价
  斯坦利·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l),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立者,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将精神分析引入到新大陆的第一人,也是冯特的第一个美国弟子,被誉为青春期心理学之父。
  霍尔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艾士非(ashfield)的乡村,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渥斯特(worcester)。父母均为教师,他兴趣较为广泛,自幼胸怀大志,14岁便立志离开农村,要在世界上做些事情并且要有所成就。1863年,他进入威廉学院,学习多门学科,其中包括对他印象极深的进化论,同时对哲学也非常感兴趣。后来,进化论强烈地影响到他在心理学方面的发展。1867年毕业时,他赢得了很多荣誉。
  毕业后,霍尔进入纽约联邦神学院呆了一年,但准备当牧师的“吸引力”对他来说并不是太大。在神学院,他对进化论的兴趣给他带来了不利,因而得不到重视。后来,在著名传道士h。w。比彻的劝告下,1868年霍尔赴德学习。
  先在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后去柏林大学钻研生理学和物理学,1870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在这段时间里还常常夹进一些浪漫的小插曲。他常常去啤酒店和剧院,对一个出身清教徒的青年来说,这些都是十分大胆的行为。1871年,霍尔回到美国,但面临失业,又负了很重的债,当时他只有27岁。为了偿还债务,他先在一个乡间的教堂里布了10星期的道,后来又当了一年多家庭教师。1872年,供职于俄亥俄州安蒂奥克学院,执教英国文学、法语、德语、哲学,同时还当过图书馆管理员,领导过唱诗班等。
  1874年,他读了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对心理学发生了兴趣,从而对他未来的职业不再犹豫。1876年,他离开安蒂奥克学院,成为哈佛大学的一名英语讲师。在担任那个职务的同时,他还抽时间去h。p。鲍迪奇生理实验室工作,并在w。詹姆斯门下学习心理学。1878年,霍尔提出关于空间肌肉知觉的博士学位论文,由鲍迪奇和詹姆斯共同主持授予他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这是授予心理学界的第一个学位,也是哈佛大学在所有的研究领域中所授予的第十八个博士学位。同年,他再度赴德深造,先在柏林大学师从h。赫尔姆霍茨和克罗内克学习生理学。后入莱比锡大学师从w。冯特、路德维希等专攻心理学,成为冯特门下第一个美国学生。霍尔虽然听冯特讲课,规规矩矩地充当实验室的被试,但他自己的研究大多沿着生理学的方向进行。正如他以后的事业所证明的,他很少受这位伟大人物的影响。
  1880年,霍尔回到美国,没能找到职业,但却有了一个妻子,是他从前在安蒂奥克教过的一位学生,后来重新相逢,结为伉俪。这时,对于36岁的霍尔来说,前途似乎十分惨淡。然而,1881年给霍尔带来了转机。就在这一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请他去演讲,结果他成功了。1883年,他开始筹建美国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1884年便得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职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期间,他教过许多学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如w。h。伯纳姆、j。卡特尔、j。杜威、j。贾斯特罗、e。c。桑福德等,有4人后来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传世佳言——
  人的心理是手造成的。
  1887年,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本心理学学术杂志《美国心理学》。这份杂志不仅为发表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提供论坛,而且也使美国的心理学具有团结和独立的意义。因此,直至今日,它仍是一份重要的杂志。1888年,美国富商j。g。克拉克出资在马萨诸塞州渥斯特建立克拉克大学,霍尔应邀担任第一任校长并担任心理学教授,在那儿一直工作,直到1920年退休。
  在建校之初,他遍访欧洲各著名大学,取各校之长而为克拉克大学奠立良好基础。霍尔渴望使克拉克大学沿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德国大学的路线成为研究生的研究机构,这促使他重视研究,而不重视教育。然而,这所大学的创办者克拉克却有着不同想法,他没能给霍尔预想的那么多钱。直到1900年克拉克去世以前,所给的资金主要是供建立一个大学学院,这种做法,霍尔是反对的,但却一直为克拉克所坚持。尽管如此,霍尔还是亲手培养出81个心理学博士,其中w。l。布赖恩和著名心理测验学家l。m。推孟,后者还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克拉克大学心理学博士生中突出的学生还有a。格塞尔和h。戈达维,前者主要发展心理学研究,后者发展智力障碍研究。
  1891年,霍尔自己出资创建《教育研究》杂志(后改名为《发生心理学》杂志),用以发表儿童研究与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1892年,由于霍尔的努力,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apa)成立,他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到1900年,即8年之后,这个学会已发展到127名会员。
  霍尔还保持着对宗教的兴趣,他于1904年创办《宗教心理学》杂志,10年后停办。1915年,他创办了当前仍很活跃的《应用心理学》杂志,同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霍尔也是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第一批美国人之一。为使精神分析让美国人有所了解,他于1909年克拉克大学成立20周年校庆时,邀请s。弗洛伊德和c。荣格前来讲学。这是弗洛伊德对美国的唯一一次访问。1920年,霍尔从克拉克大学退休,晚年继续从事写作。1922年,当时他已78岁,对老年问题产生兴趣,写成两卷本《衰老》,这是第一次用各种语言对老年人进行大规模的心理学性质的调查。2年之后,即在他第二次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几个月后逝世。霍尔去世后,美国心理学会调查会员120人,评定他在世界心理学家中的地位,结果显示,其中有99人将霍尔列为世界十大著名人物之内。
  霍尔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开创发展心理学研究。虽然霍尔在莱比锡大学接受过冯特的实验心理学训练,回国后也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设立了心理学实验室,但他的真正兴趣却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他认为,就心理学以研究人性为目的观点言,实验心理学所能研究的问题太狭隘。因此,他采取达尔文进化论和当时美国新兴的功能主义所提倡“适应”和“应用”的观点,强调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1893年,霍尔在芝加哥世军诶博览会的一场演讲中指出:“过去我们都到欧洲去研习心理学,从现在起,我们应建立属于美国的心理学;美国心理学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霍尔提倡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目的,并非将发展心理学作为纯基本科学的研究,而是为了配合教育的需要。霍尔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摆脱实验法,采取观察法和调查法搜集资料,而且研究范围包括儿童、青年、老年、奠定了今日发展心理学以生命全程发展(life-span development)为研究取向的基础。
  2.提倡复演论解释人类身心发展。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理论,霍尔在其1904年出版的《青年期》一书中,提出了他的复演论(recapitulation theory),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他认为生前胚胎期像蝌蚪形状,代表人类最初在水中生存的时期;婴儿期的爬行代表人类进化的猿猴时期;青年期情绪不稳定代表人类进化的混乱期,霍尔采18世纪文学运动的狂飚期(storm-and-stress period)名之;成年后身心成熟代表人类进化的文明期。霍尔认为青年期之情绪不稳是必然现象,故而他主张应特别重视青年教育。
 



第4章 巴甫洛夫


  姓名:巴甫洛夫
  出生地:前苏联梁赞
  生卒年:1849-1936年
  历史评价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在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金。
  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出生在梁赞一个乡村牧师的家庭。1870年,入彼得堡大学学习化学及生理学,1883年,获帝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德国师从c-路德维希及r-海登海因。1890至1924年,任生理学教授。其研究工作可分为3个阶段:1888年至1890年,研究循环系统生理,探索药物及情绪对血压的影响,阐明左、右迷走神经对心脏活动的影响;后研究消化生理,设计了巴氏小胃等手术方。
  相关链接
  条件反射试验
  巴甫洛夫做了一个相当著名的实验,他利用狗看到食物或吃东西之前会流口水的现象,在每次喂食前都先发出一些信号(一开始是摇铃,后来还包括吹口哨、使用节拍器、敲击音叉、开灯……等等),连续了几次之后,他试了一次摇铃但不喂食,发现狗虽然没有东西可以吃,却照样流口水,而在重复训练之前,狗对于“铃声响”是不会有反应的。他从这一点推知,狗经过了连续几次的经验后,将“铃声响”视作“进食”的信号,因此引发了“进食”会产生的流口水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这证明动物的行为是因为受到环境的刺激,将刺激的讯号传到神经和大脑,神经和大脑作出反应而来的。
  法,可对未麻醉的动物的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1897年出版《消化腺机能讲义》;继而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1890年至1930年间研究了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活动的生理机制、皮层的功能镶嵌式、睡眠、神经症的病因等。证明言语功能为人类所特有,是以语词作为刺激的条件反射。1930年,开始用他的理论解释及治疗精神病。1936年2月27日逝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更愿意做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
  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传世佳言——
  决不要想你已经知道一切,无论别人怎样看重你,你应当常常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无知的”。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第5章 弗洛伊德


