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讯] “中国早期文明丛书”新书三种

 amberain 2023-02-04 发布于安徽

基本信息:

作者:郭明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2年11月

印次:1

作者简介:

郭明,历史学博士,现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研究馆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北地区史前考古,近年以红山文化特别是牛河梁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为工作重点,曾出版专著《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晚期社会的构成》。

内容简介: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规模宏大的社会公共礼仪建筑等与礼仪活动相关领域的繁荣发展与日常生活领域相对规模较小的居住区、单一的以筒形罐为主的生活器具分别展现了社会发展的两个侧面,共同呈现了重礼仪、轻世俗,重精神、轻物质的红山社会。本书依据现有资料,从两类遗存所展现的差异入手,简要讨论红山文化兴起、繁盛至衰落的发展过程。分析显示,红山社会以玉器及社会公共礼仪设施所反映的礼制规范为构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神权”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目录

总序 王巍1

绪论1

第一节 红山文化的特征/1

一、器物群/2

二、聚落特征/9

三、分期与年代/13

第二节 考古发现与研究/15

一、第一阶段:从发现到命名(1921~1954年)/16

二、第二阶段:文化内涵的进一步确认(1955~1980年)/18

三、第三阶段:文明起源的探索与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1981年至今)/19

第三节 初步认识与存在的问题/27

第一章 红山文化的兴起 30

第一节 本地传统的继承与发展/31

一、筒形罐的继承与演变/31

二、筒形器形制的回归/34

三、玉器种类的丰富与功能扩展/38

四、从积石墓到积石冢—埋葬方式的传承与发展/41

第二节 外来文化因素的融合发展/45

一、彩陶的出现与发展/45

二、从器座到筒形器/49

三、其他新文化因素的出现/53

小结/55

第二章 红山社会的发展 58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复杂化/58

一、社会分层的普遍出现/58

二、多群体社会的发展/67

三、聚落的功能分化与聚落群的形成/71

第二节 社会的组织和动员/73

一、特殊产品的生产与分配/73

二、礼仪建筑的修筑与维护/79

第三节 社会团结的维护与强化/84

一、社会分工/84

二、礼仪活动与社会认同/90

小结/92

第三章 礼—红山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94

第一节 圣俗分野/94

一、生死有别/94

二、圣俗分野/99

第二节 区域社会中心的出现/112

一、聚落规模的分化与聚落集群的出现/112

二、聚落集群的关系:以牛河梁和胡头沟遗址为例/114

第三节 礼仪中心的形成/116

一、礼制的完善/116

二、礼仪活动的层级化及礼仪中心的形成/126

三、圣地的构建/135

小结/140

第四章 红山文化的繁盛与衰落 141

第一节 红山文化的传承与影响/141

一、红山社会的遗产/142

二、红山社会的发展动力/150

第二节 盛极而衰/152

一、文化的变迁/152

二、红山文化衰落原因初探/156

小结/160

第五章 北红山与南良渚 161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生业方式/162

一、红山文化/162

二、良渚文化/164

第二节 文化现象的比较分析/165

一、建筑设计与规范/166

二、玉礼器/169

三、统一信仰的标志/170

四、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171

五、“神权”与“王权”的关系/172

第三节 “神权社会”的繁荣与衰落/172

小结/175

结语 178

一、研究与认识/179

二、问题与探索/182

注释 185

后记 205

基本信息:

作者:吴卫红 刘越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2年11月

印次:1

作者简介:

吴卫红,笔名朔知,1968年生,安徽旌德人。1985年就读于中山大学,198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93年开始长期供职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安徽大学教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六个一批”双百人才、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前考古、田野考古方法等。出版专著《潜山薛家岗》《铜陵师姑墩——夏商周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朔知东南风——从凌家滩到长三角的区域文明探源》,发表各类专业文章近百篇(含合作)。

主持过含山凌家滩、潜山薛家岗、怀宁孙家城、铜陵师姑墩、霍山戴家院等重要遗址发掘。自2000年开始,专心于皖江区域考古研究近二十年,先后参加过凌家滩1998、2007年度发掘,作为凌家滩考古工作的第二任领队,主持了2013~2017年度的发掘工作。自2008年开始筹划、组织实施了凌家滩及裕溪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随后主持了国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三)(四)阶段的凌家滩子课题,2015年底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凌家滩及所在裕溪河流域调查发掘报告”。

