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以一支毛笔啸傲江湖,独创的书体成为中国书法的国宝

 衆妙之門 2023-02-04 发布于陕西

“熊猫”沈定庵

文章图片1

曾经有朋友问我,如果用一个最简洁明了的词来形容越中书法名家沈定庵,你会想到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熊猫!

说沈定庵是熊猫,首先是戏指他的长相。沈先生慈眉善目,敦厚儒雅,一脸佛相,眼睛本就不大,笑起来更是眯成了圆脸上的一条缝,可爱讨喜的形象与熊猫相差无几。当然,更重要的是指他独步艺坛的隶书。沈先生以一辈子不倦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把书法的艺术美,诉诸于认真专注的倾心和巧妙多变的用笔,并熔铸渗透了努力思考的心智、案头勤苦的血汗、继承庭训的文化素养和百收兼取的多样化知识功底,独创的“沈隶”魄力雄强、气象浑穆、意态奇逸,真正成为了“有情的图画,无声的乐章”。其人其书,与熊猫一样,都堪称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国宝”。

文章图片2

第一次对沈先生的书法留有深刻的印象,是在1997年。

这年5月,我意气风发地考入原绍兴有线电视台,供职于周末版节目组。入职第三天,在熟悉了摄像机的各个开关按钮之后,我被派去拍摄府山公园练手。同行的是资深记者老徐,主要任务是对我进行现场教学。

越王台是府山公园的灵魂,我们拍摄的第一站自然就选择了这里。虽然之前来过很多次了,但透过摄像机观察这段有着悠远历史的城墙,于我还是第一次,这种感觉新鲜又神奇。在老徐的指导下,我兴致高昂地完成了拍摄任务。作为此次拍摄的最后一个镜头,老徐嘱我仔细地拍一下越王台下的一块“古越龙山”石碑,说这是沈定庵先生的作品,1981年为绍兴重建越王台遗址时所作。

文章图片3

依我当时对书法的认知,最多只能发出“写得真是太棒了”之类的赞叹,由衷,但浮于表象。而老徐就不一样了,他对书法极为钟爱,业余爱好就是舞文弄墨,对沈先生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指点我细细观察:“你看,这四个大字写得多规整秀美,不仅雄健浑厚,而且笔力遒劲,既归本源,又出奇创新”。经老徐的现场解说,我慢慢地看出点门道来,感觉这件作品的每一道笔划都像一根力扛千斤的椽梁,有力度、有承担,又极具动感,使人伫立字前,静观中生跃跃欲飞的意念,离去时有依依难舍的别情。

文章图片4

也许是看我孺子可教,老徐就在原地为我简单地科普了一下沈先生。1927年2月1日,沈定庵出生于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沈华山为近代画家王一亭入室弟子,擅长花卉、人物,尤精于描绘佛像,三十年代初曾组织“镜湖书画社”,被推为社长。庶母诸素君也工于画艺,擅写人物。沈定庵从小就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

文章图片5

抗战期间,沈华山避难广东,少年时代的沈定庵便在广东湛江、赤坎一带,先后拜当时著名书画家冯凌云、林众可、荆冬青等为师,并随父母学习金石诗文。及至年长,沈定庵回绍,拜在了戛戛独造的书画名家徐生翁先生门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巨人,他必须有继承,又有发展。那“发展”的部分,就看个人的努力了。沈先生深受徐生翁“取法自然,书画互渗”的影响,又与自己苦心经营的伊秉绶隶书有机融合大胆创新,终于释放出强烈的个性面貌,以承前出新的独特书风傲视艺坛。

文章图片6

1982年,在沙孟海等人的极力推动下,兰亭书会在绍兴成立,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创办的最早一批书法社团,名誉会长沙孟海,沈定庵被公推为会长,会员皆为一时名流。

文章图片7

一块碑,一件书法,让我从此记住了一个人、一个名字。

称得上美的书艺,都得之于心。沈先生的书法,以其形、神、意、趣的结合,受到了海内外书法界和同好者的推崇。在点、横、撇、捺、挑、钩、折的用墨组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凝神屏息的沉稳和旷达舒展的放纵,也可以体会他一生追求的坎坷风雨,听到他内心苦乐的尽情倾诉。

文章图片8

沈先生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本份人”。作为一名书法家,他并不仅仅把自己限于艺术创作,而是花开多枝,在文献研究、书法史论,甚至佛学禅理等方面多有建树,先后出版了《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思想》《徐生翁先生及其书法艺术》《定庵随笔》《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等论文和文献,相关领域诸如古物、书画碑帖鉴赏等,也都有精深的造诣。

文章图片9

沈先生名气虽大,行事却很低调,对媒体采访一概能推则推。我曾有好几个关于书法的节目想采访他,都被他以诸如“这几天我身体不太好,你看能不能找一下别人?”或者“我目前不在绍兴,等回来后我联系你”之类的理由婉言谢绝了。

这个遗憾终于在多年之后得以了却。

文章图片10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这是近年来国际上来死伤最为惨重的海啸灾难。

消息传来,年近八旬的沈先生再也坐不住了。时任兰亭书会会长的他,连夜召集书会领导班子,紧急商议“书画作品义卖赈灾”活动方案。得知信息,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沈先生,希望能就这次活动跟踪拍摄一条纪录片。这一次,他终于没有拒绝。

