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奶过敏为哪般?

 m361b 2023-02-06 发布于山东

最近网上关于牛奶过敏的咨询突然多起来,多数是婴幼儿。

当前也正值春天,万物生发的季节,体质虚寒的人,生发不动,就更加对牛奶过敏

这是最近网上的咨询,好象牛奶过敏者集中出现了:

不仅是牛奶过敏,在这个季节,鼻炎,皮肤过敏、甚至哮喘的病人也纷纷表现出症状来。这是为什么?

中医讲“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意思是冬天不积累点资本,不攒点底火,到了春天生发的时候,就没有劲了,也容易得病毒性感染。非典就是春天发病的。

冬天消耗过度,必然体质虚寒,过敏症状也会加重。平时感觉不出来,春天需要生发的时候,需要加把劲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

仔细端详一棵苦菜,秋天把叶子落了,营养都集中在根部,把根养得肥肥的,春天开花、长叶才有力量。如果遇上暖冬,没有很好的闭藏,把根里的营养消耗差不多了,那么,这棵苦菜也会“春必病瘟”了。

现代人普遍不知闭藏,冬天里锻炼出汗、洗桑拿、暖气开得很足、身上汗滋滋的、熬夜、游戏.....“冬不藏精”的人太多了

类似的说法还有“冬伤于精,春必病瘟”,“冬不养藏,春必病瘟”。古人苦口婆心地反复在告诫我们,却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也和现代人的自以为是有关,一边戴着大口罩忍受着花粉症的痛苦,一边认为中医是“迷信”,是“糟粕”,“垃圾”。

宝妈:你说的是成人的情况,我关心的婴儿的牛奶过敏问题。

said:

王光强医生

婴幼儿一般阳气旺,表现之一就是皮肤凉凉的,很干爽。这样的孩子内脏温度是热的,也就是心脏和小肠的温度是热的,也就是”热心肠“的人。

这就好比是保温杯,真正的保温杯,外面不会烫手,里面的水很热。而那些总是热乎乎,汗滋滋的孩子,相当于保湿效果差的杯子,身体中间的温度并不高,想想一个人哪有那么多的热量供消耗?

活动后的孩子出汗很正常,也需要及时散热,但平时安静状态下就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划重点了:

阳气旺的孩子,皮肤守得紧,内脏温度高,这样的孩子吃什么都能消化。体内的消化酶工作是需要温度的,我们酿酒、发面包还需要合适的温度呢。对牛奶过敏是因为这些孩子的内脏温度上不去,即中医所讲”脏寒生满病“。

宝妈:为什么我家孩子的阳气弱?

所谓的阳气,就是守卫的能力。越冷的环境中,这种能力越强,所以北方人一般来说阳气旺。现在的小孩子生活在暖暖的房间里,出门就裹得严严的,吃一些热性的食物,整天身上汗汗的,热热的,皮肤总是处于开泄状态,阳气就弱。相当于一直处在夏天的状态,而夏天人的脾胃功能是最弱的。所以老百姓讲“冬暖脊背夏暖肚”,“冬吃萝卜夏吃姜”。

所以加强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耐寒锻炼。早上在室内穿很少的衣服,让皮肤起一身鸡皮疙瘩;洗澡的时候,先用温水,逐渐调成冷 水,等洗完的时候,身上凉凉的,这样,即使在严寒天气里出门,穿衣服很少,也不会感冒。反而是那些身上热乎乎的人,一吹风就容易感冒。

把皮肤冻紧一点,“腠理闭”,不再开泄就行,但是冻过了头,物极必反,寒气入侵,也不好。胖子冬泳还说得过去,冻不透。瘦子也去冬泳,就是找病。

另一个加强阳气的方法是,晨起一定要照一下太阳,让强烈的光线刺激体内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就是中医的阳气,够一整天用的。到了晚上,光线不要太亮,激素水平下降,人也就想睡觉了。(关于光线与健康,另列专题细谈)

现在的人,早晚坐地铁上下班,白天在写字楼里,一整天不见太阳,这怎么能行!一棵植物这样也长不好。阳气本来就是借太阳的光。阴天的时候没太阳,人也没精神。

宝妈:又说到成年人上去了,快说说我家孩子为什么不能喝牛奶?

牛奶其实是阴寒之物,只有阳气旺的孩子能消化得了。

而现在的孩子在众多家长的呵护下,吃一些阴寒的“好东西”,阳气并不旺,内脏温度上不去,对牛奶就难以消化,我们还说是“乳糖不耐受”,乳糖酶工作也需要温度呀!(一直母乳喂养者,可找一下母亲的饮食习惯有没有瑕疵,母亲常吃阴寒食物也不好)

正常的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体内的乳糖酶就退出舞台了,因为这时也不需要喝奶了。在此之前 ,每个幼儿的体内都不缺乳糖酶,只是我们没有把它伺候好。

既然这么多的孩子对牛奶过敏,相关的指南也与时俱进地发表。同时成就了一批专家。

看这个发病率很让人担心:

这些指南对发病机理作了详细的研究,但对于如何治疗并无良策。基本上是出现什么过敏就回避什么,不仅牛奶,还有花生,鸡蛋、小麦等,这是简单的“堵窟窿”的治疗策略。也不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过敏,为什么会IgE升高,以前为什么没有这么多过敏?

我想上面提到的加强身体阳性体质的内容,是从根本上的治疗方法。至少应该可以作为补充吧。从中医角度讲,改变一下牛奶的阴寒属性,也是有帮助的,如:在牛奶中加入点干姜、荜拨等热性的药材煮一下,可能就不会过敏了。

指南中也提到了了“深度水解配方奶”或“氨基酸配方奶 ”, 我也没有经验,加强阳气、改善体质的同时,该用也得用。如果一味依赖这些,只能又催生了一批产业。

题外话:

下面的内容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认可者不必当真。

既然四、五岁以后,人体内的乳糖酶就没有了,那么,成年人是不适合喝牛奶的

我犹豫了半天,绕了半个地球圈子,真不想说这点,因为我怕遇上粪青,也担心影响某些产业。以前有人说“牛奶是给牛喝的”,招来反对声一片,我觉得确切的说“牛奶是给牛犊喝的”,成年牛也没有必要喝奶。

日本人自从推广“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以来,花粉症、抑郁症高发,这从中医角度是很好解释的。阴寒之物摄入多了就是这个结果。

在中医经典里,几乎找不到牛奶可以入药的方子。从中医角度讲,牛奶味甘,补脾,补了脾就伤了肾,而肾主骨,主志,对骨骼并不好。所以喝牛奶能补钙并非定论。最近就有文章开开始怀疑这一点了,网上质疑的声音渐强,大家可以搜搜看。并且牛奶中有可能残留的促进泌乳的药物,是不是会导致乳腺癌及其它肿瘤高发,一直受到质疑。

所以,牛奶是阴寒之物,没那个阳气,”没那两把刷子“,最好不要喝,尤其是老年人。其实牛奶中的蛋白含量并不高,只有3%左右,但看到白白的外观,就认为营养一定丰富。有人担心自己缺钙、缺锌,却不担心自己缺心眼。

总结:

把孩子的小肚子温度提上来,就能消化牛奶,不存在什么“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

方法就是做耐寒锻炼,加强阳气,不吃阴寒之物;亦可用艾炙,但小孩子不好配合,至少把手捂热了,放在小肚肚上也管用。

不舍得孩子受半点凉,担心“万一”会感冒怎么办,为了“万一”,宁愿付出“一万”,当前这样的家长居多。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王光强 2019.3.27

不一样的医学观点

王光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