刘越,1990年生,内蒙古赤峰人。2015年取得历史学硕士学位(考古专业),现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考古,重点从事长江中、下游史前文化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系统梳理凌家滩历年发掘及相关调查材料的基础上,从聚落演变、饮食器用、玉石器制作、丧葬礼仪等方面,对凌家滩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尤其是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凌家滩的玉石器制作工艺,对凌家滩文化的产生、发展、变迁及其与他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对凌家滩考古史的详细披露和解析,也有助于正确客观地认识凌家滩考古工作的完整历程。

目录

总序 王巍 1

第一章 一方水土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3

一、 宏观地形地貌 / 3

二、 裕溪河流域地形地貌 / 6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7

一、 玉矿 / 7

二、 石矿 / 8

第三节 环境变迁 / 11

一、 万年以来长江下游环境变迁 / 11

二、 巢湖流域距今五六千年环境变迁 / 12

第二章 发现溯源 14

第一节 偶遇文明遗珠 / 15

第二节 追踪史前墓地 / 17

一、 揭开远古之谜 / 17

二、 再现祭坛墓地 / 21

第三节 探寻古人世界 / 42

一、 从玉器到聚落 / 42

二、 织网成图 / 43

三、 精准发掘 / 52

四、 资源共享 / 54

第三章 兴起江湖 58

第一节 人文背景 / 60

一、 第六千纪史前文化巨变 / 60

二、 第六千纪长江下游文化互动 / 63

第二节 聚落变迁 / 65

一、 姑溪河—石臼湖 / 65

二、 杭埠河中游 / 68

三、 大沙河中游 / 70

四、 裕溪河上中游 / 71

第三节 聚落兴衰 / 74

第四节 凌家滩崛起 / 77

一、 选址 / 77

二、 结构 / 78

三、 要素 / 81

第五节 崛起之因 / 101

第四章 饮食器用 104

第一节 食为天 / 105

一、 动物食材 / 106

二、 植物食材 / 112

第二节 陶为本 / 116

一、 陶器种类 / 117

二、 制陶工艺 / 119

第五章 玉石制作 132

第一节 种类与内涵 / 135

一、 石器 / 135

二、 玉器 / 138

第二节 工艺分析 / 171

一、 器物选料 / 171

二、 制作工具 / 176

三、 制作工艺 / 180

第三节 特点与意义 / 202

第六章 逝者世界 206

第一节 祭坛与墓地 / 207

一、 祭坛复原 / 208

二、 墓地使用 / 216

三、 坛与墓 / 222

第二节 葬仪 / 229

一、 葬品摆放 / 230

二、 葬品使用 / 237

第七章 凌家滩文化 242

第一节 文化基因 / 243

第二节 文化辨析 / 245

一、 凌家滩与北阴阳营 / 246

二、 凌家滩与崧泽 / 247

第三节 何为凌家滩文化 / 249

一、 分布范围 / 249

二、 文化面貌 / 251

三、 相对与绝对年代 / 257

第八章 互动与传承 265

第一节 渊源与互动 / 265

一、 渊源与兴起 / 266

二、 互动 / 272

第二节 玉石分野 / 284

一、 现象 / 284

二、 路径 / 287

第九章 凌家滩与中华文明 294

第一节 社会复杂化 / 295

一、 聚落等级分化 / 298

二、 墓葬等级分化 / 300

三、 权力集中 / 302

第二节 凌家滩与中华文明 / 310

注释 315

后记 349

基本信息:

作者:何努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2年11月

印次:1

作者简介:

何努,笔名何驽,北京人,1963年出生。2001年获得北京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在湖北荆州博物馆考古部工作。2001年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二级研究员,山西队队长。主要从事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曾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陶寺遗址专项”和“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黄河、长江及西辽河流域精神文化的发展研究”。2020年起,担任“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中原和海岱地区文明进程”课题负责人。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早期国家、文明起源考古、精神文化考古理论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著有《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陶寺邦国文明的论著。该书在介绍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陶寺都城选址因素、陶寺早、中期都城基本状况、陶寺晚期殖民地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展示了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绳论证陶寺都城“尧舜并都”的观点,最后总结陶寺邦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该书最终试图强调,“中国”概念最初诞生时有明确标准的,即“地中之都,中土之国”,以圭尺“地中”刻度为物化标志。中国文明是指“中国”概念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核心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之后的文明。中华文明则不仅包括中国文明,还包括“前中国”时代的文明。所以,陶寺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而非中华文明的起点。

