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蛇类动物是如何生存繁衍的?想不到它们居然还有如此厉害的本事!

 云语禅心 2023-02-03 发布于湖北

蛇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它们的外表神秘而美丽,但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危险性,两颗长长的毒牙所排出的毒液总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生活中我们每当发现有蛇,更是让不少人避之不及。

文章图片1

那么你知道蛇是如何生存的吗?它们平常都是以什么食物来赖以求生呢?

这里很多朋友可能大概会有些了解,但你是否真正地完全了解呢?接下来笔者将和各位更深入的走进蛇类动物的生活。

文章图片2

蛇的生存居住场所

文章图片3

生活中很多人也许经常会看到蛇会钻入到地洞中,以前很多人捕蛇也是从洞中将其挖掘出来,因而很多人可能就以为蛇会自己打洞!

文章图片4

其实现实并不是这样的,蛇自身并不会打洞,它们没有其它动物那样灵活的爪子,所以并不具备这一技能。但有些蛇类在此方面稍微有些优势,例如体型娇小的钩盲蛇,它们的体型和蚯蚓一般大小,身体比较细小,所以在一些松软的土地上还是能钻入到泥土之中,但常见的蛇类并不具备这一优势。

文章图片5

无论蟒蛇或者其他毒蛇亦或者是无毒蛇,都是以侵占其它动物的巢穴或者天然的地洞作为居所!它们有时会闯入老鼠的巢穴,然后将其捕杀,抢占地盘作为自己日常休息或者冬眠的栖息之所。

文章图片6

很多蛇类会自己寻找到一些天然的洞穴、一些土洞、其它动物的巢穴或者天然的树洞等等作为栖息居住的场所,所以在蛇的居住方面,会让很多人产生误解,认为蛇本身会打洞!其实这是一个刻板观念的误区。所以我们生活中如果发现有类似于老鼠洞这样的洞口,千万不要盲目地用手去掏,可能里面现在居住的并不是老鼠,而是一条蛇!

蛇类的生存捕猎方面

文章图片7

蛇是一种杂食性的食肉动物,它们的食谱比较广泛,大一点的蟒蛇通常以大型的哺乳动物或者其他蛇类为食,它们多使用缠绕绞杀的方式将对方活活给勒到窒息,然后才进行吞噬,它们的食量比较巨大,只要体型合适,都有可能会作为它捕杀的目标。

文章图片8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一形象的俗语也体现了蛇的生存之道。只要能吞下的肉食,它们都愿意尝试,即便自己实在吞不下,那还会在尝试之后才可能会有回吐的现象;如果对方实在太大,它才会将吞不下的猎物再从肠胃中回吐出来!进食的期间也是蛇类最脆弱的时间,体能耗费太大,任何意外都可能会危及它们的生命。但通常蛇能吞进去大于自身体型数倍的猎物,只要在进食的这段时间段没有遭到天敌的偷袭那就基本无忧,在其强大的肌肉伸缩能力和极强的胃液消化系统加持下,方使得它们敢如此狂妄。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一些生物学家曾经发现,还有不少的蟒蛇在吞噬猎物后把自己活活给“撑死”的!如果蛇一旦吞噬豪猪这种浑身带刺的猎物,很可能在途中被豪猪身上的刺扎穿肠道。当猎物卡在了腹中,再想吐出来就比较困难了,当身体受到严重的创伤,造成内部器官破损或者内部大出血,就很容易因为伤势过重而导致死亡,所以有些蛇因为吞噬了一些不当的猎物,则把自己活活的给“撑死”!

文章图片11

而体型中等一些的蛇类,它们则更爱捕杀同类,无论对方有毒没毒,通通不会放过,它们自身具有极强的免疫蛇毒能力,大型的毒蛇也能将毒液排入对方体内,用其毒性将猎物杀死,然后进行吞噬;而无毒蛇则与蟒蛇的缠绕方式一样,先咬住对方,然后收缩全身肌肉紧紧地勒紧猎物,使其彻底窒息身亡,然后再进行吞噬。

文章图片12

王锦蛇缠住了一只田园犬

如果猎物实在太大,它们察觉能力所不及,也会选择在合适的契机松开对方,去重新挑选合适的个体,蛇类虽然不如我们想象的聪明,但也不会直接吞噬完全存活跳动的动物。

文章图片13

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它们几乎没有感情,经常会同类之间进行厮杀。无毒蛇吞噬毒蛇、毒蛇捕杀无毒蛇的现象均有发生,一些体型相对小的蛇类,在挑选猎物方面就相对比较理性了,这也是大家熟知的,它们会捕食一些鼠类、蛙类、蜥蜴、鸟蛋、泥鳅黄鳝和一些鱼类等等为主了。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关于这点,可能很多朋友就会产生疑问或者不解,陆地蛇还会下水捕鱼?对此表示没有见过会比较好奇而产生怀疑。

其实大家的好奇也可以理解,因为很多人在常规观念里只知道海蛇和一些喜欢生活在水中的蛇类是喜欢下水捕猎的,很少发现陆地蛇类下水捕鱼的画面。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很多陆栖蛇类并不是不会游泳,它们爬墙、上树、下水游泳都是正常现象,只是作为陆栖蛇类,如果不是食物特别匮乏,一般会选择鼠类或者其它同类为食,而并非是不会游泳或者不可能下水捕猎,只是相对来说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的蛇类多于夜间活动捕猎,所以我们几乎很难得看见一次。

蛇类的感官方式,如何准确的判定猎物的位置?

