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不学古人的浪漫?——有感于中国情人节上巳节

 松滋新镇 2023-02-05 发布于湖北

 随   笔 

正月十五正好是星期天,早餐后拿起尔雅、文道编著的《诗经》解读本看看。
正好看到《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于勺药。(下段大意相同略)
译文:溱水与洧水,正涨满春水。男士与女子,手捧兰花满怀香。女子说:“一起去看过节吧?”男士说“我已经看过了,再去看看也无妨!”洧水岸过节的场面盛大热闹。男士与女子,相互调笑心花怒放,临别相赠美勺药。
编著者认为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诗经》中不止一次描写这个节日。上巳节中男女定情是互赠勺药,而不是现在年青人过西方情人节赠玫瑰,有钱的敢怕要赠999朵才算真爱。中国古时的爱情之花为什么是勺药?是因为与“着约”谐音,即守约赴约的意思。
百度上巳节: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00年。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
其实,上巳节不仅仅是情人节,内涵很丰富。
三月三又叫女儿节,也叫"桃花节",是一种古代汉族少女的成人礼,一般在这个日子举行成人礼"笄礼"。女儿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
在上古时代上巳节就已成为人们举行"祓除畔浴"活动的重要节日,每到这时节,春和景明,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祭礼即祭祀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上巳节还还有曲水流觞传统,东晋书法家王曦之的《兰亭序》就记录了这一盛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何其美哉上巳节!
2月14日就是西方的情人节了,年青人都习惯过这个情人节。我不反对过西方的节日,但我们中华民族的节日还是要振兴起来。

还记得2014年,我到恩施旅游,在女儿儿城住了一晚。Q日志中还有记录:女儿城的入住率是很高的。这几天正有一个E族车友会、XX狂欢节,停车时候,车满为患。定房的时候,总台服务员就诉我们,明天早上9点必须退房,因为我们住的房明天早预定出去了。幸好我们没打算住几晚,不禁暗自庆幸。应该说女儿城的灵感直接来源于恩施的民俗女儿会。自古以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二日为恩施地区土家族青年男女赶集自由恋爱的日子,以对唱山歌的形式自由恋爱。当这座女儿城矗立起来的时候,土家族文化的展现不仅仅限于女儿会了,还有土家族的饮食、服饰、歌舞。由此可见土家传统节日为女儿城带来了火爆。

上巳节也是有传承的。据报道,2021年5月18第二届溱洧文化节,历时一个月,在河南省新密市曲梁镇溱水小镇圆满落幕。少儿华服秀、非遗文创展、世界爱情邮票展、黄河文化摄影展、国风音乐诗会、古风亲子市集等系列活动别具匠心、主题突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贯穿古今,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人声鼎沸,溱洧文化大放异彩、迎夏绽放。据了解,活动共计展出各类作品400余件/套,吸引游客20余万人。
昨天,到我们松滋的小南海生态涵养区去游了一下。环湖公路、仿古烽火台、三级湿地都基本完工。这里除了生态修复功能外,还将打造成4A景区。

要让景区将来火起,硬件区位是重要的,但文化内涵更重要。小南海是历史上楚国第二大城市郧城所在地,历史文化积淀相当丰厚的,可以挖掘展示吸引游人,再者就是举办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上巳节、端午龙舟节、七夕节、重阳敬老节都可以每年项目化隆重地搞,把古人的浪漫学起来,带动人气,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传承民族文化,何乐而不为?

写着写着,就想起今天是元宵节,晚上还要到稻谷溪湿地公园去观灯。疫情退去后的春节,公园里游乐场还很火的,每晚都有不少大人、小孩去玩,还灯笼和各种彩灯可供观赏。
古人对元宵节的定位是闹元宵,虽然里面没有猜灯谜、舞狮、采莲船等来闹一下,但仅到里面去散步观灯都能感受生活的幸福和对未来生活美好的憧憬。

学习古人的浪漫就从元宵节开始,一起去观花灯度元宵吧!

顾      问:王夏子     覃世良

                李克权     彭昌义

名誉主编:覃章海  

主       编:覃亚志

副  主 编:谢   军    

编      辑: 邓呈静    邓永解            

编       审:胡文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