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大的投资机会,藏在这段话里

 金之桥 2023-02-04 发布于广东
未来5年,在中国投资想赚钱的最大财富密码,已经发布。接下来,就看你能否参透其中的奥秘,并正确实践了。
我说的“最大财富密码”,就是官方的两段正式表态。
第一段话是2022年12月16日通过新华社发布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其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这段话已经让部分房地产股出现了200%以上的反弹,财富效应明显。未来将继续影响到未来5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遇。
这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我重点想分析的,是第二段话。
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新闻通稿对外发布,下面这段话非常重要:

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深刻把握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各相关方加强研究和成果运用,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此前,我曾在语音课里对“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做过一些分析。现在,证监会的正式表述来了,有必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我觉得这段话远比主板注册制重要。
证监会的这篇新闻通稿,分为三大段落。
第一,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总结;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六大要求;第三,2023年的工作重点。
上述这段话,是出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六大要求”中的,所以不仅仅是2023年要做的事情,更是未来一段时间要做的。
这段话可能不是2023年股市的最大财富密码,但它一定是未来5年股市最大的财富密码。
如果你是股民,大部分投资在股市,这段话我建议你打印下来,贴在墙上,每天诵读20遍以理解其中的“奥义”。
“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这第一句话很重要。它告诉我们,当前中国股市(主要是A股)估值定价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没有能体现科学性、有效性。
所以,要改革,要变化。
变化,就意味着有些板块必须涨,有些板块必须跌,这就是利益调整,关系到大家的钱袋子。
要推动提升估值定价科学性有效性”的终极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说穿了,就是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我的市场我做主、为我所用。
那些在国家战略中不重要的股票,就不应该那么贵;反之,那些在国家战略中重要的股票,就应该被价值发现!
什么是“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说白了,就是“为我所用”。“我”,就是国家,或者国家战略。
如今,中国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在外部,有美国搞的“制华联盟”;在内部,有转型升级、发展不均衡、就业、地方债等诸多压力。资本市场应该充分帮忙,来解决这些问题。
科技股、新经济股给予高估值,这无可厚非。但只炒作小盘股、概念股就“不正确”了。
至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企业估值偏低,就更不正确了。比如银行股普遍只有3到5倍市盈率,不少中字头央企股只有6到12倍市盈率,简直有点被“贱卖”的感觉,没有能“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所以,才提出:“深刻把握我国的产业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推动各相关方加强研究和成果运用,逐步完善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定价逻辑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换句话说,科技股要有科技股的定价逻辑,央企股要有央企股的定价逻辑,银行股要有银行股的定价逻辑。不能只恶炒一些小盘股、概念股,盲目制造一批又一批的“疑似泡沫化”的千亿富翁、百亿富翁,浪费金融资源。
央企股、大国企股、大银行股未来估值会提高吗?趋势应该是如此。
但问题是,这些大笨象要飞舞起来,需要巨额资金。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要采取一致行动,才能实现。
能做到吗?关键看政策。
通稿里刚刚提到的那句话不是说了吗,要深刻把握我国的“体制机制特色”,这是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的基础。
做到了,能持续吗?
这就要看政策和市场的博弈了。还有大笨象们是否争气,比如:业绩能否提高,治理效率能否提升。
总之,中国股市在估值体系上“唯美股马首是瞻”的局面需要改变了,政策估值、政治估值的重要性在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