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脾散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

 铁毛l 2023-02-05 发布于四川

实脾散

厚朴(去皮,姜制炒)白术 木瓜(去瓤)草果仁 大腹子 木香(不见火)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各30g)甘草(炙)半两(15g)

上咬咀,每服四钱(15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个,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各10g,煎汤温服)。

【原方证治】

此方具有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重订严氏济生方》谓:“实脾散治阴水,先实脾土。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便多泄,此阴水也,则宜用渐暖之剂,如实脾散、复元丹是也。”

【制方背景】

1.承《伤寒》之旨,,重脾胃之论,好温补之药

宋代医家由于精研《伤寒》,故而用药制方深受“重脾胃”、“重阳气”学术思想的影响。仲景论痰饮之治曾立下治疗大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在此基础之上,严氏在诊治水肿病时极为强调脾胃的重要性,用药多偏温补。

2.鉴《三因》之论,发脾肾之幽,考许氏之方

严氏认为水肿之源本自脾肾,其立论依据深受《三因方》的影响。《三因方》说:“夫肾主元气,天一之水生焉······今肾虚则大亏,致阳水凝滞······为肿满。”说明肾为水肿之源,而严氏在此基础上又提出脾土的作用,认为脾肾虚为水肿发病之本。他认为:水发之源,源于脾肾,不绝其源,何能愈病。因此,在治疗上进一步提出“先实脾土,次温肾水”的主张,这种先补脾、次温肾的组方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的层次性。脾属土,土以制水,为运化水湿之本,为上下升降之枢纽,因此治水病,脾首当其冲也。然脾土厚德,须肾阳普照,若崇脾阳无为,必穷及阳之根本即“暖肾燠土也”。制方上他充分借鉴了北宋大家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同名方的组方特色,从而创立了著名的治肿名方严氏“实脾散”。

【制方要旨】

实脾散是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以及“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理论创制的,是严氏制方“重脾肾”,用药“好温补”学术思想的代表方。《景岳全书》曾说:“凡水肿等证,乃脾、肺、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而在这三脏之中,以脾肾最为重要。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二者相互充养,相互为用。脾阳不足,土不制水,水湿泛滥,日久穷肾,子病及母,累及元阳,终成脾肾阳虚,水饮不化之阴水证。

是故,方中以干姜、附子为君。其中干姜乃辛热之品,能温运脾阳,健运中焦,振奋阳气,而温化水湿。《本草求真》卷三云:“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投,则能回阳立效。”《医学衷中参西录》也赞其:“为补助中焦阳分之要药”;附子专入命门,味辛大热,纯阳有毒,能温肾助阳,化气利水。其性走而不守,非干姜止而不行,可通行十二经络,无所不至,被誉为补先天命门真火第一要剂。曹民宇辑注《本草经》卷一曾说:附子“大热纯阳,冲锋陷阵,人足太阴、厥阴经,又能通行十二经,阴寒当之,无不瓦解······引温暖药以祛在里之寒湿。”与干姜同用,一守一走,一先天一后天,脾肾双补,阳蒸湿化,扶阳抑阴之力大增,“附子无姜不不热”之说诚乃不虚也。

本方所治以脾阳虚为主,然阳气本为一体,温阳必兼益气,如此则脾乃实、水乃治,故臣以白术、茯苓健脾和中,助君药干姜温中州、健脾土、益脾气、助湿化。白术,甘温而兼苦燥之性,甘温补气,苦燥健脾,与脾喜燥恶湿、以健运为本之性相合,《本草汇言》称其虚不纳,术能助之”。故有“安脾胃之神品”(《本草经疏》),“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及“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之誉(《本草求真》),诚如《本草通玄》所赞“补脾胃之药,更无出其右者”。茯苓,甘淡性平,《用药心法》云:“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本草蒙筌》也说:“效同白术,为除湿行水圣药。”

然土气之不足,则木气以强凌弱,木克土也,方中木瓜之酸温,能于土中泻木,兼以祛湿利水,使木不克土而肝和。正如《本草经疏》所说:“木瓜实得春生之气,禀曲直之化,故其味酸,气温无毒。气薄味厚,降多于升,阳中阴也。入足太阴、阳明,兼入足厥阴。······酸温能和脾胃,固虚脱,兼之入肝而养筋,所以能疗肝脾所生之病也。.·····无非取其去湿和胃,滋脾益肺,利筋骨,调荣卫,通行收敛,有并行不悖之功也。”

