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洛·斯卡帕建筑作品欣赏&此内容引起极度舒适!

 陈正兴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文末分享建筑大师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经典限量作品集!

在建筑师卡洛·斯卡帕的空间中,设计从不止于一处精美的柱头雕饰、细致的线脚处理、栏杆扶手或圆或方的“细节”,更多的是其背后一尺一寸差别间的不同空间体验,是早已融于整体之中不易察觉又频频闪现的边边角角,是移形换位后建筑故事的惊喜结局……

文章图片2

卡洛·斯卡帕(1906~1978),意大利建筑师。早年就读于威尼斯美术学院,后进入威尼斯建筑大学从事教学及建筑设计活动。代表作品有布里昂家族墓园、维罗纳城堡博物馆改建、奎里尼·斯坦普利亚基金会、大运河宪法桥等。

文章图片3

在斯卡帕寥寥的以改建和修复为主的作品中,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直是那些容易察觉的细节美学,仿佛他的工作“只是多花了些时间处理那些扶手和台阶,让建筑看起来崭新而精致”。

文章图片4

毕竟,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也曾委婉地表示质疑“如何正确地评价斯卡帕呢?在我看来,建筑师是那些创造美妙空间的人,无论内向或外向,空间划分的流动性和节奏都要针对人的多样性行为……”

文章图片5

而事实上,斯卡帕对于空间敏感而精细的考量往往被那些细节所掩盖,他所创造的极致空间感受渗透在建筑的每一个角落,而不仅仅是一条弯折回转的路径。

每一个建筑师或是建筑学子在尝试触摸建筑美学时,都会与这位来自威尼斯、可谓20世纪最被低估的建筑大师之一不期而遇。

01、

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

(BrionFamilyCemetery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布里昂家族墓园设计(Brion Family Cemetery 1969-1978)

这是建筑大师 卡洛·斯卡帕(Carlo Scarpa)的一个家族墓地的设计。

文章图片8

有人说,现代建筑师从本质上讲是无根的,因为其无条件地疏远了自然,疏远了土地,疏远了能产生和激发建筑本质的东西。而对于斯卡帕来讲,本土是他深深依赖和眷恋的。他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历史感。许多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在建筑历史的纵轴上表现出与前人呼应、让后人感动的力量。

文章图片9

他的学生劳斯在斯卡帕的专集中这样写道:“卡洛·斯卡帕是运用光线的大师,是细部的大师和材料的鉴赏家,从本质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建筑师,而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有着建筑房屋冲动的艺术家。”

文章图片10

对于墓地的设计手法,本次就不做介绍,原因是,对斯卡帕作品的解读有太多太多。还是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到实地去看一下,自己去感受。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文章图片30
文章图片31
文章图片32
文章图片33
文章图片34
文章图片35
文章图片36
文章图片37
文章图片38
文章图片39
文章图片40
文章图片41
文章图片42
文章图片43
文章图片44
文章图片45
文章图片46
文章图片47
文章图片48
文章图片49
文章图片50
文章图片51
文章图片52
文章图片53
文章图片54
文章图片55
文章图片56
文章图片57
文章图片58
文章图片59
文章图片60
文章图片61
文章图片62
文章图片63
文章图片64
文章图片65

02、

永远的威尼斯清洁

被遗忘的大师

以细节闻名,被严重低估的建筑师——卡洛·斯卡帕,70年后看他的作品,仍然令人敬仰!斯卡帕,出生于威尼斯,在维琴察度过了他大部分的童年时期,斯卡帕先是在威尼斯的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在那里,他第一次展示了手工艺方面的才华。

文章图片66

卡洛·斯卡帕是一位没有追随者的大师,他不属于任何流派,没有任何惊人之语,而他又是一位令人敬仰和钦佩的大师,这不仅在于他的作品,更在于他的精神。

文章图片67

Scarpa对建筑局部与整体的观念充满了哲学的意味,建筑并非纯粹抽象的空间而是不同元素间的关系,墙、地面、天花、楼梯、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大批的知名地标建筑需要再改造,国际上开始认可他的建筑设计。斯卡帕对细节的关注在现代建筑师当中几乎是无人能比的。他的手工艺技术经常让他沉醉在最小的细节上。

