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去教育

 momo666 2023-02-04 发布于辽宁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会有其他人取代你去教育。这个人是谁?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上一期文章和大家聊了很多当下年轻人的超前消费,负债问题等等。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妈妈的育儿经自述:

三步走,培养少儿财商

我从欣欣三岁起就开始对她进行财商教育了,这是因为有一天我要出门去见客户,但是欣欣不想让我走,抱着我大哭,我就对她讲:“妈妈得去赚钱呀,否则怎么养欣欣呢?”结果欣欣一边哭一边说:“你骗人!你手机里有好多钱!能养欣欣。”我在觉得好笑之余,也突然意识到,孩子对钱是没有概念的,需要专门对她进行教育。

怎么跟孩子谈钱呢,我也很纠结。我不想她像我小时候那样,因为总听父母说家里缺钱,从而在物质上有匮乏感,整个青春期都会比较自卑,但是也不能任由她觉得手机里自然有取之不尽的钱。为此我专门去学习了一些少儿财商课,取百家所长,然后才行动起来。

少儿财商的培养,大体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引导孩子认识钱的作用与来源。我是通过跟欣欣一起购物来完成这一步的,有意识的让她逐渐了解到衣食和玩具,是怎么通过钱购买来的,不同金额的钱拥有怎样的购买力。同时让她观察售货员阿姨和保安叔叔,他们总是在辛勤的推销或是维护秩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而爸爸妈妈不在家里陪伴她的时候,也是去通过劳动获取报酬。

第二步,是让孩子拥有支配钱的权利和管理钱的好习惯。欣欣四岁半的时候,我开始每周给她50元,并与她约定,所有零食和玩具的花销都要由她自己承担。在她消费的过程中,我只是用讲道理的方式提建议,从不干涉她的最终决定。

当欣欣想要超出自己购买能力的东西时,我不会多给她钱,而是引导她通过自己攒钱,或是参与劳动赚钱去达成愿望。同时帮助她设立一个账本,为收入和消费做出规划与明细。赚钱攒钱的困难,会令她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明白“需要”“想要”的区别。通过储蓄换来的玩具,她也明显会更加珍视爱惜。这样做是让她从中体会到节约与储蓄的意义、延迟满足的快乐,并且养成做消费记录与规划的好习惯。

第三步,是让孩子形成简单的理财概念有对钱进行长远规划的意识。对钱有了概念的孩子,会对金钱所有权的感知更加强烈。欣欣6岁的时候,开始把8000块的压岁钱藏进衣柜的角落里,我假装没有看到,决定借机教她做财务的长远规划。

我先是买来一个儿童DIY小盆栽,带她种了小黄瓜,告诉她如果种子和时间做朋友,就可以长出果实来。接着我又向她借了5000元,两天后返还她5001元,跟她讲钱除了通过劳动换取以外,还可以通过投资让钱去生钱,投资就像播种一样,你会暂时看不到种子,但过一段时间你会收获更有价值的果实。

最后,我选择用年金保险,去带欣欣完成这堂课,这不仅由于我是保险从业者,擅长应用年金险,同时我也确实认为年金险是最合适的财商教育工具

首先,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需要专业知识,要随时关注与打理,孩子不可能参与操控。而年金的规则易于理解,无需打理,容易令孩子产生参与感。

其次,年金没有亏损的风险,收益固定。成年人遭遇投资亏损,都免不了要焦虑抱怨,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稳步增值的投资,更能对孩子的储蓄行为产生鼓励的作用,也更容易引导她知道财富是需要稳步积累的,在没有足够的能力时,不要去幻想暴富。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我先跟欣欣讲把这笔钱拿去“播种”的用途。我家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在英国留学,欣欣很喜欢那个哥哥,觉得他很有“范儿”。于是我就和她讲:“等你到了18岁以后,可能要像彬彬哥哥一样,去英国那样远的地方上学,变成像他那样有见识的人。但是你需要有大概100份8000块那么多的钱,才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上学。”欣欣当时瞪大了眼睛,觉得无法想象那么多钱的样子。