文章图片11

当时沈先生住在东双桥一带,请原谅,这个记忆有点模糊了,但对于家里浓浓的书香氛围倒是刻骨铭心:触目所及都是书,门类繁杂,很多书一看封面就知道晦涩难懂,但从书的厚度可以判断,沈先生应该是多次翻读过了,宣纸和日课作品也堆砌得满满当当。站在不大的空间里,我完全可以想见这里的书中岁月、字里乾坤:少人打扰,自得清幽;无人做伴,也不寂寞。铺一张纸,蘸几点墨,抒几卷云烟故事,写一段似水年华……

文章图片12

我见到的沈先生,一脸书卷气,也一脸疲惫。询问之下得知,在这次义卖活动中,他主要负责向外地的兰亭书会名誉会员征集作品,这些会员星散全国各地,又大多是当地书协的扛鼎人物,所以秉承着对人高度尊重的原则,他发出去的每一封征集函都是用毛笔手写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他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在工作,就在我们采访他的这一天,他一直写到凌晨三点,囫囵吞枣地小睡了两三个小时就起来了,一边等着我们,一边又开始了新一轮写信。

文章图片13

顺利地完成采访,我又拍摄了沈先生案头写字的镜头。看他写字,着实是一种享受,疾而不浮,实而不涩,就像一位渊博的文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又如一个潇洒的武者,抬胳膊蹬腿儿皆是功夫。他的世界里没有边境,笔笔扎实,隶书的古拙浑厚,在他笔下表现出翰逸神飞的端庄厚实。

搁笔之后,应我的请求,沈先生将书写的“室雅人和”横幅赠送给了我。

文章图片14

由于墨迹未干不便折叠,沈先生索性请我坐下,喝着茶聊起了天。他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又使汉字呈现出变幻无穷的线条之美。中国人写字,不只是为了传递信息,也是一种美的表达。对中国人来说,文字不只有工具性,还有审美性,于是在书写中,产生了书法。书法的艺术魅力,带着不可言说的妙处和韵味。一幅好字,无论是何种形体,一旦相逢,如见山水,如沐风月,如遇知音。好的书法,无关秦汉魏晋,无关唐宋明清,只是恰好的时候,恰好的心情,才有了那神来之笔,写下千秋之作。

但是,中国书法没有极致,因为在一个极致之后,紧跟着另一个极致。任何一个极致都是阶段性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才使得中国书法从高潮涌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自由变化,好戏连台,绵延不绝。

“人的一生能做多少事?笨拙如我者,一生若能做好一件事足矣。艺术只是一个容器,里面放的永远是人生内容,铸炼的永远是人格精神。”

这是迄今为止我接受过的最为精妙的一堂书法课。

文章图片15

本次活动共征集到兰亭书会会员作品113件,精品迭出,精彩纷呈。作为领头人的沈定庵为了能尽快将善款捐给红十字会,一改拍卖的初衷,主动联系了宁波的一家寺庙,以15万元的打包价友情转让,并于2005年1月22日举行了义款捐赠活动。在现场,面对冒雨赶来的寺院当家人,沈先生激动得说不出话,几度哽咽,也只是重复了几句“感谢,感谢”,充分体现出他不染俗尘的率真性格。

文章图片16

此后,与沈先生的联系日少,毁誉参半的江湖传言倒是不绝于耳。直到2022年兰亭书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接受书会的委托,执导4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旨宣传片,在采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前主席鲍贤伦时,又听到了一个与外界传言有所不同的沈定庵。

文章图片17

“在我的艺术人生中,沈先生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时刻能感受到他作为长者如沐春风般的温暖”,鲍贤伦说:“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西泠丛刊》曾做过一个名为`浙江中青年'的专题报道,由于人选定的范围非常小,一开始我并不在列,是沈先生主动联系了编辑,极力推荐我,才使我最终得以入选。那时候绍兴的很多中青年书法家已崭露头角,风格面貌十分明显,推荐谁都是情理中的事,但沈先生就是推荐了我。这次入选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我离开绍兴,每一次办展览,沈先生知道后,要么写一件作品或者一首诗来祝贺,要么就亲临现场,为我鼓劲,给我鼓舞。”

“我走过很多路,也遇到过如沈先生一样温暖的人,正因为这种遇见,在我的生命里,多了很多难忘的风景。”

文章图片18

2023年1月25日,沈定庵逝世,享年98岁。

书法,就是一个人同自己说话。一个人心底的话,不能被被听见,却能被看见,这就是书法的神奇之处。悠悠岁月,茫茫艺海,书法艺术的发展如同浩浩长江,时而奔腾、时而徜徉、时而击浊、时而扬清。每个历史时期的书家都创造了自己的书艺辉煌,涌现出灿如群星的书法群体,不断延续着煌煌的中国书法史,成为后人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学习、继承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在这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一个名字永远被人记住。他在飞扬的笔画里活着,在舒展的线条里活着。逝去的是岁月,而他,须臾不曾离开。

这个名字,叫沈定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