  姓名:弗洛伊德
  出生地:捷克摩拉维亚
  生卒年:1856-1939年
  历史评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
  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洲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起初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个犹太字所罗门(solomon),但是17岁那年改为西格蒙德(sigmund)。
  弗洛伊德3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格蒙德大20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它的早年生活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
  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一个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他于1873年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
  弗洛伊德从事大部分研究工作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是恩斯特·冯·布吕客,他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训练者,一个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的人物。他的人格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一向杰出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证明,对进化论是个有益的贡献。不久以后,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经细胞的构造,从而为神经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现代神经学的基础。就因为致力于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弗洛伊德拖了2年时间才评到医学职称。即使在评定以后,他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里。他不喜欢数学物理,它的工作始终在组织学方面,既组织构造的研究。
  接着,弗洛伊德开始用显微镜揭示人的神经系统的各种神经束。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延髓,也就是头脑中最低级的部分。他终于理清了脊髓和小脑之间的种种联系。然而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对听觉神经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以及对脑神经感觉神经核与脊髓的感觉神经结具有相同的证明,后者是对进化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1885年到1886年间。
  ——传世佳言——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
  1882年,弗洛伊德爱上了他妹妹的朋友玛尔塔·贝尔纳斯。贝尔纳斯比弗洛伊德小5岁,出身于汉堡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家庭,那时正住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很快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种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纯粹的研究,于是就进了维也纳医院,当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他3年里在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工作过,因此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但是他的兴趣则在他的导师t。h。梅涅特所负责的精神病学方面。在医院实习期间,他发表过一些有关古柯碱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引起了医学界对这种药物的注意。弗洛伊德发现古柯碱具有麻醉的特性,他向他的一些当眼科医生的朋友建议,在治疗眼疾时不妨可以用用。有一位名叫柯勒的医生发表了这一成果,因而被誉为局部(古柯碱)麻醉的创始人。
  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金,这样,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学习。在巴黎学习的4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沙可这位当时最有名望的神经病学家献身于癔病研究的情形,促使弗洛伊德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这对他把兴趣从躯体方面转到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弗洛伊德于1886年春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9月结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还作为神经病学家在一家儿童诊所工作过几年,并出版了二大卷论述各种小儿麻痹症的权威性著作。这样,他成了欧洲重要的神经病学家之一。
  1893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癔病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病人把曾有过的情绪经验推到意识之外,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力;通过催眠回忆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此则宣泄法或净洗法。由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
  由于对病人及对自己的梦的观察和分析,弗洛伊德发现和确认了无意识心理现象,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1900年出版《梦的释义》一书。这是用前所未有的思路,别出心裁地开创一种研究心灵和精神病理现象的新领域。1905年,弗洛伊德出版《性欲三论》一书,他把生物发生原则用于研究心理性欲的发展,对这一问题做了种系发生。
  相关链接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为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而言。
  自我:为人格的核心,受现实原则支配,一方面管制本我的原始冲动,另一方面帮助本我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超我:为精神一主要成份,大半无意识,少半有意识,产生于自我,对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的劝告、威胁、警告或惩罚表现出顺从或抑制,从而反映出了父母的良心和社会准则,有助于性格形成和保护自我来克服过胜的本我冲动。
  和个体发生的观察和概括。1914年,弗洛伊德发现自恋的心理现象,并以单一的先天内部驱力,即爱力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生命由此得以支持。这一能量称为生本能,其投注于外的即为爱情的对象,投注于内即为自我爱恋。1920年,弗洛伊德修正关于本能驱力的学说,提出死本能作为补充。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他详尽阐述了精神装置的理论,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
  20世纪30年代,他的理论登峰造极。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第6章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姓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生地:奥地利维也纳
  生卒年:1870-1937年
  历史评价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70年2月17日,阿德勒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做谷物生意。由于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一家人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阿德勒从小生活舒适安逸,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但他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在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哥哥体格健壮,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而他自觉长相既矮又丑,与长兄有一种激烈的对抗情绪。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与父亲正处融洽。阿德勒是一个直到4岁才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儿童。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但他并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阿德勒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5岁时的一次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场病加上他3岁时大弟弟的死亡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他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选择了心理医生的职业,他许多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这一遭遇。
  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
  ——传世佳言——
  如果屈服本身就含有因优越于别人而产生的隐秘的快乐感,那么,拯救也就存在于这种屈服之中。
  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他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视为差等生,老师因此看不起他,并建议他的父亲让他去当一名制鞋的工人。当然,他的父亲拒绝这样做,但这事也刺激了好强的阿德勒,促使他努力学习,在数学上有了很大进步。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解决了一道连老师也感到头疼的数学题,成了班上的优等生,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阿德勒后来经常提到这件事,在不无自豪的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而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
  1895年,阿德勒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在维也纳医学院实习了一段时间。1896年的4月到9月,他应征服役,在奥地利军队的一所医院工作。1897年到1898年,他又回到母校深造。
  在这期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拥有特权的家庭,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至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老二亚历山德拉和老三库尔特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
  在行医期间,阿德勒曾就公共卫生问题写过几篇文章,这是同他早期的兴趣,即社会民主运动相一致的。就在这一时期,阿德勒读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他写了一篇捍卫弗洛伊德所论观点的论文。基于这一原因,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并当选为该协会主席。但是不久,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便日渐显露。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主张从根本上限定里比多和压抑等机械概念。阿德勒自称自己是根据心理学术语,或者说文化心理学术语探索神经病概念。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于1907年出版了《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一书,扩大了从性到整个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1908年,发表论文《攻击的内驱力》,主张用一种追求的内驱力,来取代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作为主要内驱力的性;1910年,发表论文《自卑感》和《男性的抗议》,进一步提出用作为过度补偿的男性的抗议来取代包括价值在内的整个内驱力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男性的抗议不久又被追求权力,也即追求优越所取代。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其统一和目标定向操作方面好像遵循着自我创造的生活规划,后来他称之为“生活风格”。内驱力、感觉、情绪、记忆、无意识等所有过程都从属于生活风格。1911年,阿德勒终于辞去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的主席职位,并退出该协会,另组非精神分析协会,不久又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
  1912年,阿德勒在其《神经病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他的新心理学。新心理学包含了他的大多数主要概念。1918年,他引进了“社会兴趣”这一概念。社会兴趣,同克服自卑感一起,成为阿德勒最重要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心理病理学的个案里,阿德勒把这些人称之为生活失败者,其社会兴趣的倾向未能得到适当的发展。这些人追求社会上无用的个人权力,而反对健康的、社会上的有用的、克服一般困难的追求。心理病理学家通过鼓励、证实患者的错误,以及增强其社会兴趣来提高患者的自我尊重。治疗家的工作是帮助患者认知重组,并习得社会上更有用的行为,特别是早期回忆和出生顺序,也包括梦,都被用来促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
  20世纪20年代,阿德勒对预防发生了很大兴趣。这包括参与维也纳教育学院的儿童指导师资培训。在那里,阿德勒有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务;在公立学校他建立了众多的儿童指导中心;而成人教育课程又使他的通俗读物《了解人的本质》得以问世。
  从1926年起,阿德勒多次访问美国,为大量的听众讲课。1932年,他成为长岛医学心理教授。1934年他定居纽约。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因心脏病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登。
  阿德勒的主要概念是创造性自我。自我的创造能力以建立阿德勒所谓的生活风格来组织并确定个人的人格。阿德勒的其他重要概念有假想的目的论、追求优越、自卑感、补偿和社会兴趣等。
  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是一种个人主观体系,它解释个人的种种经验使之有意义。它索求经验,甚至创造经验以帮助个人完成他独特的生活作风。创造性自我使人格有一贯性、稳定性和个性。它是人类生活中活的因素。
  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是一个人在每一行动中所表现出来、极其独特并因人而异的各种动机、特性与价值的团集物。它决定一个人要学什么、怎样行动、怎样思维,有哪些经验要渗入他的人格之中。和生活风格无关的经验被抹煞,被抵制,被压抑。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活风格,没有两个人的生活风格是一样的。生活风格是由创造性自我发展、建立起来的。早在儿童时期四五岁时就形成了。
  假想的目的论
  与弗洛伊德不同,阿德勒相信,人的行动是受他对未来的各种愿望,而不是受过去经验的激发。这些未来的愿望可能纯粹是假想的——即不可能实现的各种理想——然而这些假想的愿望却对一个人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发他去完成更加重大的事业。正常人必要时能够摆脱这些假想的影响而面对现实,而神经症患者却做不到这一点。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虽然试图完全达到自己愿望的方式因人而异。阿德勒观察到患神经症的人只顾努力达到自己的目的,正常人则以对社会有益为自己奋斗目标。
  相关链接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自卑感
  人们常说的“自卑情结”是阿德勒最出名的概念之一。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善,有缺陷。它使人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补偿。
  每个人都熟悉这样的事例:一个虚弱的孩子经常勤奋地锻炼身体,使自己变成一个强壮、肌肉发达的人。这就是他在补偿自己生理上的缺陷。补偿只不过是追求优越的别称。
  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是人希望对社会作出贡献以便使之更加完善的一种天赋的特性。个人试图在社会中完善单凭自己无法完善的东西。阿德勒说,社会兴趣是对个人的种种缺陷的最后补偿。社会兴趣使得一个人将个人私利服从于公共福利。
  涟漪效应——一种模仿效应,由科宁提出。班级学生见到有个别学生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是班级中有地位的领导人物,那么波及其他同学的效应就更加严重。
 



