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山东人“闯关东”,为何不去富裕的南方,而直奔寒冷的东北?

 零壹贰012 2023-02-04 发布于湖北

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中国人的乡土情结十分深重。在《静夜思》中,就连诗作素来豪迈潇洒的李白都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哀伤的诗句。

由此可见,对于国人来说,离开家乡就像树木的根系被拔离土壤一样让人难以忍受。可天不遂人愿,为了生存,许多人还是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波,忍着痛苦将自己的根系扎入新的土壤。

文章图片1

安土重迁 黎民之性

《汉书》中说:“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意思是黎民百姓故土难离是天性,人们的心愿就是同亲人相聚在一起。

然而,当一个地方的资源再也无法养育它的孩子们时,人们就不得不眼含泪水、背上行囊,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了。

中国的人口在清朝乾隆年间突破了3亿大关,人多地少的矛盾达到了顶点。与此同时,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发,饿殍遍地,由此引发了近代史上最为巨大和悲壮的三支移民队伍:走西口、下南洋和闯关东。

文章图片2

所谓“闯关东”,“关”指的是山海关城东门。清军入关后,山海关以东的人口迅速减少,清皇室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退路,发布禁令不许关内百姓前往关外开垦种植,将大好的土地封禁起来。

19世纪后,黄河下游水患频发,良田一次又一次被湍急的水流冲刷,河北和山东的百姓们忍饥挨饿。此时开始有少部分山东百姓不顾禁令,偷偷迁往关东。

直到沙皇俄国入侵北方,为了维护领土,清王朝不得不开放封禁,允许关内百姓向外迁徙。

文章图片3

于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开始了。为了填饱肚子,为了活下去,浩浩荡荡、连绵不绝的队伍从山东启程,顶着风雪,向未知的东北方向出发,从此再没能回头。

然而,旅程的终点也并不是全然安乐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治安几近于无,故而匪患成灾,有许多人因此丧命。

况且,同山东相比,东北的冬季要寒冷得多,且漫长得让人绝望。在大雪纷飞的冬季里,不知这些人可否会想起那在记忆中已经遥远模糊的家乡?

然而,离开山东前往东北,其实已经是他们当时能做出来的最好选择了。

文章图片4

北风呼啸 万亩荒田

常常有人疑惑,江南地区气候温润,交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生活相对富庶,走投无路的山东人们为什么不迁往南方,而是选择的条件更加艰苦的东北。

其实,山东人将东北当作迁徙的终点是有经过慎重考量的。

将各方面的条件总结起来,主要可以分成两点原因,其中之一是南方并无多余的土地。

作为农耕文化滋润着的土地,山东人始终以地为本,视土地如命。此次大规模迁徙也是因为自然灾害泛滥,导致土地无法种植作物。

文章图片5

而此时的南方土地也是捉襟见肘的情况,一户一地尚且做不到,又哪里分得出土地给外来的人。

况且,南方百姓的生活并不全然依赖耕作,错综复杂的河流形成便利的交通,促进商业往来,给了他们更多的生活选择,这些都是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的山东人无法适应的。

人人皆知江南好,江南四季如春,风景如画,鲈鱼肥美。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赞美江南,甚至传出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盛誉。

只是,这样能够使人安居乐业之处,自然早就人满为患了,又怎会有大批难民的容身之所。所以,在痛苦中挣扎的山东人选择了东北,也只能选择东北。

文章图片6

他们迁徙至此,几代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垦荒芜的土地,消灭残忍的土匪,将东北建设得繁华且宜居。从此,他们的家乡变成了东北。

橘生淮南 橘生淮北

山东人无法选择迁往南方的第二点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南北的差异巨大。

相对来说,东北的各方面条件,比如饮食、气候、语言、思想文化等条件要和山东更加相近。山东人也更能适应东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从气候条件来说,山东四季分明,气候干燥,夏天炎热多雨,冬季刮风下雪。

文章图片7

而南方则季节模糊,气候温暖湿润。习惯了干燥的自然条件,就无法适应湿润的气候,小到衣服的晾晒方式,大到房屋的搭建结构,南北方都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系统。

而东北和山东同属于寒冷干燥的气候模式,尽管东北要比山东寒冷得多,却比南方湿润的气候条件更容易让山东人接受。

从语言和文化方面,南北方的差异也是巨大的。南方方言和北方的方言完全隶属于两个体系。相较于吴侬软语,东北的方言要和山东的方言更为接近。

就连饮食习惯,南北方也差异巨大。山东和东北大多喜欢以面作为主食,口味偏甜。而南方则相反,他们的主食大多为米饭,口味偏甜。

文章图片8

从山东人最为看重的耕作方式来看,南北方的耕作也隶属于两种不一样的范畴。南方的土地被河流萦绕割裂,多为水田,所以水稻是他们主要的农作物。而无论是山东还是东北,土地都是整片的,大多被用来种植小麦。

水稻和小麦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工具全然不同,也就是说,如果山东人迁往南方,即使得到了土地,也需要抛开祖祖辈辈的种植经验,从头学习如何种植水稻。这无疑会给在异乡扎根增加巨大的难度。

来东北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东北的黑土地广袤连绵。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一望无际,它们可以哺育出最优秀的小麦作物,养活无数人。

文章图片9

正如顾成的诗歌所言:“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土地,是农耕民族的命脉。

有土地,就会有食物,就会活下去。有土地,家族就会繁衍,子嗣就得以绵延,根系就会深深扎入土壤,牢固而安稳。

遥想当年,山东的百姓破釜沉舟,背着全部家当经过漫长旅程,九死一生后终于抵达东北,见到这片沉默温柔的黑土地时,一定会感受到久违的安心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