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1):晋阳大水

 金色年华554 2023-02-05 发布于江西

开篇我写的是中国历史,一来方便大家对照后面的列国历史,另一个原因就是咱们务必要先了解自己嘛!

为什么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写,因为这一时期是承上启下的,彼时周王朝大势已去,它留下来的重要遗产——贵族共和在这一百年间逐渐崩塌,中华大地的政治精英们开始引领国家和人民走向另一种模式,究竟是什么,咱们正文里详细介绍。

话说资治通鉴以三家分晋开篇,却忽视了几乎在同一时期的另一件国家级别的挖墙脚项目——田氏代齐。这段历史不仅清晰,总结归纳重点明确,更主要的是,这个时期的故事,有助于烘托出我本人写历史的主题,那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时期,这个地域的民族,会选择这样的框架和道路。

我想这里面,就蕴含着一些亘古不变的道理,值得细细品味。

要知道,写历史,有写文化的,有些地理环境的,我要写的重点在于框架,或者说游戏玩法。当然这里也一定夹杂着对各种变量的考量。过去人们的选择以各位读者的眼光来看未必最佳,但在当时很可能是别无选择了。因此,对于处于任何历史时期的人们而言,“摸着石头过河”既是勇敢者的实践,也是智慧的归纳总结。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把目光转向公元前5世纪的中国。

1.三家分晋的前奏曲

Image

河堤被士兵们掘开,晋阳城被大水吞噬。

城外,马车上,为首伫立着智氏的家主智瑶。

据说他是身材高大,面容英俊,能言善辩,力量过人,才气非比寻常……总之形容才貌双全的词汇用在他身上似乎都不为过。

在战乱年代,失败者的下场极其惨烈,而决定家族势力走向的,就在于家主的能力。恐怕如果现在某个公司或者团体选择首脑,大家伙第一想到的一定是有能力的人。同样在当时,前任家主智宣子选择接班人的时候,自然把瑶这类全能型人才作为首选。

然而,可能智家的智果有人慧眼识珠、预见未来的本领,居然跳出来反对智瑶接班,理由是:智瑶这小子虽然才貌双全,但并非“德艺双馨”。

可以想见,一个出身名门,身负才干,又是未来家主的人,往往性格上会有纨绔子弟的共同缺陷缺陷,比如:目中无人,专横跋扈,暴戾偏执……

智果后来眼瞅着自己的劝告没人听,断然带着全家上下与老智家断绝关系自立门户去,甚至连姓氏都改了——那叫一个“绝”!

让我们把镜头切回晋阳城外,此时志得意满的智瑶说道:“原来河水还可以毁灭一个国!“

这话恐怕智瑶说者无意,可旁边哥俩听者有心。

魏桓子身材五短,可是脑子从不短路,眼瞅着韩康子还在低头思考,赶紧拿胳膊肘顶他,韩康子猛然回过神儿,悄悄踩了一下魏桓子,你来我往之间,焦虑和担忧被兜住,哥俩马仔气质跃上眉头,铺天盖地一顿吹捧。

智伯想必还是挺吃这一套的,他感到攻下晋阳,干掉那个“硬汉”赵襄子指日可待。

回到营地,韩魏二人的忧色逃不过智伯手下谋士絺疵的法眼,絺疵向智伯进言道:“此二人必反。“

智伯笑问:“俩二五仔罢了,怕什么?那你说说,你怎么看出来的?”

絺疵回到:“咱们当初跟这二位约好了的,攻下赵国要分地盘,如今晋阳赵氏旦夕之间就要被拿下,而此二人面有忧色,一定是担心唇亡齿寒,这就是谋反的征兆。“

“去去去……把您那份担心咽肚子里吧,这哥俩跟了我多少年了,就他俩,能干出啥名堂!这年头只有我欺负别人,谁还能欺负到我这?“

晋阳城内,有一个满腹憋屈的男人——赵襄子。据说在坚守大本营的日子里,这位大哥被泡的锅里都长青蛙了,你说他能不郁闷嘛。

在各大家族眼中,这位老哥绝对是一“铁头王”。就在前不久,势力大佬智瑶以给一个满腹更憋屈的男人——晋国国君献地为由,号召韩家、魏家、赵家分别拿出土地人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变相打劫——好处最后不还是进了老大口袋里了吗?但韩魏两家谁也不想得罪智氏大佬,分别拿出家财坐观别人家啥反应。结果赵家襄子硬气,就是不给。可老大智瑶又高又硬——你不给是吧?那就打!

赵襄子对又高又硬的回复道:我不怕你!于是赵襄子一路被推到老巢晋阳赏蛙去了。虽然日子苦,但晋阳城还是坚持下来了。

赵家能有晋阳这么个高大坚挺的堡垒,靠的是赵襄子老爹赵简子慧眼。话说当年老赵做家主的时候,因为联合诸侯拥立周敬王,而为巩固和扩充赵家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注意,这是晋国君主已经没有什么权威了,他手下的一个卿,居然可以联合其他诸侯国促成国际大事件)。当他任命家臣尹铎去晋阳上任时,亲口嘱咐:未来若咱家有难,晋阳是重要屏障,你去了千万别横征暴敛,务必善待百姓,用心治理。时至如今,尽管晋阳受困,但军民一心,城池牢不可破。

有父如此,儿也不怂。话说当年赵简子有两个接班人选,一个是赵大伯鲁,另一个是赵二无恤(赵襄子)。一天,老赵把赵大和赵二叫来,拿出一本“秘籍”说:这是为父多年治理一方的经验宝典,我现在总结出来了,你们拿回去好好研读。过了三年,老赵突然问俩人里面的内容,赵大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赵二却对答如流,还从袖子里拿出当年的竹简,这可给老赵激动坏了,当即立他为正式接班人。

有人或许会问:能把武功秘籍背下来,就能当家主吗?这个立储的决定是不是过于肤浅?

