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毛主席病逝,华国锋为何没遵从毛主席的遗愿,坚持保留遗体

 昵称57753791 2023-02-06 发布于陕西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中央领导小组紧急召开会议,就毛主席遗体如何处理展开讨论。因为毛主席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可以预见他的离开将给新中国带来多大的震动,所以大家对此十分慎重。

正当众人讨论要不要尊重毛主席的意愿进行火葬时,有一道声音却沉重的说道:“不能火化毛主席。”

文章图片1

毛主席

这个人竟然是毛主席亲自指定的接班人华国锋,他站起身声音沉重的说道:“我认为,绝对不能火化毛主席,必须要留着他。”

华国锋坚定的语气让中央领导们感到十分震惊,要知道毛主席的遗愿便是要将自己的骨灰洒向江海中,为何与毛主席关系亲密的华国锋却要反对?华国锋反对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华国锋与毛主席的友谊

华国锋原名苏铸,才时满17岁的他便悄悄溜出家门,相约同学前去省城,参加了牺盟会抗日游行组织,随后便加入了共产党。为了不连累家里人,他将自己改名为华国锋,寓意为抗日救国的先锋,从此便肩负起救国救民的使命。

文章图片2

华国锋

在抗日期间,华国锋因为读过书,所以担任了牺盟会的秘书与农民部部长。起初华国锋并不能适应这种艰苦生活,但是当他逐渐深入农民,了解到广大的无产阶级的生活后,不知不觉便融入其中,成为了人民的一份子。

同时他还深入煤矿工人,向群众普及抗日的思想,激发他们的热情,联合各个工人组织发起抗日救国的运动。并带领着人民组织起来的武工队,展开了游击战,将敌占区的敌人们打的落荒而逃。如此有勇有谋的华国锋,逐渐成为了一方担当。建国后便跟随着组织前往湖南,担任了当地的县委书记。

之后,华国锋因为表现优秀被调往湘潭,也就是在这里,他遇到了毛主席,开启了与毛主席一生的友谊之路。

文章图片3

华国锋

“我与毛主席的年龄相差很大,但是依旧影响不了毛主席与我的感情,我们既像父子,又像朋友。”华国锋回忆着那年夏天,湖南非常闷热,当时吸血虫等害虫作祟,华国锋时常前去稻田与农民商议如何解决害虫。终于,在华国锋的努力下,湘潭地区的吸血虫得到了有效的制止。

1955年的一天,他正在稻田里与农民商量庄稼一事,忽然有人找到华国锋:“领导在长沙,他要见你!”

起初华国锋心中疑惑,他不知道什么领导还要去长沙见面。于是连衣服都没整理,便匆匆忙忙的跟随着同事前去长沙。当华国锋见到所谓的领导时,目瞪口呆了半天,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领导竟然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

文章图片4

毛主席

他十分紧张,局促的搓着衣角,眼见着衣服上还有点点泥斑,袖口都是补丁,自觉有些失礼,毛主席却动容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华国锋,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名字,你把我的家乡建设的很好嘛。”

“我这样来见您,实在是太不礼貌了……”

“哪有不礼貌?我觉得很好嘛!”毛主席亲切的笑道:“劳动人民就是最美的。”

这句话打趣的华国锋不好意思的挠着头,随即他便敞开了心扉向毛主席交代工作。出乎意料的是,这位伟人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高高在上,相反他亲切、幽默又风趣,在谈天之中华国锋聊起自己的过往,聊起他建设家乡的经验,毛主席的眼中满是欣慰之情。临走的时候他对华国锋评价着:“可造之材。”

文章图片5

华国锋

这句话让华国锋受宠若惊,但也是因为这句话更加激励了华国锋。没过几年,在华国锋的努力下,他被调到省委进行统战工作。因为在抗日期间华国锋在后方宣传思想,有着丰富的统战经验,故而华国锋的工作表现十分优异,这让时常来湖南视察的毛主席欣慰不已。

久而久之两个人的关系愈发亲近,毛主席惊讶的发现华国锋不仅工作经验丰富,在理论上他比许多老同志理解的更为深刻,毛主席觉得华国锋这样的年轻人如果以后好好培养,日后一定能对马克思的理论再发展。

因此华国锋逐渐成为了毛主席的左膀右臂,在众人不解华国锋为何能够成为毛主席的得力助手时,毛主席却给了华国锋一句评价:“你办事,我放心。”

