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胶济、台枣线上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以22万兵力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了向全国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至此,全国内战爆发。 ![]() 我纵由于在过渡时期反复深入地贯彻了形势任务教育,特别是经过了百日战备练兵以及泰安、大汉口战斗,干部战士始终保持着应付战争到来的精神准备。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在山东战场上,以5个军的兵力,从青岛、潍县向西,从济南向东,分进合击,东西对进,全图打通胶济线。与此同时,国民党还以部分兵力进犯鲁南枣庄、台儿庄地区。 7月4日,我纵奉命由泰安、大汉口地区北上胶济线。7日,我纵以第一、第二旅打援,以第三旅第八、九两个团各一部,对进占明水以南文担镇之敌实施攻击。此战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兄弟部队攻击博山以南之敌,以吸引济南方向的敌人来援。战斗进行了一夜,杀伤了一部分敌人.我亦伤亡200多人。第九团副团长黄辉光荣牺牲。后因情况发生变化,奉令撤出战斗。 17日下午,我到三旅驻地房家庄,向三旅的负责同志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问题的内部谈话。毛主席对目前情况和前途,总结为四种可能三个前途。四种可能即我们的力量可能从有到无,从大到小,从小到大或无大变化,三个前途即:我胜,不久转入和平;打个平手,则也可能恢复谈判转入和平;我败,则将拖入长期的内战。我们要争取第一个前途。毛主席说,过去我们依靠小米加步枪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后,则除小米加步枪外,还要加爆炸(破),加高树勋运动。三旅的干部听了我的传达,深受鼓舞,增强了胜利信心。 三旅政治部主任杨思一同志向我汇报了三旅的思想动态、各团的特点与干部的关系后,我当即指出,三旅将来有两个可能与前途:一是碰了钉子之后一蹶不振;一是屡战屡胜,产生骄傲自大思想。防止第二个偏向是主要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上、教育上,对干部战士应着重培养谦逊虚心、埋头苦干的作风。针对部队在作战行动、生活艰苦的条件下,一度出现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纵队决定从18日起,进行以整顿群众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战备休整。 7月21日,纵队在胶济铁路北的东卧、石庄召开高纵干部会议,叶飞司令员再次用具体事例说明我纵队军纪存在的问题,强调了整顿军纪的重要性。经过自上而下的对部队的教育、检查和采取措施,特别是颁布了遵守纪律的训令,许多问题得到了纠正,军纪也有了好转。 7月28日,我纵队奉命北渡黄河攻击济阳之敌。 当部队进至博兴、高苑地区时,因鲁南形势紧张,山东军区又令我纵兼程南下,执行保卫鲁南、支援华中的作战任务。8月2日,我纵自胶济线南下。沿途群众敲锣打鼓,跳着秧歌舞欢迎我们。8月9日,部队到达沂水县境,纵队指示各旅召开团的干部会议,让各团汇报出发以来的部队思想情况,然后由各旅政委总结部队的主要偏向和今后要着重注意的问题。由于在胶济线上的仗没打好,或有的仗干脆没打成,行军方向不断变动,部队中出现了对领导怀疑的偏向,害怕机动,害怕跑路,部队普遍感到疲劳,有个别同志情绪悲观。出现这些情况,与全纵主要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干部工作做得不够好有关,使一些同志一度对目前政治形势认识模糊,对国民党部队力量看得过高,对自己的力量认识不足。我总结了前段政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要求全纵各级领导要把这个间题向部队着重解释清楚。 8月14日,部队到达临沂,召开全纵营以上的干部会议。山东省政府主席黎玉作形势报告,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作关于群众纪律的报告,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解释胶济线上仗没打好以及屡次改变部署的原因。 为阻止国民党整编第三十三军北犯,我纵于24日进至峄县、费县地区待机。时逢阴雨绵绵,台儿庄外围积水,不便作战行动,我们就利用这一间隙晾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战略休整。在这期间,我们在部队中广泛地进行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教育,使全体指战员明确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根据和条件,批评了那些对人民力量怀疑,对战争前途悲观的右倾情绪。同时明确指出,蒋介石有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不会很快垮台,必须克服和纠正急躁轻敌思想,使部队认识到要争取最后胜利,还有一个长期、艰苦的斗争过程。之后,又用10天的时间进行了投弹、射击等军事技术训练,并重视了爆破技术的学习和演练,为适应以后的战争作好准备。 