目录

总序 ……王 巍 1

弁言 1

第一章 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  1

第一节 中国文明起源模式的理论概说 / 1

一、 “中原中心论”说 / 1

二、 苏秉琦先生的“满天星斗”与“多元一体”说 / 2

三、 严文明先生的“重瓣花朵”说 / 6

四、 张光直先生的“相互作用圈”说 / 7

五、 李伯谦先生的“神权、王权两种模式”说 / 8

第二节 各文明起源中心发展概况 / 9

一、 长江下游地区 / 10

二、 长江中游地区 / 13

三、 海岱地区 / 17

四、 西辽河流域 / 22

五、 黄河中游地区 / 24

六、 晋陕内蒙古交界地区 / 26

第二章 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学术简史 29

第一节 陶寺遗址概况 / 29

第二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历程 / 30

一、 第一阶段(1958 ~ 1998年) / 30

二、 第二阶段(1999年至今) / 31

三、 陶寺遗址研究历程简述 / 33

第三章 陶寺都城选址 37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37

一、 地貌 / 37

二、 水系 / 39

三、 土壤 / 39

四、 矿产 / 40

五、 古气候微环境 / 41

第二节 顺乎宇宙:“风水”和宇宙观的因素 / 42

一、 塔儿山“祖山” / 42

二、 微地貌与宇宙观方位 / 43

第三节 陶寺都城选址的政治因素推测 / 54

第四章 陶寺早期都城遗址  59

第一节 早期都城遗址概况 / 59

第二节 早期宫城 / 60

一、 早期宫城围壕与城墙 / 60

二、 宫城城门 / 63

三、 早期“凌阴” / 67

第三节 早期“下城” / 69

一、 早期下城城墙 / 69

二、 下层贵族居住址 / 71

第四节 早期王族墓地 / 72

一、 早期王族墓地的概况 / 72

二、 墓葬的等级再分析 / 73

三、 祼禘礼器组合 / 77

四、 龙盘上蟠龙的解读 / 79

五、 墓志石分析 / 90

六、 毁墓现象 / 91

第五节 早期仓储区 / 92

第六节 早期普通居民区概况 / 94

第七节 陶寺早期都城的水系概述 / 97

第五章 陶寺中期都城遗址 101

第一节 中期都城遗址概况 / 101

第二节 中期宫城 / 103

一、 中期宫城城墙的改建与扩建 / 103

二、 中期宫城的给排水系统 / 104

三、 核心建筑IFJT3的基本情况 / 106

四、 东厨 / 111

第三节 外郭城 / 112

一、 外郭城城墙 / 112

二、 西城门 / 115

第四节 中期王族墓地 / 117

一、 中期王族墓地的基本概况 / 117

二、 王墓标本IIM22 / 117

三、 官僚墓葬标本IIM26 / 123

四、 墓葬的等级 / 126

五、 墓志石现象 / 128

第五节 观象祭祀台 / 130

一、 建筑结构 / 130

二、 地平历历法分析 / 133

第六节 工官管理手工业区 / 137

一、 手工业区基本概况 / 137

二、 核心总领建筑IIIFJT2 / 138

三、 陶寺中期工官管理手工业分析 / 139

第七节 陶寺中期城址普通居民的生活 / 141

第六章 陶寺晚期遗址殖民地社会 144

第一节 陶寺文化与石峁邦国关系的简单梳理 / 144

一、 都城的沦陷 / 145

二、 政治报复 / 150

三、 殖民社会状况 / 154

四、 殖民经济特色 / 155

第二节 昙花一现的复辟与最终覆灭 / 157

一、 宫城的复建 / 157

二、 地坛的复建与再次摧毁 / 159

第三节 陶寺晚期的日常生活 / 160

第四节 陶寺晚期洪水问题 / 162

第七章 陶寺遗址与尧舜之都的考古证据链 164

第一节 考古证据链与文献证据链拧合 / 165

一、 陶寺出土文字自证 / 165

二、 与《尚书·尧典》的拧合 / 166

三、 陶寺圭尺与“允执厥中” / 174

四、 “豮豕之牙”与文德之治 / 174

第二节 考古证据链与人类学证据拧合 / 176

一、 陶寺蟠龙与“尧诞传说” / 176

二、 陶寺文化核心区与“尧王”方言分布 / 177

三、 陶寺地名的由来 / 177

四、 考古发现古唐国线索 / 178

第三节 “尧舜并都”的分析 / 179

一、 陶寺早中期都城与“尧舜禅让” / 179

二、 浮山尧庙村遗址与“丹朱食邑” / 181

三、 双头龙玉佩与舜诞的传说 / 182

四、 彩绘勾连纹与“舜” / 183

五、 有关舜的物用在陶寺的发现 / 183

六、 洪洞万安遗址与“妫汭” / 184

七、 洪洞历山遗址与“舜耕历山” / 188

八、《尧典》与《舜典》的关系 / 190

第八章 陶寺文明成就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195

第一节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成就及其特征 / 195

一、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成就 / 195

二、 陶寺文化物质文明特征 / 196 

第二节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成就及其特征 / 197

一、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成就 / 197

二、 陶寺文化精神文明特征 / 202

第三节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成就及特征 / 203

一、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成就 / 203

二、 陶寺文化制度文明特征 / 212

第四节 陶寺文明对中国文明的贡献 / 213

注释 215

后记 237

《中国早期文明丛书》总序

王巍

“五千年中华文明”之说自被提出以来,始终面临着科学的审视。寻找切实可信的中华文明之源,成为数代学人的情结和使命。它不仅是我国学者潜心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国际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的解答,关系中华民族历史的展示与构建、文化自信的建立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2001年,国家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集结了包括考古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各大学科在内的20多个学科、60多个单位的400多位专家学者的力量进行攻关。该项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距今5 500 ~ 3 500年间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4个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中心性遗址作为工作重点,开展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周围地区聚落分布调查,获取方方面面的信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研究。

