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斜坡脊索瘤都能做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吗?

 脊索瘤互助邦 2023-02-05 发布于北京

经常遇到一些病友纠结是开颅手术好还是经鼻内镜微创手术好的问题。虽然经鼻内镜手术的创伤比开颅更小,但不是所有的斜坡脊索瘤都适合做经鼻内镜手术。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的规划还是要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分布而定。

  

1、斜坡的解剖特点是什么?

斜坡位于颅底的中央区,是枕骨的腹侧部分,将鼻咽部与颅后窝隔开。

对于颅底或头颈部手术来说,起源于斜坡的脊索瘤是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

斜坡可分为上斜坡、中斜坡和下斜坡三个区域。

上斜坡:上斜坡由鞍背和后床突组成,也称为蝶鞍斜坡,因为它对应于蝶鞍区的解剖学边界内。由于脑垂体位于上斜坡的前方,因此需要进行脑垂体的移位才能到达该区域。该部分的主要解剖标志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ICA)、大脑后动脉和动眼神经。

中斜坡:中斜坡从鞍底垂直延伸到蝶窦底,也称为蝶窦斜坡。中斜坡呈矩形,是3个斜坡区域中最高的,但不是最宽的。主要的解剖标志有:颈内动脉斜坡旁段(CIA)、基地动脉和外展神经。

下斜坡:下斜坡从蝶窦底延伸到枕骨大孔的位置,由于对应鼻咽部,因此也叫做鼻咽斜坡。主要解剖标准包括:椎动脉、面神经。

2、什么样的斜坡脊索瘤更适合经鼻内镜手术?

随着术中神经导航、电生理检测等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手术已经广泛用于颅底脊索瘤的治疗。经鼻内镜入路的理念是,最大限度减少表面创口,同时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区域。

经鼻内镜手术最适合位于中线的斜坡病变,可以更安全、更直接的到达病变位置,同时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

对于横向发展、向中线旁区域生长的脊索瘤,单纯的经鼻内镜手术无法有效切除肿瘤,这时就要考虑开颅或者内镜结合开颅的分期手术,可以采取极外侧经髁、经下颌和经颈入路等。

有研究对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脊索瘤治疗结果进行了分析,表明与侧方入路相比,前路入路对术后颅神经功能的影响更小。原因是侧方入路经常要穿过颅神经之间的间隙,从而增加了功能障碍的风险。

然而,对于肿瘤的切除程度来说,无论是前路还是侧路入路,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还是应该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分布来说规划手术入路。一些病例更适合采用正中入路,而另一些则更适合侧路入路。

3、哪些因素会影响经鼻内镜手术的切除率?

影响经鼻内镜手术对斜坡脊索瘤的切除程度的因素包括:肿瘤体积、肿瘤质地、肿瘤部位、是否有既往放疗史以及手术医生的熟练程度等

体积较大的脊索瘤侵袭范围广,可能包绕更多的神经血管等关键结构,导致肿瘤全切的可能性降低。

质地较软的肿瘤容易通过超声吸引等技术切除,但较硬的肿瘤,特别是有明显钙化的情况,可能会增加切除难度。

与上斜坡、下斜坡并向外侧生长的病变相比,位于中斜坡的脊索瘤由于没有垂体和海绵窦等阻挡、较少包绕关键神经血管,所以切除程度较高。

另外,外科医生的经验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肿瘤全切程度来说也是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手术经验和熟练程度的增加,内镜手术的成功率也有了巨大的提升(88.9%)。

参考文献:

Fernandez–Miranda, J. C., Gardner, P. A., Snyderman, C. H., Devaney, K. O., Mendenhall, W. M., Suárez, C., ... & Ferlito, A. (2014). Clival chordomas: a pathological, surgical, and radiotherapeutic review. Head & neck36(6), 892-906.

刘志勇, 滕海波, 周良学, & 徐建国. (2019).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颅底脊索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5(3), 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