9月中旬,各旅召开旅直总支扩大会议,由各支部书记汇报工作及各单位的思想情况。9月18日上午,我去三旅参加会议。三旅何克希政委作了全面总结。我又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形势认识的偏向,即对人民自己的力量估计过低;二是有些指战员不安心部队工作,想复员回地方去。我们各级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必须帮助同志们全面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下午,我又参加了三旅政治部召开的科长会议,重述了我的一些看法。大家都认为我讲的符合部队的实际,很能解决思想问题。 10月份,我们打了两仗。10月上旬打了峄南阻击战。10月6日,我纵获悉驻守韩庄的国民党整编第五十一师、由淮北调来的整编第二十六师(附第一快速纵队)以及台儿庄的整编第三十三军等部,将于7日拂晓向我发起进攻,企图占我峄县、枣庄地区。我纵于6日晓奉山东军区命令,以第二、三旅在峄县南的樟山、白山、望仙山、大明山、文峰山一线阻击进犯之敌,以第一旅集结于峄县东北一带待命出击。7日清晨战斗开始。敌分左中右三路向我进攻:中路敌整二十六师进攻我四山于、老龙潭、牛山、杨庄、毛鼻山、铁白山、文峰山、桃花山、大明山、望仙山阵地;左路五十一师进攻我樟山、白山阵地;右路三十三军的七十七师进攻我七邵、小石山。 激战终日,敌人多路进攻,越打越多,并出动空军狂轰滥炸,还出动了第一快速纵队的坦克和火炮。我纵第一次同敌人坦克相遇,既缺乏反坦克手段,也缺乏反坦克经验。到了傍晚,敌人发起总攻,我纵因上级全盘作战计划尚未确定,只好节节抵抗,逐步退往山地,转移到河东休整待机。防备敌人向临沂进攻。三路敌军各自注意保存实力,不轻易出动。此仗虽没打好,但我纵拦在那里,仍然起到保卫临沂的作用。 第二仗是在10月底。10月24日,纵队在王家楼驻地召开营以上干部会。叶飞司令员根据中央指示,报告目前战局以及三个月内歼敌25个旅的号召,详细地分析了目前峄(县)台(儿庄)枣(庄)地区国民党军的动态企图以及我军今后的作战意图及决心;赖传珠政委对此次战斗的意义和有利条件作了说明;我在会上布置了战时政治工作。因为战斗即将打响,会后,我又到连指导员训练班作了战时敌治工作报告。 10月8日占领枣庄、郭里集、峄县、台儿庄的敌人,于10月27日开始全线向我进攻。敌人企图在占领向城、兰陵后,东犯临沂。敌军白天前进,晚上回缩。行动十分小心,3天仅前进7公里。其兵力已经分散,先头第七十七师较为突出。30日,该师第三十七旅占傅山口,第一三二旅占马家楼。我纵原打算诱敌深入到向城,再寻机歼敌,此时临沂来电说,如果把敌人放到向城,临沂震动,军区和省级机关就要跑反了,必须迅速出击,阻止敌人东进。我纵奉命,立即出击。以第一旅出击傅山口及其以西的敌人;第三旅攻占店子街、马家楼等地后,向西警戒,配合第一旅歼灭傅山口的敌人。 30日10时全线出击,将敌七十七师全部击溃,击毙敌三九六团团长张北福,并将敌一个团包围在马家楼大围子里。下午5时,敌整二十六师自峄县开来坦克8辆,向傅山口一线攻击,被我军阻子沙河一线。敌军在坦克掩护下全线溃退,马家楼被围的残敌也于下午6时30分趁乱向西南逃窜。 接连两个仗都没取全胜,我纵在鲁南与敌人形成对峙僵持的局面。这时叶飞司令员有些急躁,他是我军较有声望的指挥员,以往从没打过这么窝囊的消耗战,所以作为他的助手,我能理解他的心情。我们分析了这次仗没打好的主要原因:一是敌情了解不够,地形不熟;二是缺乏反击敌坦克的经验,缺乏攻坚、爆破技术。所以我们利用战斗空隙时间,重点研究了攻坚和打坦克问题。第一旅还组成200人的学习队,专门到山东部队学习爆破攻坚的技术和战术。这对我纵以后打大仗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纵与敌人相持于鲁南时,华中我军在淮北战场歼敌一个旅,消息传来大家十分高兴。 11月上旬,鲁南敌人重新调整部署,加强纵深配备,淮备占领向城,进窥临沂。乘敌七十七师调防南撤之机,山东军区决心发起台枣线反击战。鲁南军区第八师担任攻歼南、北罗和马兰屯地区的敌人,我纵则担任阻击峄县之敌的任务。11月10日晚战斗打响。我纵以第三旅首先夺取峄县以南圈沟、泥沟一线,打开了缺口,占领阻援阵地;以第一旅一个团进至南、北罗以南地域,警戒台儿庄敌人动向;以第二旅集结于响连屯一带为预备队。翌日晨,峄县敌整二十六师在7辆坦克掩护下向我进攻,我反坦克作战没有成功。下午1时,敌坦克增至25辆,步兵增至1个旅,连续向我猛烈攻击。 第二旅第四团奉命通过5华里开阔地,向进人圈沟的敌人拦腰截击。敌突遭我军奇袭后,一度四处逃窜。敌25辆坦克排成三角阵势,阻止我军前进。我军以小包炸药、集束手榴弹、手雷、汽油瓶等向敌坦克攻击,但仍未奏效,我军伤亡较大。激战至黄昏,敌人以坦克作掩护,撤回峄县。此战共歼国民党军2900余人,我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尤其负责阻击敌快速纵队的我一纵第二旅,伤亡很大。战斗中,我第四团参谋长赖竹泉,七团副团长周瑞球,政治处主任朱光等光荣牺牲。当天晚上,山东军区鉴于一时难以达到歼敌目的,遂令各部撤出战斗。 鲁南三战,打的都是消耗仗。我们没有完成歼敌任务的原因,主要经验教训是没有坚决贯彻毛主席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没有坚决执行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战斗中,也暴露了我纵与鲁南军区第八师配合不好等弱点。后随着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的成立,这一弱点逐步得到了克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