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寒的民間故事。

 淳淳之美书馆 2023-02-05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小寒|廿四节气


小寒

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随着历史长河流逝,

时代不断演变,

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的由来,

也都诞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

小寒节气将至,

这是一年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也是冬天的第五个节气,

既然如此,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有哪些关于小寒的

民间故事呢?

图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是说寒气分大小,此时积累不多,故称小寒。

然而,《九九歌》却唱:“三九四九冰上走。”小寒后,就进入了最冷峻严酷的三九天。

以及如今气象学上的记录证明,小寒在大多数年份上比大寒要更冷、更寒、更可怕。

这就证实了民间的传言:“小寒冷冻冻,寒到提火笼”“小寒小寒,无风也寒”......

究其原因,大约是阳气虽生,却微弱得毫无帮助,而土壤深层的热量又不断消耗,入不敷出,天地尽寒。


图片

小寒的民間傳說

傳說01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腊的木义是“接”。

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遠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

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

图片

傳說02喝腊八粥


小寒时节,正是腊月,民间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说这个习俗 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而较多的说法则与佛教有关,说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 俗更是盛行。腊八粥不仅是习俗和美食,更是养生佳品。

因为腊八粥易于吸收,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 安神的作用。

这些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对于老年人说来,腊八粥同样也是有益的美食。

图片

图 | 徐小蛮古法手制

傳說03:互相赠礼

在唐代长安城,小寒时节往往与腊日相邻不遠。由于天气较冷,社会上盛行相互赠送礼物。

唐代帝王也有赐口脂、腊脂,盛以碧镂牙桶的习俗。唐中宗景龙三年腊日,中宗在御苑中召近臣赐腊脂,晚上自北门入内殿赐食,又加赐口脂。

甫有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月冷天寒迎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

浴堂(殿名)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口脂,即唇膏。面药,即在腊脂中加防裂的药。

故口脂、面药都是用来涂脸面以防止寒冬口唇冻裂之物。即使到了现在,这些仍然是我们的冬季必备物品。

征稿 | 廿四节令,风物闲美。


小寒|廿四节气
点击下方卡片观看

主编 | 壹心
微信 | DFMX005
图片 | 网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