第7章 桑代克


  姓名:桑代克
  出生地:美国马萨诸塞州
  生卒年:1874-1949年
  历史评价
  桑代克(edward。thorndike)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动物心理实验的首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吴伟士共同研究学习迁移,并设计了心理测验,为美国教育测验运动的领袖之一。
  1874年,桑代克生于马萨诸塞州威廉斯堡一个牧师家庭。1891年,进威斯莱大学学习,临毕业前一年开始学习心理学。189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转入哈佛大学,跟着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做研究。1896年,在哈佛大学开始了关于动物学习的研究。以后得到卡特尔的帮助,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898年,在卡特尔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1899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心理学讲师。1903年,升为该院心理学教授。在任教期间,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把对动物研究的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以后越来越多地用人做被试者,用大部分时间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及心理测验,成为心理测验运动的领导人物。此外,还创建并主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工作,培养了大批教师、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心理学研究人员。桑代克在学院任教40年之久,于1940年退休。1942年返回哈佛大学任詹姆士讲座教授,以此纪念40年前支持他进行小鸡实验的大师——詹姆士。1949年逝世。
  “联结”是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起初,桑代克用小鸡做实验,训练它们走用书隔起来的迷宫。以后,他又用猫和狗作被试者,并使用自己设计的迷箱,进行动物学习的研究。根据这些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就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并把这种看法照搬到人类的学习。英国的联想心理学早已提出过关于联结的概念(最早见于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机能主义的观点,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代替了观念的联合。
  ——传世佳言——
  凡是存在着的东西,都是以基本种量的形式存在。彻底的认识不仅包括对质的方面的认识,也包括对量的方面的认识。
  桑代克根据自己对学习的实验研究,并总结以往有关教育心理学的探索,开始确立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及其体系,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把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确定为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它由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和个别差异三部分组成。桑代克把行为分为先天的反应趋势(本能)和习得的反应趋势(习惯)两类。他重视本能,视之为一切行为的基石。本能的特点是不学而能,是先天的联结,而习惯是后天的联结。桑代克指出,人性只是为教育提供了出发点,教育的真正任务是根据人的需要来逐渐改变人性。因此,他重视研究人的学习的规律。
  在桑代克的动物实验中有一个著名的“饿猫逃出迷笼实验”。桑代克设计了“桑代克迷笼”,将饿猫关入此笼中,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首先要提起两个门闩,然后是按压一块带有铰链的台板,最后是把横于门口的板条拨至垂直的位置。经观察,刚放迷笼中的饿猫以抓、咬、钻、挤等各种方式想逃出迷笼,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使门打开。多次实验后,饿猫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最后一入迷笼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门。
  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他明确地指出“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通过大量的人和动物的实验,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
  相关链接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贝勃规律”。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贝勃规律”。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法码,这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至306克时才会觉得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异。即比前一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反应。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1.准备律: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2.练习律: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少,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练习的稳固程度。练习越多,练习越紧密,小鸡越清楚要采取什么行动,逃脱的速度越快;练习越少,练习就不够紧密,小鸡就越难找到出口。
  3.效果律:桑代克认为,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起联系,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例如,迷宫是一个刺激,小鸡在迷宫中会作出多种行为反应,但大多数反应都不能帮助它们逃出迷宫,而另一些行为则使它们得以逃脱并得到食物。因此,小鸡就记住了这些有效的行为,将迷宫这个刺激和这些有效的行为联系起来了。以后,一进迷宫,它们就知道作出什么反应。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学说,其中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对桑代克的“试误说”进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桑代克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动物与人类的学习心理。他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性,并且发表了许多专门的著作,被誉为美国动物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他在动物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等方面的独特研究,曾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许多重要著作被译成中文,对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也有很深的影响。
  桑代克主要著作包括:《教育心理学》(三卷本,1903\/1913——1914年)、《动物智慧》(1911年)、《教育心理学概论》(1914年)、《智力测验》(1926年)、《课程研究》(1928年)、《成人的学习》(1931年)、《人类的学习》(1931年)、《需要、兴趣和态度的心理学》(1935年)、《人类与社会秩序》(1940年)等。
 