文章图片68

他的学生劳斯在斯卡帕的专集中这样写道:“卡洛·斯卡帕是运用光线的大师,是细部的大师和材料的鉴赏家,从本质上来说,他并不是一位纯粹的建筑师,而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有着建筑房屋冲动的艺术家。”

一起来看卡洛·斯卡帕5部经典作品

老城堡博物馆

1955年—1957年

文章图片69

维罗纳老城堡(Castelvecchio),是中世纪斯卡利格尔王朝(Scaliger dynasty)最为重要的军事建筑。

文章图片70

斯卡帕在新与旧之间做了精心的平衡,通过各种片段的有序并置与分离来复活这些历史,适当的展示了原有建筑的历史并产生了全新的空间。

文章图片71
文章图片72
文章图片73
文章图片74

卡洛·斯卡帕设计的老城堡博物馆城堡和新建建筑衔接的部分,由于发现了古罗马时期的遗址而必须加以保留,激发了大师的创作激情,局部设计精彩异常。首层展厅最后一跨其实已经在遗址上面了,斯卡帕采用了展厅跨过遗址在楼板开口俯视遗址的方式将遗址直接作为最后的展品拉进观览动线。

文章图片75
文章图片76
文章图片77
文章图片78
文章图片79
文章图片80
文章图片81
文章图片82
文章图片83
文章图片84
文章图片85

奎里尼·斯卡帕里亚基金会

1961-1963年

文章图片86

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所在宫殿,是意大利境内唯一一处将古老家族的遗产、住所、图书馆、档案馆、艺术收藏、内部装饰和家具摆设融为一体并完美保存的经典范例。这座十六世纪的宫殿坐落于里亚托桥和圣马可广场之间,内有公立图书馆和环境博物馆。底层和花园由建筑师卡罗·斯卡帕(Carlo Scarpa)于1960年代初修复。

文章图片87
文章图片88

在翻修(1961-1963)之前,这里时常水患成灾,但在建筑师斯卡帕眼里水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灵感的来源。

文章图片89
文章图片90
文章图片91
文章图片92

斯卡帕没有把水拒之门外,反而让它在建筑里流动得更加自由,更加戏剧化。他将水作为创造不同空间高度的水平隔断,考虑到威尼斯常见的涨水现象,将户外运河的水引向宫殿后的花园,从整栋大楼的正门到背后,是一个完整的令光影游戏的屏障,精雕细琢的细节处理,令每一角落都构成从材料、结构到颜色的有趣对话。

文章图片93
文章图片94
文章图片95

Olivetti奥利维蒂陈列室

1957-1958年

文章图片96

Olivetti奥利维蒂威尼斯商店坐落在威尼斯的中心:圣马可广场的一角,于1958年开幕,由当时Olivetti品牌的掌管人Adriano Olivetti邀请意大利著名建筑师卡洛·斯卡帕设计。

文章图片97
文章图片98
文章图片99
文章图片100

这不是一个单纯售卖Olivetti打字机的空间,而是一个品牌展示厅,如同Olivetti品牌的一张名片,与企业坚持不懈追求创新与高质的文化相一致。斯卡帕在这里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完美的融合到一起。

文章图片101
文章图片102

此店虽小,但十分精致。它入口的精心设计,空间的妥帖安排,材料的巧妙运用,细部的精妙处理……都展现了卡洛·斯卡帕是一个细节大师。

文章图片103
文章图片104
文章图片105
文章图片106
文章图片107
文章图片108
文章图片109
文章图片110

与石匠、木匠和铁匠的紧密合作,使他自己的建筑语言不断丰富,对材料的触觉不断敏锐。形状不再带有任何内涵或延伸的意义,它只代表它本身,它只代表美。手工艺是本土建筑语言逻辑的最佳载体。建筑师用独有的符号谱成乐章,工匠们运用各自娴熟的技巧建构美妙的音乐。