文章图片6

毛主席(右一)

此后华国锋不仅在工作上协助毛主席,在生活上更是将毛主席照顾的无微不至。

生活上的照顾

生活方面毛主席热爱体育,时常告诫华国锋、告诫年轻人我们要“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因此经常与华国锋一起去游长江,甚至还说起自己年轻时只用冷水洗澡。

“用冷水洗澡?那我是万万不敢的。”华国锋听后直摇头,但毛主席却哈哈一笑的回答:“这叫培养人的意志,不过培养是培养了,身体也容易落下病根啊。”

这让细心的华国锋注意到毛主席身体其实有许多隐患,曾经用冷水洗澡的习惯让毛主席落下了肺炎,一到冬天就忍不住咳嗽,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烧;再就是思虑太多,为新中国的未来过于操劳,导致时常失眠。

文章图片7

华国锋

新中国的事物千头万绪,许多建设都要从头再来,因此这份艰巨繁重的工作自然而然的落在了毛主席的肩膀上。但忘我的工作导致毛主席的饮食不规律,因此造成了便秘。

无法正常的排泄让毛主席的身体得了高血压等症状,可当时的新中国医疗水平并不发达,这一连串的病情也让救治的医务工作者很是棘手。

尤其是毛主席的晚年时期,常常将工作和读书放在第一位,因此总是不积极配合治疗,每当华国锋去劝说的时候,毛主席便会豁达的说道:“这是辩证法的胜利,去旧迎新嘛,革命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体呢?你看,我这副身体老了,是要被淘汰的,只有被淘汰了,才能有新事物顶上,你就是未来的希望啊。”

这句话让华国锋十分辛酸,他红着眼眶说道:“毛主席,您可千万别那么说,中国人民离不开你啊!”

文章图片8

毛主席(左一)

毛主席的眼神却十分深邃,他望向窗外的天空默默一叹:“中国人民要怎么样,都是靠自己啊。”

眼见垂垂老矣的毛主席身体每况愈下,为了以防意外,华国锋几乎寸步不离毛主席。见华国锋这么仔细,毛主席打趣道:“你可不能罢免我工作啊。”

这句话让华国锋笑了起来,因为毛主席有意栽培自己,所以许多事物开始慢慢交由他来处理。但1976年7月28日凌晨时分,唐山发生了一场特大地震,整个河北地区都感受到了地动山摇。

中央领导人前来询问华国锋:“要不要告诉毛主席?这事实在太大了。”

文章图片9

华国锋

这个问题让华国锋陷入了沉默,要知道这一年自年初起,中国人民相继失去了周总理、朱老总两位可敬的领导人。如今唐山又发生了特大地震,这对毛主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如今的毛主席身体状况十分糟糕,华国锋根本拿不定主意:“可是如果不告诉他,他一定更生气。”

思来想去,华国锋不顾其他领导人的阻拦,走进毛主席的房间。此时的毛主席还在沉睡,枯槁的身形早已不似当时那般伟岸,在这之前毛主席因为心肌轻微梗塞的缘故,时常会这么昏睡过去。身体如此虚弱的毛主席还能接受打击吗?华国锋犹豫了许久,最终默默坐在床边,耐心等着毛主席醒来。

直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毛主席才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第一眼看到的便是红着眼眶的华国锋:“出了什么事了。”

文章图片10

华国锋

如第一次见面那样,华国锋神情紧张,局促的捏着衣角,眼泪默默的流了下来,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将唐山特大地震的事告诉了毛主席。

“胡闹!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瞒着我就以为天下太平了吗?”面对毛主席的质问,华国锋即刻告知毛主席,他已经派人前去调查,物资救援都在路上。毛主席这才稍稍安定下来,他艰难的起身,在华国锋的搀扶下,凝视了窗外许久,慢慢的说道:“你办事,我放心,这个国家交给你,我也放心。”

这句话让华国锋情难自控,以至于泣不成声,哽咽的说道:“毛主席,您不要这么说,我们都离不开您啊,您一定要坚持下去!”

