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茂林之家 2022-01-06

1946年12月30日,山东临沂,华东野战军司令部里,数十位师以上干部凝神静气,静静听着主席台上各位领导人的发言。尽管屋外呼啸的寒风带来阵阵凉气,但是这些常年奋战在华东暖温带气候的战将们丝毫不觉得寒冷。

说到华东野战军,这是由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东地区作战的新四军部队及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合编而成,解放战争爆发之初陆续改编为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由于长期分散在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作战,在漫长的岁月里,两支并肩作战的大军中基层干部很少有机会坐在一起谈兵论战。

直到两个月前,毛主席的《三个月总结》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两篇纲领性文件下发到全军后,根据战场环境,两支分散作战的大军逐渐攥成了一个拳头。数十位久仰大名却虽未谋面的将帅们才真正走到了同一个战壕里。

宿北战役开始前,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战役部署会议上提出:“今后一律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作战”,标志着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肩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与两年之后陈毅、粟裕指挥近百万大军大军横渡长江、风卷残云般横扫敌人的气势不同,此刻的华东野战军正规部队才10万人左右,而且正在被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生存空间日渐缩小。其中国民党军一路人马共4个整编师,10万精兵在飞机、坦克引导下距离临沂仅百十里路,最精锐的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已经到达驿县。

在临沂召开的华东野战军师以上干部会议正是在数十万敌军四面合围、兵临城下这一十万火急的情形下召开的。

尽管这些身经百战的骁将们视百万蒋军如草芥,然而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的一番发言还是让他们觉得有些诧异。因为按照接下来的作战部署,我军的打击目标放在了实力最强的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而不是像编第51、59、77师这些弱敌。更为不解的是,这一作战部署居然是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亲自制定的。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众所周知,“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是我军作战所遵循的重要规则,也是一个百试不爽的制胜法宝。刚刚结束的宿北战役正是在这一规则的指引下进行的。

宿北战役开始前,国民党军倚仗兵多将广的优势沿着津浦路和陇海路对我军进行分割包围,而我军一方面要确保山东解放区的安全,一方面要抵御从苏中北上的敌军,掩护苏中、两淮等地的军政人员和物资向北撤离,山东和华中野战军被迫分兵把关,面对兵力火力都占优势的敌人,打得极为艰苦。

正是在这样一个险象环生的生死关头,远在延安的毛主席以其宏大的战略家视角和气魄,给身陷险境的陈毅和粟裕送来一封封锦囊妙计。

在毛主席看来,国民党军进攻鲁南是虚招,其目的是为了调动我军在苏北的主力回援,来个调虎离山,然后腾出兵力全力进攻山东。

对此,毛主席在1946年10月31日的电报中告诫陈、粟:“切不可上当!”

毛主席的点拨让陈、粟顿觉醍醐灌顶。很快,陈毅带着原本返回鲁南的山东野战军第8师重返苏北,正在指挥盐城保卫战的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交代完手头的工作,来到沭阳与陈毅见面,讨论新的作战方针。讨论的结果是,发起宿北战役,打击自西向东推进的整编第11师和整编第69师,首要的歼击目标就是战斗力相对较弱、位置最靠前的整编第69师。

从1946年12月15日至19日,粟裕指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一举全歼拥有3个旅的整编第69师,同时也给予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11师以重创,取得了自解放战争开始以来我军首次在一场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编师的辉煌战例。

但是此时华东战场上的蒋介石部队多达20多个整编师四五十万人,宿北战役的损失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虽说有所松动还远未到完全打破的地步。换句话说,我军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特别是鲁南方向的10万国军精锐,丝毫未受损失,南面的整编第74师等部相继占领涟水、盐城,随时可能向北推进。北面的王耀武第2绥靖区各部也已全面控制胶济铁路,对山东解放区虎视眈眈。

对于高明的领导人来说,做任何工作特别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终极目的并不在于马上获得多大利益,而是在于造势,创造一种不断获利、获大利的形势!“形势比人强”的道理正是如此,任何奇谋妙计也只有在顺应形势之后才能发挥其作用,逆势而为,即便成功也只是运气成分占多数的极小概率事件。拥有保定军校高材生背景、统领一大批黄埔军校精英的蒋介石终其一生没有搞明白自己为何能败走海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不是一个顺应形势,更不是一个善于创造形势的领导人。

