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十年,给年轻干部的一封信

 阿松houv84e3o6 2023-02-0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愿我们以青春之名坚定无悔
文:黯夜未央

当“年轻”、“基层”和“干部”不期而遇时,又会触碰出怎样的火花?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回答,你可能会抱怨自己的怀才不遇,可能会憧憬政策的向好调整,可能会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子孩子……然后默默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

我们在火热基层的“横平竖直”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在连队战士的喋喋问询中逐渐磨平了性子,在训练场的摸爬滚打中慢慢沧桑了面容。我想说,战友们,无论如何,愿我们始终心境澄明,心力茁壮,基层的热土无论肥沃与贫瘠,我们都在其中生长,我们长成什么样子,取决于我们在心中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

10年基层,光辉岁月,峥嵘时光……荏苒而过。如今自己终于走到了军旅生涯的十字路口。回望来时的路,有些许不舍、有些许无奈、有些许感动。但无论如何,我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即将踏上新的征途,有些感想与大家共勉,或许老生常谈,或许你耳朵已听出茧子,我想说,这是真诚的、真实的。

一、永远不要停止学习

2019年,我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军队主流媒体学习,期间不仅增长了业务知识,更是开拓了视野,在奔走感知中汲取着智慧和营养。“每天都在进步”这种良好的状态,让我像海绵吸水一样快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想来,这正是在主动学习中增长才干后的喜悦。

现在很多网络学习平台都提出了这样的理念:终身学习。有人认为这是他们进行广告营销的策略,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成长的捷径。永远不要停止学习,不要停止对知识的求知欲,不要抛弃对新事物的敏感性。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学习的能力更是我们青年时代的最大“福利”。跟书本学,跟战友学,跟长辈学,跟着一切值得学习的学,抓住一切机会学。

图片拍摄于国家图书馆

十年基层生涯,学习是我每天都要自我提醒的事情。学习写作,学习管理,学习带兵,学习打仗,学习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成为一名值得托付的基层干部。

二、可以“躺平”一会儿,不要一直“躺平”

“躺平”一词越来越流行了,甚至有时候成为了一种时尚。“躺平”貌似得到了短暂的安逸和舒适,实则消磨了意志。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质感都在躺平中逐渐失去了。当然,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永动机,不可能永远不知疲倦。我觉得,我们可以“躺平”一会儿,不要一直躺平。“躺平”一会儿是休息,是调整呼吸,是在调试紧张生活的节奏感;一直“躺平”就是自暴自弃了,是对时光的辜负,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一位“达龄退役”的战友致敬仍让我感慨。赞同者有之,叹息者有之,诟病者亦有之。离开学校前,他的名字就为许多人所熟知,撰写的诗词歌赋被多家媒体争相采用,篮球乒乓球等“场上PK”也是屡屡夺魁,军事素质更是佼佼者,他精通教学法,成功打造多个精品训练课程。就是这样一个领导眼中的“好苗子”,战士眼中的榜样,却在最好的时光开始天天算日子、熬达龄。当然,人各有志我不多评价。我只想说,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为曾经的诺言努力拼搏。退役后半年,再问及他本人时,他的回答令人唏嘘:火热征程中,没有人能够真正“躺平”,一旦“躺”下就必然会“输”。

图片

《次第花开》中提到“如果事事都如意,那就不叫生活了,生活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同样,部队也是如此,升职晋衔、成长成才……通往理想的路从来都不好走,成功背后隐藏着多少苦楚与艰辛,局外人只看到成功的结果,却看不到艰难跋涉的过程。人生道路上,面对逆境困境,选择坚持很难,选择“躺平”却很容易。倘若在最需要奋斗时选择“躺平”,这是对青春的浪费和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三、坐坐“冷板凳”又何妨

在基层,可能大家吐槽最多的就是“坐冷板凳”。在基层工作中,无数的琐事构成了每天的日常。当理想的乌托邦逐渐远去,我们难免会有些沮丧。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成功不会一蹴而就,也没有所谓捷径。事实证明,坐“冷板凳”的过程就是接地气、养静气、长才气的过程。

