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7·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liuhuirong 2023-02-07 发布于湖北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辨别、体会所学、所见、所闻,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一说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感悟】

读这一节,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快乐读书人,一个勤勤恳恳的谦虚的教育者。与上面一篇结合起来看,孔子总是在不断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同时也是让弟子们了解自己。

一、孔子为什么要“默识”?

“默”并不单纯是“默默地记住”,还有更深刻的含义是:作学问要宁静,不可心存外务,更不可力求表现,要默默然领会在心,这是最要紧的。这是“真学”,所以才能做到永远不厌倦,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不言而心解。“静默地在内心辨识道理择别是非”,就是儒家所谓“格物致知”的功夫,即《大学》里说的“致知在格物”,然后才能“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最后达到“明明德”。

二十一世纪的“文盲”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愿我们及早清醒,做一个“默而识之”的好学者。

二、孔子为什么能做到“学而不厌”

现在,我们的教育一再“减负”,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孩子和家长叫“苦”?为什么孔子却“学而不厌”。

因为孔子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孔子感悟到了仁义礼智信社会道德的永恒性,讲仁义礼智信,社会就会和谐,人就快乐;不仁、不义、违礼、弃信,是非不辨,就会世风日下,烦恼就多。

这种根本的智慧,为孔子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使孔子不屈不挠,永不言放弃,不怨天,不尤人,不悲观,不绝望,始终抱着知使命而坚定从容、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乐观人生态度。这与《论语》开篇【1.1】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一以贯之的。

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学习是件很苦的事,常常是一开始就没兴趣,既是开始很有兴趣,没过多久就会厌倦,这是不明目标使然。“学生”就是“学”生存本领,如果“学”生存本领都觉得苦,以后工作了同样也会觉得苦。这两样人类生存的必须所为都觉得苦,那这一生必定是要泡在“苦水”中了。

人性的弱点如走下坡路,轻松、舒坦,可不知不觉就可能滑到悬崖边上了。如果还不觉醒,就可能掉进无底深渊,到那时就再也没有舒坦、轻松的日子可言了。可是,人要走上坡路,也不是轻松的,是要有心血付出的。

我们不妨学习孔子的“学而不厌”。21天形成一个习惯,好习惯会使你先苦后甜,坏习惯使你堕入萎靡不振的深渊。看来,孔子是坚定地选择了好习惯。子贡说:“学不厌是智,教不倦是仁,智仁兼备,老师的确是圣人了啊!”

三、孔子为什么能做到“诲人不倦”?

“仁,爱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人一旦具有使命感的人文精神,不仅会“学而不厌”,也会“诲人不倦”,因为道德的学问是内心修养,但它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却是社会性的,也就是人生的价值观。

儒家文化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据孔子推己及人的觉悟,他亲身感受到的和谐、快乐,也希望能形成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但由于现实社会诱惑太多,“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很多人只顾眼前之“利”,唯利是图,不惜损人利已,听到正义不追随,有了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就需要“诲人不倦”的精神来引导他们提升觉悟。

孔子的很多弟子深受孔子“诲人不倦”的感染, 编着《论语》,传播儒家文化,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

本章所举三事:“思”则致知格物;“学”则学而不厌;“教”则诲人不倦,笃于行,推已及人。尽人皆可自勉。我们如果能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我们也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我们的日子就会阳光灿烂。

关于“何有于我哉”有人理解为“对我来说,这有什么难的呢?”“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两种解释,我感到都略有欠妥。孔子有大超脱的情怀,孔子能发现的问题,都会及时改正。当孔子提出这三个问题时,也必然是先“敏于行” 了。加之夫子之情怀,言而有实,也不至于为小事强作谦虚。故夫子言,必已经参悟此道,又知行合一了。故而自言自己是这样做的,以教导学生。念念不忘求学之目的,而不是狭隘的自我成就,此也是孔子的教育目的。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