但毛主席却深深的长叹一声,再一次闭上了眼睛。但众人心里都清楚,毛主席的身体渐渐透支,可能支撑不了太久。

文章图片11

毛主席

在华国锋离开的时候,他恍惚听到毛主席似在呢喃:“我死后,记得要按照签署的火化协议那样做,把我的骨灰洒向长江,喂给那些鱼儿,物质不灭。”

华国锋背对着毛主席,不禁潸然泪下。

违背毛主席的意愿

1976年9月9日的凌晨,华国锋还在处理工作。但他的思维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华国锋不禁皱起眉头:“发生什么事,这么着急?”还没等警卫员开门,门口却被人从外面推开:“不好了!”

华国锋脸色陡然一变,似是猜到了什么,即刻起身冲了出去,第一时间赶到了毛主席的房间,果然毛主席身边所有看护的医生都围绕在侧,华国锋焦急的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文章图片12

毛主席

只见一旁的心电图依旧在跳动着,但已然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华国锋抑制住心中的悲痛,握着主席的手,急切的呼唤着毛主席。像是听到华国锋的呼唤,毛主席努力的睁开眼睛,他断断续续的说道:“中国的重担,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

华国锋早已痛不欲生,他还想再挽留毛主席,但随着渐渐停下来的心电图,华国锋再也忍不住抽泣起来,我们新中国的领袖,人民心中的导师毛主席,在1976年9月9日与世长辞了。

但随即中央领导召开了会议,就毛主席的身后事展开讨论。五十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土地资源正是紧张的时候,为了保证农民的用地资源,同时为了破除迷信思想,国内商讨在丧葬问题上必须要破除土葬的习俗。但中国人对落叶归根的执念已深入骨髓,想要改变这个习惯十分艰难。因此毛主席以身作则,率先签署了火葬协议。

文章图片13

华国锋

正当领导们讨论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一直沉默的华国锋却站起来发言:“不能火化毛主席。”

这句话让在场的人无不震惊,不火化毛主席就等于违背毛主席的意愿,这对他老人家太不尊重了。更何况华国锋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生前向华国锋三令五申要火化,为何华国锋会这般提议呢?

只见华国锋忍着巨大的悲痛说道:“毛主席是人民心中的领袖,如果将他火化,在人民心中他是彻底的消失了。这对我们国家、对整个社会而言都会产生巨大的动荡,我想这也是毛主席不愿意看到的情景,所以为了安抚广大的群众,我们必须要保存毛主席的遗体。”

华国锋这席话让众人恍然大悟,同时叶剑英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同意,随即领导小组通过了华国锋的建议,决定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并建立毛主席遗体纪念馆,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热爱领袖的人民前来瞻仰。

文章图片14

华国锋(前)

9月11日凌晨3点20分,承载着毛主席遗体的灵车来到人民大会堂,在专家和医生们的共同设计下,将放置遗体的北大厅改造成临时告别仪式馆,并调度好这里的温度与光照,确定不会腐化之后,众人兵分两路,在华国锋的指导下,一方开始建立毛主席遗体纪念馆,一方开始去联系厂商制造能够保持毛主席遗体的棺椁。

尽管室内温度已经调整到近零下二十多度,可想到吊唁大会举行的时候,光国内就近乎有三十多万农民和工人前来与毛主席告别。这么多人散发的热气,只会加重遗体腐化。

因此中央必须要加紧制作一个既能瞻仰遗容又能保护遗体的棺椁,参考了越南保存胡志明遗体以及苏联保存列宁遗体的方法,众人决定制作一个水晶棺。

但水晶棺需要的材料非常高端,为了保证毛主席的遗体不腐化,华国锋与党中央商议决定用有机玻璃作为材料。

文章图片15

图片源于网络

当时北京只有一个小厂可以制造出有机玻璃,于是华国锋调集所有的工人前去厂内支援,终于只花费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便制造出了长2.2米的有机玻璃。接着众人齐心协力将毛主席的遗体放置在有机玻璃的棺内,并通过隔氧技术,将棺内的温度调整到零下十度,并且可以任意调动。

眼见水晶棺制成,华国锋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时过一年,毛主席遗体纪念堂也已经建成,当水晶棺被送到纪念馆时,望着纪念馆,华国锋感慨万千。他终于没有辜负中国人民,也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做到了万无一失。

文章图片16

华国锋

华国锋在2008年与世长辞,去世之前交代子女,要他的子女接替自己,每年务必要去瞻仰纪念毛主席。华国锋与毛主席这一对忘年交,带给我们很多传承的启示,一代人终要离开,而新一代人便要接棒,只有将这份伟大的、质朴的精神代代相传,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