反之,教师出身、在长征之前连《孙子兵法》都没有读过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早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就做出了“农村包围城市”这样一个创造形势的惊天之举。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百万穷凶极恶的日军,毛主席更是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持久战”思想。纵观14年抗战,我军歼敌数量少于同一时期的国民党军,但是“中流砥柱”的作用为世界公认。

纵观战争年代的毛主席,除了在红军时期直接指挥过几场战役外,在之后百万大军纵横驰奔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他基本上就是运筹帷幄、统揽全局,只是根据战场形势的特点给予前方将帅必要的指导,鲜有硬性规定亦或是越级指挥的举动。

而前方将帅既做到了在战役中放手发挥才能,也做到了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接下来的两场战役更能体现出毛主席善于把握形势、创造形势的战略家气魄!

打完宿北战役,粟裕的下一个目标原定于整编第11师亦或是整编第74师这两个“五大主力”中的其中之一。

粟裕是从井冈山时期一路搏杀闯荡出来的我军名将,多年戎马生涯锤炼出来的高超胆略和雄浑气魄在同一时期的我军将帅中也属上乘。敢在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敢于对敌人的王牌部队下手足见其大将风范。这也是毛主席在华东战局极为险恶的情况下亲自指派粟裕负责战役指挥的最重要因素。

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整编第11师、整编第74师虽说是蒋军王牌,但是在几个月的作战中也遭到我军的痛击。整编第11师是宿北战役的直接参与者,曾与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轮番厮杀。战役开始当天,9纵一个团在来龙庵顶住整编第11师整整一天。1纵从侧翼杀出,出其不意地将11师1个工兵营和炮兵部队击溃,还一度冲到师部附近。

当整编第69师即将覆灭之际,1纵又在高家洼顶住奋力赶来救援的11师。战事最激烈的时候,1纵官兵硬是端着刺刀将全美械化装备的11师杀得大败而逃。师长胡琏在电话筒里下达死命令的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吴奇伟说:

“一切都来不及了,戴师长那里已经不堪设想了!”

整编第11师丧魂落魄之像,由此可见一斑。

宿北战役发起之前,华中野战军主力阻击南线敌军,打得最激烈的就是第二次涟水保卫战。虽说最后以我军撤出而告结束,却让整编第74师付出了4000余人的伤亡代价。再加上之前的第一次涟水保卫战和两淮保卫战,整编74师在华东战场上减员超过1万多人,折损过半。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张灵甫也哀叹:

“本军北调援鲁,南调援两淮,伤亡过半,决战不能。再过年余,死无葬身之地。”

两支王牌部队尚且如此,其他各路敌军谁又敢轻易和兵锋正盛的陈粟大军交手?

相反,我军对一路狼奔豚突地整编74师深恶痛绝,特别是挨了处分的华野6师师长王必成,更是一再请求粟裕要报一箭之仇。

敌军受挫,我军士气如虹,战场形势极为有利,这也是粟裕准备歼灭整编74师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此,毛主席也表示同意。

然而在涟水战役中伤筋动骨的整编74师变得小心翼翼了,我军等待了三天,也没有找到战机。此时,北面临沂方向的敌情一天比一天严峻。

宿北战役之后,随着整编11师和整编74师按兵不动,南线各路敌军也陆续停止前进的步伐,只有北线的4个整编师按照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的命令继续向临沂方向前进。而我军由于主力躲在苏北,鲁南地区极为空虚。就在陈毅、粟裕部署准备歼灭整编74师的同时,留在临沂的华东局领导人黎玉、张云逸以及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一度越级向毛主席发电,请求调山东野战军主力回师救援。

陈毅、粟裕等不来歼敌良机,也就决定改变作战计划,一方面部署保卫临沂,一方面准备集中兵力打击鲁南国民党军冯治安所部整编第77师。

按说这一部署严格遵循了“先打弱敌、后打强敌”的原则,符合“打有把握之仗”的原则。然而作战计划发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却提出了不同意见。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1946年12月24日、25日,毛主席连续发来两封电报,给出了明确的指示。

毛主席在第一封电报中说:

“主力似不宜分散,如放弃74师不打,似宜集中25个团于鲁南地区歼灭26师,迫退冯治安部,然后相机出淮北较为有利。”

很显然,毛主席认为华野之前的战役部署有兵力分散之嫌。同时也充满自信地认为,只要我军兵力集中,完全可以将更为强大的敌人吃掉!

