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16】不好的道德行为

 liuhuirong 2023-02-06 发布于湖北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表面上豪爽慷慨而内心钩心斗角,表面上看起来像儿童一样天真而内心却不老实,表面上看上去很诚恳而不讲信用,我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会成为这种样子。”

【感悟】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行为,孔子说:我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留有余地,让有这三种毛病的人去思索、去反省吧。同时,也含有提醒弟子的深意。狂而不直,其心回邪,则必危害人群;侗而不愿,愚心自用,终必坏事;悾悾而不信,自欺欺人,万事不成。如遇这三种人,只可远之,不可疾之已甚。疾甚,则必促其作乱。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但是先决条件,是具有受教的意愿。如果无知、无能,却又缺乏学习的动力,那就没有什么办法了。狂妄的人,率直一些,大家还容易谅解。既狂妄又不率直,实在不敢恭维;无知的人,对人家恭顺一些,大家还愿意帮助他。若是无知却又不能谨慎,大家不想帮助他,岂非更倒霉?外貌诚恳却居然不讲求信用,大家不相信他,有时候欺负他,并不能怪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