气滞则水停,气行则湿化,故有治湿先治气,气行湿自化之说。方中以木香之辛温,行气散滞,理气醒脾,诚如《本草纲目》所言:“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中气不运,皆属于脾,故中焦气滞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厚朴,《药性解》谓其:“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去实满而治腹胀,除湿结而和胃气,止呕清痰,温中消食。”《景岳全书》也说:用此者,用其温降散滞。······去结水,破宿血,除寒湿泻痢,能暖脾胃,善走冷气。”《本草求真》则明确指出其能:“散脾胃湿满。”《医学衷中参西录》赞其:“为温中下气之要药。”并引叶桂语:“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方中该药以散剂之量少,实为用其温中通阳,化湿除满之效,严氏用心之迹可见一斑。草果,辛热燥烈之性较强,善治湿郁伏邪,诚如《景岳全书》所云:“味辛,性温热,阳也,浮也,入足太阴、阳明。能破滞气,除寒气······开郁燥湿。”《本草分经》也说其擅“制太阴独胜之寒”。大腹子,味辛、苦,气微温,专入肠、胃,《本草纲目》谓其能:“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药性论》谓其“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用药心法》更详析其“苦能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本草新编》亦说:“尤专消肿,然亦必与白术、薏苡、茯苓、车前、桑白皮、人参同用,始有功耳。”并说该药一般“亦佐使之药。若望其一味以攻邪,则单寒力薄,必至覆亡矣”。故在方中与上述四味并为佐药,收行气导滞、燥湿除满之效,即所谓“治水勿忘调气”,以襄君、臣利水消肿之力。

炙甘草为方中使药,与姜、枣同用,调和脾胃,崇土制水。

全方配伍法度井然,其配伍特点在于:以健脾利水药与温阳祛寒药相配,使脾健则能利水,阳复则寒祛,并伍以行气化湿之品,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本方自严氏创立之后,一直为临床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的常用方剂。然本方温阳行气之力较强,若属阳水者则忌用。

【名家发挥】

实脾散自问世之后,由于组方独特,构思巧妙,疗效确定,故而引起了后世医家的普遍关注与青睐。他们以各自的临床实践为基础,宗“师法而不拟方”之旨,对此方的组方用药进行了不同的加减化裁,以适应临床各类病证。同时,个别医家对于本方之用药,基于实践之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颇能发人深省。

1.方剂加减化裁

明初《普济方》(1406年)卷371载有同名方,与本方比,少木瓜、大腹子、附子、干姜、厚朴,而加用人参、砂仁、良姜、丁香、山药、陈皮、麦芽、莲肉、曲饼、青皮、冬瓜仁、薏米仁、扁豆、香附、陈米,故而其温阳之力较缓,但其健脾消食之功增强,其功用主要是健脾止泻,主治小儿脾有虚冷,乳食不进,吐泻不止,慢惊及痘疹下痢,不能收涩者。明代《奇效良方》(1470年)中载有实脾散,是由本方中去茯苓、白术两味而成,主治水肿,但与本方比较健脾利水之功较弱。随后是龚廷贤之《万病回春》(1587年)之实脾饮,《痘疹传心录》(1594年)之实脾饮,《医宗金鉴》(1742年)之实脾散,这三首方都是由本方去附子、干姜,使温阳之力稍逊,《医宗金鉴》之实脾散,全方健脾行气利水,原书主治“脾虚不能制水外泛作肿,内停作胀之证”。《万病回春》之实脾饮又去木瓜、草果、甘草,加香附、枳壳、陈皮、泽泻、猪苓、苍术,重在行气利水《痘疹传心录》中实脾饮另减木香、槟榔、草果、木瓜,又加苍术、泽泻、木通、陈皮,加强化湿行水之功,再加山楂、麦芽以健脾消食,针对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的病理特点而设,主要应用于小儿水肿。至《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1689年),书中载有实脾散,即本方去附子,以减温阳之力,主治泄泻腹痛阵作,扩充了实脾散的适应范围,究其因,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之理。随后于《医略六书》(1741年)之实脾散系本方去槟榔、木瓜、草果,再加入泽泻、猪苓而成,较本方减行气之功,但增利水渗湿之效,用于主治“命火衰微,不能生脾而气滞不化,寒水侵浸,泛于肌肉之间,肿满如泥,脉沉迟者”。《医碥》(1751年)之实脾饮,亦为本方去干姜、茯苓、草果而成,主治“遍身肿不烦渴大便自调或溏泻”之证。

2.剂型变化

《医方一盘珠》(1749年)之实脾丸为本方去甘草一味,并改为丸剂,作用较汤剂缓和。

3.方中用药理论探讨

自本方创立之后,众人皆遵严氏原方,并无太多异议,然时至清代,对方中大腹子的论述却对后世用药颇有影响。《本草经疏》云:“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故而他认为:“大腹子之开泄大便,断乎不可妄用也。”所说颇有道理,一般来说大腹皮作用缓和,行气利水而不伤正,故后世用本方治疗阴水多用大腹皮。

