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成长,应用心规划还是顺其自然?

 吕静贤 2023-02-07 发布于广东

文丨吕静贤

前言:

我们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道路上,都只是被动地被眼前要解决的问题推着走。很少有人会主动地去规划孩子将来要走的路和方向。

甚至有很多父母,眼前的孩子,已经发现有某些问题了,还一味地顺其自然。要不就唉声叹气,认为孩子已经没救了。其实,这真的是害了孩子。

因为,不管什么问题,干预好过不干预。而且越早干预就越好,因为越早效果就越明显。除非是不治之症。否则即使有一线希望,也要努力去改善。

对待孩子最好、最负责的教育,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孩子做好长远发展规划。尽量保证在将来孩子长大后,有独立过好生活的能力。

我们许多人,其实都生活得浑浑噩噩

01

我们许多人,其实都生活得浑浑噩噩。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也许有人会说:我怎么活得浑浑噩噩呢?我一直在为赚更多钱、过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在为能过得更好而每天都在努力。这无可非议。

但,我们有想过我们此时正在使用的方法,能帮我们达到目标吗?

而且,我们都希望将来能过上更好的生活,也以这个为目标在每天奔波着、辛苦着,但我们想过具体的目标吗?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怎样才能实现更好的生活。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没认真思考过。即使思考,也思考得很笼统,不外乎好好读书、勤劳工作。

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就是:碌碌无为。

不信,你看我们身边很多人,几十年如一日地辛苦工作,到头来还一直在忙着赚钱、为生活而奔波的路上。

这样的情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比如,读书时在校旁的小食店,天天看到两个年轻的夫妻在起早贪黑地忙碌着。出来工作十几年,我想过了那么久,两夫妻应该发了吧,应该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了吧。可没想到,当我再次经过那里,无意中看到又是那两个熟悉而忙碌的身影。身上的装扮和过去没什么区别,不同的是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老了许多……

对于生活和发展,我们很多人都欠一个好好思考。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都是碌碌无为的

02

什么是好好思考?

我想那就是:我想要什么?我现在拥有什么?我如何才能实现我的目标?

而这样做的基本前提就是:好好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

从中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将要走的方向和目标。

可以说,大部分人每天都在奔波着,鲜有人停下来好好去审视和思考。

这就造成了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波中,碌碌无为。不停地在为生计而努力。并终究跳不出那个碌碌无为的死循环。

所以,不论做什么,我们要想做好,就必须学会思考、主动思考。做好规划,发现问题及时想办法采取措施去解决。

这样才有可能越变越好。而不是顺其自然,被动地被各种问题牵着鼻子走。导致最后越来越被动,想不顺其自然也难了。

这点在教育上最为明显。

当孩子小时候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不注意或者无视、不理。那么孩子长大之后,这些问题就基本上难于矫正了。那时就真的是木已成型,再想怎么解决也难了。

比如:

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也好吃懒做;

小时候喜欢暴饮暴食、不重视体育运动的孩子,长大后容易一身疾病;

从小缺爱的孩子,长大后特别容易陷入感情中而无法自拔;

……

再比如,孩子小时候发现有什么行为、智商方面的问题时,越早干预就越好,也越有效。一味地顺其自然,只会错失治疗、改进的时机。

有一位母亲,孩子三岁多时被医院诊断为有严重的行为问题。孩子母亲说,当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并想办法去解决。随后这位母亲,在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的基础上,配合医生用各种方法对孩子进行干预。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孩子已经和平常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也在普通学校上学了。

要知道,不论是教育,还是孩子身体、行为等健康方面的问题,最佳的干预时间就是幼时。

否则错过就错过了,长大后已无能为力。即使还有矫正的机会,也收效甚微。

做一个为孩子成长主动规划的父母

03

重视做好对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划有什么好处呢?

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好处:

1、有意识地帮孩子做好成长发展的规划,能帮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差不多。但为什么后天的差异那么大?

其实,这跟父母重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能否保证教育的质量是息息相关的。

有心的父母,会从小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向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去发展。

无心的父母,任由孩子一味地疯长,甚至自生自灭。尽管可能也都是爱孩子。

但重不重视,方法对不对,结果就大相径庭。

2、避免孩子走弯路,蹉跎人生,得不偿失。

这点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高考报专业时,许多父母和孩子在专业选择上,都是焦头烂额和盲目的。导致许多孩子一毕业即失业,不得不重新考虑就业问题,得不偿失。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并积极去寻找解决办法。同时做好孩子的成长发展和学习规划。

04

那么该如何做?

首先,我们要跳出思维的局限性。

我们很多父母,之所以在孩子教育上不作为、顺其自然,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是天注定的。一个天生聪明的孩子,会永远聪明;一个天生愚钝的孩子,再怎么教也无济于事。

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是。

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前提是找到他适合、擅长的领域。

同样,在某方面技能再优秀的人,如果不好好加以培养,他的天份也会萎缩乃至消失。《伤仲永》里面的小仲永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面对孩子,不管他是再聪明的孩子,还是再普通的孩子,哪怕智力方面有缺陷的孩子。我们都不能一味地顺其自然、听天由命。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发展、干预计划。

其次,就是抓住早教的有利时机。

因为教育是越早介入越好:

学语言,越小越好;

培养行为习惯,也是越早越好;

一个人安全感的建立,主要是出生后的那几年影响最大;

……

一棵树塑造的最佳时期是幼苖时,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每个爱孩子的父母,都应及时抓住孩子教育和塑造的最佳时机。在孩子小时候,抓住孩子塑造的有利时间,好好培养和塑造孩子。

第三,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孩子教育,最大的特点其实就是:无章可循。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适合于这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适合于那个孩子。

所以在孩子教育上,我们不应该拿什么框框、标准去评价和界定孩子。而是相信孩子,帮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就如我认识的一个朋友的孩子,小时被医院诊断为有轻微的智力问题。对此,父母总是唉声叹气,从心理上放弃了这个孩子。我经常到这个朋友家坐,发现孩子的智力问题互少在表面上也不会有多大。除了学习成绩,也许因为智力问题跟不上以外,其它各方面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

现在这个孩子已二十多了,因所谓的智力问题,读到高中就停止学习,天天困在家里一直在啃老。以后会怎么样?情况恐怕没那么乐观。

其实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医生诊断为有轻微智力问题时,就应该积极、主动地介入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中,并教会孩子基本的日常生活技能。等孩子再大一点,就开始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孩子将来的独立做好准备。因为这个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但他性格又比较安静、平易近人,可以考虑读完初中报考幼师等比较适合他性情的专业。

当然我看到只是表面,孩子具体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我知道的是,越是这样有某种问题的孩子,父母越应该主动、有计划地去干预。而不是一味地顺其自然,什么也不理,只为孩子提供基本的吃、住就行了。其实这样是害了孩子,甚至毁了孩子。

05

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但如何才有美好的未来,不单止是动动嘴、想想而已。它需要我们积极去学习、用心去付出:既要做好眼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也要为孩子将来能更好地生活做好长远的发展规划。

试问,我们父母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并做好这两点呢?

我们常常说: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要做生活的主导者。但是在孩子教育上,我们却总是很被动。即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教育,也仅仅只是关心孩子的分数、孩子的身体等眼前看得到的东西。却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成长、生活能力等这些看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却恰恰是影响一个人长远甚至一辈子的主要因素。

而是否看到这些,并去用心陪伴和教育,则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否有一颗长远规划的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