文章图片18

蛇虽然长有眼睛,但主要并不是以此来搜寻猎物,而且在它视觉的呈像方面也与我们大不相同,听力也较为差劲。

蛇的瞳孔一般分为两种,圆形瞳孔和尖型瞳孔。比如眼镜蛇科或者游蛇科的一些蛇类与蝮蛇或者一些蟒蛇在眼部还是差别很大,像眼镜王蛇还有其他一些无毒蛇,眼部瞳孔是圆形的,但是蝮蛇与一类蟒类则是尖型的,大多喜欢夜晚出没的蛇类,瞳孔也比较尖细的,这里大家可以相对了解一下。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但无论哪种瞳孔对于蛇类来说,都不是作为定位的主要方面。

文章图片21

蝰科的蛇类一般都长有颊窝,这是它的主要定位器官,能感知空气中周围温度的细微变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红外探像功能。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蛇类基本相当于我们人类的近视眼,虽然眼睛能看到光线,但与我们有明显的区别,它们通过视线与红外温度探测,呈现的影响则是像上图中的老鼠画面,其视觉呈现并非是五彩斑斓,而是以灰色色调为主。当恒温动物体表的温度越高,由颊窝和视觉双重信息传入大脑,就会类似图中老鼠的呈像一般,温度越高越发清晰,对方移动的场景更是一览无余,所以蛇类在夜间也能正常捕猎。

文章图片24

但有些朋友可能就会好奇了,自己多少也了解一点蛇,部分蛇类是没有颊窝这个感知器官的啊,它们如何定位?

诶,这虽然也是事实,但是也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另一项“黑科技技术”了。它那分叉的“舌头”就是它能精准定位的又一个重要身体结构了,它的舌头又叫做信子。

文章图片25

蛇类经常会时不时地吐出它那分叉的信子,这也是很多朋友比较害怕蛇类的原因,因为它的舌头太诡异了!蛇的舌头经常来回吐动也是由于其要进行精准定位的缘故,它的舌尖(信子)能搜寻到空气中极为细小的震动与气味分子,将这些信息传入大脑,从而对猎物进行精准的定位。

文章图片26

所以人们常说的“打草惊蛇”并不是指它看到或者听到了什么,而是通过它的感官收集到热量以及气味方面的呈像信息,对于对方的大小有着精准的判断,才会远离可能给它带来威胁的事物。如果对方只是一只小蜥蜴或者老鼠从草丛中经过,它就不会跑,而且还会跟着对方遗留的气温信息进行追捕,所以蛇可以说还是十分厉害的存在!

蛇类的繁殖以及活动的时间

文章图片27

大部分的蛇类一般在每年的5到6月份进行繁殖,因为气温相对温暖,也利于孵化。当然也有部分蛇类会选在秋季繁殖,毕竟蛇的种类繁多不可一概而论。

文章图片28

大多数人都知道蛇会在交配过后将蛇卵产在自己的巢穴或者一些不易发现的角度,防止被天敌或者同类所偷食。雌蛇产玩卵大多便会自行离开巢穴,任由小蛇天然孵化,它们并不会像其他动物一样照看自己的子女。

繁殖是它们的生存延续本能的一种自然方式,但是蛇类这种冷血动物并没有什么情感所言!留下很容易就将自己的卵作为食物吞下,离开大概也是出于对于幼蛇的一种保护吧。

但是如果被其他蛇类看到,那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如果过于饥饿它们会毫不犹豫的吞下其它蛇类的卵或者幼蛇。甚至于有些蛇类在饥饿难耐之时还有发生吞噬自己的情况……它们甚至会咬到自己的尾部使劲往自己口中送,“贪吃蛇”名副其实,让人们十分的不解!

文章图片29

正是由于其阴险的本性,经常同类相残,除了吃基本谈不上有什么感情,这也是让很多人比较害怕蛇类和讨厌蛇类生物的原因之一。

说到繁殖,很多人又可能存在刻板的观念误区,认为它们只是以排卵的方式进行繁衍。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就太过客观了!

文章图片30

虽然大部分的蛇类都是以排卵的方式进行繁殖,但是仍有极少种类的蛇则是通过母体而直接生产!只是这样的蛇类种类比较少见罢了。

文章图片31

大多数的蛇类多为晨昏性的动物,它们一般比较喜欢在夜间进行捕猎,白天则多在巢穴中或者蜷缩在草地上进行休息。但也有部分蛇类喜欢在白天活动,像我们国内的舟山眼镜蛇就常喜欢在白昼觅食,所以在夏季时段,我们白天出行也需要十分注意,防止不慎被蛇类所咬伤。

文章图片32

舟山眼镜蛇

蛇类虽然有冬眠的习惯,在冬季来临之前会提前钻入到土洞或者树洞中休息,但也有发现外面还在活动的个例,只是极为十分罕见。如果你在秋冬季节野外不慎挖到蛇窝,也不要轻易冒险捕捉。虽然它们冬眠时刻为了储存能量,其活动性没有春夏那么活跃,也并不是不具备攻击性,你们可不要以为它们趴在洞中一动不动就没有啥危害了,冬眠只是自然界一些生物的一种生存现象,而并不是指过冬了睡得很死,它就没有知觉了!

蛇出没的大致时间,有经验的农夫还总结了一句俗语,大家可以自行参考:“三月三,蛇出钻,九月九,蛇入土!”讲得就是每年的农历时间段蛇类活动频繁的时节,在这个时间段在参与一些户外活动或者农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免威胁到我们自身的安全!

文章图片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