此外,四川乐山名医陈鼎三先生在其《医学探源》中将“实脾散”化裁为“加减实脾散”,药物组成为上桂、白术、附子、木香、干姜、茯苓、甘草、草果。用治脾湿太甚而发肿胀。裁去木瓜,乃陈老多年临床实践之经验。原因在于,《本草纲目》曾载木瓜味酸,“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两焦之气,不能出入,流入胃中,下去膀胱,胞薄以软,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故水道不利而癃涩也”。这种用法,虽为一家之说,然而对于临床用药也颇有启迪之处。

【临床荟萃】

本方自严氏创制以来,经后世医家不断努力,其适应证不断拓展。现撷其主要方面附列如下:

1.内科

(1)水肿:湖南名老中医朱卓夫先生曾以本方加蝼蛄治疗阴寒水肿[28]。实脾散本为疗阴水之良方,故以之为主方,然加入蝼蛄一味颇有新意[29]。《本草纲目》说该药有“利大小便”之功,且力量较强。在《本草汇言》解释为:“蝼蛄因得湿土秽壤而生,性善钻利,故本药主水脏壅逆。水道不通,二便闭,胀欲死,或水气泛滥致成水肿胀满,腹大如鼓,面浮,喘急不得卧者,服此,停水大行,胀消而喘定。”本药通常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不太为临床常用之品,然其利水之效卓然,故临床大家章次公先生喜用之。由此可见,民间之效验方药亦应重视,或可收非常之功。

(2)臌胀:著名中医大师徐恕甫先生曾用本方加味治疗阳虚臌胀效如桴鼓。他认为臌胀之由可因脾肾之阳大伤,虚气散逆而成。土不制水,水湿妄行,所谓阳气不到之处,即浊阴凝聚之所,今投加味实脾饮,含真武意,脾肾两治,正乃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俾得离照当空,则阴霾自散也。方以实脾散去草果之温燥有余而行气不及,加西砂仁1钱4分温中行气两相其便,炒薏苡仁3钱,建泽泻2钱以加强利水祛湿之力。

(3)阴黄:中医认为阴黄之作,乃是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浊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故其治在脾,明代医家李中梓则在著述《医宗必读·黄疸》篇明确提出其病因为:“亦有脾肾虚寒,脉沉而细,身冷自汗,泻利溺白,此名阴黄。”可见脾肾虚寒为阴黄基本之故深合实脾散之要旨,当然可以本方治之,然黄疸之病无论阴阳皆为病机,胆汁不循常道而溢于血络所致,故临床用方之时可稍佐活血通络之品,如桂枝、山楂、赤芍等药。

(4)泄泻:寒湿困滞肠道,日久伤及中焦脾胃,阳气受损,气化不力,水液代谢失畅,则为泄泻。可以实脾散温中健脾,燥湿止泻,同时配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紫苏等药仿四神丸之义,增其温中涩肠止泻之功。

(5)胃痛:湿滞寒凝,阻碍气机运行,久则伤及中焦阳气,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故致胃痛不适。药用实脾饮加苍术温中燥湿、紫苏和胃理气。使中阳健,脾胃和,则疼痛止。

(6)便秘:寒湿内蕴,伤及中焦阳气,影响气机运行,气不布津,水液代谢受损,肠道传导失司,糟粕无力排出而成便秘之证。可实脾散加苍术、菖蒲温中燥湿,健运中州以治其本,熟大黄、枳实、麻子仁泻下攻积以治其标。

(7)脚气:维生素B1缺乏症,隶属中医“脚气”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可因脾肾气虚、脾阳不运,而致下肢水肿,甚至出现“脚气冲心”的表现,如心悸、气促等。故可用本方温运脾阳以制水,加党参健脾补气以助气行湿化,桂枝平冲降逆并能化气利水以解决脚气冲心之症。

2.妇科

(1)子肿:急性羊水过多,多属中医学的“子气”、“子肿”、“子满”范畴。其机理责之脾肾阳虚。妊娠后阴血聚于下,有碍肾阳敷布,不能化气行水,且肾为胃之关,肾阳不布,则关门不利,聚水而从其类,泛溢而为肿。脾虚输化无权,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水湿停聚,流于四肢则肢肿,阻遏气化则腹胀。故可以本方温阳健脾,化气利水,然临证之时可加安胎之品如苏梗、砂仁等以固胎元,加猪苓、泽泻等以增强利水之功。

(2)带下:中医认为“带下俱是湿症”,多为脾虚不固所致,临床有报道以实脾散加桔梗、牛膝以健脾束带,疏解水湿,治疗妇女带下不止诸疾有收良效者,实乃实脾散“异病同治”之范例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