第8章 荣格


  姓名:荣格
  出生地:瑞士康斯坦斯
  生卒年:1875-1961年
  历史评价
  荣格,瑞士著名精神科医师,也是分析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会长。荣格是一位学贯东西的学者,在世界心理学界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是心理学的鼻祖之一。
  1875年7月26日,荣格出生于康斯坦斯湖畔一个乡村的自由主义的新教牧师的家庭。据说其曾祖父是哥德的私生子,深受当时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是一名杰出的医师。荣格的父亲是路德教派的牧师,过着严谨的清教徒生活,几乎把信仰当成他生命的全部。他家中一共有9个牧师(除了他的父亲外还有8个叔伯),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很大程度上培养助长了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荣格的童年生活是孤独的。他有两个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母亲的性情反复无常。到了6岁之后,除了父亲开始教他拉丁语课外,也开始他上学的生涯,借着和同学们的相处,荣格慢慢发现家庭之外的另一面。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他将自己分成了两个人格——一号和二号。一号性格是表现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时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学念书、专心、认真学习;另一人格犹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轻易相信别人,并远离人群,靠近大自然。荣格常常是一个人玩,自己设计出各种模仿宗教仪式的游戏。他喜欢独自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领悟大自然给他的神秘启示。荣格从小就喜欢幻想,对梦中的怪异世界感到好奇与焦虑。有一次,他利用一截木尺刻了一个人像,并为它做了一件外衣,他把这个木刻人像和一块涂有两种颜色的椭圆形石头放在铅笔盒中,藏在阁楼的横梁上,在学校上课时,荣格利用小纸片写一些密码式的讯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潜到阁楼上,将这些字条放在摆有木刻人像的铅笔盒中,类似某种神秘的仪式。
  荣格12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确实改变命运的事情。一个初夏的中午,他等待同学时,一个男孩猛然推倒了他,脑部受到了重击。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似乎有种神秘的咒语萦绕在荣格的脑中,每当必须回到学校或者面对功课时,便陷入了昏厥。
  相关链接
  潜意识
  潜意识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称为“潜力”,也就是存在但却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潜能的动力深藏在我们的深层意识当中,也就是我们的潜意识。
  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的状态。这种状况的持续使其父母忧心不已,从各处请来的医生亦无法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癫痫的状态。但慢慢的,他用意志力来面对这个问题:一开始,在认真十分钟后,晕眩的感觉袭上心头,但荣格未放弃,持续地强迫自己继续看着父亲的拉丁文书,经过了几个星期的努力后,一切又回复了原状,彷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日后回忆起这件事,他视其为经历一次“精神官能症”。这个精神官能症对他而言是个秘密,一个可耻的秘密。但它却诱发了荣格一种非同寻常的勤奋,每天五点准时起床,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并非做做样子罢了。
  同一时期内,荣格还有一段重要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如同刚从浓密的云层探出头来一般,他找到了他自己,开始摆脱了以别人的意志来过生活,对自己有绝对的权威,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学校和都市生活则是占去了他的大部分时间。渐渐地,他越来越认同一号人格以及所发现的新自我,二号人格的世界则慢慢地消逝,二号人格容易让他感到沮丧,他从二号人格的先入之见中解脱出来。他亦开始接触西方哲学史,系统性的探讨自己所拟定的问题,深深为柏拉图、毕达歌拉斯、恩培多克勒所吸引。对荣格而言,他们的思想很美,富有学术气息,不像亚里斯多德式的唯智论令人生烦。在其中,最令荣格感兴趣的莫过于叔本华(schopenhauer)的著作,他对世界阴暗面的描述相当的符合荣格的看法:对于上帝,他们皆认为上帝乐于唤起人们的阴暗面更胜于光明且积极的一面,这对自幼便开始怀疑上帝是否完美的荣格而言,无疑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
  年纪越大,荣格越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游移不定,虽然将真理建立在事实上的科学颇受荣格的青睐,但是和比较宗教学有关的一切,像是希腊、罗马、埃及史学考古亦吸收了他的注意力,并对埃及和巴比伦的一切感到兴趣,而想成为一个考古学家。就在进退两难时,他忆起了曾祖父曾经是个医生,而学医至少可与科学结缘,医学的范围又相当广,以后也有许多机会专攻某项领域,所以他一脚踏入其中。
  大学生活对荣格而言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结交了许多和一样对叔本华、康德有兴趣的朋友,在几次兄弟会会议中,他亦发表了关于神学和心理学的演说。大一时,他对某位神学家论述精神现象的书产生了兴趣,这本书详述了《唯灵论》的起源,书中都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例子,像鬼魂这类的描述。对荣格而言,这个新天地为他的生活带来一片色彩,虽然连最亲的朋友都认为这比他沉迷于神学还糟糕。毕业后,荣格选习精神医学方面的课程和临床实习,但课程内容却不是那样的让人感兴趣。在当时的医学界中,精神医学并未有完整的发展,医生们和门外汉差不了多少,精神疾病就犹如无药可治的绝症一般。就在一次参加国家考试的经历中,他掀开了由埃宾所编的教科书,映入眼帘的序言大概是由于精神医学的发展还未完全,精神医学的教科书或多或少被贴上了主观的烙印,震撼了他的心灵,作者将精神病患归类为人格方面有问题,在这一闪即逝的启示中,荣格获得清晰的概念,认识到精神医学是一生中唯一的目标。1900年的12月,他在苏黎士的伯戈尔茨利精神病院谋得了助理医师的执照,离开充满腐朽传统气息的巴塞尔。
  ——传世佳言——
  思想的动摇并非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
  这所严格一如修道院的精神病院开启荣格的精神医学之旅。头几年,他一直对“精神病患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这个问题感到好奇,但是身边的人却无法完整的回答他,和这个问题比起来,如何去诊断这些人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当时的趋势而言,病人的人格和个性是毫无关系的;病人们被按照他们的诊断病历和详细纪录而硬性分类,病患们的心理状况无法吸引医师们的兴趣。1904年至1905年期间,荣格并积极的参予由布雷勒领导的一个实验计划,主题是如何治疗早发性痴呆,后来布雷勒则将它改名成精神分裂症。在布雷勒的指导下,荣格进一步的发展了“字词联想”的测验方式,借着病患们对一连串经过挑选的字词的回答方式和反应时间,来分辨出不同型态的心理情结及其原因。接着,他也尝试将电压检流计探测皮肤和线的方式来量度病患们的心理状态,试着把字词联想测验使用在侦测罪犯上。1905年,荣格的努力获得了回报,他升任为苏黎士大学的精神医学讲师,并在同年升格为精神科医院的资深医师,主讲精神心理学,也讲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原始人心理学。隔年,他寄给弗洛伊德有关于字词联想的研究结果,为生命带来了另一个转折点。
  1907年3月,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在维也纳会面,并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对荣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见最重要的人,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比;对弗洛伊德而言,荣格非犹太人的背景正好可以破除只有犹太人才关心心理分析的偏见,他很器重荣格,称荣格为“我亲爱的儿子”,并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认为“当我所建立的王国被孤立的时候,惟有荣格一个人应该继承它的全部事业”。1911年,弗洛伊德不顾其他人的反对,推荐荣格担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同时荣格也是该协会第一本心理分析期刊的主编。
  慢慢的,他们两个人的思想出现了差距,除了对心理学的看法不同之外,弗洛伊德有如父亲式的权威亦让荣格受不了。在一次的交谈之中,弗洛伊德说:“荣格,我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性的理论,我们要让它变成一种教条,一座不可撼动的堡垒。”但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性的理论抱持着许多疑点,更无法认同“教条”及“堡垒”这样的字眼,仿佛要压下所有对性理论的怀疑,而这一切和科学判断扯不上关系,只是个人的权威的扩张罢了。在这次的谈话过后,荣格便知道两人的分裂是不可避免的了,弗洛伊德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能毫无疑意的接受他的理论,但荣格需要的却是一个能和他切磋琢磨,将心理学发扬光大的伙伴,并且他不想牺牲自己思想的独立性。
  1909年3月,就在荣格拜访弗洛伊德的最后一个晚上,弗洛伊德认命荣格为心理分析运动的继承者,并开始对他描述自己的看法,但每当荣格问及对灵学的看法时,弗洛伊德却常常以物质主义者的偏见来反驳,斥为无稽之谈。而对于弗洛伊德浅薄的实证主义,荣格有好几次想做出尖锐的辩解。就在这受封为继承人的夜晚,荣格竟然尝试要推翻整个弗洛伊德理论的架构。这次的交谈,对他们的关系有着致命性的打击。心理分析学派也面临分裂成维也纳和苏黎士——也就是弗洛伊德和荣格两派的危机,直到桑德法兰兹发表了著名的声明:“荣格正式不再信仰弗洛伊德”,分裂方告公诸于世。
  跟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开始了他的危险历程。此时的他39岁,犹如走入一条死胡同,朋友和同事们背弃了他,他也对科学书籍不感兴趣,在1914年时,他辞掉了职位,开始了一连串的旅行,并专心的去探索自己的潜意识。1918年,他踏上面对潜意识的道路,竭力寻找历史人物心路历程的资料,以避免因自身的个人偏见对病人产生误判。他认真研究诺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因为它们最早正视潜意识世界,并探讨其内容和受到直觉世界影响的种种意象。他又从炼金术学中找到和诺斯替教派的历史关联,并发觉这个奠基于中世纪的自然科学,其实可称为古代和现代的潜意识心理学沟通的桥梁。荣格发现,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特方式和炼金术学不谋而合。在阅读古老的书本时,他发觉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种幻想意象,他在实践时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他从其中所得到的结论。在荣格的看法中,意识心理学能满足对现实生活的解释,但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另外,每当需要作非比寻常的决定时,我们就会做梦,如何诠释这个梦,也需要比个人记忆中更多的知识才行。
  1916年,荣格在巴黎就自我和潜意识的关系发表了一次讲座,并于1921年出版了《心理类型》一书,他希望能借着这本书来界定自己的观点和弗洛伊德及阿德勒是有所出入的,主要的目的在于探讨个人对世界、他人和事物的关系,并讨论了五花八门的意识层面,亦即意识头脑对于世界可能产生的态度。接着,他就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发表著作,出版《基督教时代》,尝试解释基督的出现如何符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基督现象的研究,让荣格重新思考如何依据个人的体验来表达自身的现象问题,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潜意识到意识的发展,以及人格对每个人的冲击。
  慢慢的,他将心中的思绪结合,合成了他分析心理学的大纲。他的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灵的结构和动力,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后者扮演补偿意识型态的角色,如果意识太过于偏执相对的,无意识便会自动的显现,以矫正平衡。潜意识可以透过内在的梦和意象来调整,也可能成心理疾病,它的内容可以外显出来,以投射作用的方式出现我们的周遭生活。找到心灵力量的动向则是心理分析人员最重要的工作。他指导许多前来求诊的人,让他们接受并学习他的方法,成为心理分析家。但是他常告诉他的学生们:“分析是面对面的参与,每一个病人都是独特的例子,而且,只有受过伤的医生才知道要如何助人。并且记住,不要追问病人婴儿时期的记忆,不要忘了灵性方面的问题,更不可忘记病人的秘密故事。”
  1913年10月,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年鉴》主编职务;1914年又辞去了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主席职务,然后又退出了学会。
  晚年的荣格继续为寻找现代人面临的精神矛盾找寻答案,他隐居于在苏黎士湖旁,完全按照自己设计规划的塔楼式住屋中。他在这个安静、能和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地方默默的思考着,陪伴的是在1925年前往东非途中所遇到的英国女人露丝,贝利,太太艾玛早在1955年就过世了。1961年6月5日,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饮下最后一瓶葡萄酒,这位当代思潮中最重要的变革者和推动者,安然的病逝于湖上的家中。
  荣格在解梦方面有杰出成就。据他估计,自己一共大约解过80000个梦。同时他的理论有着较广泛的考察证据,他曾到非洲及美洲等地对原始人类的心理进行考察,并提出集体无意识这一重要的心理学概念。
  荣格独树一帜的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赢得了当时乃至今天世人的普遍认同和赞誉,从而成为了与弗洛尹德比肩而立的世界级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可以解释其他心理学流派所无法解释的现象,如宗教问题、神话、象征、超感官知觉等。他把众多的人类活动都包含在这一理论之中,在历史、文学、人类学、宗教以及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第9章 华生


  姓名:华生
  出生地:美国南卡罗来纳州
  生卒年:1878-1958年
  历史评价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界称赞他“发动了心理学思想上的一场革命,他的作品是富有成果的研究工作延续不断的航程的起点”。
  约翰·华生(john b.watson,)于1878年出生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他从小是在学校里开始接受教育的。华生承认自己小时不是个好学生,有点懒、不听话、好争斗、学业成绩不好,只能勉强升级。只是在进入了当地的伏尔曼大学后才有所改变。
  1894年,他进入伏尔曼大学,5年后他得到硕士学位。后来他选择了芝加哥大学,把获得哲学博士作为目标。但是在学习中,他对哲学的热情很快消失,他甚至很难理解他的导师杜威的思想。然而,在安吉尔的影响下,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并把神经学作为第二副科。他还师从洛布学习生物学和生理学。1903年,他得到了哲学博土学位,并结了婚。直到1908年,他都在芝加哥大学当讲师。在这几年里,他既学习和工作,又做了大量的动物行为实验,并表现出对以动物为被试研究行为的偏好,开始形成他的行为主义方向的信念。
  1908年,当华生成为芝加哥大学助理教授的同时,他又获得了霍普金斯大学正式教授的职位。尽管华生对芝加哥大学十分留恋,但由于霍普金斯大学让他来指导实验室,比芝加哥大学给他更丰厚的薪水,这些优越的条件使华生最终还是来到霍普金斯大学。他在这里度过了他学术生涯最辉煌的岁月,一直到1920年。
  长期以来,华生不断思考如何使心理学研究更加客观化,1908年,在一份讲义中他第一次公开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12年,他应卡特尔的邀请,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在演讲中又谈到了这个问题。1913年,他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文,正式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这标志着行为主义革命的开始。
  相关链接
  刺激与反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1914年,他又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系统地阐述行为主义的专著《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言》。文章的发表和专著的出版在美国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得到了广大青年心理学者的响应。两年后,当华生38岁时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受到了心理学界的欢迎。1919年,出版了他第二本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1920年,由于一宗轰动当时的离婚案迫使华生辞去了霍普金斯大学的职务,使他中断了红极一时的学术经历。1921年华生进入商界,他用行为主义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他发现“新产品的销售曲线的增长与动物或人的学习曲线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还用大量时间普及行为主义。他为许多杂志撰稿介绍行为主义,甚至亲自讲课,传授行为主义心理学。1925年,他的《行为主义》一书出版,这本书是华生行为主义的通俗表述。1930年,华生对这本书进行了修订。
  ——传世佳言——
  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型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之中任意选出一个,都能将他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
  是他在心理学方面最后一项专业工作。1947年,华生从商界退休,在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农庄中度过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1958年华生去世,享年80岁。
 