“所以从现在开始,全家人都要开始对钱的使用做计划,就像你需要攒很久的钱,才能买一个乐高一样。如果咱们不提前攒钱,到时肯定拿不出100份8000元,对吗?”接着我还跟她承诺:“未经你的允许,爸爸妈妈肯定不会挪用这笔钱,它们仍然是属于你的。今天你拿出这笔钱,是先把钱借出去,让钱去跟时间做朋友。这样到了你需要的时候,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欣欣有点舍不得,但又很期待变成“大富翁”的那一天,最终还是同意了把自己的压岁钱“借出去”。我也拿出积蓄,把八千补足五万,告诉她在未来的几年中,爸爸妈妈会跟她一起攒钱。我带她参与了投保的全过程,给她讲解每种产品会以怎样的方式向她返还“果实”:有的能更快让她拿到钱,有的能让她得到更多的钱,还有的是能在更长的期限里持续提供钱,我只告诉她每一种方式有什么优点,最终的选择由她自己决定。最后还很有仪式感的,把保单交由她收藏。

欣欣选择的是15岁到30岁返还的产品,这个决定我很喜欢,相当于用本金的利息,就把她高中到研究生期间的开销保障起来,然后到她30岁的时候,再领一笔大额的满期金,拿去买房凑首付或是进修个博士,都是很实用的。

等到欣欣30岁,我和她爸已经退休了,挺不敢想象那一天的。可能因为总是耳濡目染各种理赔案例,我的危机意识很强,甚至有点悲观,人生太难了,哪有一帆风顺的,就算没病没灾,也可能遭遇个中年危机、职场滑铁卢。像我就总在想,有一天身边的客户都开发完了,新客户的量又上不来怎么办。我不想把这份焦虑传染给孩子,我希望她在三十而立之前,都有基本的安全感。年金真的能帮我做到这一点,让我觉得自己可以趁着事业还好的三五年,把孩子的前三十年都提前规划好。

对于欣欣来说,她目前还体会不到我的心情,但她现在能明白手机里不会长出钱来,花钱需要自律,要做好短期和长期的规划,这我就已经挺满意了。

我听完同事分享的财商育儿经,更不想生娃了, 深感为人父母之不易,光是辛苦赚钱养娃已经够难了,还得专门去学习教育知识,一步步培养孩子掌握管住双手和管理财富的才能,光是想一想,都怕自己瞬间又白了几根头发。

当然,以上操作只是一种参考,财商教育需要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而且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无论通过哪种方式去进行,将财商教育付诸行动,把这块危险的短板补齐,都是作为父母必须要尽到的责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这句话我们听得太多了,但落到执行层面,大部分家长还是紧盯考试成绩,在这个越发复杂的社会,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孩子学习好,全是因为父母鸡飞狗跳的辅导,孩子没有自己的理想与动力,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到了大学呢,父母能跟着孩子去住校吗?

同理,如果父母只是自己拼命的赚钱养娃,完全不培养孩子认识金钱、规划财富的能力,孩子对钱根本没有概念,不懂得规划收支,将来他能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吗?

真正的为子女计深远,是“授儿以渔”,从小培养他各方面的思维与素养,学会规划与自律。

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拖延对他进行财商教育。巴菲特曾说:“很多家长都觉得,等孩子长大了再谈钱就来得及,上初中了给零花钱也来得及,但实际上,孩子的理财观念要从幼儿园开始建立。”一直在国内推广少儿财商教育的孙忠也在《三联》的采访中表示,现在大部分家长对财经素养教育的态度是“重要但不紧急”,然而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财经素养教育中有“时间窗口”的现象,在孩子3~21岁期间,就要分三个阶段去培养他的财商,一旦错过这个最有效率的时机,后天补课事倍功半。

所以,请从现在开始行动吧。真等到孩子成年后,突然拿出一张财商不及格的成绩单,或是负债几十万,或是把自己的物质生活经营得一塌糊涂,到时再去补课,为时晚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