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湿胃苓汤,治验。医宗金鉴,缠腰火丹

 北京润雨 2023-02-06 发布于辽宁

除湿胃苓汤治验3例,李德龙,耿春梅

3、帯状疱疹
張某,男,42岁,2005年1月7日初診。
右肋肋部散在暗紅斑片,上有簇集样水疱,疱液混浊,伴疼痛,活动受限,发病5天。刻诊·皮損顔色暗淡,疱壁松弛,口渇不欲饮,神疲納呆,食后腹胀,大便溏,舌胖、苔白膩,脉濡緩滑。証属脾失健运,蘊湿化熱,湿熱搏結,并感毒邪而发。治以健脾利湿,佐以清熱止痛,方选除湿胃苓汤加减。葯用: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车前子(包)各10 g,炒白术15g,防风、元胡各12 g,山栀子9 g,茯苓20 g,板藍根30g.毎日1剂,连服10剂而愈。
按:帶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神急性疱疹性皮畉病,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載的缠腰火丹、蛇窜疮相类似。《医宗金鑒· 外科心法·纏腰火丹》记載:“此证俗名蛇窜疮,有干、湿不同,紅、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如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熱,此属肝、心二経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痛,此属脾、肺二経湿熱,治宜除湿胃苓汤”。该病例乃因脾运失凋,湿熱搏結,并感毒邪而发,治宜健脾利湿,清熱止痛。予除湿胃苓汤加減,加山梔、板藍根、元胡以清熱理气止痛。

缠腰火丹

【方歌】缠腰火丹蛇串名,干湿红黄似珠形,肝心脾肺风热湿,缠腰已遍不能生。

【注】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若腰肋生之,系肝火妄动,宜用柴胡清肝汤治之。其间小疱,用线针穿破,外用柏叶散敷之;若不速治,缠腰已遍,毒气入脐,令人膨胀,闷呕者逆。

方剂: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连翘(去心)生地泽泻(各一钱)车前子木通黄芩黄连当归栀子(生研)甘草(生,各五分)生军(便秘加之,二钱)。水二钟,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龙胆泻肝火丹生,形如云片粟多红,芩连栀胆车归尾,生地军翘泻木通。

又方:除湿胃芩汤

组成: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一钱)肉桂甘草(生,各三分)。水二钟,灯心五十寸,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除湿胃苓火丹疮,脾肺湿热疱白黄,胃苓汤用通栀子,滑石防风共作汤。

又方:柏叶散

组成:侧柏叶(炒黄为末)蚯蚓粪(韭菜地内者佳)黄柏大黄(各五钱)雄黄赤小豆轻粉(各三钱)。上为细末,新汲水调搽,香油调搽更效。

【方歌】柏叶散搽火丹方,大黄赤豆柏雄黄,柏叶轻粉蚯蚓粪,研末香油调更良。

又方:柴胡清肝汤(见头部鬓疽)



除湿胃苓汤

组成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白术(土炒)滑石 防风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   肉桂 甘草(生)各1克。13味
用法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清热燥湿。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出处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外科正宗》卷四:除湿胃苓汤

组成防风1钱,苍术1钱,白术1钱,赤茯苓1钱,陈皮1钱,厚朴1钱,猪苓1钱,山栀子1钱,木通1钱,泽泻1钱,滑石1钱,甘草3分,薄桂3分。
用法水2钟,加灯心20根,煎8分,食前服。
功用脾肺二经湿热壅遏,致生火丹,作烂疼痛。缠腰火丹(俗名蛇串疮)属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
出处《外科正宗》卷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