然而,国军整编第26师是一个标标准准的强敌!

全师下辖3个旅,齐装满员,总计3万多人。又有装备36辆美式坦克、数百辆汽车的第1快速纵队配合作战,其综合实力并不逊于“五大主力”中的任何一个。黄埔军校第一期出身的马励武,早年曾担任蒋介石的副官。后来在陈诚部队中拾级而上,算得上是蒋介石的嫡系。

第1快速纵队前身是组建于1942年的第1坦克营,由曾经留学德国的蒋介石次子蒋纬国领衔,也是国民党军组建的第一支装甲部队。抗日战争期间装备了美式坦克,在新德里接受美军训练,曾经在缅甸丛林中横冲直撞,在凶残的日军面前屡战屡胜,无一败绩。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又把用日式坦克组建起来的两个坦克团与1营合编为第1快速纵队。

宿北战役之前,陈毅曾指挥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8师回师鲁南与之作战。我军一度围住了整编第77师,然而马励武派出30辆坦克赶来增援,1纵因为缺乏打坦克经验,居然被敌军冲开一条血路,致使整编77师绝境逢生。

正是看到了坦克在鲁南平原的威猛表现,再加上自开战以来这一路人马未经大战没有多少损失,这才让坐镇徐州的薛岳有了底气,不顾南线各部停滞不前的情况,命令鲁南的4个师单刀直入,企图直捣临沂。

从这4个整编师的成分来看,除了全美械化装备的整编26师是蒋介石嫡系部队外,其余3个师都是地地道道的杂牌部队。比如整编第51师是原东北军,整编第59、77师是原西北军。而且分散在枣庄、台儿庄,如果被我军攻击,整编26师或迅速救援,或者悄然退走。这样一来,尽管可以缓解临沂的压力,却无法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一旦敌军重新调整部署,形势将又一次险恶起来。

正如毛主席在第二封电报中所说的那样:

“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你们必须集中第1、第6、第8、第4、第9、第10各师及1纵、警旅等部,并有必要之部署时间,以期打一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第一仗似以打26师3个旅为宜,因该师系鲁南主力,该师被歼,全局好转,若先打冯部,则恐一时不能解决鲁南问题。”

短短一封电文,毛主席三言两语便道出了歼灭整编26师的重大意义和具体打法。

对于毛主席洞穿全局这一战略家气魄,令粟裕感慨不已。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多年后,粟裕回忆鲁南战役时说:

“我们认为,中央军委、毛主席一再指示,要在鲁南作战,使鲁南获得巩固,实际上是指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山东将是华东的主要战场。如果继宿北战役之后再在鲁南打一个大歼灭战,不仅能打破敌人的包围圈,使山东、华中两路野战军完全会合,而且今后在山东作战创造良好的战场条件。”

歼灭整编第26师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吊民伐罪!

山东解放区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建的一块最为富庶的区域,国民党军到来之后,其暴行相比当年的日军,有过之而无不及,整编26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位外国记者曾在采访中说:

“马将军在农民的名声中很糟糕。他的部队占领兰陵地区15天,把那里的鸡、猪、粮食全都拿走了。我采访过的每个农民,几乎都说受到过国民党官兵的打骂。”

一位在鲁南战役中被俘的整编26师团级军官也坦承:

“军队的纪律已经垮了,百姓痛恨我们。”

陈粟大军中的绝大多数官兵都是来自山东,故乡家园被敌人践踏、父老乡亲被欺凌,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

“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这是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理论”最精辟的论述,也是我军在战争年代创造形势的根本指南。

在接下来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中,穷凶极恶的国民党军也像当年的日军一样,真正领教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陷入了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我军的行动打了整编26师一个措手不及!

攻击时间是1947年元月2日午夜,此时的马励武居然丢下部队跑到驿县城里过年去了,当前线的告急电话打来时,他正在兴致勃勃的一边吃有酒有肉的年夜饭,一边听着京剧《风波亭》。三军主将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士兵了。陶醉在新年气氛中的整编26师部队,全然不知战火从天而降。

只一夜功夫,整编第26师连同第一快速纵队就被我军分割包围。

但是靠战功一路升迁上来的马励武也并非酒囊饭袋!