经过20年的不懈工作,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显著: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所言非虚: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多元融合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开放包容、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动力,文化软实力是增强中华文明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保障。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与世界其他三大原生文明基本同步,辉煌的文明成就毫不逊色。它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尤为可贵的是,该工程提出了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关于文明的定义及相关概念,国内外学术界存在诸多分歧。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提出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形成了阶级、王权和国家。我们提出“文明起源”与“文明形成”两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是文明社会孕育和产生的不同阶段,先有文明因素量的积累,后有社会质的变化。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形成的标志。关于进入文明社会的认定标准,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冲破“文明三要素”(文字、冶金术和城市)的桎梏,提出了新的观点: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阶层分化,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这一新的标准不仅基于中国考古学的大量发现与丰富例证,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明仅有3 300年的认知局限扩展至5 000多年,而且也适用于国际上的其他原生文明。

这一工程出版成果丰硕,如《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集萃》等让我们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脉络和特点的认识逐渐清晰。在考古学家孜孜不倦地攻克史前难题时,有必要组织一套面向社会大众的,能够全面反映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关键时期的文明丛书,既是对考古资料的一种梳理,也是成果的及时公布和转化。故而,我们选取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八个考古学文化或典型遗址,即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陶寺遗址,以期生动、立体地展现各文化的特质,介绍考古工作的特殊性和趣味性。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入选世界遗产的第一处史前文化遗址。作为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古城遗址以其时间早、成就高、内容丰富而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 000年的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其向心式三重结构的空间形制与湿地营城技术展示了世所罕见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我们对五千年前后的文明进程关键时期的局面,更有必要在更大的时空维度中做一介绍,阐释“满天星斗”,表现中国文明形成的“多元一体”的历史趋势。良渚博物院站位高远,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跳出长江下游从整个中国的视角来看待早期文明起源与形成的大问题,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卓有成效的工作成果,在2020年底提议组织一套早期文明比较丛书,次年春经多次讨论后正式启动。该丛书将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踏入初期文明阶段的几个主要考古学文化纳入主题,从整个中国的大视野来看待良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问题,这不仅是对良渚文化考古研究的再次深入,对于早期文明起源的探索也必然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丛书一套8册,包括《良渚:中华文明之光》《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等,均由相应遗址的考古领队或研究学者执笔撰写,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不可回避的是,由于组稿和编撰的时间较短,各位作者白天奔波于田野一线,晚上整理资料后还要埋首各自图书的撰写,涉及大量资料的梳理和系统思考,难免不够全面和完备。尽管整体上看丛书体例统一,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实属遗憾……然而,瑕不掩瑜,抛砖引玉亦可!

我们希冀这套丛书可以依托各地丰富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开展良渚文明与中国各地大体同时期的区域文明的比较研究,展现中国各地区文明起源、形成的路径和特点,以使读者更好地感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认同,为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中国考古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二〇二二年九月

本文转载自“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微信公众号,特此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