文章图片111
文章图片112

卡诺瓦博物馆

1955-1957年

文章图片113
文章图片114

博物馆原建筑为一座由拉扎里设计的巴西利卡式陈列馆。后来为迎接卡瓦诺诞辰200周年,斯帕卡(Carlo Scarpa)被委托在原馆东侧扩建一座新馆。

文章图片115

新馆位于与老馆毗邻的一块狭长空地上。斯卡帕将光的特性运用到极致,馆内所有展厅在空间体量及形式上都各不相同,提供了丰富的观展体验。

文章图片116
文章图片117
文章图片118

布里昂家族墓园

1968-1978年

文章图片119

布里昂墓地是意大利建筑师卡洛·斯卡帕最为著名、重要的晚期作品,也是建筑史上不朽的作品之一。与其它较为受限的建筑改造作品相比,该墓地的设计被赋予了足够的自由度,是凝聚了斯卡帕一生建筑、景观创作手法和理念的集大成之作。

文章图片120
文章图片121

墓园基地紧邻桑·维多公墓,约2200平方米,呈L形。墓园外缘由略向内倾的矮墙围合,园内分布了三个中心。

文章图片122
文章图片123
文章图片124

对这片富裕的墓地,斯卡帕并未走一般路径,即塑造一个肃穆的、中心突出的纪念性空间序列,而採用了接近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消除严谨的层次关係,以一种漫游式的布局叙述著一连串的情怀。墓地入口前的那一小片碎石,在宣告著,从这里开始你进入另外一个不属于公墓的领域。

文章图片125
文章图片126
文章图片127
文章图片128

沉思亭的本身立于混凝土基础上,犹如“浮板”一样“浮”在水面上,4个大小各异不对称的合金件链接上铜块共同组成四个支架,而这四个链接件又使用了四分之三圆线脚的处理方式。用钢架支立于水中,整个亭子显得空透、轻灵。

文章图片129

站在沉思亭里面,透过“斯卡帕双圆环”的开窗可以看见双圆构图形成的远与近,“双圆环”是斯卡帕设计中的母题之一,小到设计中的节点大到建筑外立面构成皆被广泛应用,通过“双圆”开窗里可以看到主人墓和小礼拜堂。双圆环像极了一组双眼向前探望。

文章图片130
文章图片131

主人墓是全园的点睛之处,充满了隐喻与象征。棺木置于一块略微下沉的圆形地面上,上面跨一拱桥,其意象来自早期基督徒尊贵墓地形式“arcosolium”,这个词又有方舟之意。

文章图片132
文章图片133
文章图片134
文章图片135
文章图片136
文章图片137

墓园小礼拜堂有独立出口与公路相连,成为墓园的另一入口。小礼拜堂座落在水池上,不大的室内空间围绕祭坛展开,自然光与水池的反射光从垂直窗洞射入;祭坛后面转角处下部设两扇矮窗(角窗),在祭奠时可以打开,由水面反射的光漫溢进来,庄重而神妙。

文章图片138

运用立面,形成立面的凹凸感,捕捉阳光下的阴影,运用墙的端部,表现墙的厚度感等。斯卡帕曾说希望他的建筑不通过柱式能给人一种古典的韵味。

文章图片139

对于斯帕卡而言,光以亮度和阴影创造了物体的体量,而材料肌理的产生、表达、变化则依靠于同光线产生的共鸣:正是因为光线的存在,才使得建筑的物质性和形式感得以充分表达,并且随著光线融入到空间之中。他对光线的理解不仅限于方向、强度和色彩,他甚至把光当成一种实体来对待。

文章图片140

斯卡帕运用了独特的天窗处理,为了表现有关于生死信仰的宗教之光。控制光线的关键是它的位置和开窗方式。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祭坛刚好处在正北的位置上,决定了光线来自于祭坛之上的天光。这个顶部的天窗设置由斯卡帕签名般的褶皱形式堆砌成的金字塔形天花中央,一束精致的光线从叠叠的倒方椎中央洒落下,溢满整个空间。

文章图片14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