第10章 托尔曼


  姓名:托尔曼
  出生地:美国麻省
  生卒年:1886-1959年
  历史评价
  托尔曼(edward c.tolman)的认知行为主义融合了格式塔心理学、麦独孤策动心理学、武德沃斯动力心理学的许多思想,是一个行为主义者。他坚持行为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类的认知性学习,这一点又使他与赫尔、古斯里、华生等联想行为主义者迥然不同。所以他的理论是独特的,为认知的行为研究开辟了道路。现代认知心理学吸收了他关于人类学习的认知观点和客观的研究方法,他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的开山始祖。
  1886年4月14日,托尔曼出生在美国麻省纽顿的一个贵格会教徒的家庭。191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电子化学学士学位,之后到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从师霍尔特学习心理学,1912年获心理学硕土学位,1915年获哲学博土学位。在此期间曾专程去德国接受完形心理学家考夫卡的指导。
  相关链接
  认知期待说
  托尔曼用来解释动物学习的核心概念是“期待”(“expectancy”一词可译为“期待”或“预期”)。行为主义的种种“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动物或有机体是在一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刺激物或强化物的驱使下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是一系列连贯的动作,以后遇到适当的环境刺激的条件时,这些学会的连贯动作就会被发动起来。托尔曼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动物或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会的不是连贯的动作反应,而是获得了关于它周围的环境,学习目标的位置,以及如何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知识。这些知识使有机体形成了“认知上的期待”,这种认知上的期待将支配有机体下一次活动的方向和强度。
  其思想的影响。1915年,他开始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讲师,但3年后他被免职了,名义上说他缺乏教学能力,实际上则是由于他在当时战争期间持贵格教的绥靖主义态度。
  1918年,他受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任心理学教授。他的学术生涯主要是在那里度过的。193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50年,他由于拒绝麦加锡泡制的忠诚宣誓而被解聘。1951年,被耶鲁大学授予理学博士学位,以奖励他“勇敢捍卫自由的精神”。在这之后,他曾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在这期间,托尔曼作为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一名成员,为促进学术自由而作了不少努力。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是他于1953年重新回到贝克莱分校任教,恢复原职,一年后退休。1953年在第14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当选为两主席之一。1957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托尔曼的著作包括:《动物与人的目的性行为》(1932年)、《战争的驱力》(1942年)和《心理学论文集》(1951年)、《托尔曼自传》(1952年)等。托尔曼有时也受到学术界人士的指责,认为他在阐述理论时不很严肃。事实上,他的论著中常有些离奇的想法和趣闻。也许,至少他在把自己最重要的著作《献给挪威的白老鼠》时,表明他缺乏诚意(bolles,1979年)。
 



第11章 库尔特·勒温


  姓名:库尔特·勒温
  出生地:普鲁士波森
  生卒年:1890-1947年
  历史评价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场论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以研究人类动机和团体动力学而著名。他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这一理论对以后的社会心理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890年9月9日,库尔特·勒温生于普鲁士的波森省一个小村庄。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二。父亲拥有并经营一家百货店。1905年,全家迁往柏林,他在柏林上完中、小学,当时想去弗赖堡大学学医,但很快他放弃了这种想法。在慕尼黑大学上了一学期,于1910年回到柏林。在柏林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他的主要教授卡尔·施通普夫是一位深受尊重的实验心理学家。勒温在1914年完成博士生必修课,作为步兵在德国军队服役四年,他从士兵一直提升为中尉。战争结束后,他回柏林大学在心理研究所作教员和研究助教。他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员,很多学生纷纷跑到他班上,并在他指导下做研究工作。
  在柏林大学,他与完形心理学两位奠基人马克思·违特海默和法沃尔夫冈·克勒相识。他受到他们观点的影响,但没有成为完形心理学家。他也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1926年,他晋升为教授。在柏林大学期间,勒温和他的学生们出版了一系列精彩的论文。
  希特勒掌权时,勒温在斯坦福大学任访问教授。他用很短时间回德国料理私事后又回到美国度过他后半生。他在康奈尔大学任儿童大学教授两年(1933-1935年)。之后,他被任命为衣阿华州立大学儿童福利所心理学教授。1954年,勒温接受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教授和主任的职位。同时,他还是美国犹太人会议的社会相到关系委员会主任,该会从事社会问题研究。1947年2月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维尔突然逝世,享年56岁。
  相关链接
  心理学流派
  心理分析学派,有一套本能动力论,强调本能的发泄、本能的压抑以解释人的行为。而且在辅导方面,心理分析确有其重要的贡献。
  行为学派,源于当时方法过于主观,而缺乏客观性,建立强烈的实验风格,凡事均必须是可客观测,并强调刺激与反应的连结,而不考虑内部的历程。在确立心理学客观的量测,行为主义的贡献不小。
  人本学派,源于行为学派对人价值的忽视——将人视为仅是刺激与反应连接的被动体。因此强调人的主动性,以不同阶层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解释人的行为。
  认知学派,同样是对行为学派的反动——将人视为黑盒子。因此认知学派将人视为讯息处理的主体,着重于讯息处理模式,同时也承袭了行为学派强烈的实验风格。
  生理学派,延袭了认知讯息处理的主题,但是着重在大脑的功能为处理模式的对应上。
  勒温的心理学研究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1)在柏林时期,他根据大量有关成人与儿童实验,提出了他的动机理论。他着重研究和分析了学习与知觉的认识过程、个体动机与情绪的变动等问题。(2)在衣阿华州立大学时期,勒温的理论兴趣和研究重点放在奖励、惩罚、冲突和社会影响等人际过程。他进行了关于领导、社会气氛、群体标准和价值观念等群体现象的研究。在这时期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关于民主与专制领导条件下的儿童群体的研究。(3)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群体变动研究中心时期,他分析了技术、经济、法律和政治对策群体的社会约束,研究了工业组织中的冲突与群体之间的偏见和敌对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这表现在:他在意志动机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弥补了格式塔心理学在情绪与意志方面研究的不足。他对志愿水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证明人们在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志愿水平。他很重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他的实验证明,在民主领导作风下工作效果比在专制或放任的作风上都要好,他最后的一大成就,就是他为群体动态研究中心设计了“行动研究”计划。他接触了许多组织与个人,这些组织和个人都希望改进工业与社会团体中的群体关系,因此,他认为有必要进行很多的研究。
  勒温的学术生涯,虽然只有30年,但对心理学的发展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生活美国的年月里,吸引了大量的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卓越的心理学家。勒温为人,很讲民主,待人友好,精力旺盛,有巨大的激发力。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对他怀有难忘的印象。人们普遍认为,他对心理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传世佳言——
  没有离开研究的行动,也没有离开行动的研究。
 



第12章 韦克斯勒


  姓名:韦克斯勒
  出生地:罗马尼亚
  生卒年:1896-1981年
  历史评价
  大卫·韦克斯勒(david.wechsler)美国医学心理学家,韦氏智力测验的编制者,创始人。
  1896年,韦克斯勒出生于罗马尼亚,6岁随全家移居美国。1916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当时著名心理学家r。武德沃斯的学生。1917年,以其有关实验病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论文获硕士学位。韦克斯勒在研究及应用中发现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虽然适合于儿童,但不足以预测成人能力、军人素质的优劣,这是韦克斯勒决心编制成人智力测验的缘由。
  相关链接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d。韦克斯勒1955年修订而成的智力测验工具。简称wais。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中国的修订本名为wais-rc。量表包括11个分测验,它们分别评估一种智力要素或能力。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类。言语测验的项目有:①常识测验。②理解测验。③算术测验。④类同测验。⑤数字广度测验。⑥词汇测验。操作测验的项目包括:①译码测验。②图画补缺测验。③积木图案测验。④图片排列测验。⑤拼图测验。被试要接受每一分测验。他所得到的每一分测验的分数需换成量表分、并进而计算出言语量表分,操作量表分和全量表分,再将这些分数转换为智商。韦氏量表所得智商叫离差智商。
  1919年他被派往英国伦敦大学,师从斯皮尔曼和k。皮尔逊,深受他们有关一般智力概念和相关方法的影响。1919年从军队退役后,1920年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并在索博尼心理实验室工作。在此期间,结识了t。西蒙和精神病学家让内,还搜集了有关心理电流反应和情绪研究的数据,为其完成博士论文奠定基础。1922年,回美国再进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再次接受武德沃斯的指导。1925年获博士学位。他在完成博士论文的同时兼任纽约市新创立的儿童指导所心理学工作。
  ——传世佳言——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1925年任美国心理学协会代理干事。1932年成为贝尔维精神病院首席心理学家,翌年起又兼任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期间,一直致力于智力测验的创造与发展。1979年,韦克斯勒获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授予的名誉博士学位证书和“荣誉事业”奖状。
  韦克斯勒的主要著作包括:《人类能量的范围》(1935年)和《成人智力的测量》(1939年)等。
 