他对我军的行动并非一点察觉也没有,毕竟10多万大军的行动不可能一点踪迹也不暴露。然而拗不过位高权重的薛岳,只好硬着头皮率队前行。为了防止被我军袭击,马励武精心设计了撤退方案,那就是以以卡车运载步兵、重武器沿着公路行动,快速纵队的坦克摆在两侧进行掩护。

尽管此时天空中下起了雨夹雪,但是对于机械化部队来说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困难,对于步兵来说却是不小的困难。以至于有人劝粟裕改变进攻计划,而粟裕却斩钉截铁的说:

“不变,这是老天爷帮我们的忙。雨雪交加,道路难行,把敌人的重装备陷在那里,他就更难逃脱了。”

粟裕的自信是有根据的!此时此刻,赶来帮忙的不仅有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更有满腔怒火的解放区老百姓。

马励武的车队还没开始行动,解放区老百姓破坏了敌人必经之路上的数十座桥梁,并且埋设了数不清的地雷。

这样一来,整编第26师和第1快速纵队原本有序的撤退变成了混乱不堪的大逃亡。车、马、炮堵塞了道路,官兵只好弃车逃命,坦克也顾不上护卫车队,夺路向野地里狂奔。

机械化部队作战讲究的就是步兵、炮兵、坦克的协同作战,现在各顾各的逃,无论是士兵还是坦克、大炮,全都成了活靶子。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慌不择路的整编第26师两个旅和第1快速纵队全部共约3万人被我军全部歼灭。26辆坦克、数十门大口径火炮连同数万发炮弹几乎没怎么开火就全成了我军的战利品。

而粟裕则趁热打铁,指挥全军带着缴获的大炮和炮弹一举攻占驿县和枣庄,将盘踞在此的整编第26师残部和整编第51师全部歼灭,俘虏了马励武。

至1947年元月20日,我军胜利结束鲁南战役,取得了歼敌5.3万余人的空前胜利。

一口气歼灭国民党军5万多人的全美械化部队,让我军装备得到了空前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国民党军四面合围的铁壁被砸开了一个难以弥补的窟窿。

正如粟裕所说的那样,

“宿北、鲁南两个战役的胜利,使我军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夺取了战场的主动权。”

毛主席对鲁南战役的战果也非常满意,他在给华野的电报中也谈到:

“鲁南胜利,局面打开,我已夺取主动,敌已陷于被动。”

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也就等于牢牢把握住了战场形势!

而我军两大野战军完全会师,正式合编为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兵力27万余人。

铁棒铸就、长缨合拢,就等着横扫敌人了!

无独有偶,正当我军在为取得战场主动权而紧锣密鼓的准备更大胜利的同时,在华东战场损兵20万蒋介石集团也认为自己夺取了战场主动权,理由简单而荒谬,因为他们自开战以来已经夺取了华东地区的绝大多数城市。

正如参谋总长陈诚所说:

“国军部队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华东野战军的改编尚未完成,国民党军又一次大规模进攻就开始了。

揣着糊涂装明白,对正在悄然转变的战场形势浑然不觉,由此可见国军将帅对形势的把握能力何其拙劣?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带着“莫大成功”的虚假荣耀,陈诚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制定了一个“鲁南会战”计划,并且亲自到徐州去坐镇指挥。

参谋总长亲自出马,整个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几乎全调动了起来。北面是王耀武指挥的3个军9个师,从济南、博山出动南下,直插我军后背;南面是欧震指挥的7个整编师20个旅,从台儿庄自城头一线出发北进。

从这个部署不难看出,相比宿北战役之前的架势,国民党军由三路变成了两路,除了说明敌人的力量捉襟见肘外再无别的原因。

但是战略观念上糊涂,在战术上陈诚还是保持着足够的精明。他吸取前几仗被我军分割包围若干部队的教训,命令各路部队以2—3个整编师编为一组,每天只推进10公里左右。国民党军各部忠实执行了这一方针,各路大军几乎是齐头并进、稳扎稳打,谁也不敢贪功冒进。

对此,陈诚夸下海口:

“这次会战关系重大,党国前途,剿匪成败,全赖于此。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不得不说,国民党军的这次行动,的确让文武双全的粟裕颇感棘手。

一开始,粟裕把打击目标放在了兵分三路前进的南线国民党军重兵集团,按照宿北战役的打法,先阻击其两路,伺机歼灭其中一路。然而国民党军这次到底是学乖了,任凭我军如何动作,就是不改变既定方针。一路受阻,其余两路便迅速靠拢过来。就这样,南线国民党军走走停停,逐渐逼近了临沂。

与此同时,北线王耀武的3个军在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率领下也于1947年2月4日占领了莱芜。

形势又一次严峻起来!

论兵力,敌我两军数量大致相当。但是华东野战军在火力上依然居于劣势,并且随着敌人逐渐向解放区腹地深入,我军的机动空间也被大大压缩。届时,我军将不得不与群集而来的敌人打一场胜算不大却要血流成河的阵地战!

几十万大军何去何从,无论是经纶满腹的陈毅,还是骁勇善战的粟裕,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对于一个胸怀韬略、善于顺应形势、创造形势的领袖来说,似乎没有化解不掉的危机。“天无绝人之路”也只对这一类人有效,而非投机取巧者所得!

而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一位善于顺应和创造形势的领导人!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就在华野领导人为如何破解敌军而大伤脑筋的档口,毛主席又一次及时点拨了他们。

1947年2月4日,毛主席从延安发来电报:

“敌愈深进愈好,我愈打得迟愈好;只要你们不求急效,并准备于必要时放弃临沂,则此次我必能胜利。目前敌人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地进占临沂,你们切不可上当。”

短短一条电文,将敌人的毒计和我军的应对之策娓娓道出,折射出的是毛主席伟大的战略家气魄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华。

对于身经百战的粟裕,毛主席的这一点拨又是一次醍醐灌顶。要知道,“诱敌深入、运动待机、各个击破”是我军无数次战胜强敌的法宝,创造下无数惊天动地的战例。20多年的戎马生涯,粟裕更是这一战略战术的亲身实践者,更是将这一战略战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华野十万人被五十万国军包围,严峻时刻毛主席点拨粟裕,扭转战局

很快,一条更为大胆的战略战术同时涌入了陈毅和粟裕的脑海之中。那就是,“示形于南,击敌于北”,置南线那些缩在乌龟壳里的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于不顾,集中全力打击北线的李仙洲所部。

2月11日,华东野战军7个纵队在陈毅、粟裕指挥下悄然北上,另外两个纵队由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指挥中临沂地区佯动,继续吸引南线的敌军,掩护主力北上。

对于我军的行动,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军将帅浑然不觉。特别是在2月15日国民党军进占临沂后,他们迅速陶醉在了“鲁南大捷”的狂欢之中。

唯有在济南的王耀武,此刻稳中有静,凭着多年沙场直觉,他断定我军是主动放弃临沂,冲着他的3个军来了。对此,王耀武一方面向蒋介石、陈诚示警,一方面命令南下的3个军放慢步伐。

然而此刻沉浸在“鲁南大捷”中的蒋介石和陈诚如何能够对王耀武这个学生的苦心相劝听进去半个字?反倒是觉得极为扫兴,随即命令王耀武按照既定方针,督促李仙洲的部队迅速南下。

职小位卑的王耀武自然拗不过两位师长,只好闭嘴不言。

由于蒋介石和陈诚利令智昏,再加上地下党韩练成(46军军长)临阵倒戈,国民党军第46军、73军5万多人陷入我军重围,还不到一天功夫就全军覆没。

一天之内歼敌5万,这是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创下的我军战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记录。正如陈毅元帅评价的那样:

“这证明了我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的战役指导一贯保持其常胜记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

更重要的是,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又一次遭遇重挫,机动兵力又一次减少,虽说还能保持进攻势头,却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同时从几个方向对我军进行合围,只剩下从南面一个方向推进了。这也就意味着我军对华东地区的战场主动权掌握得更加牢固!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毛主席则继续施展其伟大的战略才华,为解放战争描绘出一幅更加宏大的画卷,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出一个更加有利的战场形势。5个月后,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之后的华东野战军和晋冀鲁豫野战军40万大军兵分三路挺进中原,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