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平叔 今晨刚过六点,忽然接到田雁宁之子用田雁宁微信发来的信息: 各位亲友: 田雁宁于2023年2月4日凌晨4点20分因新冠以及后继并发症,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病魔抗争月余,术后在ICU医治无效病逝,特告亲友。 天地暂幽隔,来世复欢聚。 子田子立 2023.2.4 闻讯,惊呆,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噩耗。因为就在两个多月前的2022年11月23日,我在转发了他写的《人物小记——蒋子龙》文章后,他还回了一个谢谢。 和他通最后一个电话,是在突然放敞之后的那几天,我在电话里问候他,叮嘱他要多保重。他让我也多加注意,还说待阳间之阳气转阴,立马邀约饭局,我接连附和。岂料转眼竟阴阳相隔,今世再也不能和田雁宁老师共餐摆龙门阵。悲乎。 记得和雁宁老师吃的最后一顿饭,还是疫情将要来临之前的2019年12月9日,就在他位于成都中央花园的家里,那时他刚从呆了十年的京城返回成都居住。 那天,他特意强调不要开车,以便整两口,还让我一定要带平嫂前往,我说弟妹就是弟妹,您咋个能呼她平嫂喃?他严肃地说,我能喊你平叔,咋个就不能喊她平嫂喃!我只好弱弱地回一句:算是,随便你啷个喊。 那天桌上的菜,几乎都是带有浓郁大巴山风味儿的菜,雁宁老师特意强调都是些家乡的菜。其实我晓得他是生在重庆铜梁的,但他心底的根却是扎在大巴山延绵不断的山脉里。 席间,他手里的那两根筷子时不时就往那碗肉盘子里面伸,缩回去自然就夹带一块大肉往嘴里放。 其间还念叨,平叔你我都喜欢吃肉,也都喜欢写美食,你的美食文章写得有盐有味,我田雁宁的美食也写得不瓤……我赶紧接过话,你哥子的文章我超喜欢,我咋个敢和你比嘛!他哈哈大笑,我们两个都不瓤!随即我两个一起大笑起来。 吃完饭,雁宁老师说我要送你一套书,我的《田雁宁文集》,说完一头钻进一个房间,再出来时,怀里已是满满一大摞书。 他把书放在茶几上,拍拍书,拿过一本递给我说,这里面收集了我写的部分文章,有小说有剧本还有些随笔,有时间有兴趣你可以随便翻翻。 我接过连声说谢谢,我一定认真拜读,又说你总不能就这个样子给我嘛,咋个都要舞几笔上去汕?!雁宁老师说要得嘛,我就给你写上几个字。 说完坐下,摸出支笔,翻开其中一本,就开始题写起来。完毕,还掏出两枚印章盖了上去,然后递给我,看哈要得不嘛? 我看了一乐,所提“贺中带雅,平里出奇“八个字竟是我的名字藏头!可见雁宁老哥之用心,实在令人感动。 那天,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则消息,称“只觉得两个脑壳瓦数很高”。 作为一个专业作家,雁宁老师写作成就巨大,从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到电影、电视剧本,再到武侠小说、各类随笔,可以说创作领域全覆盖,而当年引起轰动的香港女作家“雪米莉“系列,其实就是他和谭力的共同笔名。 曾经和雁宁老师聊到过“雪米莉”,他说写雪米莉其实也是无奈之举,1986年给好几家出版社报过长篇小说选题,大多因为题材敏感或涉及禁区审查难以通过而不予接受。再就是四川作家协会虽重视长篇小说创作,却对我们几位川北青年作家,进入省作协专业创作总是犹豫不决。正值创作热情高涨的我们,总要找个宣泄口,于是就产生了雪米莉。只是没想到,在第一部出版后,居然反响巨大,也就一部部写下去,直到一发不可收拾,居然写了那么多! 疫情三年,我们再也未曾见面,只是在微信或电话里有些交流,知道了他这些日子在忙乎32集大型电视剧《大东郊激荡岁月》的事情,心里想着这个哥老倌就是不一般,依然还在像小伙子一样在干事,暗暗在为他点赞……唉,谁料到哥老倌他就这么走了!(大哭) 这个冬天实在是个让无数家庭悲恸的冬天,如果不是遭遇突然撒手,或许不会有那么多人撒手人寰。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个让人心底寒冷的冬天。 七十三岁的田雁宁老师终究还是走了,这世上从此少了一个让我相当尊重的哥老倌。雁宁老师一路走好…… 田雁宁在他文集里这样介绍自己: 田雁宁,曾用笔名:雁宁、雪米莉、青莲子、阿弥。 书斋名:巴人村。 一个与文字纸笔相依为命的渝籍川人。 座右铭:我行我素,得大自在。 |
|
来自: 新用户7771xieo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