2020年,因为疫情,我曾一度隔离达到49天,天天面对着“整堵白墙”,从起初的“充分休息”到后来的“胡思乱想”,再到最后的“惶惶不可终日”,不仅蹉跎了时光,自己也患得患失不知奋斗方向。关键时刻,一位老前辈的电话及时点醒了我,“坐冷板凳就是厚积薄发的过程,耐不住寂寞、沉不住心气,很难干大事、成大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脑子里想明白更要及时做出来。从那以后,我每天制定理论学习和体能训练计划,充分支配个人时间,感觉每天过得也很充实。隔离结束后,不仅体能水平保持住了,也高产写出十多篇文章得以发表。

图片

甘坐“冷板凳”绝非碌碌无为、自诩平庸,而是在等待机遇中积淀和提升自我。成长既需要锐意进取,也离不开沉潜积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辛苦一分才能。希望我们都能学会处困顿而不沉沦、虽志得而不忘形、临诱惑而不摇摆,产生宁静致远、不负韶华的前进动力,不断战胜困难、超越自我,领略到最美的人生风景。

四、合理“减负”,轻装上阵

“两眼一睁,忙到三更;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在机关工作时,“5+2,白加黑”的日常,极大透支了我的精力,头发日渐稀少,精神越发萎靡,体检出一堆毛病……加上来自家庭和情感的多重压力,一度让我有些崩溃。来到基层,连队干部在位少,我军政工作一肩挑,矛盾问题层出不穷,每天忙得团团转,转过头才发现很久没和家人联系过。母亲的病好点了没?父亲的腰还疼不疼?不经意间又瞅到爷爷生前和我最后的聊天记录:“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结婚生子”,然后眼泪不自觉的往下流。

基层年轻干部是部队发展的“中坚力量”,战士眼中的“坚强后盾”,对上不能辜负信任,对下不能愧对期盼。但我们普遍处于家庭“负重期”和事业“爬坡期”,工作的高强度和家庭的牵引力,时常让人压到透不过气。平日里,战士遇到什么困难,带兵人都会主动靠上去解难帮困。而带兵人自己有了矛盾,只能选择默默承担,老人孩子病了管不上,对妻子说的最多的便是“对不起”。一旦工作出现失误,得到的往往都是批评与问责。

图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大多数基层年轻干部能恪尽职守,拼搏奋斗在练兵备战、抓建基层的一线。但不可忽视的是,很多人在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生活境遇等方面确实面临着许多现实难题。好干部是锻炼出来的,也是组织关心出来的,“严管”和“厚爱”缺一不可。在这里,希望各级领导不要忽略了“关爱干部”,平时能多一些关爱言辞、少一些冷言冷语;多一些解难帮困、少一些冷漠无视,设身处地去理解、真心实意去帮带,帮助年轻干部合理减负、轻装上阵。

图片

五、保持感恩之心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军人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信仰与忠诚,激荡着使命与担当。生逢最好的时代,作为新时代革命军人,身处其中才知磅礴伟力,亲身受益方觉幸福感恩。所以,时刻秉持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组织,在组织的培养与激励中,我们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能力素质,实现人生超越,书写时代芳华;感恩父母,他们的爱却从来不会缺席,一直在远方默默守护着我们,军人行孝不能忘却,更不能忽略;感恩引路人,没有你们孜孜不倦的培育,没有你们温暖入心的包容,年轻干部就不会有成长成才的沃土,也无法扛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感恩战友,无论是抗洪抢险、抗震救灾还是体系演习,你们始终陪伴我们左右,闯过一道道难关,完成一项项任务。一声战友亲如兄弟,一辈子忘不了的感情。

图片

最后,还是要感恩自己,回顾十年的军旅生涯,从青涩学子到真正的战士,从军校学员到基层干部,每一步走的虽然艰辛但依旧步履铿锵,成功熬过最冷的夜、越过最难的坎。年轻的基层干部,无论你遭遇了何种困境,请一定选择坚定地感恩自己,当初那个懵懂的你斩钉截铁穿上了这身军装,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军官。

愿我们心境澄明,心力茁壮。

愿我们青春壮盛,向上生长。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