第13章 让·皮亚杰


  姓名:让·皮亚杰
  出生地:瑞士纳沙泰尔
  生卒年:公元1896-1980年
  历史评价
  让·皮亚杰(jean.piajet)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不仅是日内瓦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欧洲机能主义的重大发展。它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1896年,皮亚杰出生于瑞士纳沙泰尔。他的父亲是一位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中世纪的历史与文学。由于皮亚杰的父亲所学的是人文领域,所以他十分重视皮亚杰的科学观念,更注重于培养皮亚杰对于事实的请求与爱好;皮亚杰的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宗教徒,她坚持让皮亚杰接受严格的宗教训练,并且为皮亚杰选择了一位对哲学颇有研究的教父——科努特。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皮亚杰有机会去接触与思考有关哲学和科学的知识,进而发展出一套属于他自己独到的思想与见解。皮亚杰的家乡是一座湖滨城市,拥有一所收藏许多生物标本的博物馆。他从小就喜欢在湖边收集贝壳、课余常去博物馆给标本贴标签。这些活动使他认识了许多贝壳和软体动物,学会了将它们分类,增强了他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皮亚杰10岁(1907年)的时候,他在公园发现一只患有白化症的小麻雀,经过仔细的观察,小小年纪的皮亚杰随即写了一篇关于白化症麻雀的文章,并寄给纳沙泰尔自然科学史杂志《冷杉树》刊登出来。文中皮亚杰细致的观察与详细的分析,不仅令人惊叹,也让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份他向往已久的好工作——纳沙泰尔自然博物馆的馆长因此邀请皮亚杰一同筹集标本,并邀请他共同参与研究软体动物。同年,他还发表了一篇关于战争的宗教散文诗《观念的宣传》。随后,皮亚杰发表了一系列和软体动物有关的论文,并对正统孟德尔的进化论提出质疑。这些富有挑战性的文字,在欧洲动物学界其了很大的反应,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人们想不到这样一位知名的生物学家,居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而已。
  相关链接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结论
  ①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而活动又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
  ②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
  ③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
  ④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
  ⑤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关系,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
  ⑥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
  ⑦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
  1915年,皮亚杰获得纳沙泰尔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之后三年,他还攻读了哲学、科学的课程。1918年,当时年仅22岁的皮亚杰,即以一篇关于研究软体动物的论文,获得了纳沙泰尔大学自然科学博士的学位。在这段时间内,皮亚杰思想上的主要发展在于哲学观念的逐渐成形。因为从小他的教父向他推荐了柏格森的“创造性进化”和一系列的哲学书籍,加上他在大学中聆听了雷蒙德的演讲,以及因为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期间,皮亚杰的内心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激烈冲突与变化。于是,皮亚杰在1918年发表了半自传体小说《精品》(又名《求索》)。这是他年少时的哲学随笔,小说中详述了一位青年在追求科学与道德真知的过程里,所遭遇到的迷惘与危机。这本小说,是根据皮亚杰本人实际的哲学观点所写,文中记载了他自己的危机和解决过程,并且展示了皮亚杰一些基本观念的萌芽(如同化、平衡化)。获得博士学位后,皮亚杰来到苏黎世一个心理实验室内做事,这里他的工作使他获得了实验心理学的相关的丰富知识。在此,他接触到了心理分析与临床精神医学,并聆听了精神分析学家荣格的课,以及研究弗洛伊德的理论。当时皮亚杰以精神分析理论,写了一篇关于“儿童的梦”的文章,据说当时就连弗洛伊德本人都对这篇理论文章也是相当的关注。
  皮亚杰于196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科学贡献奖,1977年又获该学会桑代克奖,1972年获荷兰伊拉斯谟奖金在国际上,该奖金的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金。他先后去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瑞典、加拿大、巴西、苏联等国著名大学讲学,获得许多国家的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或名誉院士等称号。1980年9月16日,皮亚杰病逝于日内瓦。为了纪念他在儿童心理学、思维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等方面的贡献,他的助手和合作者在日内瓦建立了皮亚杰著作档案馆,收集皮亚杰自1917年以来的专著、论文、报告、实验研究等文献。
  ——传世佳言——
  儿童是小科学家。
  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题的桥梁。
  生命本质上是自动调节。
 



第14章 维果茨基


  姓名:维果茨基
  出生地:白俄罗斯戈梅利
  生卒年:1896-1934年
  历史评价
  维果茨基(vygotsky)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心理学中的莫扎特”。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奠定了前苏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不仅对前苏联,而且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是该学派的奠基之作。
  维果茨基,1896年11月5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戈梅利,1934年6月11日,患肺病逝世于莫斯科,享年仅38岁。
  维果茨基曾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雅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期间,他广泛涉猎心理学、语言学、哲学、艺术和其他有关社会科学的著述。1924年,应k。n。科尔尼洛夫之邀,维果茨基赴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开始其心理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工作。从1924-1934年,在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维果茨基与其学生和同事a。r。鲁利亚、a。列昂捷夫一起,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提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说。该理论认为,在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人的一切高级心理过程,包括言语、思维、逻辑记忆、随意注意等,都是在活动中发展和借助语言实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的根源,它最初在人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以后变成个体心理的工具。借助这个工具,人便能够思维并且随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心理过程具有间接的性质。在该理论中,维果茨基还提出了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是怎样在人的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问题。他指出,人的活动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人的活动是一种文明的活动,这种文明表现在人会制作和使用工具,工具越是高级,人的活动就越是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他把人的这种活动叫作文化活动。人的心理机能就是随着这种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这种发展的实质便是上述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从而使人在最初的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各种相应的新质的心理机能。不但这些心理机能各自发生质的变化,而且机能之间的。
  相关链接
  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相互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1925年,维果茨基针对行为主义与唯心主义心理学导致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危机,发表了《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一文,明确提出“忽视意识问题就给自己堵塞了研究人的行为这一相当复杂问题的途径”。如果“把意识从科学心理学中排除出去,就会在很大程度上维护旧的主观心理学中的二元论与唯灵论”。这是他后来之所以从事高级心理机能研究的中心思想。
  1930-1931年,维果茨基撰写了《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一书,这是他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代表作。在该著述中,维果茨基论述了他关于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中介结构的理论观点,以及他对高级心理机能进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他把心理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低级的心理机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另一种是高级的心理机能,以工具(词语或符号)为中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然而,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
  ——传世佳言——
  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中,这两种心理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
  在维果茨基逝世后的几个月,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思维和言语》问世。在这部著作中,他首先肯定了j。皮亚杰在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理论上的贡献,但是不同意皮亚杰关于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在皮亚杰看来,幼儿的言语大部分以自我为中心,即言语不是作为交际的手段,不执行沟通的功能。维果茨基的研究发现,自我中心言语在儿童活动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儿童活动过程中的困难与障碍是引起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主要因素,它是为解决困难服务的,是形式上的外部言语与功能上的内部言语的结合。
  维果茨基的著述比较多,达186种。除上述提及的之外,主要的著述还有:《心理学危机的含义》(1926年)、《儿童期高级注意形式的发展》(1929年)、《儿童心理发展问题》(1929-1934年)、《心理学讲义》(1932年)。1956年和1960年,前苏联先后出版了他的两本选集:《心理研究选集》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第15章 卡尔·罗杰斯