其实未必,因为在一个动荡变幻的时代,或许始终保持谨慎就是最重要的素质。另外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偷偷告诉无恤,家住将要考察你,那么算不算作弊呢?我倒是觉得有这类可能,可如果是这样,无恤必定是深得赵简子“身边人”认可的。若将大位传给这样的人,将来赵家的事业也会稳定(后来曹操传位曹丕,也有类似考虑)。

可见,智氏选择的家主,个人能力没的说,但性格有缺陷;而赵家选择的接班人能力也许并不出众,但却能团结众人并时刻保持谨慎。

那么问题又来了,赵无恤拒绝第一势力智瑶的勒索,是不是一种冲动呢?恐怕也未必,把时间往前翻,可以看到在赵简子时代,赵家曾是晋国六卿(赵、韩、魏、智、中行、范)里的“一哥”。当初中行氏和范氏眼红赵氏做大,联合攻之,晋定公以三家作乱为由起兵,却唯独攻打赵家,可见其实力。

几家势力的转变在于后来出公发布国际声明,要联合齐国、鲁国讨伐四卿(赵、魏、韩、智),结果反被赶跑,还死在逃亡的路上。智伯看准形式,立即推哀公上位,朝中得势的智家趁机吞并了中行氏和范氏,登上晋国势力巅峰。

老赵家可是从百年前就是晋国大佬,半道崛起了个智氏这个暴发户,今天你居然蹬鼻子上脸开始勒索我了!

虽然智氏当下是第一势力,可未必具有对赵家的压倒性优势;对面赵氏毕竟当一哥久了,根基深厚,对于智氏的挑衅行为,难以忍受是可以理解的。或许假以时日,若智瑶慢慢蚕食赵家,赵家会逐渐走向衰落,毕竟韩魏起码表面上已经甘愿当智氏的从属了。要知道,一方一旦形成气候,会有N多种收拾弱小的一方。那么对于赵氏而言,晚一点开打不如早一点开打,再晚的话,恐怕就没啥机会了。

话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好奇,晋国一个春秋时期的堂堂大国,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被手下六卿玩弄于鼓掌呢?我们先来聊聊晋国的崛起。

论一个诸侯怎样崛起

相传周成王即位时(约公元前1040年)年幼,摄政的周公旦攻下唐国(主体大约在山西境内),将唐国封给周成王的同母弟叔虞,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燮后来迁居晋水旁,改国号为晋。可见,从立国到三家分晋的公元前376年三家正式分晋,晋国的国祚存在了六百余年。

Image

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张和积聚,晋国迎来了反客为主机会——镐京之乱。本来周幽王正统夫人乃是申侯之女,可后宫里不知啥时候冒出来个褒姒,把大王迷得不要不要的。不知接下来褒姒用了什么手段,成功使周幽王废了申后和其子(太子)宜臼,这下惹火了申侯,察觉到申侯有异常的周幽王准备带队铲除这位地头蛇,但万万没有想到申侯联系了犬戎在背后搞动作。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王师被打残,犬戎在镐京一带打砸抢,幽王死于乱军之中。

幽王这边挂了,那边申侯就立了外孙宜臼为周平王,而西周贵族们则拥立周幽王的弟弟周携王,双方不服,接着打。主战场则在周王室的地盘——关中一带。

相比之下,周携王似乎更具合法性,而且在被犬戎抢掠过的西周土地上,人们恨死周平王这伙人了。于是在西部世界,周携王的支持率一路飙升。然而此时像晋国、鲁国这样的东方诸侯早就有脱离周室掌控的打算,因此支持一个不受人待见、易于掌控的国君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于是诸侯们举起枪杆子选择了周平王。

最后的战争几乎长达二十年,周平王胜出,更确切地说,诸侯派系胜出了。而周王朝在西部的根基之地,已然化为一片焦土。或许是战前就谈拢的,或许是由于不值得留念,周平王将关中平原赠给秦国后,东迁以寻求晋国等诸侯的庇护,从此周王朝的实力与威信一落千丈。春秋的序幕被正式拉开,以晋国为首的诸侯得以崛起。

随着几代晋国君主的建设,经历了城濮之战(晋楚会战前632年)、崤之战(晋秦会战前627年)、鞌之战(晋齐会战前589年)、鄢陵之战(晋楚会战575年),晋国以一国之力独当一面,他遏制了强秦一次次东进的企图,将楚国死死按住,把齐国的势力钉在东方,甚至凭借一个诸侯国的势力,有效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袭击。如此强大的政权,又是如何一步步被肢解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