  姓名:卡尔,罗杰斯
  出生地:美国伊利诺斯
  生卒年:1902-1987年
  历史评价
  卡尔·罗杰斯(carl.ranson.rogers)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家和发起者、心理治疗家,被心理学史学家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1902年1月8日,罗杰斯生于美国伊利诺斯的奥克派克,是家中的六个子女中的第四个,父亲是位成功的土木工程师,母亲主持家务,同时也是位虔诚基督教徒。
  卡尔·罗杰斯12岁的时候,全家迁至一个离芝加哥30英里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青年期,由于严格的家教和繁琐的家务,卡尔变得孤僻、独立和自我约束。
  1919年,他考入威斯康星大学,选读农业,后转修宗教,于192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在此期间,他作为“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被选派到北京学习6个月,他说,他的新的经历扩展了他的思考,于是他对自己的一些宗教基础观念开始质疑。大学毕业后,卡尔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海伦·埃莉雅特(helen elliot)结婚,并在纽约安家。考上纽约联合神学院——著名的自由宗教研究机构,二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1928年获文科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曾出任纽约罗切斯特“禁止虐待儿童协会”儿童社会问题研究室主任,罗切斯特儿童指导中心主任。1940年,他成为俄亥俄洲立大学心理学教授。1942年,他的《咨询与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新概念》一书问世。1945年,他供职于芝加哥大学,出任咨询中心执行秘书。离开芝加哥后,他回到母校威斯康星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62-1963年,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后又到加利福尼亚西部行为科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任职。曾任1946-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1950年美国临床和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1951年,他出版了《患者中心治疗:它目前的实施、含义和理论》一书,十年后《成为一个人:一个治疗者的心理治疗观点》问世。
  相关链接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教育要回归到人的发展的原点。它重视人的尊严、价值,主动发展人性,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实现自己的个性和潜能的倾向性。在班级人格中任何使学生感受到羞辱、苛刻、责难、轻视、贬抑个人价值的东西,都会干扰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有效学习,应当在轻松、合作、温暖的有安全感的气氛中学习,要求集体人格中的威胁降到最低点。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最优的学习情境。人本主义重视人的成就感,尤其重视人的情操陶冶,因此他认为教学的关键不在于传授,而是以心理气氛的形成为准绳。
  在1927年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罗杰斯主要从事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与研究。他以首倡患者中心治疗而驰名。他还在心理治疗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自我理论”,并把这个理论推广到教育改革和其他人际关系的一般领域中。1956年,他提出心理治疗客观化的新方法,并因此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卓越科学贡献奖。1972年,又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
  ——传世佳言——
  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
  罗杰斯的突出贡献在于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体系,其流行程度仅次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之地具有自我实现的趋向,当由社会价值观念内化而成的价值观与原来的自我有冲突时便引起焦虑,为了对付焦虑,人们不得不采取心理防御,这样就限制了个人对其思想和感情的自由表达,削弱了自我实现的能力,从而使人的心理发育处于不完善的状态。而罗杰斯创立的就诊者中心治疗的根本原则就是人为地创造一种绝对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气氛,使就诊者能在这种理想气氛下,修复其被歪曲与受损伤的自我实现潜力,重新走上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心理康庄大道。他的自我论和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在基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共同趋向。但他更强调人的自我指导能力,相信经过引导人能认识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这成为他的心理治疗和咨询以及教育理论的基础。自我指导理论起初是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以及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自我指导原理起初是在心理治疗经验中得出的。他认为,精神障碍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咨询和治疗的目标在于恢复正常的发展。他的疗法原称非指示疗法,后改称来访者中心疗法。这种方法反对采取生硬和强制态度对待患者,主张咨询员要有真诚关怀患者的感情,要通过认真的“听”达到真正的理解,在真诚和谐的关系中启发患者运用自我指导能力促进本身内在的健康成长。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和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又称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他的心理疗法今天在欧美各国已广泛流行,他的人格理论也颇有影响。
  罗杰斯主要著作包括:《来访者中心疗法》(1951年)、《论人的成长》(1961年)、《一种存在方式》(1980年)、《咨询和心理治疗》(1942年)、《患者中心治疗:它的实践、含义和理论》(1957年)、《在患者中心框架中发展出来的治疗,人格和人际关系》(1959年)、《变成一个人:精神病治疗家的精神病观点》(1961年)、《来访者中心疗法》(1951年)、《论人的成长》(1961年)、《一种存在方式》(1980年)等。
 



第16章 艾里克·艾里克森


  姓名:艾里克·艾里克森
  出生地:德国法兰克福
  生卒年:1902——1994年
  历史评价
  艾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1902年,艾里克森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为德国犹太人,生父在他诞生之前就弃家出走了。3岁时,母亲嫁给一个德国犹太人、儿科医生西塞多·洪伯格。艾里克森在童年时期并不知道洪伯格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多年来一直沿用继父的姓,甚至在第一次写论文时还使用艾里克·洪伯格的名字。直到1939年他成为美国公民时,才改姓艾里克森。
  18岁高中毕业后,艾里克森在欧洲各地漂泊一年,曾尝试学习绘画,且曾两度进入艺术学校就读,结果均未毕业,自从去意大利佛罗伦斯旅行之后即决定放弃。
  艾里克森在校时不是一位优秀的学生,但他确有艺术天赋。1927年是他一生的转折点。那年,他的一位老同学p。波罗斯邀请他到维也纳一所规模较小的学校工作,该校生源都是s.弗洛伊德的患者与朋友的子女。开始时,他以艺术师身份受聘,后来担任了指导教师。这时,s.弗洛伊德的女儿a.弗洛伊德征求他是否愿意接受作为儿童精神分析者的培训,艾里克森接受了该提议,以每月支付7美元的培训费接受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训练。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她父亲的理论不同,有其独特的创见,这对艾里克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64年,艾里克森把自己的《洞察力与责任感》一书献给a。弗洛伊德,以表示对她的感激之情。1929年,艾里克森与同校任教的加拿大籍教师琼·塞尔森结婚。1933年,为了逃避纳粹迫害,艾里克森举家移居丹麦哥本哈根,后又迁往美国波士顿。在那里,他以儿童精神分析家的身份私人开业。同时还在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当时,他曾被哈佛医学院录取为心理学哲学博士候选人,但几个月后就被他放弃了。
  1936——1939年,艾里克森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在那里,他研究了正常儿童和情绪紊乱儿童。和m.米德有了交往,并前往南达科苏语印第安人的松脊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了苏语印第安人抚育子女的情况。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艾里克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的人格理论中。
  1939年,他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建立联系,迁适居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担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并开办了一家私人诊所。从1942年起,他一直担任心理学教授,1950年,因拒绝在效忠宣誓上签字(即美国麦卡锡强迫公民进行的反共宣誓)而被免去教授职位。后来,加利福尼亚大学发现他“政治可靠”,又重新授予他心理学教授,但艾里克森拒不接受,理由是其他教授也因同样“罪名”被免职了。20世纪50年代,他是马萨诸塞州斯托克布里奇地区奥斯汀·里格斯中心的高级职员,在那儿,他治疗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
  1939——1944年,艾里克森参加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这项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该书内存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
  他在晚期关心20世纪人的道德和政治问题。其后期研究已深入到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异常行为等。他的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已超出了精神分析的临床范围,与习性学、历史、政治、哲学和神学联系起来,其声望也超出了美国国界。
  1994年艾里克森因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哈维克。
  艾里克森因其人格发展理论而闻名。他创造了“同一性危机”这一术语,修改与扩充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论。他认为,人格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能够把个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决定着个人的命运。
  艾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包括机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他根据这三个过程的演化,把人格分为八个阶段,这些阶段是以不变的序列逐渐展开的,将内心生活和社会任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既分阶段又有连续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的性格特质所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或重要转折点)即为个体每个阶段性格发展的主要任务。如果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会增强自我的力量,人格就得到健全的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就会削弱自我的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而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反之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解决的可能性。
 



第17章 斯金纳


  姓名:斯金纳
  出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
  生卒年:1904-1990年
  历史评价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1904年3月20日,斯金纳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斯金纳从小喜爱发明创造,富有冒险精神。他1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驾独木舟沿河而下,漂流300英里。他还试制过简易滑翔机,曾把一台废锅炉改造成一门蒸汽炮,把土豆和萝卜当炮弹射到邻居的屋顶上。
  相关链接
  斯金纳箱
  作为一名实验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发现是从动物学习的实验开始的。他设计了一只被称为“斯金纳箱”的实验装置,里面装着一只饥饿的老鼠,一根控制杆连系着食物箱。老鼠在箱子里活动,每压一次控制杆就能得到一颗食物。这样,老鼠不断地压控制杆,不断地得到食物,不久就“学会”了这种取食方法。在这里,取到食物就是对老鼠操作控制杆的一种强化。随后,斯金纳重复对鸽子、猫等动物进行类似的实验都证明,及时地给予报酬、强化,是促进动物学习的主要因素。
  1922年,斯金纳进入汉密尔顿学院主修英国文学并开始从事写作。由于他对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深感兴趣,因此他曾选修过生物学、胚胎学和猫体解剖等学科。在生物学教师的指导下,他阅读了洛布的《脑生理学和比较心理学》、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等科学著作,还阅读了罗素的《哲学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这些著作对他日后的学术成就产生了巨大影响。
  斯金纳箱
  1926年,斯金纳从汉密尔顿学院毕业,转入哈佛大学心理系,专修心理学,师从当时著名的心理学家e·g布林。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为自己制定了一张极严格的日程表,从早晨6点至晚上9点的分分秒秒几乎都用来钻研心理学和生理学。他不看电影不看戏,谢绝一切约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斯金纳于1930年获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又获心理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在该校研究院任研究员。1936-1944年任明尼苏达大学讲师、副教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1945年,出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48年,重返哈佛大学,担任心理学终生教授。
  ——传世佳言——
  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在哈佛大学的鸽子实验室名垂青史。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为表彰斯金纳在心理科学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1958年,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卓越科学贡献奖”,1968年,他荣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级别的科学奖励。1971年,美国心理学基金会授予他一枚金质奖章。1990年8月10日,美国心理学会授予他“心理学毕生贡献奖”荣誉证书。8天后,即8月18日斯金纳去世。
  斯金纳一生著作很多,自1930年以来发表了百余篇论文和12本专著。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有机体的行为》(1938年)、《科学和人类行为》(1953年)、《言语行为》(1957年)、《强化程序》(1957年)、《教学技术》(1968年)、《关于行为主义》(1974年)。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这种理论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他还用操作行为主义理论阐述社会生活问题,出版了小说《沃尔登第二》以及《自由与人类的控制》《超越自由与尊严》(1971年)。这些作品曾在美国社会中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论。
 



第18章 马斯洛


  姓名:马斯洛
  出生地:美国纽约
  生卒年:公元1908-1970年
  历史评价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1908年,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很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同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也有所改变。马斯洛从5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希望借锻炼身体而求得到补偿。进人大学后,读到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
  相关链接
  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①指出需要是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的内在动力,突出满足需要在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②看到了人与动物在需要问题上的区别,认为低层次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各有的,高层次需要则为人所特有的,基本克服了传统心理学人兽不分的弊端。
  ③把人的需要看成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探讨了人的需要的性质、结构、种类、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④分析了人的各层次需要和其相互关系,强调了高层次需要的实现以低层次需要的基本满足为条件,但只有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使人更充实、更幸福。
  ⑤首次提出了超个人的动机的概念,认为自我超越并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基础就能自己实现的心态,而是人性一种合乎规律的高度发展和执着追求。
  马斯洛于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3年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获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在威斯康星大学,他选修了美国灵长目动物研究的主导研究者,在知名的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期间另一位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魏特海默也曾任马斯洛的老师。至此,他渐渐对猿猴产生了兴趣,并自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对猿猴的支配权和性行为的研究中,马斯洛闯入了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领域。
  1932年2月至1933年5月,马斯洛每天花数小时,在不惊扰动物的情况下,对不同种类的35个灵长目动物悄悄进行观察,并做详细的笔记。并完成了题为《支配驱力在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的博士论文,用来证明不仅在猿猴,而且在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支配驱力都是一个关键的决定因素。他注意到支配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的。在某种意义上,他正在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由于他的论文非常出色,他给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桑代克留下了深刻印象,桑代克在哥伦比亚大学给马斯洛提供了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并邀请马斯洛在其所在的教育研究学院协助自己进行新的课题研究。
  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由此可见马斯洛虽反对行为主义,但受的却是行为主义教育。直到1937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他在思想上才放弃行为主义,改而走向人本主义。
  1951年,马斯洛应马萨诸塞州新成立的布兰代斯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1954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但当时行为主义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视,连他的文章都无法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直到1961年,结合志同道合者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后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至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获得一席之地,也因此使他在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
  ——传世佳言——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
  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
  马斯洛还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过程中,产生出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
  试验证明,当人呆在漂亮的房间里面就显得比在简陋的房间里更富有生气、更活泼、更健康;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遗憾的是,马斯洛本人未能亲眼看到他多年为此事尽瘁所获致的成果。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为你自己!马斯洛在自己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不仅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此,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证明了这一思想,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形象。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心理学病态的一半,而马斯洛则将健康的那一半补充完整了。
 



第19章 费斯汀格


  姓名:费斯汀格
  出生地:美国纽约
  生卒年:1919-1989年
  历史评价
  莱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是继勒温之后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学者。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他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有很大影响。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1919年,费斯汀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39年,获纽约市立大学心理学士学位。后前往耶和华大学,在k。勒温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1940年,获耶和华大学硕士学位。1942年,获耶和华大学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应聘为耶和华大学副研究员。1943——1945年,在罗彻斯特大学任教。1945年,任罗彻斯特大学飞机驾驶员甄选训练中心统计专员。1945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参与勒温在该校设立的团体动力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勒温去世后,他于1948年担任了密歇根大学团体动力学研究中心的计划主任。1951年,任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1955年,到斯坦福大学任心理学教授。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起转任位于纽约市的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心理学教授直至逝世,1969年,同布拉德利结婚。1972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89年因癌症逝于美国纽约市。
  费斯汀格主要研究人的期望、抱负和决策,并用实验方法研究偏见、社会影响等社会心理学问题。早年随勒温进行关于欲求水准的研究,提出社会比较理论,促进了团体动力学的发展。从1968年起离开社会心理学领域而专注于对知觉问题的生理心理学研究,然而他的影响主要还是在于社会心理学中。他在心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在社会心理学上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因为其认知失调理论而闻名:
  相关链接
  认知失调论
  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致心理平衡。此理论于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之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之重要依据。
  1.社会比较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此理论为费斯汀格于1954年《论社会比较》论文中所提出,指出团体中的个体具有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以从中确定自我价值的心理倾向,受到社会情境之影响,个体时而与条件胜于自己者相比较,有时将与条件劣于自己者相比较,旨在追寻自我价值。
  2.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此理论为费斯汀格于1957年的《认知失调论》一书中所提出,认知失调论的基本要义为,当个体面对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态度时,个体在心理上将出现新认知(新的理解)与旧认知(旧的信念)相互冲突的状况,为了消除此种因为不一致而带来紧张的不适感,个体在心理上倾向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自我调适,其一为对于新认知予以否认;另一为寻求更多新认知的讯息,提升新认知的可信度,借以彻底取代旧认知,从而获得心理平衡。该理论在性质上为解释个体内在动机的主要理论,故而被广泛用以解释个体态度改变的重要依据,认知失调论是动力心理学的一种新的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建构的主要来源起先是费斯汀格和他的学生隐身在一群信众之中,研究他们的认知失调。这些信众相信在某一日会有大洪水到来,他们的守护者会驾着飞船来解救他们,带他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对此他和他的学生提出一个假设:假设有某人十分相信一件事,并假设他受到信仰的约束,因而采取不可挽回的行动。如此一来,假如在最后他有无法否认的证据显示自己信仰之错误,那么这个人不会消沉下去,反而会产生更坚定不遗的信念。而费斯汀格他们的观察结果也正如之前假设一般,当预言会有大洪水的日期到来了,没有飞船也没有洪水,一些坚定不移的信众(可能辞了工作、变卖家产),反而更相信这样的信仰,以此来弥补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差异。
  在此之后,费斯汀格又和卡尔史密斯进行一项认知失调的实验,他们要求受试者做一件无趣的工作,结束后告诉他们实验的目的在于“对于工作有趣与否的预期,是否会影响之后的工作效率?”而这些人士属于“无预期组”,并请他们告知下一位受试者这个实验很有趣,以形成他们的预期。在这些受试者中有些被给予1美元,有些给予20美元,并被问到这件工作是否有趣?这个研究想要了解的是:事后所给予的酬金,会不会减少认知失调(一件无趣的工作,却被要求告诉别人这是有趣的工作)的冲突,而认为这件事是有趣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得到1美元的人之中,较多人认为工作是有趣的,根据解释:在那些得到20美元的人之中,他们会认为是因20美元,而有合理的借口说谎;而得到1美元的人,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告诉自己这个工作是有趣的,以减少认知失调的情形。
  根据上述的一些实验结果,费斯汀格归纳出人类在处理自己信念受到挑战时,我们的认知系统会进行一些处理。简言之,认知失调理论主要在解释当个体知觉有两个认知(包括观念、态度、行为等)彼此不能调和一致时,会感觉心理冲突,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认知之一,迁就另一认知,以恢复调和一致的状态。
  费斯汀格以认知失调理论及其研究为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增添了新的见解,从而赢得了声誉。
 



第20章 班杜拉


  姓名:班杜拉
  出生地:加拿大艾伯特
  生卒年:1925年—
  历史评价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77年,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25年,班杜拉出生在加拿大的艾伯特省的蒙达。他在加拿大一个小的农业社区成长,父亲是波兰的小麦农场主。像斯金纳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1949年,班杜拉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爱荷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那时,他认为心理学家应当“把临床现象用经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加以概念化”。班杜拉认为,心理学研究应当在实验中进行,以控制决定行为的因素。
  相关链接
  观察学习的过程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因此,观察者获得的实质上是榜样活动的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并以此作为以后适当行为表现的指南。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以及动机等心理过程支配的。
  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后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斯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miller)、多拉德(j.dollard)和西尔斯(r.r.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运用于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此后,除了1969担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
  班杜拉念小学和中学时,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和财源都很缺乏,那时候的学习主要靠自学,班杜拉后来回忆说:“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学习、研究等。”成功成名的班杜拉用“我能做到!”来解释“自我效能感”时,他回想起他少年时的经历,他说这句话正是他自己一生的写照。没错,他能做到,并且,他做到了!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包含观察学习,自我效能,行为适应与治疗等内容。他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对于作为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因为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以他主张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人的行为。事实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
  ——传世佳言——
  人们只有怎样思想才会怎样行动。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用以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他认为个体对效能预期越高,就越倾向做出更大努力。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四方面的内容影响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同时也对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唤起有很大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中颇受关注。
  班杜拉理论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他区分了人类学习的两种基本过程,即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提出了观察学习是人类间接经验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普遍地存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中,他的社会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传统的强化理论,并且以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它的局限性在于它不适合于解释和说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复杂的、高难度的技能训练的过程,仅适用于解释和说明观察、模仿等社会性学习的过程。但有的学者认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有被发展、深化的余地,只要加以适当地发展性研究,就可能繁衍出一些适用与解释特殊社会环境和特殊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学习的理论。
  在其一生中,班杜拉撰写了一些文章和书籍,在心理学研究中被广泛引用。1959年班杜拉与理查德·沃尔特斯合作写作了第一部书《青少年的攻击》。1973年,他写作了《攻击行为:社会学习分析》。4年后,他出版了他最优秀的著作《社会学习理论》。这些书和文章都涉及心理学研究。1946年,多拉德和米勒出版了《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艾伯特·班杜拉认为该书对他提出建模理论做出了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